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

中午時分,李達等人在堡裡的小飯館吃飯,他們沒有敢要酒,下午還有新的任務,一個小隊的分遣隊加一個小隊的方陣戰兵一起出動,加一個小隊的騎兵,一起到海邊執行警戒任務。

就算沒有任務,也有正常的訓練科目,沒有人敢在中午喝酒。

若是晚上算算無事了,也不大可能半夜拉練,每人倒是能夠喝上一角酒,不過也不敢喝多。

“果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李達經過幾個月的掃盲班之後,勉強也能出口成句了,“這夫妻倆便是明證。”

“聽說他家原本就是住在北城,男的是市井無賴,女的給富貴人家幫傭,眼皮子高,不是咱這裡房子好,怕是他們還不會搬來。”

“入他娘,人人都交的使費,他們已經拖了幾個月,若不是今日鬧開來,一時還拿這等無賴沒有辦法。”

“那也是以前司法官沒有配到位,以後各堡都有司法官,鎮兵和農兵協助,誰敢乍翅,便直接滅了他。”

“堡內還好辦,聽說最近因爲爭地界,和那些民戶有過好幾次爭執,怕是不得善了。”

“金州有幾十個秀才,天天蠱惑人心,要我說,全綁了沉海算了。”

“這幫狗日的書生,書都讀到狗肚裡去了?”

衆人一邊大口吃飯,一邊開罵,飯館裡有幾個老人也在用餐,聽着話,有些膽戰心驚的道:“列位軍爺,你們當兵吃糧,不好隨便造口孽的……讀書相公,都是天下文曲星下來的,豈能隨意辱罵?”

“老人家說笑話了。”李達已經連幹了三大碗飯,這家炒的菜甚對口胃,加上忙了一上午,飯量比起當年在遼陽城裡的時候漲了好幾倍上來,這一邊又裝第四碗,一邊冷笑道:“一羣酸腐不堪的無用東西,文不能著書立說,爲政不能造福一方,爲將不能安邦定國,只背幾本四書五經,尋章摘句,這就算本事?那俺一銃能中八十步外的靶子,這就不是本事?”

“話不是這樣說,畢竟識字讀書,學聖人言,曉得世間道理……”

“老人家,讀書識字不是光秀才能,俺們當兵也能。”

“呵呵,軍爺說笑話了。”

遼陽鎮的形象確實很好,若是換了別的地方,一羣軍爺在這裡喝呼大叫,旁人還不避的遠遠開去,在這中左所地界,這些老者應是民戶中人,看起來生活過的還不錯,各屯堡自成體系,不僅吸引了軍戶投入其中,附近的民戶也會到堡裡的商鋪買東西,就便在小館裡叫幾道菜,上一壺茶,打三四角酒,幾人喝了再慢慢帶着買着的東西回去。

這些老者也有上過私塾的,頗有一些見識,知道開蒙容易,讀書進去卻是太難。當時的中國識字率太低,連日本也遠遠不如,主要就是教授的方式方法太簡單粗暴,上手便是硬背,不解釋不說明,名讀也沒有,先花幾年時間將大段經義背的張嘴就來,然後纔講對對子,句讀,講經義的深奧之處,再起筆破題,開始學做文章。

這樣的經歷,能堅持下來的就少了,再能破題八股,完成文章,還能入宗師的法眼,判入合格,成爲秀才,那就更加是千難萬難。

金州衛五千六百正丁,最少現在有十萬餘丁,加上也在衛裡投考的民戶等,最少有十幾二十萬的男子,結果秀才攏共才幾十人,可想而知,邁過秀才這一道門檻有多麼困難。

老人們的懷疑,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李達性子粗豪,不願浪費時間在口舌上,當下叫道:“店家,拿筆來!”

秀才生員文會時要筆留詩題壁,這在當時是很常有的事,唐宋時就很流行了,宋時酒樓業發達,甚至有專門的地方用來留詩,至明時,這種風俗仍然很流行。

不過一個大兵叫拿筆墨,實在是很稀罕,店家歪了歪嘴,也不敢怠慢,趕緊拿了筆墨過來,親自濡好了,遞在李達跟前。

李達學了幾個月,也就是剛剛掃盲班畢業的水平,不過他有一個長處,寫起字來進步神速,幾個月下來,居然寫的一手好大字。

當然水平不能和真正的高手比,用來蒙人倒也夠了。

當下濡足了墨,在雪白的牆壁上找了一塊地方,大開大闔的寫了起來。

幾個老人中也有識字的,就站在李達身後看起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好詩,好氣魄。”

“字亦好。”

“我等老拙,走眼了。”

