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

一想深了,張惟功的臉上神情,便是頗有一些鬱郁。

自己空有一腔抱負,但幾年下來,相對於朝局來說,根本就是無足輕重。

從這一次政治風暴來看,整個朝堂和天下的話語權都在文官手中,連皇帝也只能在文官的體系裡頭玩,皇帝也不能公開說,反正張居正爺倆十九年見都沒見了,也沒見你們說什麼,現在人都不在了,回家就有孝心了?

話若是這樣說出來,皇帝不要被說幫不到張居正,連他自己的道德形象都會大受影響。

奪情,只能說張居正也是十分傷心,恨不得立刻結廬守孝才能略盡哀思,但國家還是特別需要元輔,而且古有前例,古之賢臣,亦有奪情故事。

所謂奪情,就是爲了國事,請你放下哀思,而不是說,子可以不盡孝思,不以守孝三年來向外人展現哀思。

在這種道德體系裡,說什麼都是文官們自己的事情,不論是哪一個結果,都與其餘的各色人等無關。

在大明,自己這樣的武臣什麼時候纔有真正的話語權?

他的臉上,呈現出一抹苦笑。

怪不得文官要拼命壓制武臣,在文官們的這一套體系下,只要維持外儒內法的這一張外儒的表皮便可以了,一切問題都可以從道德層面來解決,這種結論有時候是攻擊政敵的武器,當然也有傻子真的相信。

崇禎年間,建奴幾次入關,每次都殺傷數十萬到百萬,著名的儒生黃宗羲還要求皇帝和大臣反思自己,是不是德治功夫不夠,對那些醜虜之流,只要真正有了仁德之心,則此輩自然就臣服了。

這樣的歪論,根本狗屁不是,但居然也是大明的主流,支持者不乏其人。

在這種體系下,當然不可能出現有重權的武將,武人的地位也不能高。因爲與混沌含糊的儒臣治國體系來說,武人要求的是精細化和有效率的行政體系,象大明這樣,客兵出鎮做戰,沿途文官補給,然後還要由本軍鎮再運一批糧還給沿途補給的地方和軍鎮,財政制度的僵化這還是最簡單的一條,建立強力部門,統籌精細化管理,凡事按規矩而不是所謂的德政……真的要這樣做的話,文官把持國政的基礎就被衝跨了。

現在的情形就是,自己做不好,但也絕不會允許別人來做,不允許改弦更張,只能大家這麼抱着外儒內法的牌坊,這麼一直爛下去,一直到徹底毀滅爲止。

在大明,惟功的地位越來越高,看到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觸目驚心,令人思之而不寒而慄!

親藩,文官,士紳,生員,世襲臣官,僧道,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和新興的商人集團一起,如同一個個吸血的蛆蟲,盤附在大明帝國的軀體之上,一直不停的吸血,嘉靖年間,大明就已經衰弱到接近亡國的地步了,如果沒有隆慶年間高拱和張居正先後的革新舉措,哪裡有現在蒸蒸日上的局面?

就因爲一條可笑的儒家信條,就要把這麼一個身負天下責任的大政治家攆回家去,有可能一些人

是相信孝爲至上,但這樣的人應該很少,在惟功心裡,寧願相信是這是利益集團的一種瘋狂的反撲!

“大人,最近營中無事,店裡也一切如常,又是秋高氣爽的時候,不如我們去城外打獵散心,怎麼樣?”

王樂亭箭術在團體之內堪稱第二,只在惟功之下,事實上他在箭術上的領悟力還比惟功強,只是在力氣的訓練儲積和操控上不如惟功多矣,所以箭道也就差了一層,但相比其他人,王樂亭的箭術已經是天人合一似的強悍了。

箭術高當然喜歡打獵,惟功聽了他的建議,倒也是無可不可,點了點頭,答道:“明日一早便出城!”

……

天明時分,惟功便是在衆人的簇擁下,自英國公府昂然而出。

沿途的家下人都是紛紛行禮,神色卻都是有點兒複雜。

張惟賢父子這陣子都是改弦更張了,連向來暴脾氣的張惟德都改了脾氣,見人就笑,只是笑容十分難看,張惟平,張惟思,都是對家下人十分客氣,以前那種囂張刻薄的勁頭,一點兒也不見了。

張惟賢更是落力收買人心,諾大的府裡頭,雖說張元功已經襲爵了,他這二弟一家的聲勢,反而又隱隱有漲上來的感覺。

張元功這陣子不來煩惟功,也是在應付張元德一家咄咄逼人的攻勢,他自己焦頭爛額,張元德父子全面出擊,在朝野之間,宗族之內,勳貴圈裡,到處都是出動,張元功也真是疲於應付了。

