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

如果光是李如鬆富貴了,徐文長不會走這麼一趟……他的脾氣在胡宗憲倒臺之後已經很扭曲了,加上他滿腹文章,驚才豔豔,結果一生只是一個秀才,連舉人也不曾得中,在鄉下的那些村夫愚婦眼裡,他的文才和名頭全是假的,都是虛的,連個舉人都不曾中,還有什麼可吹噓的?人家瞧不起,自己又確實考不上,徐文長的心理確實出現問題,加上胡宗憲一事的刺激,如果當時他不是北上散心,教導李如鬆和與三娘子眉來眼去,恐怕也早就徹底瘋迷了。

這樣的人,性格毫無疑問是十分偏激的,如果不是瞧着這事不那麼地道,有點兒提心李如鬆會吃虧,徐文長是打死也不會走這麼一遭的……

“木屐呢?”

半響過後,徐渭纔回過神來,看着來福小心翼翼的在一邊等着,不由笑罵道:“老子說話你也不聽了?”

“聽是聽到了,不過要木屐做什麼?”

“剛化雪,京城的街道你不知道……一場小雨下來泥水都能沒過腳脖子,這樣的雪天,這路上還不知道怎麼個難走法呢。”

“巷子頭的張豬兒可是打了包票,說是他們修的路肯定管用。”

“戚!”

徐渭從鼻孔裡頭噴出白氣來,冷笑着道:“張豬兒這廝我先瞧着還算是穩重,根骨裡頭算憨厚人,對百姓算體恤,不象普通的武官那樣,卑上傲下,對文官如奴僕,縱兵爲亂又視百姓如草芥,就是這樣才高看他一眼……他居然敢吹這樣的牛皮?”

張豬兒是這巷子和附近幾條街的兼職里長,少英國公張惟功接了大工工程之後,除了天天泡在工部和工部的部堂大佬們要工程物資和人員之外,就是到戶部跑銀子,他現在失去了張居正的支持,明面上勢力已經嚴重受損,但好賴還是皇帝心腹,潛勢力猶在,各部總算還是給他幾分薄面,基本上是要什麼給什麼,當然,是打折的給,要是惟功要多少給多少,把戶部大堂的房樑拆了賣了也不夠。

說起來大明也真是悲催,永樂年間興了多少大工,幾十萬人的大工程大江南北到處都是,那會子民間和朝廷的金銀儲量比現在還少的多,畢竟經過百年的蒙元蒐括之後,民間財富已經被橫掃一空,中國幾千年積累的貴重金屬消失的涓滴不剩,從洪武到永樂的這幾十年,甭說金銀了,銅錢都遠遠不足數,而朱洪武又是一個完全不懂經濟的,金銀銅不足不說去開礦,反而打起了寶鈔的歪主意,印一張紙就說是一千貫,完全是用朝廷的信用來做支撐,根本就沒有金銀儲備來支持,結果洪武年間寶鈔價值就縮水,老朱有氣魄,用殺人來維持,等到永樂之後沒幾年,寶鈔就成了廢紙,朝廷用

度不足,控制力連年下降,這大工工程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有底氣,甭說如隋煬帝那樣折騰大運河等超級大工程了,就算修個北京外城牆都折騰幾十年……現在這清理大工程下來,最頭疼的肯定還是戶部和工部兩個部,工部是管物料和匠人的,還算好說,反正能拔出多少就拔多少……維護宮殿和修陵寢的肯定不能調走,剩下的除了留一些救急的,工部一古腦全撥給了惟功,反正盡着你用便是了。

戶部就有點頭疼了,也就是張居正折騰這麼些年了,現在每年有近三百萬的白銀收入,大明現在已經正式踏入銀本位之門,相比較金本位和銅錢錢制,這是最爛的金融制度,無奈老朱家開頭就走了歪路,明代的礦採量遠不及前朝,不要說黃金了,便是銅錢的鑄造數量,極盛時的洪武年間尚不及南宋年間尋常產量的十分之一,有的時候纔是宋朝銅錢產出的百分之一,甚至有些年根本就不鑄錢,宋朝那種鑄法都是年年有錢荒,更甭提大明瞭。

現在好不容易摟了點銀子,戶部也是窮人乍富,根本就不怎麼捨得使,真真是善財難捨。加上張居正擺明車馬放棄了惟功,戶部就更不願應承了,後來還是惟功入宮求萬曆親自下了手詔,又是正事,又有天子的面子,戶部好歹拔給了十萬銀子……這麼點錢,對萬曆來說算是一筆用度,對清理北京溝渠,修理街道來說,幾乎就算是杯水車薪。

