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

“甚好,甚好。這般自發行爲,居然毫無擾民和亂來的地方,嗯,除了那個叫麻登雲的鎮軍武官殺掉正主的行爲有些擅自行事外,別的事也就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了。”

中軍部裡,孫承宗等人當然早就聞訊集合在一起了。

除了他之外,袁黃,徐光啓等人也是到了,其餘的各司長官,包括已經從前方返回的周晉材等軍中的各司官,也是一起趕到。

只有參謀司和軍需司等各司任務繁衆,將作司和建築司更不可能清閒,別的司官和各官的指揮官都已經陸續返回,或是在歸途之中了。

“我覺得這件事做的很好,就不必付諸軍法了吧?”

麻登雲明知是綁人的無賴還先擅自殺掉,並不着急平息事端,不過他也知道厲害,在一邊繼續搜索拿人的同時,派了一個心腹部下,將此事稟報到了中軍部,另外就是商會的消息也反饋了回來,確定艾敏已經到家了。

這也叫中軍部裡的各個大佬都鬆了口氣,要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艾敏被怎麼着了,對軍鎮的整體形象和軍心士氣,都將會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

“軍法處罰還是要的。”錢文海道:“不過只是小過,沒有及時上報,前方指揮員有臨機決斷權,他只是超過了自己的權限,記過一次,禁閉十天,聊作薄懲吧。”

這樣的處罰,對一個“簡在衆心”的前線指揮官來說當然是皮毛之傷,要不了多久麻登雲就會被派上更重要的戰場,獲取得更大的軍功,現在的一點記過小挫,當然不值一提。

衆人心知肚明,很有默契的把這個話題揭過不提,徐光啓皺眉道:“城中集結的兵馬太多,得小心萬一擦槍走火……亂起來當然不可能,不過得小心下頭一時怒火燒心,把錦衣衛順道也給滅了,那樂子就大了。”

孫承宗也是頷首認同,衆多文官眼睛看向幾個軍方大佬。

錢文海仍然是那張沒有什麼表情的殭屍臉,淡淡答道:“本司已經派出全部在城鎮撫人員,暗中約束軍隊和民兵,不使事態再進一步擴大了。”

孫承宗點了點頭,微笑道:“如此最好。”

他又向張一誠道:“公安司負責收尾,一會派人員將被捕無賴全部看押起來,由軍法司審結之後再行處罰。”

“是,本司已經準備很久了。”

衆人都微笑起來,這陣子最憋氣的不是別人,肯定是公安司的上上下下,在城中亂成這般模樣對公安司的威信是嚴重的打擊,好在收尾工作孫承宗很明智的不給鎮軍或民兵,不然公安司的威信真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的起來。

“我總感覺,這件事還是有些美中不足……”

徐光啓輕輕搖頭,就感覺心裡有些不對勁,但究竟是哪裡不對,一時半會的還是想不出來。

這一次算是他的獻策和孫承宗的決斷,哪怕是城中大佬已經回來不少,但做出最終決斷的還是孫承宗這個當家主事人,按着惟功的吩咐,城中不可能

出現這樣萬衆一心的情形,錦衣衛和麾下無賴們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向來謹慎小心,不敢多說多動的商人們居然抱團暴起,商會下的夥計們扛槍上街,成爲這一次事件的導火索。

可以說,這事情發展到現在,衆人心裡清楚,總兵官還不知道會高興成什麼模樣……激揚民氣,使民間尚武,哪怕面對帝王威權也敢於悍然抗爭……這就是惟功向來對自己境內百姓的期許。

給百姓武裝,使之成爲羣狼,而不是一頭狼牧下的一羣羊,漢人的尚武之風就是在中央大集權下慢慢被閹割的,祖宗之時,以黃河流域發展,慢慢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向北推到長城山地沿線,東亞地區最適合農耕的土地慢慢全部落入囊中,整個文明發展到巔峰!但此後慢慢走下坡,到如今漢人已經真的成爲羊羣,沒有組織的話就對遊牧和漁獵民族沒有絲毫的抵抗力,明末時漢人在遼東有六百萬人以上,滿洲八旗不過六萬丁,如果此時的漢民如秦漢之際那般尚武成風,六萬丁的小部族光靠民間力量都打不過,更不要說定鼎北京,就算是魏晉三國時期,以三國隨意一國,滅八旗如翻掌,就算是南北朝時期的漢民,以在北方諸胡中建堡自衛的精神和意志,女真人也不可能長驅直入,四處屠殺,如入無人之境。

民間的尚武之風重新豎立起來,比起惟功練成一支十萬人的精銳之師要重要的多了,也是惟功向來孜孜以求的事情。

至於害怕民間掌握武力而不好管制,對惟功來說更是一個笑話。

法度確立,上下公平,縱民間有百萬火槍又如何?可能會有幾個瘋子隨意持槍傷人,或是更瘋的試圖以幾支火槍組團涮惟功這個副本,但這一點點風險相對於所能獲得的巨大財富,誰輕誰重,豈不是一目瞭然麼?

