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

皇長子降生,潞王之國,兩件都是皇家大事,連武清伯李偉在年尾去世的事情也被淡化了不少,除了皇太后哀傷一陣子,並且將武清伯由伯爵改爲侯爵世襲之外,也就再無別的動靜了。

不過新年伊始,國運卻是不順。

十一年初,緬甸蟒應禮率衆犯騰衝、永昌、大理、蒙化等地,殺掠軍民無數,繼而又攻陷順寧,指揮使吳繼登,千戶祈維垣戰死,局面大壞,雲南方向束手無策,一夕數驚,六百里加急的告急文書,不停的送往京師。

二月時,皇帝從雲南巡撫劉世曾之請,命南京從營中軍劉鋌爲騰越遊擊將軍,武靖參將鄧子龍爲永昌參將,各統兵五千人出戰,並檄調土司兵合戰。

二月底,蟒應禮戰敗,其部被斬首六百四十餘人,餘部退走。

一事剛畢,一事又至,三月初,陝西大水,淹死者達五千餘衆,興安州全城被淹,連官府衙門在內,幾乎沒有完好的房舍。

再有,南京從營點將出徵時,兵部上奏,南京原額兵員爲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一人,今見在三萬四千二百餘人,減員超過四分之三,宜令南京兵部按冊清查補足,皇帝允其請。

整個萬曆十一年的開局,總體上來說,不是兵員不足,便是叛亂入侵,或是大水,給人一種兵慌馬亂的感覺。

國運不佳,很多人是這樣的想法。

而皇帝大事更張的,便是連接派出內使擔任各地監軍。

另外,取數千騸馬,數千甲仗,前後超過二十萬兩白銀,練三千人的內操。

這內操原本不能成事,畢竟皇帝手中缺乏武官,如果全部是用太監,不要說不會有實際的戰鬥力,連擺擺樣子,參加一下校閱都很難辦到。

現在因爲張惟賢的介入,內操中混入了大量錦衣衛的武官,整個內操,當然辦的有模有樣。

幾個御史,包括御史盧洪春,郭惟賢,還有魏允貞在內全部上奏摺勸諫皇帝,內操之事,徒勞無功,虛耗國帑,且武夫弄兵於內,很難說會有什麼不軌之心,變在肘腋的話,過於兇險。

這些話,當然被皇帝自動過濾了。

普通的外臣很難想象,亦很難相信,苦讀聖人經傳,以報國忠君爲已唸的他們,在皇帝心中,真的沒有一羣去勢的家奴可信。

這是士大夫們很不願相信的事,不少名臣,包括東漢的黨錮之禍,就是這麼來的。

歷朝歷代的君子們就是搞不清楚,爲什麼皇帝信那些粗鄙無文,去勢後心理殘缺的閹人,卻不相信他們?

在帝王心中,不論你是君子或是小人,首先健全的人就有自己的家族,有親朋好友,有這些的人就無法沒有私慾,而太監去勢之後,杜絕六親,長在宮禁,除了忠於皇帝之外,別無任何選擇。

他們就是藤蔓,只能依附於皇權的大樹之上。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判斷並不錯,象東

漢末的盡誅宦官,就是因爲帝權衰落,唐之藩鎮強大到蓋過皇權之後,太監們也是被誅殺乾淨,五代十國時的南方劉漢乾脆將所有朝官一律閹割,這樣大家全是太監,大哥不說二哥。

閹割朝臣的做法當然不是常態,到大明時算是三權分立,勳貴掌軍權,文官掌政權,太監居中制衡,現在勳臣完蛋,只剩下太監抗衡文臣勢力,是皇帝信的過的家奴不說,還是權力輪子中的一極,這樣的話,稍有智識的皇帝都不會自廢武功。

司禮監和東廠,算是內廷權力的最重要兩極,派出去的鎮守太監,算是內廷權力的外延,但外派太監的普遍問題就是胡亂干涉軍政,自身能力又十分有限,這樣招致了比在京城干預內閣和部務,監視百官更強烈的反彈,這幾十年來,很多鎮守太監被召回,比如遼東鎮守太監早就被召回幾十年了,大本堂裡議論軍政只剩下巡撫和總兵,鎮守太監的角色不復存在。

現在皇帝又重新派出太監,大練內操,實在是叫朝官無語啊。

關鍵不是皇帝信用太監什麼的,是皇帝愚蠢的破壞平衡,打破現有體制……不過文官們又不能直說,只能做隱晦的反對,只能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實在也是太辛苦了。

