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

於公於私,他已經十足滿意,剩下的,反而是自己私人情緒上的一些東西了。

他最汲汲於抱復的,便是張居正。

十幾年的壓制,自己裝低伏小,有時候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妾侍,時時要看張居正這個大婦的臉色過日子,這種小心翼翼大氣也不敢喘的生活,才造成了他現在虛弱的身體。

此仇,不共戴天。

在他的努力之下,張居正就要抄家,只可惜,沒有戮屍,這算是美中不足,就算這樣,他亦是滿足了。

“師相,這裡還有一封信,看封啓是張敬修寫來的,底下還有張懋修和張允修的落款,這兄弟幾人,看來是向您求情來了。”

“哦?我看看。”

復仇的滋味果然十分美妙,張四維面色枯黃,雖然剛剛是入秋不久,他已經躺在太師椅中,四周生着五六個銀火盆,身上還蓋着厚厚的毯子,就算這樣仍然一副身上冰冷的模樣。

在他四周,李植和江東之,羊可立三人分別侍立,和張四維不同,三人都是滿面春風的模樣,李植最近經常出入宮禁,連皇帝校閱內操時也經常伴隨左右,他和羊可立等三人已經全部按京堂候補任用,已經將一襲藍袍換了緋袍,經常將禁中語拿出來炫耀,緋袍玉帶,口含天憲,人生得意之時,已經無可復加。

“三個蠢材……”

張四維接信時,看到李植等人一臉的興奮,不覺心中鄙夷。

這三個門生,全部有野心,也有不差的能力,這樣的人一般會慢慢爬上來,因爲既有本事,也捨得臉皮,當然不怕升不起來。

但三人的問題就是,前前後後的功勞和精力全用在打張居正上,皇帝現在用的稱手,將來心思稍有一變,這三人的下場不問可知。

說來說去,就是三個幹髒活的夜壺,這樣的臣子,不論皇帝或大臣,在事件平息後,總會除之而後快的。

就算三人現在機靈,看到自己病重,已經暗中與申時行眉來眼去,但倒黴也是必然之事,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誰來發動了。

他也不出聲,這三個門生對張四維身後的佈局毫無益處,由得他們去便是。

倒是接了信來,展開一看,饒是張四維病重,亦是看的眉開眼笑。

他忍不住笑道:“江陵一世英雄,我在他面前大氣亦不敢喘,他身故之後,他的兒子倒是向我求情乞活,種種哀憐之詞,看的老夫心懷大暢。江陵地下有知,怕是要滿地打滾了。”

這信李植等人已經看過,確實是哀哀乞憐,張敬修等張氏子弟可能不知道張四維的心思,一聽說朝中風聲不對,立刻寫信來乞哀憐,看看這信,再想想張四維十幾年在張居正面前伏低做小的憋屈,眼前這開懷大笑,便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你們來替我覆信,嗯,就說老夫一定出盡全力,助他張家過關。當然,聖意難測,老夫亦不能打包票

,寫委婉一些,給他們一點指望。”

“是,師相放心,學生們一定盡力。”

李植等人亦是含笑答應下來,老師快死了,但虎病威猶在,這一點小事,哄他開心,真是惠而不費,小事一樁耳。

……

……

“江陵一世英雄,想不到竟有此報。”

張四維手中的信,遼陽這邊,竟也是有了一封。

信是自江陵寄往京師,往京師的同時,在天津拐了一個小彎,有人從天津出海,到中左所,再到遼陽,張四維覆信還沒有寄出去,遼陽這邊也是有了相同的信函。

“可惜四哥就是不肯給我信。”

惟功的模樣,越發沉穩,其實他還有蓄鬚的打算,只是他是絡腮鬍子的長髮,真要蓄起來,加上高大的身軀,自稱燕人翼德怕也有幾分相似,還是罷了。他還不到二十,硬要裝老也沒有必要。

再說,以他現在的威望,有必要嗎?

“簡修這孩子,看着大大咧咧,十分粗豪,但論起性格來,怕是太要強了。”

“恐怕他也沒想到,以江陵在時的勢力,有人會真的拿張家怎麼樣。”

“門生故吏原本有幾百人,不乏部堂總督巡撫高官,中下層官員更多了,就算江陵不在,亦不足禍及家人,恐怕張府上下,都是這樣想的。”宋堯愈十分冷峻的道:“敬修和懋修兄弟雖然是進士也當了官,但於政治之途的險惡,實在是體悟不深啊。”

“老夫子,我該出手干涉麼?”

