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

勳章制度當然是隨着軍鎮的制度化,近代化而必然出現的東西。

大明的軍人榮譽感,絕對需要這個東西來拔高,催化,使之變質。惟功看過戚繼光的很多文稿,特別是他拿來鼓勵麾下義烏新兵的那一段話。

戚少保無疑是個誠懇的人,他的部下也是一羣很樸實的農民和礦工組成的質樸的新兵。戚繼光的話,有理有節,所以打動人心,加上訓練和戚繼光的天才指揮,戚家軍百戰百勝,終於威名赫赫。

但戚家軍只是如戚繼光所說,激發天良,吃餉打仗,訓練是爲了在戰場上保命,不然就太蠢了。

或許這樣的軍隊是封建時代軍隊的最高典範之一,但毫無疑問,戚繼光的成就只侷限於此,相比較而言,在他之前之後的同時代的歐洲,有古斯塔夫二世這樣的更傑出的軍事指揮家和更爲精銳的軍隊,東西方這千年之間,中國自唐宋或是武力或是文明一直在領先,到目前來說,經濟總量仍然領先,而很多東西,毫無疑問已經開始落後了。

軍事成就,亦是嚴重落後。

惟功要扭轉,就一定要做的比戚繼光更好,更強,更爲先進。

迅速提升軍人榮譽,先秦的授勳授爵給田也是華夏古典軍國主義的最佳辦法,但惟功現在走的路,顯然更好,更爲先進。

一枚勳章掛在李達的身上,聽着惟功對勳章的講解,李達這樣的鋼鐵般的漢子都是忍不住渾身顫抖,熱淚長流。

可想而知,這種榮譽對長久缺乏這種東西的大明軍人和軍戶來說,是何等重要!

甚至在場的很多軍人,肯定願意用性命和財富來換取李達此時的榮譽,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僅會有,而且一定會有不少。

哪怕是普通的士兵,獲得三等勳章就等同千總資歷,不僅僅是資歷,而是武職會保到指揮僉事這四品職司,世職也有千戶,一整套的待遇下來,一枚勳章不僅僅是榮譽,還有很多實質性的東西,可想而知,這東西會有多難得,又會使得人多麼狂熱的想去得到那麼一枚。

對勳章的製造也是極盡工本,全部是純金打製,巧匠製造,光是本身的價值就已經十分昂貴,導致惟功對李達開起玩笑,叫他窮困時可莫拿去當了賣酒。

至於獲得的難度,則是每一次大規模的戰事根據軍事主管和士兵的表現,戰績,然後來確定下發的勳章數字,接着再評定最終能獲得勳章的軍官和士兵。

這一次援沈戰事打的很漂亮,斬首多,救助的百姓也多,使得遼陽鎮在瀋陽爲核心的遼東地區也打開了局面,在未來的時間對瀋陽等地的滲透和掌握會變的更容易……雖然如此,勳章下發也並不多,佟士祿這個帶隊軍官就沒有份,軍官中只有馬世龍有一枚三級優秀勳章,二級被李達得了,還有幾個表現突出的士兵獲得優秀勳章,當然,他們的勳章會在內部軍鎮會議時頒發,這一次的軍民大會,就李達一人有這種榮譽了。

這當然是有政治考量,算是千金市骨,李達一人,可以邀

買遼中和遼南數十萬軍戶的人心,倒是值了。

舍人營出身的人,難免會給本地軍人強龍過江的印象,過於強勢雖然使人心歸附,但肯定有潛在的問題,李達這一枚二級勳章能解決不小的麻煩,倒是真的值得了。

這其中的微妙之處,也就惟功和寥寥幾人知道,而面對感激涕零的李達時,惟功的心中,變是拋卻其餘的念頭,竟也是單純的羨慕起李達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一天,誰能給我一枚勳章?”

惟功的話是真心,他也是一個武人,這樣的榮譽,也是他所渴求的。

李達不知道如何答,半響才道:“大人總會有一日,凱旋迴京。”

“呵呵,但願如此。”

朝堂污濁,豈是眼前這單純的軍人能理解的,惟功也並沒有多說,只是由得李達敬了一個軍禮,轉身下臺。

至此,今日大會,算是可以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到了這時,惟功才轉向周永泰所在的方向,用探詢的聲音問道:“軍門大人,是否上來校閱三軍?”

