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琴兒

聽到此言,姐弟倆兒不禁對視一眼。這是他們生平第一次聽到血親的消息,更是第一次知曉血親的名諱,內心的濤浪洶涌可想而知。但二人都不敢出聲打斷,生怕漏去一絲的消息。

方老夫人回憶道:“當時老爺死裡逃生,着實受驚不小,他對陶先生的救命之恩可謂是感激涕零。老爺就力邀他們夫妻到方家做客,以盡地主之誼。”

“他們當時可是來了?”陶立峰忍不住問道。

“陶先生是個能人,也是傲氣,他原是不肯的,但禁不止琴兒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答應了。”說到此處方老夫人眼中滿是笑意:“琴兒在山上悶久了,怎肯放過如此機會。”

“山上?您是說他們住在山上?”縱是陶芳若聞言也是詫異不已。

方老夫人點頭:“他們是天擎山的修士,這點琴兒只與我提過,連老爺也不知曉。”

修士?陶立峰也只是在一些奇聞怪志的書籍中略有見識,不過一笑了之罷了。原來修士是真的存在的?陶立峰此刻內心激動不已。

“他們僅僅在方府住了半個月。陶先生不喜被人打擾,老爺便將方府最偏的紅棠齋打掃出來供他們居住,還不讓方府任何人靠近。”方老夫人回憶道:“那時我初識琴兒,便一見如故。我是任家出身的小姐,任家當時在洲亭城可是書香門第的典範,我自幼也受家族的薰陶,喜歡讀書。但洲亭城官家大戶的小姐興的是繡技女紅,我那微末的學識反而上不了檯面,所以在洲亭城我除了任家的幾個姐妹,並沒有好相與的閨閣密友。”

“那日我隨老爺去拜訪他們夫妻,就見着琴兒拿着一本書躲在鞦韆上翻看,她着一身草綠色的衫裙,偏偏然如一隻蝴蝶。”

“我送上親自精心製作的茶點,琴兒甚是喜歡,一來二去我們便聊了起來。在交談中她知道我喜歡讀書,便拿了幾句不知哪兒尋來的文章句子問我,那句子怪異深奧,我參讀許久也只能領會一些皮毛,但琴兒似乎對我的淺見頗爲受益,非常高興。往後的日子,她總喜歡尋我一起,或是讀書,或是遊玩,我們漸漸交心,相見恨晚。她喜歡喚我貞兒,我拿她當作親妹妹待。”

“半個月時間一晃即逝,她終是要離開,便贈了我一隻奇異的玉簪子,說是能養身護命。我也送了她一顆玉墜作爲念想。”

“祖母,那簪子還在嗎?”陶芳若問道。

“不在了,當年我懷惠武的時候摔了一跤,卻毫髮無損,我就覺得定是那玉簪子在護我,但那次之後那簪子卻光澤全無,成爲一件死物,慢慢碎成粉末。”方老夫人痛惜道。

“琴兒在頭幾年經常來洲亭城探望我,後來我突然沒有了她的消息。七年後的一日,陶先生竟來到了方府,他告訴我琴兒近幾年病重,遞給我一封信後便翩然離去。”

“信中琴兒告訴我,她近幾年身體病恙,已經無法離開天擎山了。她產下了一兒一女,男孩名叫陶敬章,女孩名叫陶靜秋。她說她就要死了,卻沒辦法來見我,就用這封信與我作別。”方老太太說到此處已是潸然淚下,傷心不已。

“那陶敬章就是我們的父親?”陶立峰睜大眼,怯生生地問道。

方老夫人點頭:“我多年都沒有走出琴兒過世的陰影,。在十三年前的一日,那時候老爺都已經過世了,一個女子抱着一個兩三歲的女童和一個襁褓中的嬰兒來尋我,她便是你們的姑姑陶靜秋。她看上去也是身體有恙的樣子,她的模樣與陶先生有七分相像,我看一眼便猜出她是誰了。她把你們交給我,同時將當年我送與琴兒的玉墜一併交與我,說是陶先生讓她來的,她跪下求我將你們撫養長大。她是琴兒的女兒,我怎麼忍心呢,我一口便答應了下來。在那之後她便離開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那我父親母親呢?您見過他們嗎?”陶立峰再也忍不住問出他最關心地問題。

方老夫人看着兩個孩子期盼的眼神,心中不忍,還是艱難地搖了搖頭:“他們我都沒有見過。”

姐弟倆聞言都是失魂落魄的模樣,着實讓人心疼,方老夫人便道:“莫難過,祖母有法子。”

陶立峰聞言雙眼發亮,他激動地抱着老人家的胳膊問道:“真的嗎?祖母您說的是真的嗎?”

