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

薊鎮總兵張臣,是接的楊四畏的缺,自戚繼光被攆到廣州之後,萬曆十五年戚繼光在鬱郁之中逝世,楊四畏也被朝野看出是個無能之輩,連北軍將領都不服他,朵顏部在戚繼光在時,根本不敢有所異動,在楊四畏手中,卻是接連犯邊,有幾次,規模都還不小。

現在西部蒙古力量不強,從宣大到固原,延綏,固原,甘肅,最多隻有小規模的邊境衝突,大規模戰事的可能不大,大同鎮已經不復國初時的地位,而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薊遼兩鎮,薊鎮扼守的是京師北邊,地位超然,楊四畏一被看出不行,立刻便被置換,當然,這一次換上的還是出身北軍的張臣。

薊鎮之中,北軍將領掌握精銳騎兵,人數不多,但勝在輕捷彪悍,出兵易,小規模戰事動員快,只要將領能戰敢戰,便可以打出一些戰果出來。

這樣的打法,自然是與遼鎮相同,張臣久歷戎行,膽氣猶壯,這幾年帶着自己部下的精銳騎兵,數次擊敗長昂和董狐狸,算是把薊鎮形式給穩了下來。

只是這種穩,只是在與敵人爭鬥之後的穩,不如戚繼光在時,以南兵北兵配合,防線配套,輕重協調,穩固如山,根本叫敵人找不到任何的進犯機會。

這一點,張臣當了幾年總兵後,有勝有敗,有賺有虧,對薊鎮總兵的爲難之處,當然也有所領悟。

此時他奉命在薊州道口接迎獻捷遼陽軍,咫尺之遙看到郭守約等人縱馬如龍的前來時,心中況味,難以用言語形容。

在張臣身邊是已經被提升爲參將的杜鬆,多年之後,仍然是那種彪悍模樣,看到遼陽軍來,便是直言道:“僅看軍容,遼陽軍強,遠在我軍之上。”

衆多北軍將領聞言皆是大怒,特別是戚繼光在時,曾經與惟功等舍人營將領較量過的將領,更是怒不可遏。

但杜瘋子這話實難辯駁,衆將皆是領兵的,眼前這幾千遼陽軍,行止有度,動作劃一,氣質彪悍,軍紀軍容實難挑出半點毛病來。

薊鎮騎兵,悍勇者可能有不少,但說挑幾千人出來,前往京師獻捷,上千里路走下來,仍然能保持這般軍容,恐怕就算這些北軍將領昧着良心,亦是說不出這樣的話出來。

“瞎。”張臣也是暴脾氣,不過難得沒有發火,只搖頭道:“杜瘋子,這個當口你說這話做什麼,給自己找難堪麼。”

杜鬆咧嘴道:“俺有什麼難堪的?”

“郭守約上次跟着平虜過來時,不過是個千總,你當時是遊擊,現在人家怎麼樣?”張臣靜靜的道:“現在我聽說郭守約幾個要授總兵銜,位列都督,榮祿大夫,郭守約和王輔國,還有那個叫陶安然的,全部爲左右都督,授給總兵,可能還都會加太子少保,武臣之極,不過就是如此了。”

杜鬆先是一滯,不過還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笑呵呵道:“這有什麼難堪,憑俺的本事,將來遲早當總兵,封少保!”

這廝倒真是夠瘋,當着現任上司的面說這樣的話,不過張臣也被他氣的哭笑不得,知道沒有辦法和這廝頂真。

而他和杜鬆說話時,其餘的北軍將領臉色雖然難看,卻是沒有人出聲駁斥杜鬆,南軍將領們則是一臉的無所謂,根本不打算介入。

張臣心中一沉,知道自己的預感很準,因爲薊鎮這幾年有勝有敗,風光不顯,遼鎮和遼陽鎮卻是風風火火,這一次大捷後,肯定會有不少北軍將領心中怨恨,把薊鎮不得意的原因歸罪在張臣身上。

他這個總兵,怕是幹不久了。

在心中喟然一嘆後,張臣策馬向前,遠遠向郭守約抱拳道:“郭將軍,一別經年,別來無恙?”

“哈哈,總兵官客氣了,末將怎當的起啊。”

郭守約早就看到大票的薊鎮將領了,張夢鯉這個薊遼總兵在通州迎他們,順道帶他們進京,各種儀注和安頓事宜要總督親自來安排,薊鎮諸將則是在此地迎候,這樣的規格是朝廷所規定,就算是薊鎮諸將心中不樂意也是沒有辦法。

“郭將軍客氣了。”張臣道:“貴部出塞之前,將軍是營官副將,此戰過後,必定與吾相當,或可加少保榮銜,那就遠在某之上了。說實在的,現在某也想依附於遼陽之下,好歹也能分潤一點軍功啊。”

北軍將領的特點倒都是出言直率,郭守約是京衛人,從心理上來說倒是不排斥這些北軍將領,但在惟功一向的提點下,知道這些傢伙並靠不住,張臣的話說的漂亮,誰知道他心裡當真怎想的?而且這種層次的事,也不是他這個純粹的營官指揮能夠做主的,當下只是呵呵一笑,不願多說。

