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

這一仗惟功沒有做絲毫的干涉。

陶安然是他任命的前敵指揮,遼陽軍向來軍法森嚴,同時也強調第一線指揮員的權威和應變之權。

就算他是遼陽的創立者和擁有者,惟功也不會隨意侵奪一個一線指揮員的指揮權。

況且,從戰術角度來說,陶安然的指揮令人感覺賞心悅目,看過去簡直就是一件身心愉快的事情。

在高高的望車上,惟功先是靜靜的用望境鏡看,後來,乾脆叫人送上去一些花生鴨蛋一類的佐酒物,另外叫人上了一罈子上等好酒,邊飲邊吃,居然把戰場當成了一個大大的舞臺。

陶安然,就是如一個合格的導演,把所有人都調度起來了。

或者說,北虜就象是牽線木偶,被陶安然的動作調來調去,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明軍的陣列,步騎相雜,遊兵衆多,鴛鴦戰兵和火槍分遣隊配合,遠遠將拉瓦射擊的蒙古遊兵打的不能近前。

偶然重騎出擊,把試圖上來衝陣的北虜殺的魂飛魄散,根本不是對手。

龍騎兵偶然在軍陣之前與獵騎兵配合,一通猛擊,如狂風吹落枯葉,不知道打落多少驕狂的北虜。

對面的人數明明佔優,幾乎要把明軍包圍,但從早晨打到中午時,北虜就忍不住開始四散奔逃。

此時明軍的騎兵開始大肆出擊,步兵也在後猛追,早晨到中午的陣戰就是磨盤,把十萬北虜磨的血肉模糊,血都快流的乾乾淨淨,到他們潰逃的時候,陶安然下令的追擊又是十分果決堅定,一衝之下,北虜殘餘的一點組織性蕩然無存。

這一戰是在熊山站北西北三十里處打響,接下來就是掃蕩殘餘,追殲逃亡的北虜,福餘部主力被打殘,原本這個部落就很衰落了,在歷史上是被後金和其餘的蒙古部落吞併,就象是泰寧部被喀爾喀某個部落蠶食吞併一樣,在遼陽軍的重擊之下,福餘部一戰之後喪膽,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象樣的戰事了,多半是千人和幾百人規模的騎兵追擊戰,那些散亂的牧民造成的麻煩都遠比福餘部的正式騎兵來的更大一些。

這並不奇怪,努兒哈赤在兼併海西四部的過程之中受到科爾沁等蒙古諸落的干擾,插漢曾經下令科爾沁等部出兵一萬去攻打女真,結果那些小臺吉去五個被俘了四個,一萬多各部騎兵被建州女真打的落花流水,表現連明軍都不如。

福餘部此時已經走上末路,能調集大軍和右路的遼陽主力打上這麼一場還算是餘勇可嘉,應該是這些年各部對遼鎮的戰事頗爲順利,使得各部頗有幾分虛火罷了。

……

……

“大人,這裡原本就是三萬衛轄地,屬我們遼東都司,後改屬奴兒干都司,屬塔魯木衛和司吉河衛分屬,後來正統年間確立邊牆,此地在遼東邊牆之外,我大明將此地棄守,今此地方

圓數百里東部爲女真哈達部,西部屬葉赫部。看,前方侍立迎候的就是兩部的貝勒臺吉們了。”

自惟功親在右路出擊至今已經十餘日,福餘部在開原的千里牧場已經被打的千瘡百孔,從開原北陸路出發的中路兵鋒已經傳來捷報,在開原北八十里處原遼金安州附近的細河南岸,中路軍與十五萬人的科爾沁諸部及黑石炭各部展開激戰,一天之內兩次重創敵軍,斬首過萬級,俘虜數萬人,牛羊羣也有十幾萬頭,可謂大獲全勝。

俘虜北虜臺吉有名有姓的有六人,臺吉之下的俘虜就更多了,不過臺吉之下等同普通俘虜,也不必細分辯了。

右路這裡,福餘部一路北竄,追之不及,況且此部受了重創,估計不要說前來複仇奪還牧場故地,就連自保也很難了。

邊牆之外,雖然是這些北虜的樂園,同時也是他們的墳場。這幾百年下來,興起的部落不知道有多少,而覆亡的,亦是極多,那些小部落,在史書中默默無名,突然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連被記錄一筆的資格也沒有,現在的福餘部,就是這樣的小部落了。

右路這裡,斬首六千餘,俘虜五千餘人,惟功下令將俘虜沿途押回,同時開始分兵四處駐守。

對右路軍來說,戰事基本結束,剩下的就是消化勝利果實。

這一次,從開原東路出發,沿往朝鮮故道,驅逐了福餘部北虜,已經與邊牆外的海西女真諸部接壤。

“這裡的土地極佳,很好,我們這一次出來,十分值得。”

