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

整個遼東局面的崩壞,李家的家丁制,騎兵戰法是主因,李成樑的個人私心是次因,而插漢與泰寧等各部的聯合,輪流入侵也是極爲重要的原因。

未來幾十年內,影響到數百年的歷史,就要在眼前發生了。

俗話一句來說,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了……

“你們知道,我俘虜過大明的副總兵曹簠,那是正經的欽差總兵,雖是副,但比不少掛名總兵和標下副總兵都尊貴的多。我把他帶在河套深處,叫幾百個披甲看押,總以爲萬無一失,卻叫人救了去。”

黑石炭環顧衆人,十分鄭重的道:“救曹簠的人,是新任遼陽總兵張惟功的部下。”

“是他?”

“速把亥豈不也是他帶着部下殺的?”

“這廝真是可惡之至,要不然我們先打他?”

“對,”把兔兒一心要報父仇,立刻大叫道:“先去打遼陽!”

“打遼陽就稱了李成樑的心意了。”黑石炭冷然道:“我有探子在遼陽,廣寧,也有在瀋陽的,多方打探消息,得到不少內幕。現在遼鎮已經分成兩個派系,一個是李成樑派,他的人馬多,兵多將廣,根基深厚,一個是張惟功,他似乎是一條強龍,雖然面對着的是李成樑這樣的強人,亦是能與他爭鬥,這人似乎有用不光的錢財,在遼陽大事興作,修軍屯,修城,修路,修軍營,招兵,十分興旺。”

“越是這樣越要打他。”

“對,要打他。”黑石炭道:“但現在去打,他太弱小,我們打跨了他,李成樑就笑了。我們與李成樑爭鬥多年,死在他手中的族人不知凡已,這一兩年,他要去對付女真人,我們應該先擊開原,鐵嶺,瀋陽,在這裡重創他的實力,那個姓張的會趁虛而入,他的實力大了,兩邊會斗的更狠,這樣不論我們打哪邊,另外一邊只會高興,就算害怕明朝的朝廷責罰而出兵,也肯定只會敷衍了事,整個局面我們就主動了。”

黑石炭的意思,衆人一下子便了解了。

先放着惟功不動,專打李成樑的地盤,待張惟功接手後,與李成樑分庭抗禮,蒙古人可以在兩大勢力中間,左右出擊,這樣看似培養出來一個新的勢力,但實際上是遼鎮的實力被一分爲二了,怎麼算都是蒙古人佔便宜。

在此之前,李成樑是以全遼之力養騎兵,戰法是蒙古兵來,則依仗邊牆,城堡,城池來固守,出精騎直搗敵人身後,這個打法十分有效,反正多半的百姓和軍戶躲避在城中和堡壘裡,少數倒黴的只要不上報,誰能知道?而對北虜的斬首反而是實打實的,上一次插漢部大舉入侵海蓋四州,兵鋒已經抵達復州邊境,可想而知南下多遠,又有多少漢民被掠或是被殺,但朝廷知道的卻是李成樑率精銳出擊敵身後,斬首四百餘級,又是一次大勝。

百姓的苦難,自然就無人上報,也不會有人當真。

所以對蒙古人來說,遼

鎮的實力一分爲二,削弱李成樑,這是一個十分合理的戰略思維。

圖門先表示贊同,其餘的衆人也是一樣,連急着報父仇的把兔兒也是沒有話說。

只有朵顏部的代表遲疑着道:“那個張惟功師從的是薊鎮的戚繼光,聽我們在薊鎮的內線說,戚繼光對他十分滿意,認爲這是一個能超越自己的人才……”

“戚繼光的車營把你們嚇成這樣?”圖門聞言大怒,知道朵顏部是害怕遼東再出一個戚繼光,將地盤經營的滴水不漏,所以纔有此語。

衆多蒙古貴人也是開始指責,認爲朵顏部將蒙古人的臉都丟光了。

戚繼光手中也不過就是不到兩萬人的南兵,擺成的陣勢又有多強,再說蒙古騎兵可以用不停的扯動戰術來調動敵人,何必一定蠢到往人家的陣式上撞?

至於薊鎮的騎兵實力,連宣大也遠遠不如,因爲宣大鎮中有不少投效的蒙古人,人數很多,所以有一支精銳的騎兵力量,薊鎮的北軍根本不足一提,人數雖多,能戰的數量很少。

朵顏部在衆人的指責聲中,只能將頭埋下,他心裡也是後悔,爲什麼要在這樣的時候說掃興的話,至於他們部落的形象已經一落千丈,估計以後也很難翻身,在這個時候,連他自己,都是開始埋怨起董狐狸了。

“好了!”圖門出了口惡氣,舉起酒碗,豪邁道:“這兩年內,大家先練兵,積攢力量,李成樑要打女真人,叫他去打,我們在後冷眼看着,等時機一到,我們便大舉出兵,輪流攻擊,一定要打的遼鎮不敢用我們兒郎的首級去給明國皇帝邀功爲止!”

