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

山娃子縱馬策騎在隊伍的最前列,在他身邊有十幾個公安司的巡兵,穿着灰色的公安司巡兵制服,胸口和領章上分別是公安司的標識和職位名稱等標識,除了負責的任務是治安之外,他們和普通的遼陽軍人也沒有太多的區別。

各級軍官全部都是退伍軍人擔當,普通的巡兵是從屯堡農兵和學堂的學生中挑選出來的,同時也有公安學校的畢業生充實進來,公安司畢竟要負責戶籍管理,地方治安管制,案件偵破,除了刑事案子,還有小規模的治安戰爭和經濟案子,專業性越來越強,山娃子在夏天時也到長春的公安學校進修過兩個月,學習了不少律法知識和刑偵的常識。

這個年代大明的刑偵業務幾乎沒有絲毫進步,不論是法司官的設立還是刑偵業務都相比前朝沒有任何的突破,地方官除了人命案子,一般的鬥毆,搶劫幾乎很少理會,只有綁票,強X一類的惡性案件,涉及人倫名教,纔會按案子偵破。

這還算有良心的地方官,一般來說幾乎所有的案件都會在當地宗族和士紳的干預下內部消化,地方官真正有興趣的是大戶人家分家產一類的案件,油水很大,可以藉着斷案的藉口狠撈一把。就算有心將地方刑名管起來的,也多半礙於自身的常識缺乏,經常性的搞出冤假錯案。

刑訊逼供是破案的最佳手段,諸如奇計破案一類的東西多在話本之上,現實裡是見不到幾回的。

相比前宋的提刑官斷案制度,由地方親民官充任法司官是一個嚴重的倒退,宋代還會有《洗冤錄》這樣刑名專業的書籍誕生,在大明就是不可想象了。

山娃子學習的當然已經不是洗冤錄了,而是專業性更強大的多的專業書籍,包括驗屍和現場勘察在內的很多專業知識都包含其中,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底子,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學習。

就算山娃子早就通過了初級學識考試,在學習刑偵專業時還是頭大如鬥,好懸就畢不了業。

象他這種轉業軍官任職的巡長,每年都必須進行一到兩次的強制性的學習,遲早要把刑偵的課給補了,不然的話,用公安司教習的話來說就是外行領導內行,這廝是以前遼陽都司負責刑名的一個老手,這幾年一直在補文化課,用自己的實際經驗配合書本知識,現在搖身一變倒是成了山娃子等人的教習了。

回到屯堡不久,山娃子就接到命令,叫他帶幾個經常出入女真部落的公安司巡兵,配合獵騎兵千總部前往女真區域,時間不定,在他離開的時間裡,由其餘幾個巡官配合屯堡的堡長和官員們維持治安,如果時間太久,可能會調來一個新的屯堡巡長。

山娃子原本的巡長早就調走,任一路副巡長,山娃子因爲上次表現優異接了原巡長的位子,十七堡是中心堡,他這個巡長等於局百總,如果是某路巡長就等於千總了,再往上就是分司副司長,司長,那麼高的位子他倒

也沒怎麼敢想,只是在十七堡剛上任,他一心想把這裡治理好,爲自己將來的仕途打一個紮實的基礎。

除了仕途上的想法,他和自己在遼陽城外救過的那個新移民女孩的感情也進行的很順暢,彼此有了好感後按本時代的習俗,山娃子已經叫人提了親,女方家裡也接了禮,換了庚帖,問過八字,再下來就等正式下定,在這節骨眼上,偏又叫他去出這趟遠差……山娃子在馬上心浮氣燥的喘了口氣,心中感覺一陣無奈。

不過他也是入伍多年的老兵了,知道任務是不可能打折扣,更不會有商量。既然調他,肯定也考慮過多種情況之後還是決定調用,說明這一趟的任務等級很高,象他這樣級別也不被考慮個人情況,既然這樣,也就只能堅決執行命令了。

“李巡長,還有多遠?”

一個長隨模樣的胖子策馬跑過來,縱在馬上也是氣喘吁吁的模樣,看着都累,好在是秋天八月的時節,四周的樹木纔剛剛開始黃葉掉落,這胖子已經穿的很厚實,手還不停的搓動着,看樣子這風就快受不得了。

山娃子知道這長隨是新任總管的伴當,遼陽一般的官員都沒有家奴,最多是家裡幫着灑掃一下,後宅肯定要有一些僕婦丫鬟,一般官員出門時都是各部門配給的公務和公勤人員,自己私人帶長隨伴當的情形很少。