萬曆沒有理會這些事,他的心情很好。

雖然各地災異頻繁,年初還有大規模的要出動南京禁軍的中等規模的戰亂,但這並不影響皇帝的心情。

事實上潞王之國,皇長子降生,這兩件事都是叫皇帝心情十分愉快的大好事,這足以壓制住任何叫他心情不快的災異和戰亂。

況且比起嘉靖年間的情形來,現在的情形不知道要好到哪裡去哩。

這日天氣晴好,三月的天已經頗有暖意,最少風吹在人身上是暖洋洋的,不是那種酷烈的吹入人骨子裡的寒風。

出得宮禁,擡頭看看萬歲山時,山上的柳樹已經普遍抽出綠芽,綠意朦朧,看着賞心悅目。

今日內操,就是在萬歲山下的廣場舉行,在萬歲山上,有幾座修好的大殿,趴在臺城上可以對整個紫禁城和參加校閱的內操官兵都是一覽無餘,是一個觀操的好地方。

萬曆一路攀爬上山,沒有叫人擡上去,對他來說是難得的體育運動,不高的緩坡他爬了小半個時辰纔上去,沿途還看看那些歪脖子柳樹……宮禁之中爲了防盜是不種樹的,黃瓦紅牆的宮殿雖然巍峨氣派,住在裡頭久了人是要抑鬱的,大明的皇帝又不象清季的兔帝一樣可以沒事就去北方避暑打獵,去南方巡幸,萬曆只能在大內和南宮加一個萬歲山和西苑,這四個地方來回的轉悠,好在萬歲山和西苑風景都很不錯,可以消解一下煩悶的心情。

等滿脖子大汗的皇帝攀上高坡,底下已經擂起鼓來。

幾十面牛皮大鼓被拼命敲響着,數百面軍旗如蝴蝶一般上下翻飛,三千餘內操官兵全部穿着錦衣和銀製鎖甲,加上飾帶和身邊的旗幟,真是燦若

雲霞,所有人都象是腳踩在雲端裡的黃巾力士,看起來就象是天兵天將,當萬曆看到這樣的情形時,不覺心懷大暢,笑逐顏開。

這三千內操,有七成是由太監擔當,底層的小軍官和中層軍官由錦衣衛派員充實其中,上層指揮又是太監來當,這樣彼此制衡,皇帝纔會感覺十分的放心。

錦衣衛的軍官也是世家相襲,最少都有二百年的清白家底可查纔會被充實在內操之中,有這些傢伙的調教,內操果然看起來很象個樣子了。

鼓聲之中,三千多內操兵開始展現幾個超難的陣式。

什麼鴛鴦八門金鎖陣是最難的,三千多人,分成一個超大陣列,再分幾十個小陣列,然後彼此影響,轉動,調派,就看那些手持長槊鐵矛紅纓長槍和刀盾的內操兵,在一面面小旗的調動下不停的轉動着,圓的,方的,長的,花團錦簇,幾乎叫萬曆看花了眼。

這種陣形,確實是很費功夫,而且在萬曆這種毫不知兵的上位者眼中,能做出這麼多稀奇花樣的軍隊自然是十分了不起!

“放賞,每校尉並內使操兵各賞銀五兩。”

“皇上放賞嘍,各人跪下謝賞!”

萬歲山上傳來悠揚的傳旨聲,底下三千多內操兵聽了都是喜不自勝,包括錦衣衛校尉在內,所有人都跪下謝賞。

這樣的賞格是明的,上頭也不好扣下太多,打個二八扣就足頂了,到手仍然不少,太監說來也怪,越是沒卵子,貪婪程度還越高,有銀子來,各人感覺身上的鎖子甲都沒有以前那麼沉重了。

“皇上,”張惟賢微笑躬身,對萬曆道:“賞格一下,三軍振奮,練兵不可無餉銀,果不其然。”

“嗯,朕已經下旨,着戶部再進銀十萬,斷不會短了內操的。”

這幾個月,萬曆分別從戶部和太僕寺光祿寺弄了四五十萬銀子,只給了張惟賢不到十萬,這一次再要的這十萬,萬曆打算一次給五萬過來,免得內操這塊心頭肉出什麼紕漏。

東廠提督太監張誠在一邊笑道:“皇爺,聽說遼鎮再次有警,這一次是插漢部派了小股遊騎在廣寧四周窺視,估計一兩個月後,會有大股虜騎寇邊,現在遼鎮已經戒嚴,隨時迎戰。要奴婢說,要是遼鎮兵馬有咱們內操兵這樣雄壯,北虜早就完了。”

萬曆聽的心花怒放,他從未看過真正的邊兵是何模樣,當然也無從體悟真正的邊境戰爭的殘酷,他只覺得張誠的話非常入耳中聽,只是萬曆微微搖了搖頭,示意張誠不要再說下去。

李成樑鎮遼仍然是不易的人選,儘管在張居正在時,李成樑一樣要巴結張居正,不過和戚繼光那樣的死黨不同,李家又有大量家丁,所以貶低遼鎮的話,能不說還是不說的好。

“皇爺,”一個司禮監的奉御匆忙趕至,手中捧着的當然是大捧的奏摺,他對萬曆跪了一跪,說道:“今日奏摺事關要緊者在此,請皇爺御覽。”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十章 武場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十一章 衝突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
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十章 武場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十一章 衝突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