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

“你來了,且站一邊等着。”

“是。”

萬曆對惟功沒有什麼客套的表示,指了指自己側後的地方,叫惟功站着,惟功行了一跪一叩的禮,便是站在皇帝身側。

過不多時,聽到殿外靴聲囊囊,一個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快步趨前而來,烏紗帽下是三品文臣的補服,京官之中,四品以上可稱京堂,位列國家大臣之位,而眼前這位,身爲禮部左侍郎少宗伯,同時也是翰林學士的申時行,論起身份尊貴普通的九卿根本拍馬也追不上,六部之中,論實權是吏部第一,論清貴是禮部第一,少宗伯的身份,是夠資格參加廷推被舉爲大學士的,申時行又是張居正的門生心腹,同時又是當今天子的授業恩師,加上有着南方人特有的精明和謹慎,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可想而知,這是一個預計在十餘年後執掌天下大權的人物。

“召先生前來,乃是替朕草擬詔旨。”

“是,臣敢不應命!”

申時行是外朝官,不常入內,行一跪三叩禮,起身之後,氣定神閒,仍然是那副溫潤如玉的君子模樣,皇帝的東暖閣內當然也有几案書桌,筆和紙是現成的,墨也由太監們研好了,申時行告一聲罪,便是端坐椅中,靜等萬曆開口。

“朕聞元輔張先生遭遇大喪,心中也是哀痛萬分,但請先生要保重身體,莫要太過哀傷,要抑哀以全大孝,身體乃父母精血所化,可不應善自珍重?再,送先生人蔘,何首烏等藥材,着御藥房選取上等好藥,先生哀憐之時,身體亦需進補,不必因藥材名貴而不使用……”

從萬曆說話時起,申時行便是開始潤筆,待聽了幾句之後,便是開始運筆如飛,將萬曆的白話寫成文言化的諭旨。

本朝故事,雖然屢有白話聖旨,但今次這樣的場合是肯定不適用的。

但萬曆一直講到最後,雖然句句是關心和撫慰,對張居正推崇備至,但到申時行擱筆之時,滿殿之中,人人都是神情凝重。

包括申時行在內,俱是如此。

內閣的表章,御史和給事中的奏疏都送了進來,萬曆不可能不知道外朝奏請奪情之事,但在這一道很重要的諭旨裡頭,萬曆根本沒有提及挽留之事。

申時行神色凝重,先是欲言又止,接着還是問道:“皇上,諭旨之中,是否要提及元輔少師張先生等字?”

萬曆和皇太后在平時與張居正交談時,要麼是稱元輔,要麼稱張先生,朝官和太監有時候稱張居正爲少師。

_ тTk an_ ℃o

三公和三孤,是大明不論文武勳貴都很難得到的尊榮,太師,太傅,太保,後兩者尚屬宣力重臣經常可得的榮譽,太師一職,則是慣例只贈給已經逝世的重臣,就算是已經逝世,能否得到太師,還得看其人是否在品德和能力還有威望上都無可挑剔才成。

三孤,則是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的榮銜,也是十分難得,沒有位至尚書和都督總兵一級,很難得到,就算到了相應的級別,沒有特別的貢獻也是不可得的。

便是更等而下之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

,少傅,少師等職,也並不是想得便可得的,赫赫有名的文武大臣,贈銜也無非就是太子少保!

戚繼光,俞大猷,皆是太子少保,僅由此便可知三公三孤有多難得。

張居正已經是少師,文官之中,無人可與他相比,內閣首輔,尊稱又是元輔,爲輔臣第一人,天子稱先生而不名,又是一重尊榮,三者並稱,常見口語,而正式寫在諭旨之中,便是更加難得的榮寵,其尊貴之處,那是全天下稍有智識之輩都能瞭解的。

但萬曆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道:“此事朕還不大明白其中的要緊關節之處,還是暫緩一下較好。”

“那麼……”申時行終究還是問道:“皇上是否有奪情之意?”

萬曆這一次沒有猶豫,飛快道:“此事關係到人倫大事,朕現在暫無定見,一切以元輔自己的意思爲主張。”

申時行深深看了萬曆一眼,似乎是想勸諫,卻又終是沒有出聲。

他是二甲進士,翰林,前一陣又由吏部轉禮部的侍郎,在京堂大員之中,不論文才還是政務之才,都是頂尖的,這麼一道撫慰性質的詔旨,幾乎是揮筆之下立刻寫就,等萬曆一住嘴,申時行便已經是將詔旨奉給皇帝看了。

“甚好,甚好。”萬曆心不在焉的看了兩眼,便又接着道:“元輔如果一定要丁憂的話,內閣似乎只有兩位大學士在了?”