周永泰此時還能說什麼,只得客客氣氣的答道:“不必了,今日本官大開眼界,今日之事,必當具本奏聞當今。”

“此事在日前本將已經奏上了,軍門大人當然請隨意。”

“甚好,本官還要在城中巡查一番,總兵官有什麼公務,亦請自便。”

“是,軍門大人請慢走。”

到了此時,周永泰四周的遼陽鎮軍人才散了開來,讓開了一條道路。

周永泰四周的隨員和撫標親兵戰戰兢兢的過來,圍住巡撫軍門,慢慢的退了出去。

自來巡撫出門,恐怕憋屈如周永泰的,也真是開天闢地的頭一回了。

至此當然散會,但王鐸等人能輕鬆返回的卻並不多。

有官身的,自是安然散去,然而在生員和外來人員的四周道路上,軍法司和公安司加上軍情司的人帶着鎮兵已經守候多時。

普通的鄉紳,宗族的族老,小地主,刁滑長工和出言不遜之輩,加上那些青皮無賴,一個個被點名叫了出來。

被叫出來的當然面無人色,可當着刺刀長矛,反抗的念頭也變的十分可笑,只能老老實實的束手就擒。

也有少數笨蛋,大嚷大叫,誰知立刻就是被槍托給重重砸在臉上和身上的要害之處。

一個生員剛剛開始辱罵動手的士兵,立時就被一槍托打在胃囊部門,整個人蜷縮在地上,如同一隻煮熟了的蝦米,臉上和身上,都紅的可怕。

“上頭有令,事實已經清楚,再有胡說八道,辱罵遼陽鎮將帥士兵者,一律拿捕。”

有了法理,下頭這些經手辦事的人當然不會客氣,相同的情形在長長的隊列之中時有發生,聰明的生員和士紳都知道今日大會以後,張惟功和遼陽鎮在遼中遼南等地的權威無可觸犯,連巡撫軍門都毫無辦法,最少在當面時是毫無辦法,事後的奏摺打架是朝堂層面的事情了

,他們在這裡如果繼續強硬,眼前虧是吃定了的……現在的遼陽一帶,誰還會爲生員們出頭?以前辛辛苦苦造出來的一點輿論,現在已經是毫無用處,只剩下一點餘燼而已!

王鐸等人,氣的渾身發抖,他們不停的想護住自己的門生,可惜毫無用處,已經打出了性子的遼陽鎮兵如狼似虎,不停的將小雞一樣的生員從隊列中拖了出來。

不少生員都是登記在冊的,此前活動最兇的,罵的最兇今日又出現在會場的,一個個下場都是不好。

“大宗師。”有一個鎮軍軍官認得王鐸等人,笑着道:“我們拿捕的這些傢伙,纔是真正有辱斯文,覈實之後,怕是要勞動大人的大駕,將他們全部開革功名。”

王鐸等人,聞言色變!

對一個讀書人最嚴重的處罰無非就是開革功名,有秀才功名在身,見到知縣也能分庭抗禮,上了堂也就長揖一聲,叫聲“老公祖”就算見了禮,沒有功名在身,上了堂就跪下,一樣要打板子,還有優免田租和力役的好處,這一切可就是全沒了。

悠悠萬事,哪怕是生死大事,亦未必比開革功名更嚴重了。

“斷難辦到!”

王鐸抗聲道:“言者無罪,貴鎮如此處置生員,簡直胡鬧。至於總兵官所說的話,粗鄙不文,簡直荒唐可笑,不值一駁!”

“總兵官所說,率直返真,充滿真意,哪裡有可笑之處?若說荒唐,佔盡了利,遇事袖手無用的讀書蠹蟲,纔是荒唐。”

“你是誰?”王鐸厲聲道:“膽敢這般有辱聖教門徒,觀你模樣打扮,也是讀書人,如此不知自愛麼?”

以王鐸的身份經歷,不要說遼陽,便是整個遼東的讀書人能夠資格不被他訓斥的也是不多,是以他放顏厲聲,毫不客氣的訓斥接話的老儒生,料想對方是被蠱惑的腦子的秋風鈍秀才,訓斥一通,趕走也就罷了。

誰知對方噗嗤一笑,下巴幾縷鬍鬚一抖一抖,煞是可笑。

但在王鐸眼中,卻是十分可惡。

當下忍不住吩咐自己的隨員,令道:“拿下來,查清姓名,本官要開革他的功名。”

“對不住了。”那個老儒生微笑道:“大宗師容稟,在下好歹也是二甲進士,曾任一府明堂,這功名,恐怕閣下開革不了。”

一府宗師,能管束的當然就是本府生員,眼前這位貌不驚人的老儒生,看起來就象是哪個村裡的老塾師樣的人物,居然曾經是二甲進士,一府知府?

王鐸面色一變,拱手道:“敢問高姓大名?”

“不敢,在下賤名何敢辱尊聽……姓李名贄,流落天下,所好者一杯酒一本書,偶然三五知已,講述學問,探詢書中真意,此生便是樂哉逍遙。”

“原來是卓吾先生!”

這一回不僅是王鐸色變,其餘的儒學官員,都是臉色大變。

生員之中,不乏知道李贄名頭的,也都是交頭結耳,連一邊逮人拿人的熱鬧景像,也是顧不得看了。

(本章完)

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十八章 境遇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十四章 寶和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章 入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
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十八章 境遇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十四章 寶和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章 入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