“乾杯!”

衆人如狼羣一般的嚎叫起來。

……

……

“愷陽,我想這裡還需要打一眼深井……”

“子先,按我們的計算,每三十畝一眼井是必須的,至於是否在這裡,還要再看看。”

“嗯,最好用尺來計量一下,做到精確纔好。”

“對,對嘍。”

兩個有正經功名的人蹲在田埂,兩手全是黑泥,身上也沾染了不少田土,但神情卻是怡然自得,根本不以爲意。

徐光啓,萬曆十年年初來投效,入參隨室後就自請協助屯田司工作,兩個月後成爲正經的屯田司的人,並且地位扶搖直上,和他同期入參隨室的,到現在還剛剛摸清狀況的不在少數,他已經迅速進入狀態,並且擔任實職,而且和孫承宗這個上司以表字相稱,成爲十分親熱的好朋友了。

時交三月,天氣開始和暖,草木復甦,在這個時候,全遼陽鎮到處都是一派熱鬧之極的景像,幾乎是每一處都在興工建造,屯務司當然也不會例外,這一日是水利處和漁農兩處聯合辦公,給屯堡第四堡的大片農田規劃水利和漁業所需水源。

遼陽四周雖然是平原,而且土地肥沃,但缺點是水流不夠多,不夠密集。對徐光啓

這種擡腳就見河的江南人來說,這裡放眼看去,可能數裡,十里不見一條河流,這對遼東人來說不奇怪,對走上半里路能過三四條河的江南人來說,就感覺很不同了。

河流不夠多,引水渠工程就不可或缺。

在兩個專家和一羣技術人員商量事情的時候,杜忠和一羣壯勞力手中拿着各種工具,老老實實的在一邊等着。

有一些好奇心重的就跑到屯務處人員的近處,蹲在田埂上聽他們在議論什麼,嘴巴都張的老大,象一隻只大花蛤蟆。

杜忠戴着折上巾,穿着短襖,褲腿往上捋起來不少,好在三月的天不算太冷,他只是偶而用手搓一下兩腿便可以了。

田埂的一頭還擺着熱水,各人做完活計,用熱水敷一下腳,有人想用酒,卻被否決了,冷天做活計,喝了酒體內熱能流失更快,酒勁過去就更冷了。

以往三月的時候,正是農閒時節,沒有人會上田,也沒甚人走親戚,整個官道和田地裡都是寂寂無人,大家都在家裡,或是在各個大廟那裡聽戲看曲,湊熱鬧,城外是斷然無甚人經過的。

這會子卻是不同,杜忠放眼看去,到處都是一羣羣的人影,這一片屯堡田地有好幾千畝,預計要挖好幾條引水溝,將幾裡外的水引過來,實在引不過來的,每三十畝左右要打一眼井,用那個孫大人的話來說,還好遼中這裡雖然河流不多,但並不缺水,深井好打的很,若是換了宣大那裡,這些年年年乾旱,河水斷流不在少數,打井也難,需得打幾十米深的井水才能引上水來。

衆人聽的時候,只是咋舌,杜忠心裡也暗暗驚奇,不過他的心裡總有一些煩憂,叫他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在這些事裡頭。

在左手側是一大片的養殖區,雞,都是成羣的養,以前沒有人見過,那雞舍裡密密麻麻養的雞叫人看了嘴都合不攏……就沒有人這樣養雞的,各家養雞,最多一羣,兩三隻公雞,十來只母雞,最多養個百來只,放在村頭村尾,叫它自己找草吃,找蟲,當然也要人喂些粗糧,這雞便是自己能慢慢長大,母雞產蛋,公雞能吃,只要稍微勤快些的人就好歹會養一羣雞在家裡,緩急之時,可以救命。

但這樣一養是好幾萬只的雞場,在杜忠頭一次看到的時候,也是情不自禁的張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攏,那天一起觀看的人,俱是如此。

那些蘆花雞,一個個意態閒適,在雞場中聚羣踱步,大花公雞意態驕傲,在母雞羣中來回奔走着,每個雞舍前有一排排的木槽,有放着清水的,也有放着食物的,這些雞食水充足,生長的很快。

現在遼陽鎮已經有六個營,就算全部沒有滿編,加上各獨立千總部,騎兵總隊,特科總隊,人數已經有一萬五千人之多,加上各司吏員過千人,各屯堡中人也要自用,所以雞場還在不斷的擴大着,每一次杜忠來,看到這樣的場景時,總是如第一次見到時的情形,一般無二。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十九章 諸兄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六百章 雪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三百章 緩急
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十九章 諸兄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六百章 雪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三百章 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