張臣面色一黯,也不好再說下去,以他一鎮總兵的身份,說剛剛的話算是頑笑話,但再說下去,就成了投靠,薊鎮好歹是鎮守千多里路,額兵近十萬,戰馬數萬的超級強鎮,一鎮總兵說幾句笑話還可,真的當衆歸誠,自己的脊樑骨怕要被人戳爛了。

當下一一介紹諸將給郭守約等人,這其中有當年一會的熟人,比如董一元,張邦奇,杜鬆和駱尚志,吳惟忠,吳惟賢等人。

南軍將領,算是與遼陽有很深的香火情,彼此間的交誼極深,駱尚志等人,一向在暗中與遼陽有所聯絡,只是這幾年來,遼陽不怎麼顯山露水,薊鎮的壓力又大了,南軍爲了自保,只能與北軍將領虛與委蛇,與遼陽的交誼慢慢變的淡了,但郭守約此前得到囑咐,南軍是未來惟功布局的重要棋子,當年戚繼光初到薊鎮,他是南軍派系,薊鎮是北軍,因爲鎮不住場子,不得不把自己老部下急調了幾千人過來,後來陸續調來兩萬多人,現在時間久了,浙軍陸續調回一半多,但還有一萬餘人留在薊鎮,南軍對惟功來說,已經是一個重要棋子了。

戚繼光任廣州總兵不過年餘,受盡排擠,若不是戰功累累,恐怕還會有更大的隱憂,回登州之後,閉門不敢會客,當然,客亦不敢見他,如此持重小心

,最終才落得個善終。

原本歷史上戚繼光雖然過手千萬兩白銀,也賄賂朝中大佬,但自己手頭真沒剩下幾個,回鄉之後,算是貧病而終。

衛國良將,堪比衛霍的將軍有這樣的遭遇,當然令人扼腕。

惟功就是當時敢於接濟戚繼光的惟一一位,每年都饋贈數千白銀,足夠戚家豐衣足食。

雖然戚繼光接受惟功的接濟,由始自終,卻無一語致謝,也沒有寸語片書寄往遼陽。

這真是“彼此心照”了。

“有空去遼陽吧吳師傅。”與駱尚志等人,爲了避嫌,郭守約還不好說什麼,但對吳惟賢,郭守約卻是抱拳致意,十分親熱的道:“大人可想你老了。”

吳惟賢只是苦笑,自己教出來的這個學生已經是這般的高位,他的部下的官職都遠在自己之上,這算是怎麼說法?

其實以他的武勇和功勞,如果不是有北軍系壓制的話,最少也是參將或副將了,結果吳惟賢還只是個遊擊,相差實在太大了。

但遼陽軍對吳惟賢的尊敬,確實也沒有絲毫作僞的地方,不僅郭守約客氣,王樂亭和馬光遠等人,已經一骨碌翻身下來了。

他們叉手侍立,神態十分恭謹,當年順字行的少年們跟着惟功學武時,吳惟賢曾經親自指點過幾回,雖未拜師,也有切實的授藝之德,不論王樂亭等人現在是不是營官將領,對吳惟賢的尊敬,仍然不改當初。

“老吳,教出這般好學生來,足可告慰平生了。”

眼看情形有些尷尬,迎人的擡轎子的反而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張臣打了個哈哈,趕緊帶着人離開,郭守約等人也是十分客氣,下馬拱手送別。

兩軍將領相見說話時,彼此的部下就能看出高下來。

遼陽軍仍然是保持着肅穆神情,三千多人的騎兵隊伍中絲毫聽不到異響,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扭動身軀,雖然是友軍相會,但遼陽軍仍然是保持着十分戒備的行軍陣形,只要稍加變化,就可以變成戰鬥隊列。

而對面的薊鎮軍多半是家丁和親軍組成,也有兩三千人之多,但有數百人一股,也有幾十人一股,大大小小,十分龐雜,連軍服服飾,也是混亂不堪,軍旗也是十分雜亂,將士們隨意說話,逗樂說笑,甚至在小範圍內跑馬鬥技……這其中不乏有騎戰好手,故意顯露身手向遼陽這邊挑逗鬥技,但遼陽這邊根本不爲所動,仍然靜默如山巒,看到遼陽這邊的模樣,薊鎮這邊漸覺無趣,也就漸漸散開,也有將領喝斥自己的部下,但管的住自己又管不住別人,過一陣子,看到別的人還在說笑跑動,被喝斥過的又跑動起來,三番幾次,薊鎮將領們也就不去管束了。

“高下立判,”不遠處的人羣中,有一個三十來歲的行商打扮的人緊緊盯着眼前的兩支軍隊,此時用斷然的語氣道:“現在若是吹號相擊,半刻之後,薊鎮這邊敗逃,半個時辰後,被斬光殺光!”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章 途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十八章 境遇第四百章 意外第五百章 牛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六十章 國公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
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章 途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十八章 境遇第四百章 意外第五百章 牛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六十章 國公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