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

“馮雙林真是這麼說的?”

張四維的父親是一位晉商中的翹首人物,一生長袖善舞,積攢下花銷不盡的家財。張家的財富,是在當鋪和錢莊,銀號之上,都是最來錢的買賣,當然,鹽業,糧食,土地,這些東西也是該有的一樣都不少。

象範家,卞家,喬家等晉商世家,有的現在纔剛冒頭,有的要到萬曆年間,甚至是清初的時候纔出現雛形,張四維所在的家族,纔是這個時代晉商中的執牛耳的大家族。

以張家的財力和人力,加上張四維自己的身份,元輔府中發生的一切當然是瞞不過他。當然他的情報體系遠不如張惟功的發達,一直到深夜三更時分,最後的消息才確定的傳遞了回來。

“是的,馮雙林就是這麼說的,當着很多賓客的面。”

聽着長子張泰徵的稟報,張四維冷然一笑,道:“到底是個宦官,其實他只要第一時間趕到,態度不言自明,說這麼一句話,畫蛇添足,給自己多一層罪狀,將來,有他受的。”

“那父親打算如何?”

張四維一徵,良久才嘆道:“現在是他們當家之時,我等當然不能拿雞蛋碰石頭,爲父明早會請奪請的。”

“元輔會不會怪父親大人今日不曾上門?”

“他要怪,也是老呂最倒黴,我只排在後頭,我奏請奪情,再上門弔喪陪罪,他最多譏諷我幾句便罷了。倒是呂次輔大人,若是弄不好,年餘之內,要自請致仕了吧。”

張泰徵喜道:“若這般,父親爲次輔矣。”

“次輔又怎樣?”張四維罕見的給自己兒子發牢騷:“只要張叔大在,我就只能給他俯首當小,時不時的還要去奉承他!”

父親這般的話,實在叫當兒子的沒法界面,張泰徵只得低下頭去,只假作沒有聽到。

“你,明日請假在家,替我將這一份禮單上的東西送到雙林府上去,直接給徐爵就行了。”

張泰徵看着豐厚的禮單,吃驚道:“父親適才不是還在譏諷馮雙林將來會有禍事?”

“蠢!”

張四維頓足道:“將來是將來,數年乃至十年之內,此人和張叔大,加一個太后,這是牢不可破的關係,現在多事之秋,不送禮給他,叫他挑出禮來同我過不去麼,愚不可及!”

這般劈頭蓋臉的罵過去,張泰徵哪裡還敢說什麼,老老實實的將禮單拿了過去,當然,心裡也是忍不住嘀咕,父親一邊嘲諷人家,一邊自己又是這般作派,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搭不上,就算自己是他兒子也差點跟不上這奇詭如天馬行空般的思路啊!

“對了。”張四維又問道:“最近聽說生意很差?”

“可不是很差!”

提起生意,張泰徵就很內行了,很熟捻的道:“這個月,也就是九月,各錢莊銀號加上質鋪,人家寄存銀子少了七成還多,倒是換錢,打大錠銀子,換散碎銀子,這一

塊生意還沒有影響。但父親恕兒子直說,如果順字行也接手錢莊和銀號的生意,我們就完了。”

“暫且應是不會。”

張四維臉上顯露出明顯的不愉快的神情,現在山西晉商集團的金融業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打壓,先是依附的腳行幾乎倒閉光,再下來就是影響到了他們的質鋪和塌房業務,現在對銀號和錢莊也有衝擊了,還好山西人現在還沒有發展出票號業,不然只能一起摟着跳永定河去吧。

就算這樣,壓力也頗大了。

“兒子還聽說,張惟功在大量買糧……”

“這事情你們甭管了,這是皇上和張叔大都允許的,他買賣軍糧到邊鎮,賺了銀子在口外買馬,用來練他的那個舍人營馬軍。”

“可這廝好生可惡,就是不買咱山西人的糧。”

“這是他聰明之處啊。”

張四維對惟功是一直很關注的,這個少年,行事穩,狠,準,沒有一點可尋趁的地方,想找他的漏洞太難了。所以晉商雖然步步後退,但一時也沒有什麼手段來還擊,但他現在已經隱約有了感覺,朱崗之事也給他足夠的警惕,要麼不做,要做就得成功,不然這少年反擊起來,也是十分犀利的。

“父親,人心不穩,得空你要安撫啊……”

京城的金融業確實在順字行之下有了極大的衝擊,最倒黴的就是晉商集團,張泰徵自己的小金庫都蒙受了不小的損失,想起來就是憤恨難平。

“安撫是一定的,但你要說清楚,這廝聖眷正濃,張叔大也寵他,要對付他得一擊就中,不能叫他警惕起來,懂我的意思麼?”

