私語

私語

水師一行人也沒有在蘇州城呆多久,就去了胥口鎮。

胥口鎮與光福相鄰,直面太湖,背靠蘇州,在這裡練兵,當然是很合適的。

兵丁們也已經在湖邊駐紮下來,伐木造屋,連日來蘇州的工匠都紛紛往胥口去攬活。

雖然大太太一心要留許鳳佳在蘇州多住幾天,但究竟公務在先,許鳳佳和蕭總兵、廖太監都沒有多留的意思,吃過大老爺私下設的洗塵宴,就趕着到胥口監督兵士造屋建營,也安頓自己的儀仗。

大太太私底下就衝大老爺誇許鳳佳。

“怎麼樣?鳳佳這孩子到底是不曾丟了許家的人吧?”話裡滿是喜愛,“竟也真出落成這麼一個穩重大方的少年郎了。”

大老爺也鬆了口。

“也要等許家再提起親事,我們纔好回話。”

像楊家和許家這樣門戶相當的人家,又是許家先提過結親的意思,就不好由女方開口,免得跌了五娘子的身價。

這道理大太太心裡也是明白的。

就暫且按捺下了心事,只是安閒度日,等着許家的來信。

閒了就不免爲許鳳佳操心起差使。

進了十一月,天氣漸冷,先期造好了營房,還要等工匠集結完畢,在太湖裡造碼頭,造船……

內務府已經下令在沿海一帶搜尋手藝上佳的船匠,只是這人才,也不是那麼好得的。

大老爺難免和大太太議論,“魯王人就在山東,他搞鹽場、漁場收編漁民,現放着上百個造船的好手,只是捏着不肯拿出來,也不曉得是真心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爲許家增光添彩,還是正和皇上講價錢。”

很多事就是這樣,平國公當時在前線鏖戰,大皇子卻指使手底下的封疆大吏帶頭卡住軍糧,其心可誅。

許家和劉家、和魯王,當然都結下了解不開的深仇。

而平國公父子又是皇上身邊的紅人,立下了開疆闢土的大功……

大皇子又怎麼不會忌憚許家?

不過,要爲了和許家的一點齟齬,就不肯把手裡的人才上交。

恐怕會觸犯了皇上的興致吧。

許鳳佳雖然人在胥口,但也的確經常回蘇州找大老爺、諸總兵、李大人說話。

像他們這樣手捧金牌令旨,奉命督辦當朝頭等大事的準欽差,幾個大人物都不敢怠慢,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才進了臘月,水師營裡就已經一派熱鬧,有了點大營的樣子。

進了臘月,大老爺也就閒了下來。

難得有興致帶全家人到香雪海度假。

今年李太太就沒有跟來了——李家的五郎、六郎、七郎都要趕在明年二月裡辦喜事,她是忙得腳不沾地。

一家人很是享受了幾天清靜的日子。

山居無聊,大老爺這幾年年歲大了,不愛到處走動,索性就傳了幾個女兒在身邊,讀散趣、讀詞、讀詩……

也算是天倫之樂。

五娘子性子燥,六娘子又常讀別字,只有七娘子,聲音若山澗清泉,音調更柔若春風……

叫了兩三次,也就只單請七娘子一個人進小書房讀書給大老爺聽。

大太太樂見其成,“你爹一年到頭,操心的事不知凡幾,也要消閒消閒。”

