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

“臣妾不敢幹預政務,不過自小聽說,將帥文武不和怕是不好。”

“唉,遼鎮之事,你不懂的。”

萬曆何嘗不知道這個大道理,只是遼鎮的情形十分特殊,幾乎就是李成樑一個人和其親信將領撐着,打仗的主力就是靠的李府家丁。萬一生事,半壁江山不穩,只能由得李成樑欺負張惟功,朝廷捏着鼻子也只能認了。

要不是李成樑這樣特殊,就憑几次板上釘釘的殺良冒功的事,朝廷就這麼優容忍了?

對惟功吃虧,萬曆也只能拿錘鍊一下他當藉口遮羞,李成樑對付惟功,雖然皇帝心裡小小的幸災樂禍一下,大面上卻是邊將對皇帝的權勢不放在眼裡……以萬曆的小心眼和精明,怎麼會想不明白這一點?

對自己的女人,皇帝這也是死要面子的話了。

好在王皇后真的不喜干政,儘管皇帝經常和她談一些政務,不過一般來說她都選擇不摻乎,不插嘴。

待萬曆回過氣來,表示要處理政務時,皇后便帶着自己的隨從離開,前往慈聖官去太后跟前伺候,有這麼一個賢內助,萬曆最近的日子過的十分輕鬆省心。

不過皇后一走,萬曆的臉色也變的陰沉起來。

今日廣寧那邊消息傳過來,張居正沒有表態,他對遼東的事向來如此,不管不顧,只要大面上過的去就行,不使邊境烽火燒到內鎮,管你李成樑怎麼鬧,但一旦敢逾規越距,那麼張居正也不是好惹的。

眼前這事,還在張居正可容忍的範圍之內,所以首輔無話。

至於張四維……他怕是巴不得李成樑立刻和張惟功火拼做過一場,李成樑當場宰了張惟功才叫他稱心如意。

申時行則力勸皇帝不必干預,這只是邊境小事,如果這樣的小事也叫皇帝插手,整個大明這樣的事每天都有,皇帝還管不管日常政務了?

申先生的心思萬曆也是明白,巴不得張惟功吃虧受制纔好。

“申先生事事均好,就是對武人的偏見太深。”

萬曆提筆在紙上猶豫半響,最終還是沒有落筆。

往日交情,在他腦海中淡了不少,這件事叫他最難堪的還是他自己個的面子,如果不是有這一層,其實他倒也真心不想管。

“罷了,由得惟功這小子去鬧騰吧,他要是真的折騰出什麼結果,打破遼東現在一家獨大的局面,到時候內閣幾個先生怕都是無話可說了吧。”

萬曆一邊擱下御筆,一邊叫御前牌子傳一班雜戲來在檐下耍着解悶,現在天氣已經十分和暖,在乾清宮檐下襬一張椅子,耍雜戲的在下頭平臺上變各種戲法,皇帝有時候會一看大半天,一邊看一邊咯咯直樂,他心裡想着宮裡這班子不知道有沒有新花樣,一邊腦子裡不負責任的想着,至於別的,已經是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

“大帥,這就是速把亥的人頭。”

朱尚駿挺胸凸肚,將一顆

圓睜雙目,頭頂中間刮的趣青,四周留着小辮的血肉模糊的人頭丟在惟功腳前不遠的地方,人頭在地方滾了幾滾,正好到惟功的兩腳之間。

“嘿嘿,屬下不辱使命,最終斬得此獠!”

剛剛戰場臨機決斷,第一列折返衝陣,將試圖集結救主的北虜騎兵最終徹底打跨,第三列則將那些猶豫着的左右翼兵馬趕走,等最終戰場平靜下來時,放眼看去,方圓數裡之內,只有蒙古人留下來的破旗死馬,滿地都是屍體,有不少北虜慌亂之時慌不擇路,往南邊的河流那邊跑竄,倉促之中顧不得選擇合適的渡河點,就這麼打馬下河,結果沒有被刀砍死,卻是叫激湍的河水給淹死了,現在河流之中,尚有不少屍體順流漂下,在河水中起起伏伏。

這一場好殺,惟功最終證明了自己,心中最大的塊壘消去,他變的更加的意氣風發。

在這個時代,他已經站在金字塔之顛!

“老奴的頭髮已經花白了啊……”

隨着人頭來的還有速把亥的屍身,其令箭,鎧甲,金刀等物。

這些物品都是十分精飾,加上他的纛旗,所有一切都可以證明速把亥的身份。

而現在惟功也知道了,自己親手殺掉的那些北虜貴人就是速把亥的兒子卜言兔,也是一個有名的奴酋,手中同樣是血債累累,歷次蒙古入邊,這廝都是急先鋒一個,殺了他,也算是爲這些年來死在他和其部下手中的漢人邊民們報了血仇。

當然,更大的成就還是來自速把亥,在剛剛勝局奠定之後,一百多明軍騎兵順利殺散了速把亥身邊最後的親衛,這個泰寧部的酋長自知難逃,也不象如兔子一般被人追着打,索性引頸就死,只便宜了離他最近的朱尚駿,一刀之下,砍了這老酋的人頭下來。

“朱尚駿,你這小子算得了便宜。”

怎麼計功,那是別人的責任,惟功這個主官已經不管這些雜務,當下只欣賞了一陣子速把亥的人頭,享受了一陣勝利的喜悅之後,便是下令道:“輕傷員騎馬在前,重傷員由人照顧,主力在後殿後,全軍撤離回堡!”

