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

“慶雲站這裡還是要建一個堡城,與慶雲堡互爲犄角之勢。”

“兩堡之間有五六十里,還有兩條河流,恐怕在中間地方還要修一個大型軍堡。”

“這裡與開原城西之間也要增修一個,與邊牆相隔在三十里左右爲宜。”

“地址參謀司早就選好了,三十里一個軍堡,十里一個屯堡。驛站和急遞,正好依軍堡和屯堡而居,這樣大軍到哪裡,軍旗一立,土地就歸我遼陽所有了。”

“開原和鐵嶺再到瀋陽,撫順關,這幾個地方,一定要牢牢掌握啊。”

“這是政治層面的事,由我們兵主爺來考慮,我們只管做參謀工作就是。”

一羣年輕的參謀看着慶雲站殘留的城池,不停的議論着。

他們都穿着作訓服,不同的就是胸前多出兩個兜口來,參謀人員要帶的零碎太多了,兜也設計的多兩個,還大的多,他們的胸前牛皮帶上都插着單筒望遠鏡,這也是參謀司人員的標配,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牛皮或豬皮製的皮包,裡頭裝的東西就更多了。

對關外的測繪,環境觀察,基站選定等工作,都是這些參謀司人員,利用身上的裝備和特科的保護,慢慢的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他們多是從武學院畢業的,年紀都在二十來歲,英氣勃勃,雖然遼鎮軍官團普遍年輕,但到萬曆十一年時還是有不少年近三十或過了三十,比如郭守約就已經快四十了,相對於別的軍鎮,遼陽年輕的不成話,但未來遼陽的希望,還是在這些二十出頭的參謀人員和年輕的軍官身上,甚至,是還在武學院裡學習着的學員們的身上。

“這些傢伙……”

陶希忠大爲搖頭,他也三十二了,萬曆三年他跟着惟功習武,當時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十幾年的功夫過來,他從一個乞兒到小夥計,再到舍人營的幼官,再到正經的武將,再到參謀司的司長,一路過來,雖未櫛風淋雨,也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

現在陶希忠已經有三子一女,眉宇間極盡成熟,在搖頭的同時,看向那些小夥子的眼神,卻是毫無責備之意。

周晉材身邊也站着不少年紀在二十左右的青年,也是武學院畢業出來,和參謀司不同的就是他們的軍姿特別漂亮好看,人也顯的更加的精神,一舉手一投足,就感覺有一股勁力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甚至是要有爆發出來的感覺。

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軍中的搏擊高手,而且也不光是格鬥這一塊,從軍容軍姿到儀表,都是無可挑剔,只是這些傢伙看着參謀司的人時,眼神中倒不全然是友善。

“這幫傢伙,就知道紙上談兵。”

“哼,動動嘴脣對他們來說就是打仗了。”

“兵危戰兇,他們懂個屁。”

“嗯,沒有咱們練的兵出來,他們也就是趙括罷了。”

一羣訓練司的人也是竊竊私語,好在他們知道底線,當着這些上官的面,沒有把聲音放大。

若是在平常時,這一類的爭吵肯定會導致互相

狂損,甚至飆髒話,不過沒有到私下約斗的層面。

現在私鬥已經被嚴格禁止,非訓練和執行軍法時,軍官也不能隨意毆打士兵。

這一類的規定如果在十年前,恐怕連最高層的軍官也不會贊同,但現在上上下下執行的還算到位,主要就是宣傳理念已經跟上來了。

凡我鎮中袍澤,均爲兄弟,戰場之上,信任如手足。

不論是步兵長矛陣還是火槍方陣,或是鴛鴦陣分遣隊和火槍分遣隊,又或是重騎兵,突擊時,惟一可信任的就是自己身邊左右前後的夥伴。

訓練時,要敢於將自己的側翼交給夥伴們來保護。

戰場上,更要如此。

這樣一來,整個軍鎮只要穿了這一身軍服,平時可以有小矛盾,但絕不能影響軍中團結的大局,軍官訓練士兵,也是爲了其做戰技能和技巧,而不是虐待和宣泄自己的怒氣。

軍法司的鎮撫軍官,時刻都盯着,還有督查局的人也不會善茬,何必給自己找不能快?

真有什麼看不順眼的,訓練場上解決去罷。

這也使訓練司的人很明顯成爲鎮中脾氣最差的一羣,對參謀司的人,訓練司的人是怎麼看也不順眼……兩司之間的矛盾只能用軍法司來調和了,就是說兩邊在爆發邊緣的時候,看到軍法司軍官過來時,很容易就可以把矛盾轉移到軍法司身上,無論如何,連軍情司都會有人喜歡,但想叫人喜歡軍法司的人,實在還是太難了些。

“惟一顧慮的,還是人力。”

宋堯愈也罕見的穿着一身藍靛布的箭袍,頭上是一頂范陽笠,身上還佩了一柄外表十分樸實的長劍,這劍是好鋼口,正經的將作司兵仗局的出品,對外售價得十幾兩銀子一把,每年最少出口上萬柄,南洋諸國,倭國,大明南方,市場很大,對外銷售的數量節節攀高,當然也不僅限於寶劍,上好腰刀,鎧甲,有的是。只是外對售出的,都是額外在刀鞘劍鞘上加飾物,比如寶石,金銀護腕等等,鎧甲也是,打造的十分精緻華美,這麼一來,價值增加,價格自然而然的也是上去了。

“老夫子怕人力不足?”