“確實感覺差了那麼一點意思。”孫承宗微笑道:“我已經想到了,所以我們再稍等片刻,如果還沒有動作,那便結束吧,就算這樣,已經是足夠滿意的成績了。”

“我居然想不出來?”徐光啓皺緊眉頭,一時想不到自己在哪一方面出了疏漏。

這兩個絕頂聰明的讀書人打啞迷,在場的其餘人等乾脆連想也不想,周晉材先行離開,佈置最近鎮軍的訓練科目……軍隊不是百姓,打了勝仗回來,適度的休假有益,一味的放羊就是絕對不行,訓練司已經着手準備在幾天之後開始訓練,同時要求軍需司配合,劃給一定的訓練用的資源。

“底下的人會愛死你的。”錢文海難得開句玩笑,雖然還是板着臉說的,不過仍然引得周晉材一陣哈哈大笑,他沒有回頭的擺了擺手,看來是打定主意,年前的訓練仍然不會有絲毫放鬆了。

“我也告辭了。”錢文海道:“不管差多少意思,兩位請務必注意,軍隊和民兵都不能隨意再這樣使用,這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傷人,用不好傷已啊。”

“是,我明白。”孫承宗也是肅然起敬,沒想到這個向來執掌軍法,別的事一律不過問的樸素軍人,居然見

事也是這般明白。

“到底是什麼不足啊?”徐光啓還在屋裡撓頭,他一時還是想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地方自己沒想到。

“慢慢想吧。”孫承宗撫須微笑着,這個機靈鬼小兄弟,一定能想到的。

……

……

長春城開始了修築工程,第一撥工人已經趕到,足有三萬人之多,其中也有幾千俘虜,這一次俘虜近十萬人,而且幾乎全是青壯,解決了四處用工人手不足的難題,等年底和開春前,大半的工人會逐次返回遼陽各地過節,只有少量技術工作和管理人員估計要在塞外過年了……這也是不得不有的犧牲,將士們用性命打下來的地盤,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鞏固下來,相比較之下,一點辛苦和不能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也就不算什麼了。

在惟功眼前,一座方圓二十多裡,臨水而修築的城池,一點點的出現了雛形在眼前。

廣碩的平原地帶上,城池的底基拔地而起,中間的行政區,北部的倉庫區和軍營,南部的居民區和學校區,還有宗教區,娛樂區,各種輔助設施,公衆衛生設施,道路,排水,內河橋樑,一座城池,從無到有,從一眼看過去只有枯草黑土的枯寂到展現出勃勃生機,似乎就是一個魔法,惟功用手一指,一座城池就憑空出現了。

這是天地之間人力展現出來的奇蹟,也令所有人心醉神迷。

將作司和鎮軍工兵營爲核心,加了幾萬工人的努力,這就是眼前奇蹟的由來。種種精良的叫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巧而實用的工具,大量的車馬,充足的糧食供給,這纔是短短時間就有很大成效的最實際的理由。

“大人,這裡將會建一個軍堡,在其外圍就接近吉林烏拉,墩、臺、堡,先建防禦體系,沿長春城再建羊馬牆和箭樓,配合軍堡,在長春城的南方和東南方向,纔是屯堡區域,當然,每幾個屯堡中心,還是會設軍事設施,放一些駐軍,應該以騎兵爲主,方便策馬救援,平時的防禦,以民兵自救自守爲原則。”

“嗯。”聽着陶希忠的介紹,惟功站在望杆車的高處,用望遠鏡居高臨下的眺望着。

長春和吉林之所以分別爲後來的省會城市,要緊的還是這兩個城市的地利。

此時的長春西北部是吉林,都是鬆嫩平原,相隔的就是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順流而下是福餘部故地,西部是嫩江科爾沁部落,身後則是韓州到開原這幾百裡的地域,西北就是龍安站這個重要的驛道中心,也就是金黃龍府。

控制這些區域,往西壓制蒙古,往北是野人女真各部和各部夷族,長春附近的夷人各部已經被收服,有不少已經脫了箭袍,穿着遼陽鎮發給的工人服,在工地間努力的工作着。

以前他們吃的是雜糧和各種野物,現在是精糧細面,以前睡的是木屋和地窩子,現在是遼陽開工造的真正的居處,除了酋長一級的對這樣的變化無所謂外,普通的夷人當然是十分欣喜,做起事來,都是格外的賣力。

(本章完)

第七章 入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章 途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九章 習武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章 悟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五百章 牛酒
第七章 入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章 途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九章 習武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章 悟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五百章 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