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聖學

“用誠,晉材,思進……你們都散去吧。”

到崇文門附近,已經能看到陶希忠帶着夥計開門迎客,店門口有十幾輛騾車,二十來匹駝馬,每日就是靠這些大牧畜分運貨物,在北京城中,每個店負責的是扇形區域,目前來說都擁有足夠的運力,但以業務增長的速度來說,不管是牧畜還是人力,都急需增加。

張惟功看着衆人,點頭微笑道:“散去之後,好生想想昨日戰鬥的經過,有得有失……你們莫要驕傲,那些真倭雖然悍勇,但練武是不得其法的,他們多半是倭國的浪人或乾脆就是海邊的漁民,練幾手刀法無非就是正砍斜劈,你們卻是我精心訓練出來的,不論是打熬力氣之法還是刀法,或是樁功養力之法,都是我大明軍中的不傳之秘,如果不考慮年紀差距的話,我們原本就應該無損橫掃他們的。”

“東主是說倭國有強手麼?”

“嗯,應該是有的。”

雖然對倭國也就是日本的具體情形不算太瞭解,不過張惟功也知道此時是日本的戰國末期,在爭戰廝殺不停的情形下,不論是普通人的戰術素養和水平,或是爲將者的指揮水平,後勤補給水平,都肯定是在不停的進步中的,而個人的技戰術,也就是倭刀刀法,他也依稀記得有不少個流派,那些武士間彼此也在不停的戰鬥來獲得進步的法門。

高手,肯定還是有的。

“不過麼,在我們面前,也就是土雞瓦狗。”

“哈哈,東主說的是。”

“俺回去之後,還得狠勁操夥計們,不管怎麼樣,賺錢是賺錢,練武纔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俺們可不能忘本。”

惟功笑笑點頭,見張用誠似乎還是有話和自己講的模樣,便是揮一揮手,把周晉材幾個給趕走了。

“用誠,你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東主,這個月的帳已經出來了,按你教的複式記帳法,收入支出都有明細帳,帳本我也帶來了……”

“你先將大體數字告訴我,回家之後,我再細看。”

“是……上個月咱們八個店四百二十六個夥計,加上外請的三十一個年紀大的掌櫃,一共是開銷工錢一千一百三十六兩工錢,咱們的騾馬用草束三萬五千束,月用豆料四百五十石,鹽五十五石,各項雜使錢一千三百四十六兩,不包括騾馬錢、只衙門公費、各店的伙食費,鞋子衣襪使費,藥錢……合計就是五千五百兩。”

“上個月收益,崇文門店仍然是最多,淨入五千八百兩,宣武門店最少,三千九百兩,八店相加,三萬八千七百六十二兩,這是淨入。”

最後總結的時候,張用誠眼看四周,聲音放低了不少,顯是害怕被別人聽到。

每個月近四萬兩的收入,這是何等駭人的數字!

簡單來說,張居正這個千古一相,用幾年時間積儲了大量的糧食,然後改江南漕運來的糧食爲折支,就

是把糧食改折爲白銀,以銀本位爲國家賦稅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明王朝以實物徵收,也就是糧食徵收爲充要賦稅來源的形式才發生了變化。

至此,明朝一年的白銀收入是二百到三百萬兩一年。萬曆三年時,戶部積存白銀到九十七萬兩,接近百萬兩,而張居正因爲這個數字深感自豪,而朝野之間,不論他的政敵有多麼想攻擊他,扳倒他,在兩千萬石儲糧和百萬白銀的華麗數字面前,毫無疑問的全部敗退了。

要知道,嘉靖年間大家可是發不出工資的……海瑞的日記裡頭,多次記錄着自己當縣令的工資被折爲香料和破布,加上擦屁股都嫌硬的寶鈔……這可不是偶然現象,在嘉靖年間是普遍現象。

明太祖設計的小農經濟的財政體系,到嘉靖時東南有倭寇,西北有俺答,兩邊一起折騰,王朝財政不是接近破產,是實實在在已經破產了。

如果不是俺答和倭寇都不成氣候,明朝在嘉靖年間實在就有亡國的危機!

這麼一想,便知道張惟功和他的順字行有多逆天了!

一個月近四萬兩的收入,還不算是旺季,夏末時遠不及秋天和入冬時的客人多,也就是冬末春初時要比現在淡一些,平均下來,一年五十萬兩的淨收入是肯定有的。

這還是張惟功一年花幾萬兩銀子訓練部下的原故,窮文富武,練武是要大捧銀子養着的,營養要好,衣服鞋子常得換,任何一支軍隊都會有規定,都會定時下發軍服和鞋子,還得有治跌打損傷的丸藥,否則滿屋傷患,還怎麼練?

