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

轉眼之間,便是冬末歲尾。

已進臘月,京師連下了三場大雪,積雪覆蓋了整個城市,街巷之間,俱是銀白一片,擡首望天,亦是不見雜色。

張元芳自左府出來,忙完了一上午的公事,感覺有些頭暈腦漲,被清洌的北風一吹,頓時感覺頭腦一陣清醒。

他見轎班上來,便對自己長隨吩咐道:“叫轎班回去,我騎馬回府。”

“是,七爺。”長隨答應着,一溜煙跑下去,一邊吩咐轎班折還,一邊將張元芳的馬給牽過來。

兩個長隨,一個時刻跟着,一邊拿拿衣包,做些打雜的事,張元芳的架子算是左府裡掌事都督中最小的了,幾乎就是一個普通的指揮的感覺。

因要騎馬,他將冠帶袍服都換了,只穿着一身繭綢大襖,頭上戴着天青色的暖帽,帽頂倒是不比尋常,有一顆拇指大小,散發着溫潤光澤的上等東珠。

光是這一顆珠,他在都督府中就受了好多次騷擾,不少同僚開玩笑的拿好東西來換,張元芳自是不肯換的……這是他的惟功專門從遼東派專人送來,以張元芳對惟功這個曾經的過繼兒子的瞭解,如果不是對自己有份真實的情感,惟功是絕對不會花費這樣的人力和物力,專程從遼東送這樣一顆珍珠來。

當然,也不止是給他一人,張惟功給他七嬸送的更多,遼東的赤金成色不壞,送了百兩過來,給七嬸打頭面用,還有珍珠人蔘,上好的白狐皮,貂皮等物,一式兩份,一份是七嬸的,一份是李府二小姐的。

雖說未婚夫送東西有那麼一點不合禮法,但惟功是以給大舅子的名義送到的襄城伯府,相信李成功這小子會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想到這兒,張元芳嘴角露出一抹動人的笑容……無論如何,哪怕是短短時間內惟功算是他的兒子,但在內心深處,惟功永遠都是他的好兒子。

當初那個小院,清晨天色微明便起來練力氣,劈刀,練弓法,借弓力練臂力,再練眼力,等一般人起牀的時候,那個小子已經練了一個時辰,刀法箭法力氣俱練過了,然後就是出府領着一羣窮小子打獵,張羅變賣皮貨,每日看着這個小子忙活,張元芳心裡就是覺得十分的舒服。

有出息的孩子,絕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自哀自憐,他們只會在暗處舔傷口,在明處,會比任何人都堅強。

只是這樣的孩子,心結也是難開,雖然這一次惟功在年前送了大批的年貨來,但給張元功的,就是隨例的一份報平安和請安的信,這自然叫張元功有些傷感,不過,他自己也能解嘲,惟功願給他這一份請安的信,說明心中到底還是有他這個父親,不然的話,就是情何以堪了。

“你們看,”張元芳走了一陣,進入大時雍坊的地界,他指指路邊,苦笑道:“惟功這孩子在京裡費了多少心力,拓寬道路,清除垃圾,糞堆,還重修了排水溝渠,這纔多會功夫,又是跟以前一樣了。”

確實,惟功所做的一切,當時已經儘可能的做到最好。在大明盛世時,哪怕是成化那樣不負責任的君皇,經常也有清掃清理京城街道和溝渠的旨意,錦衣衛做的不好,還會被嚴責,現在號稱中興,但惟功的清理大工雖然告捷成功,但根本沒有有司跟進,沒有維持常態,幾個月過去,一切又恢復以前的模樣,溝渠堵塞,垃圾糞便遍地,雖然天寒地凍的,沒有多少惡臭襲來,但可想而知,來春之時,又不知道會有多少疫病橫行。

“七老爺,這就是人走茶涼,沒辦法的事……就象二老爺那邊,不又是和以前一樣了?”

說話的長隨語含不憤,甚至是不屑,身爲一個家生子兒,這樣非議英國公府的老爺們,論理就算張元芳隨和,也不該這麼隨意出口,但這長隨話說出來,張元芳也只是默然,並不喝斥或是阻止。

一切又變了。

小五兒一走,開始各房還算和睦,但隨着張惟賢在錦衣衛真正執掌大權,將劉守有都擠的靠邊站了,京師十七個千戶所,除了那些吃空餉不幹事找不着人的錦衣衛,現在十之七八都投效到張惟賢門下。

算來二十來歲年紀,卻是咳嗽一聲,底下一兩萬人隨時聽命,光是從純粹的力量來說,已經超過張惟功在京師的盛時了。

錦衣衛南北鎮撫也奉命交給張惟賢管制,這麼一來,雖說張惟賢不能和當年的陸炳相比,聲勢卻也絕不在東廠之下,不象隆慶年間和萬曆早年,東廠將錦衣衛吃的死死的,壓的不能動彈。