“不必了。”宋堯愈道:“叫簡修吃點苦頭也好,叫他知道真正的世態炎涼,以後再到遼陽,可以當一個大將來用。他的腦子聰明,讀書多,武藝也強,會成爲一個不錯的人才。”

“好吧,那就這樣。”

“大人,我們下一步會怎麼樣?”

雖然和惟功朝夕相處,甚至曲劃了很多不足爲外人道的秘密差事,但宋堯愈在此時還是有些心慌意亂的感覺。

這十幾年,朝中一直有一個強力的掌舵人,不管底下是財賦之事出了亂子,還是水災,旱澇,或是苗亂,或是北虜生事,大家心裡其實是一直有一個主心骨,張居正就象是一根定海神針,將每個人的心神都穩的牢牢的。

不管出了什麼事,大家都知道大局不會亂,所以心裡十分篤定。

可現在,一切不同了。

“浦州和吳縣兩人,江陵當年看錯了,完全是兩個只知道媚上的庸材。光媚上也罷了,他們還不欺下!當閣臣,就是要欺下,江陵當年說過,就是要手持長鞭,不停的鞭策下頭的官員做事,這樣大明纔會一直向前。可現在吳縣柔懦,浦州奸狡,兩人弄什麼以寬爲政,大好局面,非敗在兩人手中不可。”

宋堯愈說起這個,就是一腦門子官司,紅頭漲臉,十分氣憤。

他跟隨張居正十幾年,樣樣事

看在眼裡,知道大政改革十分不易。好不容易大明將末世光景扳了回來,儼然有中興氣象,最主要的就是政治決斷和執行力得到了改革,財政狀況比嘉靖年間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現在麼,一切已經煙消雲散了。

所謂:省督責,緩徵徭,舉遺逸,恤災眚,以養國家元氣。

張居正的丈田,停了,考成法,停了,原本免除改爲募役的徭役反而又大徵特徵,張四維和申時行還很不要臉的說緩徵徭,其實他們緩的是世家大族,是江南的士族和山西的大世家。驛站又開始成爲巨大的開支和消耗,官風吏治進一步敗壞下去。才短短不到兩年,天下之事又有不可爲之勢。

當然,秉政者的感覺還十分良好,最少張、申二人,感覺自己匡時救弊,比張居正高明一百倍啊一百倍。

“我們現在就是什麼也不必做。”惟功道:“內實外虛,凡事不出頭,看時局變幻。”

“不知道要看到幾時?”

“也許快,也許慢,”惟功笑道:“如果真的靜候,可能會很久,如果出把子力氣,也可能會很快。”

“大人是說,養寇?”

“遼鎮是個爛瘡啊,我們早點把這玩意給擠了吧。”

“亦得三五年光景啊。”

“這已經算快了。”

“自蓄其力,養士,積財,練兵,大人,這是正路,只是養士稍有不足耳。”

“確實,有諸位相助,遼陽纔有這樣興旺景像。”

“亦要看清大勢,此是大人天授之才!”

惟功並沒有自得,宋堯愈誇他的地方並不是他最擅長的。是,他懂大勢,但這大勢是後世的知識積累而來,並不足自傲,而歷史的進程會不會因爲他的干涉而發生變化,亦很難得而知。所以,事事仍需謹慎纔是。

多少梟雄豪傑,企圖趁時而起,練兵,掌地方政治,善待士人,這些套路,誰不會,誰不懂?但手段有高低上下,時勢亦有看不分明的時候。

有人以爲王朝末世已至,趕緊起兵,結果旋鍾被滅,有人則待時而起,風雲際會,一下子就扶搖直上。

看着一尺深淺廣闊的小溪,一躍可過,但很可能是萬丈深淵,篡奪之事,豈可不慎!

現在遼陽的兵、財、勢,都有可觀之處,潛力之深,一般的軍鎮拍馬也趕不上。論人才,上層辛苦蒐羅來的也頗足可觀了,但自下而上的士紳精英階層替遼陽效力的,還真不多。

惟功的體系,並不求儒生和官紳依附,甚至很多時候,儒生和官紳階層是屯堡體系的大敵,這一層,宋堯愈還沒看清楚。

不過,惟功不願給老夫子掃興,當下笑道:“我們多走一走,遭些白眼也沒事,總之做一個善待士人的樣子也好。那幾個訓導,我也不爲難他們便是。”

宋堯愈十分高興,撫須笑道:“如此,千金市骨,人才可期矣!”

(本章完)

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二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七百章 福星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四十五章 說古
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二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七百章 福星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四十五章 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