一年好幾萬兩的開銷,卻是花在不到五百人的少年身上,換了在九邊軍鎮,正好夠養兩千人的一營兵,還連鎧甲到兵器,戰馬。

“我都知道了,用誠,你辛苦了。”

張用誠是總帳房,各店都有帳房,各自算自己那一塊的收入,不準打聽和傳話,總的收益和開銷到底有多少,只有張惟功和張用誠兩個人知道,別人一律不得與聞。

畢竟這個收入水平,實在是太駭人了一些,佔現在大明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間,這個收入,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

“辛苦倒是不怕,不過最近風聲不穩呢。”

“是不是還是被人看出端倪來了?”

“是的。”張用誠神色略顯緊張,點頭道:“我們的進貨出貨,不管怎麼隱瞞,畢竟攤子鋪大了,而且現在不再是散客小商,不少南方的鉅商也知道我們順字行。這樣下去,利潤會越來越大,但是被人盯上的風險也大了。最近幾天,每個店門前都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轉悠,打探消息……”

“要查。”張惟功道:“多派人手,查查是哪一家對咱們有興趣了。”

“嗯,回去之後就辦。”

張用誠把心底的擔心對惟功說了,感覺鬆快了很多,在馬上抱拳一揖,終是神色從容的去了。

其實惟功對他的心理

也很瞭解,不算帳還好,算了帳就嚇自己一跳。一個月四萬兩銀子的淨收入,在幾年前還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孤兒來說,晚上嚇的睡不着覺也是正常的,張用誠的緊張,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於有人打自己的主意,惟功一點不奇怪,京城這樣的地方,潛在水底下的全是深海怪獸,吃人是不吐骨頭的,利益之爭,說白了無非就是看誰狠,誰的拳頭更大而已……誰想動,只管放馬過來,至於結果如何,那可就是難說的很了!

……

從崇文門進內城,往北不過二里地左右光景就到了後世長安街,今世御街方向,往西走不遠地方,就是巍峨壯麗的十王府和燈市口等當世著名的建築羣落和市場,沿途所見,是一片片的房舍和房舍之間形成的衚衕,多少個小衚衕再慢慢匯流成大道,辰時已經是天光大亮,他從東安門進去,沒有繼續從午門左右掖門入外朝,而是在南長街就拐彎,一路往北,到東華門附近時,正好是一個很熟悉的指揮同知坐班值更,象徵性的驗看了牙牌之後,便是笑着叫張惟功進去了。

“皇上在文華殿,早些過去吧……今日可是經筳的日子。”

“多謝多謝,趕明兒有空了請錢同知你喝酒。”

“哈哈,那最好不過。”

初秋時節,正是北京最好的時候,後世有名的香山紅葉就不提了,整個京城,也是罕有的變的清爽。這麼一座一百五六十萬人,高峰接近兩百萬人的大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少了一些沙土,泥灰,還有陰溝出來的惡臭,空氣不錯,天空蔚藍,少雨多晴,這樣的日子裡頭,人的脾氣都是好了許多,張惟功一路過來,在前往皇帝所在的文華殿時,和他打招呼的人就頗爲不少。

一轉眼,皇帝已經十四歲了,但整個生活的節奏仍然是一如往常。

早起讀書,聽講,每隔十天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由內閣、六部、科道詹翰等文官,並有少量勳臣和親臣陪侍的經筳。

每年年初,舉行正旦大朝會,隔不多久,往南城天壇祭祀天地,祭祀太廟等。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未成年的皇帝,核心的任務是讀書,其次是充當禮儀上的用具。

枯燥的儒家經典和治國之道的學習,換了一般的少年肯定是抵受不住的,好在萬曆確實是天資聰穎,常年的接觸下來,惟功倒知道這不是對帝王的濫俗吹捧,小皇帝確實是很聰明的一個人,領悟力強,有定性,能坐的住。後世十來歲的小孩學的是什麼,眼前的皇帝學的又是什麼?真心是不容易啊……

當然,皇帝也是有這個國家最強悍的一羣老師,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是飽學之士,學問都是沒說的,而且能選在帝側,做人做事肯定也很不錯的,象李講官那種無能之輩,就算沒有張惟功的存在,也肯定早就被排擠出去了。

加上一個張居正是總負責,聖學日進,也就不是一件足資奇怪的事了。

(本章完)

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二百章 廷仗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三百章 緩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
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二百章 廷仗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三百章 緩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