張惟賢權勢越來越大,張元德父子幾人又恢復了那種趾高氣揚的模樣,府裡下人見識短的,不免又有些依附過去,當然主要是以在張元功底下不得意的人爲主,這麼一弄,府裡又有些烏煙瘴氣的感覺出來。

縱然張元德等人沒有再奪嫡的打算,瞧着也是叫人生厭。

張元芳心中討厭此事,索性又和以前一樣,一家人封閉在梨香院裡,自吃自用,除了偶然有祭祀等大事才往正院大堂去,否則平時絕跡不去,眼不見倒也心不煩。

“七老爺,似乎又有人綴着咱們。”

“哦,宵小之輩,隨他們去吧。”

自打入秋過後,張元芳就感覺自己在路途中經常有人跟隨,一旦回首查找,總能看到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躲了起來。

他倒並不怎放在心上,他是都督,掌左府事的都督,不比尋常的閒散武官,加上是英國公府嫡脈,不會有哪個傢伙吃了熊心豹子膽來刺殺自己。

在大明,政爭再兇,最終鬧到刺殺政敵的局面也是不多。

他就是有些奇怪,不知道是哪一方勢力在做這樣的事情,想來想去,終是不得要領,只能隨他們去。

最大的可能,便是遼東李成樑的人,李如鬆在京任過巡捕營總兵官,佈置幾個人跟着自己當沒有什麼困難,張元芳也知道惟功在遼陽與廣寧爭鬥的十分兇險,自己這裡,少叫惟功操心一

些就少一些,反正縱是他們敢做什麼勾當,自己也不是泥捏的。

一路過小時雍坊,到安富坊,過觀音橋,英國公府便在眼前。

若是往常,張元芳直入左側小門,從夾巷小道直入梨香院中,今日他卻是走角門,繞道儀門進入正堂大路……眼看到過年,張元功召集族中衆人商議過年之事,無非就是年貨的分配,祭祀典禮等雜事,但不參加又不好,張元芳已經足夠疏懶,一年到尾,總不能不和族中父老們照面。

待他走近正堂時,正好遇着張惟賢出來。

與只跟着兩個長隨的張元芳不同,張惟賢頭戴樑冠,穿着蟒服,一身裝扮貴氣十足,身邊卻是十來個穿着麒麟服和飛魚服的錦衣衛中人,穿麒麟的,最少是指揮僉事一級的武官,穿飛魚的,亦不是尋常校尉,錦衣衛極盛時有好幾萬人,怎麼可能人人穿着飛魚,一般的校尉,也就是穿着天青或元青色貼裡,着白靴,挎繡春刀而已。

看到他這般模樣,張元芳不禁皺眉,這張惟賢,得志之後,太驕狂了一些。

“見過七叔。”

張惟賢臉上倒還親熱,遠遠一躬身,給張元芳見禮。

“嗯,老大你這是要出去?”

“是,七叔。衛裡有些事情要去料理一下。”

“好,好,你去罷。”

張元芳點點頭,神色冷淡,道不同,沒有什麼可說的。

“七叔,有一句話,我得說。”張惟賢突又回頭,一臉鄭重的道:“請七叔告訴小五,他和李家不管怎麼鬥,皇上是肯定站在他那一邊。”

說罷,張惟賢又點一點頭,這才帶着從人離開。

張元芳心中微震,知道張惟賢必有所指。他對朝局也不是一團霧水,想了想便明白過來。

李成樑已經是遼東王,不比戚繼光,兵餉皆在朝廷掌握之中,除了心腹浙兵將領之外,戚繼光身邊全是北方將領和北軍,北軍勢大過南軍,戚繼光對薊鎮的掌握十分有限,加上沒有自己的財源,所以雖然麾下雄師十萬,朝廷卻並不忌憚。

李成樑不同,兵餉財源俱在自己手中,勁旅皆是家丁,朝廷早就大爲忌憚了。

現在張惟功與李成樑相鬥,朝廷當然不好明着支持,但張惟賢的話很明顯了,萬曆在這件事上肯定是希望張惟功與李成樑鬥下去的。

而惟功是否是李成樑的對手,是不是會鬥輸,那自然不是皇帝考慮的範疇之內了。

到目前爲止,萬曆對惟功的直接支持,便是將營餉由三萬六改爲四萬,再兩營新兵的餉銀和鹽菜銀等開支,萬曆也在催促兵部儘管覈准下發,除此之外,皇帝對遼東的局面並無掌控的能力。

張元芳輕輕搖頭,喃喃道:“君臣,君臣,怪不得小五說過,皇帝是天底下最無情無義之物,我勸他做陸炳第二,他說時勢不同,無從學起,我當時不以他爲然,現在看來,到底他還是對的……”

(本章完)

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七十章 異人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
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七十章 異人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