這幾個老者,倒是不耍賴,雖然驚奇,但亦承認是自己走眼,大大方方的認了錯。

既然老者們如此大度,李達也就不爲已甚,哈哈一笑,丟筆回桌,繼續坐下來大吃起來。他的這首詩當然是軍中掃盲時教導的,而且不止一首,戚繼光的幾首精品也在其中,李達坐下吃飯時,他的隊中部下們手癢起來,一個個站起來,在一邊題字,有戚繼光的,當然也有唐人邊塞詩,都是豪氣十足,這樣寫出來,很快滿了一壁。

只是這些人的字比李達要差一些,但軍人手書,雖然質樸無華,但居然也有銀勾鐵畫,字字蒼勁有力之感,叫人一看之下,另有一番感悟在心頭。

“原來真的是人人能詩能文。”

“遼陽鎮兵真是了得。”

“我等今日是真的開眼了,原來傳言當真屬實。”

遼陽鎮對軍人掃盲是優先在任何羣體之上的,任何人入營之後,體能考覈和文化知識考覈是並重的,甚至有時候是文化知識優先於體能。畢竟在這個年代,能活到成年的貧苦家庭出來的軍戶子弟都有強健的體魄,否則早就不在人世了,招體能合格的士兵容易,培養出一個合格的軍士和軍官團體卻要難的多,所以朱尚駿等武力一般的軍官因爲文化知識強悍,反而是比武力值高的更容易得到升遷。

對軍官是這樣要求,對普通的士兵也是一樣,因爲遼陽鎮不僅是要打仗,還承擔着改革整個遼東,未來改

變大明的任務,每個士兵在將來都是種子,比如現在的屯堡中,司法官員有不少就是傷殘的士兵來擔任,未來的屯堡堡長,司法官,民政官,稅務官等相當重要的職務,肯定都是以安排退伍軍人爲主。

這些人,有嚴格的紀律養成,是講究效率和執行的團體中的一份子,相比整個大明的風氣來說,軍人在此之前一直格格不入。農耕文明和小農經濟對軍官團體的執行力和效率都不需要,這導致中國的軍官團體的地位一路下滑,而到了明清之際時,降到一個不能再低的位置。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也陷於一種停滯狀態,整個國力上來說,不要說和盛唐時比,連殘宋都有不如。

惟功要做的,便是以軍官團體爲核心,屯堡和各種工廠爲輔助,各種專門學校出來的學生團體成熟之後與軍隊彼此配合,新的制系之下將由新型的人才來引導,所以學校要大興,軍隊這個團體的水平也是必須要提高起來。

不過在這幾個老者親眼見到之前,他們真的很難相信,一羣士兵揮灑自若,雖然不能和秀才的專精經義相比,但最少不是那種大字不識一個的純粹的粗人了。

……

……

李達等人在堡內用飽了飯,休息了一刻鐘,才繼續持着火銃上路。

他們的火銃制式和局火銃隊手中的一樣,只是套管上套着刺刀。

這刺刀是上等好鋼打製出來的,一把便要好幾兩銀子,十分昂貴,而且套上槍管需要認真打磨,接榫要十分準確,這才套的牢固,所以打造起來十分困難。

現在編制是兩個長矛方陣局配一個火銃局,還有半個戰兵局和半個分遣隊,司總部掌握五十人左右的架樑和塘馬騎兵,傳令兵,參謀和訓導等官,除了分遣隊下發套有刺刀的火銃外,前一陣下發新武器的就是所有的騎兵。

在李達等人抵達時,一隊輕騎兵也從遠處縱騎趕了過來。

他們也穿着軍常服,只是褲子顏色爲白色,用來區分與步兵的不同之處。

軍法官則是全身純黑,也是與普通的步兵和騎兵大爲不同。

炮兵則是全身純紅,叫人感暴到一種暴烈之氣。工兵,輜重兵,也是分別有不同之處。

每騎兵都下發短銃,比正常的步兵銃短了三尺,用特製的火銃套斜套在馬腹一邊,取用和行走都十分方便,另外一側就是放着短弓或長槍馬戟等兵器,馬腹後再有骨朵或是投槍,李達看過這些騎兵的裝束,心下也是對他們二兩四的月餉服氣的多了。

用的兵器越多,訓練也就越艱苦,光是那投槍在五十步十投必須八中的最低標準,李達就知道非一日之功,沒有幾個月的辛苦訓練是無法完成的。

每千總部的騎兵局都是穿着厚甲訓練,武器也單純的多,並沒有下發火器,這種騎兵被叫做鐵甲騎兵,是正經的重騎兵,用來合戰,衝鋒陷陣,訓練是以騎戰隊列和騎馬砍殺爲主,馬上射箭和火銃等科目重甲騎兵就練的很少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十四章 寶和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八章 入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十四章 寶和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八章 入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