“嗯,正有此慮。”

宋堯愈屈指道:“遼南和遼中的土地已經大致用上了,除了少量田主和生員還有民戶在種自己的地之外,大半的軍戶和民戶已經在咱們的屯堡之中了,閒散的人口,公安司統計過,還不到十萬人,這邊再大興軍屯,恐怕就算瀋陽中衛和鐵嶺衛,開原衛有不少無地的,也很難說人力充裕啊。”

當時遼東都司具體的田畝數字是兩千多萬近三千萬畝,這是萬曆初年全國重新清丈土地時丈量過的,數字相當準確,在當時的張居正手下,想糊弄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人口數字還是當年的老數,現在還真摸不大清楚。

好在遼陽公安司這幾年也不是吃白飯的,最少在遼陽控制之下,人口數是早就摸清了。

全部人口是一百九十三萬人,包括遼陽和遼南四衛和寬甸六堡在內,全部人口就是

這麼多。

定遼六衛和遼南四衛一共就是十個衛,國初時就是連家丁不到十萬人,二百年發展了近十倍,可也不算少了。

這數字還包括相當的民戶和紳晉,生員在內,壯丁數是一百零五萬人,就是按惟功的標準,十六到五十五歲年紀的男丁。

另外還有三十萬左右的婦人,也在屯堡中做零碎活計和雜活,鹽場和鐵廠中,包括將作司和工商司下的坊織局,也有不少婦人在做活。

一百五十萬人,種植的土地是五百七十萬畝,已經超過遼南和遼中土地的總和,有相當的田畝,是在這兩年中陸續開荒燒出來的。

預計再過三年,田畝數字會超過六百萬,在當時的水利和技術條件下,大約是飽和了。

除去自己消耗,每年入庫的糧食有三百萬石,這主要還是軍鎮軍隊消耗多,養的大型肉食動物多,消耗大,如果按明軍其餘各鎮和九邊的平均生活水平,這個數字最少還得增加一倍以上。

人力和地力的運用差不多要飽和了,但還遠遠不夠惟功所需,在他的預計中糧食最少每年節餘千萬石以上,除了自用能大量出售,另外大型肉食動物不僅能滿足自需,還能大量出口,每年也要在百萬頭以上,年收魚千萬斤,只有自己麾下達到這樣的力量之後,才能走的更遠,掌控更強的力量。

棉花種植面積在得到鬆嫩平原之後會再上幾個臺階,現在種植面種才幾十萬畝,已經極盡遼陽附近的地力,如果得到鬆嫩平原,種植面積到達滿足一年紡織百萬匹布以上,這纔是惟功所需要的數字。

現在已經出現了水力梭機和紡機,這東西原理十分簡單,和趙士楨及將作司的高級工匠一說,幾個月時間就出現原型機,然後尋找水流合適的地方進行水力測試,再安裝,水力梭機和織機工廠就出現了。

現在的惟一問題就是缺乏足夠的棉花,儘管出產的棉布已經完全能滿足自用,並且開始小額出口。

人力和土地,已經使遼陽發展到一個瓶頸了,這也是這次出兵的重要原因。

人心思戰,不僅是要軍功,也是要發展。

吞下瀋陽,乃至奴兒干都司故地,使遼陽發展更上好幾個臺階,這纔是人心渴求之事。

惟功不可能染指遼西,只要這個朝廷還在正常運轉,他就不打算這麼做。

軍屯和各司,在遼陽甚至瀋陽可行,如果推廣到遼西,把山海關和寧遠,乃至廣寧直接歸屬於自己的統治之下,那就是和朝廷宣戰了。

不得全遼之力,不入瀋陽,不得全國之力,則不入遼西。

這是惟功的宗旨,從整個遼陽的發展來看,還是十分正確的。

現在看來,獲得土地不是難事,難的就是足夠的漢民了。

“老夫子,你也糊塗了。”惟功微笑道:“只要有足夠好的地,還怕尋不到人來種?這幾年,災害頻繁,水澇旱災輪着來,連咱皇上那種一兩銀子掰開用的性子都捐了五千兩,還詔告天下,你想,流離失所的災民,還少麼?”

(本章完)

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十三章 苦練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十一章 衝突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十四章 寶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三百章 緩急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
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十三章 苦練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十一章 衝突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十四章 寶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三百章 緩急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