“峰兒你別鬧祖母,祖母您說。”陶芳若坐到牀沿,挽着老人家的另一隻胳膊,柔聲問道。

方老夫人見兩個孩子如此,臉上便有了些許笑意。她的目光落到了房間一角的佛龕上。

那佛龕由紫檀木製成的,供着一尊佛像,被置放在房間一角的供臺上,佛像前的香爐內插着供香,輕煙繚繞,香爐旁置放着兩盞燭臺,燭臺上正燃着兩支蠟燭,顯然是日常都在供奉的樣子。

方老夫人指着佛龕,對陶芳若道:“芳兒,你去到佛像前。”

陶芳若行到佛像前,不明就裡,只見地上放置着兩個黃色的蒲團。

方老夫人顏色肅穆地道:“拜。”

陶芳若聞言便雙手合十,盈盈拜下。

方老夫人讚許地點了點頭,道:“你到供臺前,將供臺上左手邊的燭臺左轉三圈,將右手邊的燭臺右轉三圈。”

陶芳若內心隱隱有些明白,便依言行事。那燭盞有些沉,轉起來實屬不易。陶芳若用盡全力方轉動燭盞。

方老夫人繼續道:“將佛龕前的香爐向着佛龕的方向用力推。”

陶芳若剛剛將香爐推動,佛龕後的牆內即刻響起了機關轉動的聲音。只聽見“哐”地一聲輕響,供臺下的牆面竟然左右打開,漏出一個方形的小空間。

方老夫人對陶立峰道:“孩子,去,和姐姐一起將裡面那紫色的箱子擡過來。”

那箱子不知道擱在裡面多少年月,上面已經鋪了厚厚一層的灰塵。

陶芳若將上面的灰塵擦去,才露出箱子的原貌。那紫色箱子甚爲精緻,上面掛着一把金色的小鎖。

方老夫人對陶芳若道:“記得祖母讓你佩戴着,不得離身的哪個玉佛嗎?那便是這個箱子的鑰匙。”

陶芳若從衣內將玉佛取出,對着金色小鎖的鎖眼按入,只聽見“卡擦”一聲,鎖被打開了。

陶芳若將箱蓋翻開,裡面的物件便呈現在衆人面前。

第三十三章 影獸第二十七章 洞府第十三章 偷襲第三十一章 修煉第三章 琴兒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十三章 偷襲第十六章 承諾第九章 激鬥第十三章 偷襲第五章 令箭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二章 木靈第十八章 初元第二十五章 熊眠第十六章 承諾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一章 雨夜第四章 錦盒第十五章 竹屋第一章 雨夜第十二章 救援第八章 遇險第二十一章 陣殺第十七章 隱秘第三十二章 木煌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二十八章 靈兔第十三章 偷襲第十九章 契約第三十三章 影獸第二十九章 篆器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七章 姥姥第三十四章 禍引第二章 往事第二十八章 靈兔第四章 錦盒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二十七章 洞府第三十四章 禍引第十七章 隱秘第十一章 引誘第二十四章 抉擇第六章 離別第十五章 竹屋第二十七章 洞府第十四章 玉碎第二十四章 抉擇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十三章 偷襲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三章 琴兒第十一章 引誘第十章 漂流第四章 錦盒第三十章 妙帙第二十章 遇伏第九章 激鬥第三十章 妙帙第一章 雨夜第十五章 竹屋第十一章 引誘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九章 篆器第十三章 偷襲第六章 離別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三十二章 木煌第十一章 引誘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十章 漂流第十六章 承諾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十七章 隱秘第三十章 妙帙第七章 姥姥第十一章 引誘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九章 激鬥第六章 離別第十九章 契約第三十二章 木煌第二十五章 熊眠第二章 往事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五章 熊眠第十五章 竹屋第二十六章 弟子第二十四章 抉擇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二十章 遇伏第三十章 妙帙第十九章 契約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十四章 玉碎第一章 雨夜
第三十三章 影獸第二十七章 洞府第十三章 偷襲第三十一章 修煉第三章 琴兒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十三章 偷襲第十六章 承諾第九章 激鬥第十三章 偷襲第五章 令箭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二章 木靈第十八章 初元第二十五章 熊眠第十六章 承諾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一章 雨夜第四章 錦盒第十五章 竹屋第一章 雨夜第十二章 救援第八章 遇險第二十一章 陣殺第十七章 隱秘第三十二章 木煌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二十八章 靈兔第十三章 偷襲第十九章 契約第三十三章 影獸第二十九章 篆器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七章 姥姥第三十四章 禍引第二章 往事第二十八章 靈兔第四章 錦盒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二十七章 洞府第三十四章 禍引第十七章 隱秘第十一章 引誘第二十四章 抉擇第六章 離別第十五章 竹屋第二十七章 洞府第十四章 玉碎第二十四章 抉擇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十三章 偷襲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三章 琴兒第十一章 引誘第十章 漂流第四章 錦盒第三十章 妙帙第二十章 遇伏第九章 激鬥第三十章 妙帙第一章 雨夜第十五章 竹屋第十一章 引誘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九章 篆器第十三章 偷襲第六章 離別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三十二章 木煌第十一章 引誘第三十六章 流英第十章 漂流第十六章 承諾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十七章 隱秘第三十章 妙帙第七章 姥姥第十一章 引誘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三章 翠微第九章 激鬥第六章 離別第十九章 契約第三十二章 木煌第二十五章 熊眠第二章 往事第二十章 遇伏第二十五章 熊眠第十五章 竹屋第二十六章 弟子第二十四章 抉擇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二十章 遇伏第三十章 妙帙第十九章 契約第三十五章 雙子第十四章 玉碎第一章 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