七娘子就只好在姐妹們賞梅的時候關在小書房裡,給大老爺讀書。

大老爺果真是個忙人。

就算在臘月裡,張總管也是每隔幾天就要回一次蘇州,爲大老爺取信。

當時通訊不便,信件是親朋好友之間聯絡感情的唯一渠道。

大老爺又是總管江南的大紅人……可以想見,給他寫信的人會有多少。

本家族長一支的來信,是要認真讀的。

桂家這幾年也很走紅,和楊家又是多年的交情,來信更是不能放過。

還有西北一帶大老爺未入仕之前的老友,現在也多有傲嘯山林成就一方名士的,這些讀書人脾氣最古怪,也不好怠慢。

在各地做官的同年與同鄉,更是一向同氣連枝,在朝廷裡互爲聲援,信件來往,自然是少不了的。

更有大太太這邊的親戚,想要和大老爺攀攀交情的地方官吏,大老爺直屬統轄的江南各級官員……

哪一天要沒有十幾封信,那準是哪一處的驛站出事,耽擱了信件傳遞。

七娘子就給大老爺念信,“大人臺鑒……”這是不熟悉的新朋友來信,還透着小心翼翼。

“海東親啓……”是來往多年的好友,話語裡就多了隨意。

“四妹夫安好?”是大太太孃家親戚的問候。

朝廷裡的一件事,往往被十多個角度複述出來,再送到大老爺案頭。

大老爺的書房裡天天上演羅生門。

光是皇上下令由許鳳佳訓練水師,以備來年下南洋時前導護衛的事,一個人就是一個說法。

同年是探問,問大老爺皇上是不是有意讓許鳳佳跟船下南洋積累功績,回京後再給許家進爵。

本家是請大老爺轉致祝賀,又問大老爺有沒有意思自組一條小船隊跟着朝廷的船隻南下經營些買賣,如有,別忘了算本家一份。

江南各級地方官又向大老爺說明,水師在某地和當地百姓出了某某摩擦、某某衝突,已在下官的努力下襬平……來賣人情。

也虧得大老爺能把各色潛臺詞都聽得分明,記在心底。

七娘子這才知道,自己今天的錦衣玉食,並非僥倖。

沒有大老爺這麼好使的一個腦子,就算有秦家提攜,楊家也斷斷走不到今天這個地步。

就算她自己一向自負腦子靈醒,這麼千頭萬緒的人事,七娘子也覺得實在應付不過來。

而這還只是大老爺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已,甚至不能算是他的本職工作。

平日裡他要揣摩聖意,要穩定江南,要主持各項生產工作,要操心天災,要賑災、要滅匪、要收稅、要……

知縣解決不了的事,找知州,知州也做不了主,就找布政使,布政使做不了主還可以找總督,可總督做不了主,總不能找皇上吧?

也難怪大老爺平時懶得在內宅的事上操心。

這外宅的事,可要比內宅更煩擾多了。

大老爺卻也真是個能人。

往往七娘子一封信念完,他也就想好了回信的主旨。

就囑咐七娘子記下來。

“語言務必婉轉,不要過於直白,就說這二百兩銀子是當年的借書錢。”

這是大老爺落魄時接濟過他的恩人,現在反而落魄了,來信向大老爺婉轉借錢。

“這樣的好處可不好沾手,竟是個熱山芋……這個人以後要遠着些,說話也不要太不客氣,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這是來信□裸地向大老爺獻媚的阿諛小官。

“就說好意心領,並提醒一下,三年考勤期將滿了,有什麼看中的缺,千萬不要客氣。直說就是了,江南一地的官吏升遷,愚兄還是可以做主的。”

這是大老爺的嫡系門人。

七娘子就分門別類,寫了短箋別在來信上,傳出去由師爺們憑着短箋上的意思揮灑成趣,再拿回來,或是蓋私章,或是蓋總督府的小印,或是隻有大老爺的字號落款……

一天倒有半天都是在忙這些事。

不過,七娘子倒也覺得新鮮。

從前只知道楊家的門第高,往來的親戚不多。

其實現在才曉得,只是那些個阿諛奉承的人又哪裡會少,只是資格不夠的,連楊家的二門都進不了。更不要說被她們這些小女兒知道。

朝中、民間的百態,似乎也就隨着這一封封來信,流進了七娘子的腦海中。

社會於她,不再是一個遙遠的世界,這一封封來信就是個窗口,讓七娘子看到了窗外的景色。

雖然在大老爺跟前處處都要小心,七娘子卻也甘之若飴。

大老爺也很滿意七娘子。

對大太太誇了幾次,“小七行事細心,倒是比那些師爺們都少紕漏,自從有了她打下手,小書房就沒那麼忙亂了。”

大太太就看着七娘子笑,“不想小七倒是有這方面的長處。”

說起來,女兒家的長處,無非就是德言容功,琴棋書畫八個字。

楊家的幾個女兒,不是書法漂亮,就是有一手好女紅,唯獨七娘子,書法也不過得了秀麗二字,女紅更是平平,管家更是還沒有開始學起,也不曉得縝密不縝密。

不想卻在趣書處理上有長才。

只是以她的身份,將來若是嫁到了官宦之家,夫君自然有師爺陪伴,七娘子的這身好本事,多半還是要束之高閣。

大太太私底下就吩咐七娘子,“有和秦家、許家來往的信,就留點心,看看說了什麼。”

七娘子頗有幾分遲疑,卻還是答應了下來。

大太太先是訝異,過了一會,纔想明白。

心裡一下就暖暖的。

七娘子怕是以爲兩夫妻又起隔閡,自己的意思,是讓七娘子爲她探聽前院的動靜……

就笑着解釋,“其實是你許家表哥和五姐的親事!你父親一向不怎麼喜歡鳳佳這孩子,哪怕是親眼見過了,明知是個極出色的後輩,對這門親事也不大熱心。我是怕他私底下又回了什麼不好的話,搞得這麼大好的親事被耽擱了……”

七娘子這才鬆了口氣。

就對大太太展開了笑靨,“娘就放心吧,小七知道怎麼做的。”

這纔出了堂屋,往大老爺住的小書房走去。

半道上就正好撞到九哥。

“七姐!”九哥披了玄狐大氅,越發顯得脣紅齒白,直是個玉一樣的翩翩少年郎。

他就踱到七娘子身邊,又舉手量了量七娘子和自己的高度差別。

“我已經比七姐高一個頭啦。”

一邊說,一邊就笑了開來,大有自得之意。

七娘子也不禁抿脣,“就算比我高,也還是我弟弟,你有什麼好得意的?”