在惟功折騰的時候,滿朝還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瞧熱鬧,徐渭當然也是在半道上就聽到了消息,在他看來,惟功被塞這個活,這個他原本在山陰縣和人閒談時還頗爲看好的少年勳貴,在這一段龍爭虎鬥的時間裡頭,算是被徹底廢了。

用度不足,惟功只能自己想法子。

把部下們放在京城的幾十個坊近萬條巷子裡頭,就是惟功最大的創舉了,近六千官兵,全部打散,隊長一級的當個巷長,旗總一級的當個街長,局總一級的當個里長,再往上的司把總當個兼職坊正,然後各部門的武官負責各種提調事宜,有的負責清理街道,有的是人員疏散管理,有的是物資調配,有的是仍然負責軍法這一塊,仍然管着原本的弟兄們。

在這樣的提調下,動員能力簡直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之外,比如這發祥坊,離德勝門就一個坊的距離,緊靠北門,是城中比較貧賤的人羣聚集的地方,特別是以京營七十二衛和親軍二十六衛的軍人家庭爲多,所謂東富西貴南貧北賤,就是當時京城的真實寫照。

也虧得這麼用上去五六千人,加上工部撥給的三千多工匠,募集來的兩萬多小工,加起來三萬出頭的人,也就把大工工程緊鑼密鼓的幹了起來。

當然了,看好

惟功的,朝野上下,還真是找不出一個來。

“得了,既然那黑豬吹牛皮,我們就去看看。”

徐渭是個面冷心熱的,進城幾天,先沒有去見李如鬆,而是在發祥坊找了一個地方租住了下來,京城這潭水實在太黑了,幽深的看不到底,他不把眼前這盤棋給看透了,摸準了,見自己徒弟也是大眼瞪小眼,根本幫不上忙……他徐渭如果是願意找人打秋風的人,何至於在山陰老家弄的窮困潦倒?他壓根就不是那樣的人!

從房門出來,沿着甬道出去,積雪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踩着鞋走過去,殘餘的一層薄雪被踩的咯吱咯吱直響,四周的空氣清洌乾淨,叫人覺得一陣陣的舒服……南方的冬天也是有雪,也是有這樣的景像,不過就沒有這種北方纔有的雪後的大太陽天,也沒有這種雪後的暖融融乾爽爽的感覺,南方雪後的陰冷可不是耍的,徐渭要是在浙江遇着這種天,也就只能在家裡抱着暖爐取暖,要不就得縮在被窩裡頭。

“那麼點東西,那麼點錢,還遇着這樣的天,能做出什麼事來?”

徐渭對張惟功把人力分散,控制地方,發動各坊的人力的辦法還是很讚賞的,事實上不這麼辦,工部和戶部拔出來的銀子和物料人員,灑在這麼大的京城裡頭根本就不夠看的,但就是這麼着,徐渭也對張惟功的差事嚴重的不看好,二百年下來了,多少皇帝閣老都沒轍的事,能在一個年不及弱冠的小子手裡頭變個樣?

“不對……”

徐謂從巷子裡頭走出二百步遠去,終於停住了自己嘴裡的嘀咕……他發覺出不對了。

以前,京城的道路稀爛可不是瞎說,巷子裡頭還好一些,各家各戶自己要來回走動,離家門口太近了,也總得顧忌些兒,除了那些生活垃圾和污水之外,儘可能的還要把巷子裡的道路給墊高墊平了,不然的話,出院門就是一腳泥,這滋味可也不大好受。

出了巷子,這道路就沒有人理會了,冬天的時候,不論是雨雪,道路都是泡的稀爛,特別是雪後,路的表面看着還算硬扎,鋪着一層白裡夾黑的雪,但下頭全都是稀泥,一腳下去準得沒到腳脖子,冰冷徹骨,所以到了冬天這種天氣,要麼別出門,出門就是穿那種高高的木屐鞋,走起道來特別吃力,就算這樣,也免不了溼了鞋面,或是歪倒在泥水裡頭。

京城這道路還有排水的溝渠要不是爛到極至,也真不會有這一次的三提督一事了。

“這路,這路……”徐渭是在北京居住過好幾次了,從三十而立的盛壯到現在的花甲之年,什麼樣的大風大浪他沒有經歷過?還真沒有幾件事能叫他這麼悚然動容的……

(本章完)

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十三章 苦練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三十章 講官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十七章 感激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
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十三章 苦練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三十章 講官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十七章 感激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