好在大勢是在他一邊,從有限的幾次接觸來看,張元功信心還是很足的樣子。

……

對英國公中的一切,惟功並不算太關心,今天的天氣當然不是什麼秋高氣爽,都交了十月了,在陽曆來算,確實是秋天,但別忘了這是十六世紀的大明,十月上旬已經冷的嚇人,每天晚上隔着窗子都聽到呼嘯的北風聲響,從北方下來的冷空氣一撥接着一撥的,京城北方的幾個縣已經下過幾場雪了,今年京城倒是還沒有下雪,不少人傳說是要出大事,天時有點反常的感覺。

從各坊直穿往西,出了城門,再一直往西南方向跑,目標是京城西南外的人煙稀疏,土地廣闊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都是勳貴們的莊園,人少了,獵物就多了。

這個時候,獵物還很肥壯,在爲入冬做最後的準備,再過一陣子,雪一下,獵物有不少冬眠了,或是開始掉膘,打獵就得等半年之後了。

騎在馬上,風馳電卷一般的前行,果然也拋下了很多煩心的事情。

等到了目的地所在地方,王樂亭一行人都是行家裡手,順字行能起家,靠的就是打獵,當年若不是打得的那些獵物,根本沒有原始積累,訓練的吃食,住處,衣服,起家的銀兩,可都是打獵打出來的。

他們一個個去尋找野物的蹤跡,發出驅趕的吃吃聲,先從十幾裡的地方開始驅趕,然後將獵物一起趕到射獵點,這一次出獵帶了二十幾人,打算將這方圓十餘里地方的野物一網打盡。

“大人,有羣土

狼!”

隔着很遠,有人放聲大叫,一邊知會惟功這邊,一邊將土狼往包圍圈裡趕。

這是一個不大的狼羣,一共七八頭狼,頭狼在前,然後是一羣母狼跟在後頭,和獐子,兔子,狐狸混雜在一起,漸漸被越趕越近。

“先射狼,射狼頭,莫射狼身,快到冬天了,射了狼剝了皮子給大人賞人!”

這陣子,順字行從口外進了不少皮貨,惟功是打算在舍人營裡每人一件毛皮大衣,現在正參考着式樣,這點子狼皮當然是不夠的,也是王樂亭給他湊趣。

當下衆人都是持弓在手,但都不射,惟功自己也是取了箭搭在弦上,他沒有看別的狼,只是盯着那小牛犢大小的頭狼不放。

那狼大約也是感覺到了危機,綠油油的眼睛直瞪着惟功,狼嘴微微張開,露出尖利的牙齒出來。

“好一個兇物。”惟功呵呵一笑:“不知道有沒有壞過人命?今日遇到我,算你倒黴了。”

這年頭的中國華南虎還有不少野生族羣,當然已經不如以前多了,狼羣倒是還特別的多,西北,東北,華北,到處都有,打這些兇物當然不必心疼,惟功滿張弓,手指輕輕一鬆,箭矢已經飛掠而出,直貫狼首,箭矢他用的是重箭,三角形的箭頭勢大力沉,雖然狼有銅頭之稱,仍然一箭穿腦而過,剛剛還兇相畢露的狼王,頓時斃命。

大人一出手,其餘所有人再沒有關照那頭頭狼,以惟功的射術,在場的人對他有絕對的信心,根本就不可能射偏。

衆人一起出手,箭如飛蝗,幾乎每箭必中,羣狼發出一聲聲哀鳴,一隻只仆地而死。

射了狼羣,便是再飛騎追逐其餘的獵物,衆人一邊射箭,一邊呼喝大叫,半個時辰之後,趕到裡許範圍內被圍住的獵物,已經被射殺的乾乾淨淨。

衆人無不覺得神清氣爽,雖然出了不少汗,胳膊也是酸的很,大家都在甩着胳膊,估計明天還會疼痛,但畢竟是射術和力氣都得到了鍛鍊,而看着一地鮮血淋漓的野獸屍體,每個人都是心中涌起一陣快意。

“俺來剝皮!”

“俺也來!”

羅二虎和李青幾個侍衛平素都憋的狠了,難得放鬆一回,身子真是閒不住,早就從馬上飛快的竄下來,十餘人一起動手,能剝的皮子便剝下來,不能剝的小獸也切開成快,去掉下水和不好食用的地方,開剝成塊,綁縛在馬上。

惟功則是在馬上眺望着,這裡地處京郊,雖然是偏遠地方,但不大可能十幾裡地內沒有莊園村落,隨着他的眼神流轉,果然看到不到五里地的地方有炊煙裊裊升起,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衆人打獵不覺就是一天下來,中午時吃的乾糧喝的清水,晚上卻是不好這麼着了,當下便是催促衆人道:“小子們趕快了,一會兒去最近的莊子上,叫人將這些野物整治了,我們帶的有好酒,吃肉喝酒,不亦快哉!”

“好勒!”

衆人都是大爲高興,一邊加快手上動作,一邊大聲應承着。

(本章完)

第十九章 諸兄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十四章 寶和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二章 驚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十九章 諸兄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十七章 感激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
第十九章 諸兄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十四章 寶和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二章 驚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十九章 諸兄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十七章 感激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