“是,父親,兒子懂得。”

“哼,下去吧。”

看到一臉悻悻模樣的兒子退下去,張四維也是無聲嘆了口氣。他每天假裝是張居正的跟班也夠累了,還得捧着馮保,心裡更是疲憊不堪。他一路青雲直上,除了在晉黨中的根基外,還有他的舅舅王崇古也是張居正的至交好友,這一層關係也很要緊,再加上當年俺答互市,晉商集團出了大力,功勞全算在了張四維頭上,有這麼一層加持,他的仕途極順,但有張居正在,這個禮義廉耶四維兼顧的晉黨領袖,少年進士爲官二十多年的大學士就只能老老實實的伏低當小……要說起來,他心裡的怨恨已經就快壓不住了。

但情勢比人強,張居正在一天,他就得捧一天,給人家當一天的孫子,這麼難忍都忍下來了,順字行的事情和這第一等的大事相比,那就差的遠了。

真的要有他張四維當政的那一天,位列首輔,想查封順字行不過是一張字條的事,現在又何必太過較真,失了自己的分寸!

……

張居正父逝,這在當晚就成了京城的第一大新聞,第二天一早,果然也是如惟功所料,內閣次輔呂調陽,張四維先行上奏,引當年李賢,金幼孜等前任首輔之例,請張居正奪情視事。

然後

是御史曾士楚,戶科給事中陳三謨先後上疏,請朝廷奪情,留張居正繼續處理國事大政,國家不可一日無元輔。

奏疏連上,居然有安定人心的奇效,散朝之後,傍晚之前,不論是錦衣衛還是有心人,或是惟功自己,先後調查了京城物價,不論是蔬菜還是肉食魚肉,還是醬醋茶等生活日常必需品都沒有漲價,並沒有出現人心惶恐時特有的漲價現象。

京師糧價是有一點小漲,但波動並不算大,漲價的幅度不到一分銀子,屬於可以忽略不計的價格波動。

主要原因也是衆所周知的,張惟功在大量買糧,京城的糧食,當然是漕運送過來的南方供給,但一年二年的一時也吃不完,加上河北平原也產糧,薊鎮和宣大也有少量的出產自用,糧食壓力不大,勳貴和大小田主手中的存糧不小,向來都是在京城市場交易消化的,畢竟這一座城市一百五六十萬常住人口,十幾萬到二三十萬的流動人口,人口最高峰值可能接近二百萬人,這在當時的全天下也是可以排名第一的超級大都市,這樣的城市消耗的糧食當然也是天文數字,象惟功這樣一買十萬石以上,老實說在京城的糧食市場根本不算什麼,但還是出現了一點波折,這裡頭的學問就大了去了。

惟功當然明白,這是範家和卞家等晉商在其中搗鬼,他一收糧,這些傢伙就故意放風聲漲價,造出糧食緊張的表象,從中賺上這麼一筆。

這些傢伙,真是石頭裡能熬出油來的精明,而且毫無節操可言,在自己拿出有效辦法之前,也就只能由着這些晉商這麼鬧法,毫無辦法。

而且,他現在最關注的,還是張居正奪情之事。

關注了一天的變化之後,雖然是傍晚時分,他還是從西華門入宮,直接到幹清門前遞牌子請見。

片刻之後,萬曆便是傳見,惟功入內時,卻是赫然見到張惟賢跪在地上,叩頭辭出。

“平素做事,多向你們錦衣衛堂上官請示,不要倚仗自己國公府出身的身份瞧不起人,多做事少說話,朕用你便放心了。”

聽着這話,惟功才見着張惟賢穿着的是錦衣衛的飛魚服,佩刀在身,身邊還放着旗牌關防……錦衣衛是天子親軍,任免當然就是天子自己可以自專的事情,現在的堂上官是都指揮劉守有,也就是掌印指揮,每次朝會,堂上官負責調度錦衣衛儀仗,平時負責指揮南北鎮撫司,偵輯消息,刺探百官隱私,掌握輿情動向,包括物價在內都是如此,嘉靖年間是錦衣衛一家獨大,經過隆慶這幾年和萬曆這幾年,東廠又在錦衣衛之上,但錦衣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到目前還有龐大的明勢力和潛勢力,張惟賢能成爲指揮之一,這絕對是一個對惟功很不利的信號。

待天子吩咐已畢,張惟賢碰頭,不外乎說幾句感謝君恩的話,接着便是起身,退出。

在他出外之時,兄弟二人眼神相對,彼此微笑致意,但彼此眼神之間,也是冷意十足。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十六章 殺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章 薊州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章 牛酒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
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十六章 殺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章 薊州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章 牛酒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