惟功打量着四周,在福餘部二百多年的放牧之下,開原邊牆東的這方圓千里之地被保持了很好的原生態,到處都是綠草茵茵,大片大片的平原上全部是肥沃的土地,好幾條大型河流經過此地,渾河,清河,二道河,沙河,在這裡,雖然漸漸有乾旱和寒冬之憂,但河流帶來的流水充足,都是大河,很難枯竭,同時地下水肯定也十分充足,以遼陽鎮的屯堡水利工程來說,幾乎在未來幾十年內不必擔心水資源不夠的問題,境內是三分兩水五分田,雖然還不是大規模的平原地區,但山地的面積比起開原鐵嶺一帶又要少的多了,長白山脈還在東部和東南部,再繼續往東,經過十幾個驛站後就可以到達朝鮮邊境和長白山及鴨綠江女真各部,這裡和開原北陸路,開原東路陸等各站驛站一樣,在明初時屬於遼東都司或奴兒干都司,在正式廢棄奴兒干都司的經營之後,這些地方被放棄,因爲遼東邊牆多半倚山而立,地勢險要,漢民居住在遼中和遼西遼南平原地方,沿着河套區域和開原撫順等地勢險要的地方建立邊牆和關隘,至於邊牆外的土地,一則大明當時可謂窮兵黷武,北征沙漠每次數十萬人,耗費財力物力人力驚人,興修北京爲京師,又是一項天大的工程,同時在南京修大報恩寺,耗費人力也是十萬以上,物力自然不必提,修武當山真武觀,又

是十萬人以上級別的大工程,同時還建造過萬艘的船隊,有六千料級別的寶船,船隊一出海就是幾萬人,後勤供給的壓力和造船的費用當然不必提了,又遠征安南,也是數十萬人級別的大征伐,安南的抵抗又一直不停,耗費比征伐北虜還要大的多,以朱元璋輕薄徭役省下來的人力物力,經過靖難之役已經損耗了不少,南軍動輒幾十萬人級別的潰敗,軍器兵力的損耗就不提了,接下來就是上述這些興造和征伐,數十年積累的財富,可謂一掃而空。

鄭和的寶船又是賠本的買賣,後人有臆測是鄭和在外搶掠了不少金銀珠寶,完全的胡說八道,明初永樂年間,有記錄的賜與外邦的金銀物資過百萬,到宣德年間不得不戰略大收縮,北伐只一次,安南放棄,寶船放棄,與民休息,奴兒干都司那近三百個都司衛所不得不放棄,邊牆之外,只保留貢道允諸夷衛入貢,後來放棄大寧都司後朵顏三衛反叛,女真諸部也是時常叛亂,諸部入貢也多半是希圖回賜好處,那麼大的土地,包括鬆嫩平原這樣的好地方在內,全部都放棄了。

看着眼前情形,惟功由衷感慨:“天予不取,必被其禍啊。”

眼前的土地實在太好了,那些沿着松花江黑龍江流域居住的居民又是十分的落後,後金興起後,這些部落全部被後金兼併,成爲他們的死兵和炮灰,爲滿清征服大明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如果是在大明手中,這些土地和那些容易征服的部落又豈爲輕易爲女真所用。

“走,”他道:“我們去會會這些貝勒臺吉去。”

前來迎接的全部是海西女真四部的高層,在努兒哈赤興起的過程中,他們一直企圖扼制建州部的發展,就在這兩年,一場由葉赫和哈達部挑頭,與科爾沁合作的大戰就會爆發,史稱古勒山之戰。

但現在歷史出現了嚴重的拐點,明軍出邊牆搶佔了大量地盤,隔絕了科爾沁與這邊的聯絡,古勒山之戰應當不會發生了,這些運輸隊長們也就沒有機會給建州部送人丁和甲仗去了。

在萬曆十一年開始,到萬曆中期,李成樑的策略就是扶植建州部,打壓海西四部,將哈達部的兩個貝勒殺死,焚其寨,殺其丁,無形中替努兒哈赤掃清了障礙,這一次遼陽軍出塞,策略卻是與遼鎮完全不同,打擊福餘部之餘,右路明軍對扈倫四部十分友善,除了驅趕他們的哨騎外,對那些夾雜在福餘部之間的四部女真並沒有採取過硬的手段,多半是勸離,只有少數不聽話的才被教訓,諸部貝勒臺吉前來拜會,應該也是與明軍的這種友善態度有關。

要知道,哈達部在八年前可是被殺了兩個貝勒!

待惟功近前之後,近衛司的數百騎兵早就等候在前方,他們策馬先行,蹄聲震動大地,身上的青唐甲的護心鏡散發銀色的光芒,手中的長槍與馬刀火槍齊出,殺氣騰騰,足現強悍之極的武力。

(本章完)

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十五章 決絕第五百章 牛酒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三章 殺良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
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十五章 決絕第五百章 牛酒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三章 殺良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