這麼明顯的事情,申時行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尷尬的笑笑。

“朕對卿有厚望,卿德、行、智俱佳,朕將以國事託付卿行。”

萬曆大有深意的說了這麼一句,申時行卻是躬身道:“臣不敢當,有元輔在,臣不過區區庸材,不敢當皇上如此誇讚。”

“好吧,卿且退下。”

申時行如蒙大赦,立刻就在地上行禮,轉身退出時,卻又聽到萬曆問惟功道:“這道詔旨,你怎麼看?”

“臣以爲,皇上撫慰元輔,十分妥當,張先生又是元輔,也是皇上授業之師,無論如何,這樣都是該當的。”

“嗯。”萬曆點一點頭,又問:“奪情之事呢?你怎麼看?坊間有什麼議論?”

“奪情是國事離不開張先生,丁憂是人倫大道,臣還小,尚無定見。”

饒是申時行是少宗伯,儒學正臣,此時也是在嘴角綻出一絲笑容來。這張惟功,說是一個武夫,豈料滑不留手,簡直就是一隻泥鰍!

他自己腹誹人家,其實惟功心中又豈不是與他一般的看法?申時行自己,豈不就是一個柔懦滑頭,兩不得罪的打太極拳的高手?

“朕以爲……”

申時行出去後,萬曆才慢吞吞的道:“吾明年就要親政了……”

惟功道:“皇上對元輔的能力不信任麼?”

萬曆道:“這倒不是。張先生不論是德還是才,吾都是欽佩的,就是,就是……”

惟功笑道:“就是太饒舌了一些麼?”

“是,吾意就是如此。”

惟功心中暗歎,皇帝哪裡是嫌張居正饒舌多嘴

,其實是嫌張居正多事,好在,從皇帝的話語之中還能聽的出來,他對張居正的才能和品德還是信任的,君臣之間的裂痕並不算深,皇帝現在的想法和表現,只是一個處在青春期少年的一種逆反心理下的反彈。

少了張大鬍子,想來也輕鬆愉快很多。

在這種時候,惟功也不便唱反調,他只是委婉勸道:“皇上雖然有此意,然則最好不要先表露出來,且看元輔自己的意思怎麼樣再說。還有,皇太后那裡,皇上最好先去說明清楚,免生誤會。”

“嗯。”萬曆點頭道:“還是你說話辦事較爲妥當,他們只知道順着吾的意思,全然不多替吾考慮清楚,既然這樣,你退出去吧,吾要去慈聖宮。”

“是,這般大事,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間商量計較一番,較爲妥當。”

惟功叩首退出,身後,卻是孫海和客用兩個人陰沉之極的眼神,惡狠狠的盯在他的背上。

這兩個人,是攛掇皇帝不要奪情的最堅決的兩人了……他們是皇帝最親信的太監,又都年輕,比起馮保張誠等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但前提是,皇帝親政!

兩人心意相通,眼神之中,幾乎就是同一個意思:張惟功這廝,十分可惡!

……

“皇帝你可要想清楚,你現在才十四多點兒,明年親政不過十五,諾大一個國家,你撐的起來嗎?”

慈聖宮中,諾大的殿內金磚上生了幾個火盆,火苗燒的正旺,整個殿裡暖的都有些過份了,萬曆虛胖,額角都顯露出汗水來了,但當着母親的面,他振奮起精神來,陪着笑道:“張先生若是丁憂的話,呂先生當首輔,張四維次輔,這兩位是張先生一手帶出來的,一直在閣,想來能使國事運轉如初,不會因先生不在而失常。再有,兒子打算再補進幾個年富力強,不論德行和才幹都靠的住的,這樣也就差不離了。”

“唉……”李太后十分鬱卒的道:“剛過幾年安生日子,國事也蒸蒸日上,這都是張先生之功,忽然一下要將國事交給別人……”

“兒子想,總得有這麼一天的……”

“也得等等再說,看看張先生自己是怎麼想的!”

“是……不過父喪是人生大事,張先生儒學純粹,想來一定會堅決要丁憂的,楊廷和故事在前,已經數十年沒有奪情之事了。”

“是啊,吾也是這般想的,不過,馮保曾勸吾說,國事一天不可離開張先生,吾也允了他要奪情,這樣怎麼好呢?”

“馮大伴畢竟在宮中長大,不曉得外頭的情形……”萬曆心中十分惱恨,他對張居正是有點忌憚和畏懼,但此時的他對張居正個人的品德和操守還是很信任的,君臣之間還算相得,對馮保,他就很憤怒了,自己的一言一行無不被監視,稍有不妥,馮保立刻奏給太后知道,然後就是皇帝被罰跪,這樣的情形只消發生過一次,馮保在皇帝心裡是什麼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李太后也是明白,當下只瞟了萬曆一眼,無奈道:“此次暫依皇帝,到底如何,往下看看再說!”

ωwш✿ тTk ān✿ ¢ 〇

(本章完)

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七百章 福星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章 薊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
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七百章 福星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章 薊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