象任磊和張思根等人,原本就是乞兒出身,現在雖然個個都很富裕,卻仍然保持着簡樸本色,就算總兵官都不怎擺駕子,下頭當然是有樣學樣。

只有眼前這位新上任的總管,舊的都司體系官員出身,以前的習慣還有不少留下來,府裡養幾個長隨伴當,也是舊習慣的一種。

好在這幾個長隨也是跟着多年,調教好了的,不僅不敢趾高氣揚,相反還很客氣,跟着無非是做些打雜的事,也不多事,山娃子這才息了教訓這些傢伙的心思,若是遇着什麼豪奴一類,倒是正好給他一個出氣的良機呢……

“還得小半日功夫纔得到,如果任大人累了,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一刻鐘後再出發。”

“好,多謝李巡長。”

那長隨果然是奉命前來,不過並沒有直接明說,而是用試探的法子先試探了一句,山娃子主動提出可以休息,他可以順利交差,當然十分高興。

整個隊伍有近百名公安司巡兵和一百多押牛的農兵,兩個小隊的特勤騎兵,加上五百多新移民和幾十個福餘區民政總管衙門的官吏們組成。

從開原過鎮北關,一路往東北行,不到二百里路程,看着不遠,其實難走的很。

當時的關隘邊牆選擇地址不是沒有講究的,這邊牆都是沿着山脈修築,長城多半修築在河套與山脈區域,地勢十分險峻,幾個要緊關隘更是地勢險要,關牆內外,都是修築在山脈之中。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有效的將農耕區域與漁獵區域給分割

了開來,漢民在內農耕,女真在外漁獵,這一道牆就是牆內漢民的安危所在,現在卻是與以前截然不同,關門大開,除了盤查行人的兵丁外,這裡已經和內地普通的一個城關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了。

事實上,腐儒們有些話全是放屁,有些倒並不純然。

所謂“在德不在險”,如果從實際情況出發,而不是虛無縹緲的“仁德”的話,其實是有道理的。

不管是青陽關,鎮北關,還是寬甸堡,或是撫順關,這些關隘都沒有阻止過後金兵佔領它們的腳步,努兒哈赤起兵反明時,開原鐵嶺撫順關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易主了,瀋陽這樣的堅城,還有三萬明軍於內堅守,數萬明軍前來支援的局面,結果一日之間瀋陽易主,守兵被全殲,援兵也被全殲,幾個總兵當場全部戰死。

從這些例子來看,所謂險要地方築關牆和堅城守備,在明朝國勢還強盛,明軍還較爲有戰鬥力時有用,一旦國力下降,明軍戰力下滑以後,這些關隘堅城,幾乎是毫無用處的……

在這個時候,遼陽空前的強大起來,象這些關牆口隘,無非也就是方便覈查往來人等,便於徵行商商稅的用處了。

山娃子一聲令下,沿路行走的新移民和農兵們發出了高興的歡呼聲,從開原到這裡路程不遠,但全部是山路,就算道修的還好,但高低起伏,爬上爬下,對人的體能着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這些新移民全部是山東濟南府那邊過來的失地貧民,來自幾十個村落,倒沒有宗族問題,但他們生活的地區是平原區,很少走過山路,加上舟車勞頓,就算進了遼陽地界後伙食水平大爲增加,體能一時半會也上不來,況且他們還趕着幾百頭耕牛,耗費的精神和體能就更多了。

一羣人呼呼喘着粗氣,將牛趕到路邊有草的地方自己吃草去,因爲新修官道兩邊都有排水溝,前一陣下過幾場雨,溝裡都有殘水,正好省了事,有一些牛沒了拘管,便是一徑跑到排水溝中,往水裡一臥,身上沾了河泥,這就算是給自己塗了一層防蚊蠅和防暑氣的保護層,一邊打滾,一邊吃草,倒也是愜意的很。

四周無有什麼農田,這裡山地爲主,修這官道就耗了不少物資人力,也是惟功要經營關外,把鬆嫩平原切實掌握了,象是渾河,白河,松花江,這些幹流上都修着橋,沿邊牆都修了好幾條大型官道,這邊牆山地,沒有太大的開墾價值,是以也就是這麼一條大道,極目望去,滿山蒼翠,風景倒是真的獨一無二。

山娃子是寬甸那邊大山裡出生,後世有名的風景區之一,到了秋天,滿山紅葉,到處山泉,另外人蔘松子松茸各色蘑菇獵物俱全,濟南那邊來的新移民沒怎見過山景,大驚小怪的看着四周景色,他只略微瞟了兩眼,就是自顧坐了下來休息,他身上帶着制式水壺,扭開壺蓋裡頭是灌的極清洌的山泉水,沽沽幾口下肚,感覺身上的燥熱也減輕了很多。

(本章完)

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章 福星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十二章 寶刀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七百章 福星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四章 途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
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章 福星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十二章 寶刀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七百章 福星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四章 途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