“是,大帥!”

所有人都滿含喜悅之情,大聲答應着。

此役明軍是大獲全勝,三陣衝擊之下,那些原本訓練裝備都不如明軍的蒙古人如滾湯潑雪一般快速融化,第一次接觸衝擊蒙古人的損失最大,幾乎一照面就死了二百人以上,底下的阻擋和追擊又是死了二百餘人,這一役除了斬下速把亥和卜言兔的首級之外,尚有幾個小貴人和普通的北虜首級四百三十餘級,這在遼鎮也是一次了不起的大勝,歷次遼鎮報斬首之功,一般最多也就是這個數字了,騎兵對戰,打不過可以跑,斬首四百餘級,是足以叫萬曆告廟的大勝!

而明軍的損失則不到四十人,其中當場戰場二十八人,重傷難救的有十餘人,其餘的傷員都在軍醫的妥善照顧下被清理傷患,消毒,包紮,可能還會有幾人挺不過去,但

損失基本上也就是如此了。

當然,七成以上的損失是第一列的重甲將士們承擔的,按營中的規矩,他們當然也是會被記頭功,賞賜獎勵,都是頭一份。

在明軍撤離後不到半個時辰,大隊的蒙古騎兵越河而來,看到慘烈的戰場之後,數千北虜寂寂無聲,眼神之中,都有不敢相信的色彩。

長安堡的明軍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四百騎,速把亥和卜言兔雖然帶的騎兵也不到兩千,但這兩人身邊的都是百戰精銳,不是那種披着皮襖子就上戰場的普通牧民,這樣的人數對比,居然被明軍抽冷子截擊,不但被割了幾百顆腦袋去,連速把亥和卜言兔也叫人割了腦袋去。

很多北虜將領聚集在炒花身邊,原本以爲這個向來脾氣暴燥的貴人會怒吼着攻堡,立刻替長兄和侄子報仇,奪回首級,但離的越近,則發覺炒花的臉色蒼白如紙,講述戰場經過的幾個殘兵口中的敘述已經將他給嚇壞了。

四百不到的明軍,雷霆萬均般的正面硬捍數倍以上的強敵,以微弱到不足一提的損失大獲全勝,速把亥在邊境和明軍鬥了二十七年,這還是第一次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這麼被人砍了腦袋。

炒花這樣的大貴人,擁有大片的草場,成千上萬的奴隸,除了漢地的絲綢金銀之外幾乎應有俱有,經常犯邊,說是要恢復當年大元的榮光,倒不如說是他們這些貴人需要搶掠漢人的用具,當然,部族之中的牧人們也需要漢人的器物,這樣纔有上下一心一起犯邊的動力。

最要緊的,還是犯邊的成本投入小,損失低,收穫大,如果是打一次賠一次,那這些蒙古人吃冰臥雪的本事也不是沒有,在草原上捱苦也好過丟命,大明真正強盛的時期都是明軍主動出擊,朵顏三衛在明成祖年間可是聽命行事的打手,倒也沒聽說他們有什麼膽氣和明軍較勁。

到這個時候,炒花才突然醒悟過來,原來就是自己這樣身份的貴族,也是有機會喪命於明軍的戈矛之下。

王師所至,蕩平所有不服!

“撤,撤,全軍趕緊撤走!”

炒花楞徵了很久,最終纔回過神來,尖着嗓門大叫道:“這鬼地方,我們再也不來了!”

轟隆隆的鐵蹄聲再次響起,不過曾經橫掃歐亞,天下無敵,屠城無數,殺人無數的屠夫們的後代,此時坐擁數千甲騎,卻在幾百明軍的兵威之下,倉惶逃竄,儘管還是踩踏的大地震動,似乎是天地變色,但怎麼看過去,這幾千兵馬都象是失了魂魄,沒了軍威,就象是一隻被人拔了毛的老貓,看似身手敏捷,但也就只剩下亡命奔逃的勁頭了。

此役過後,炒花和泰寧部再也不敢犯邊,所需物品,均是老老實實的到廣寧和開原這兩個遼鎮的邊貿城市去貿易,老老實實的拿牛羊和戰馬來換取他們所需要的茶磚等物資,一直到數十年後,大明勢力再次往極北延伸時,泰寧部充當了打手和急先鋒,忠心無比……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十章 長兄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十章 長兄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