自從九哥失學在家,反而越發刻苦,沒日沒夜的在及第居里讀書,兩姐弟倒是很少有機會說私話兒。

五娘子和七娘子聯袂去了幾次及第居,探問許鳳佳和九哥的對話,這小子也都繃住了不肯說。

不過言談裡,已經是表哥表哥的,叫得相當親熱。

儼然是一副冰釋前嫌的樣子。

如今正好遇到,互相問了問,倒是都要到小書房侍奉大老爺。

衝寒館的建築分佈得較爲零散,小書房就沒有和堂屋寢室在一塊,而是獨立在山坳梅海里,是一進三間的小小敞軒。

兩姐弟索性就並肩繞到了山丘上漫步過去。

七娘子一道走,一道撫弄枝頭的白梅,臉上就現出了絲絲縷縷的思緒。

不禁就問九哥,“你看着表哥的右手,行動還靈活嗎?”

許鳳佳之前幾次到訪楊家,都只是在外院逗留片刻,只有九哥出去相見過,不曾進內堂來。

七娘子也就一直沒有機會再看看許鳳佳的右手。

當年桂含春的那一句左手刀法,着實是給她留下了不少心事。

九哥又哪裡知道她心底的彎彎繞繞。

倒是詫異起來,“沒發覺什麼不對的地方。”

又調侃七娘子,“從前七姐嘴裡可是一個少年郎的名字都不曾有過,獨獨念起了表哥……該不會是那天在四宜亭見着了表哥的英姿,就……”

七娘子哭笑不得,“和你說正事呢!”

這事要是真的,也瞞不住九哥。

她索性就把桂含春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九哥。

“這事要是真的,一嚷出來,就是你的過錯……”七娘子眉宇間的陰霾,就再也藏不住了。“雖說如今你地位穩固,用不着擔心什麼,但也總是掃興。娘那個性子,看中了表哥做女婿已有多年,這一下,又該嗔着咱們小時候的一個過錯,反倒叫兩家有了心結……”

九哥也就收斂了玩笑的神色。

摸着下巴出起了神。

半日才喃喃道,“倒是沒有看出來……”

又看了看七娘子,忽地抿脣莞爾。

“就算是真,恐怕表哥也會自己瞞下來。”

七娘子就覺得九哥笑得很古怪。

“他有那麼好心?”始終覺得不妥。

九哥就附耳低聲問七娘子,“當年他又爲什麼那麼好心,把過錯拉到了自己身上?”

語調中的曖昧,叫七娘子一下就紅了臉。

“你仔細說話!”

話意雖然嚴厲,但不知怎麼,聲調卻是軟綿綿的。

九哥就大笑起來。

“是是是,我仔細說話,我仔細說話。”

兩個人就都住了口,默默地走在梅花林裡。

又過了一會兒,七娘子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叫你仔細說話,再沒有假的。”

她就有了幾分羞澀,幾分躊躇。

“少年郎的心思,是最當不得真……”七娘子低着頭望着腳尖,輕聲自語,“就不說許家,只說我們楊家,娘是看中他做你的五姐夫,他自己就算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意思,又有什麼用?三姨那裡,也肯定是和娘一個意思。”

婚姻大事,歷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許鳳佳當年對她有一點點好感,一來當時年紀小,多年後,這好感也不過止餘一絲牽掛,都算是好的了。二來,這種事說到底,也根本輪不到他置喙。

曖昧的話說得多了,反而更沒意思。

九哥也整肅了臉色。

“我真沒有騙你。”

他和七娘子的氣質真有幾分相似,這樣端正起來,就有一股說不出的清冷氣韻在裡頭。“你曉得那會在四宜亭裡,我們到底說了什麼?”

七娘子就站住腳怔怔地望向九哥。

“我先向他賠了不是,說當年是我行事莽撞任性,少了思忖……”九哥也就罕見地露出了一絲自嘲。

富貴人家的少年子弟,又是冰雪聰明,九哥一向心高氣傲,很少對誰低頭。

“他連說不要緊,還說是自己當時年紀小,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清楚。”

“又問我們有沒有被這事牽連……”九哥微微一笑,“我就賣了個關子,我說我還好,沒有什麼。”

“表哥的面色就是一動,盯着我問,‘那你姐姐呢……’話裡竟是大有關心的意思……”

“我這才說,姐姐也沒有什麼,這幾年來還被寫進娘名下,成了嫡女。”

“表哥一聽就笑了,點頭道,‘我已經知道了,要不然,我或者也不會來蘇州’。”

七娘子耳邊嗡的一聲,一時間竟是恍恍惚惚,只聽得九哥續道。“表哥還問我,‘你現在和你姐姐,還生得很像麼?’我說已是隻有五六分相似了,表哥就看了看我,又笑了笑,兩人倒是都沒有說話。”

“這時又見着了你們在窗子後頭偷窺,我趕忙告訴表哥,最東面的窗戶後頭,前頭的是五姐,身側穿藍襖子的就是你……”

作者有話要說:…………唉,今天又去吃同齡人的喜酒……

了無生氣地趴

謝謝遠去的風君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