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悟劍

“馬芳這老小子幫你領悟了箭術之道,用的法子太粗魯了,老夫也來幫你領悟一下真正的劍道,領你入門。”

“剛柔、陰陽、動靜、攻守、審勢、功力、手足……身體,力量,手足,在審勢之後,明剛柔道理,曉陰陽,知動靜,論攻守,能審勢,配以功力,伐練手足,方能成絕頂高手。”

俞大猷說的興起,突然手一抖,一筷子向惟功的手腕這來。

“好快!”惟功一驚,但覺惟功這一筷子點來,猶如長劍襲來,一股無邊無沛的劍意,瞬間將他籠罩在內。

明明俞大猷的動作十分簡單,似乎也並不怎麼快捷,但又猶如霹靂奔雷,快捷有不可擋之勢。

若是一般人,恐怕這一筷子就擋不住,惟功也是憑着千錘百煉的練刀之法做出迅捷的反應,手握筷子,上挑格擋。

惟功的反應,也不謂不快。

他的刀術,是這近五年時間沒有一天停止過練習,每日斬劈格擋,各種動作都是做到極致,從發力到角度都是如此,可以說,從“術”的角度來說,惟功的刀法,已經不在練習二十年刀術的老手之下。

但俞大猷的筷子和惟功的筷子剛一交纏,突然往上一繃,手腕抖動,好象筷子在水中翻攪一般。惟功的筷子被這麼一絞,手指再也握不住筷子,就這麼被絞纏出去,而俞大猷的筷子順勢一點,正中惟功的手腕虎口處。

“這便是老夫劍術的精要。”俞大猷呵呵一笑,道:“審勢,動靜,攻守,剛柔,都在適才的動作之中。而劍術十三勢,抽、帶、格、擊、刺、點、崩、攪、洗、壓、劈。剛剛我用的是刺、帶、攪,以審勢爲動靜,陰陽爲攻守,剛柔爲勁力,最後攪飛你的筷子,便是攪勁發力,所以你拿不住了。”

在惟功沉思時,俞大猷忍不住又道:“不過,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你居然能擋的住我的擊和帶,反應之迅速,實在是令老夫咋舌。”

“俞帥,再試試看。”

惟功沉思良久,再擡頭時,已經是容光煥發。

這幾天,對他的一生都是無與倫比的重要!

先是馬芳用逼迫之法教給他的箭道,現在,又是俞大猷在這裡循循善誘的教導他劍道,很多東西,捅破窗戶紙也就沒有那麼神秘了。

道和術,前者是後者的累加,但如果不是心靈足夠強大,毅力足夠堅強,術的累積就到不了道的層次。而如果沒有足夠的聰明,就算是毅力足夠,這一生無非也就是在術的層次徘徊,永遠也到不了道的層面。

聰明,毅力,機遇,缺一不可。

先遇吳惟賢,以惟功在術的層面上可以到達較高的層次,而惟功自己的心智和毅力又使他的積累迅速發酵成型,直到遇到俞大猷這樣的大師級層面的人物,輕輕一點撥,撥雲見日,劈破柴門,看見天空明月如洗!

一切都明白了!

惟功臉上帶着欣然,一種前所未有的氣息出現在他的身上,他手中亦持筷,竟是嗡然有聲,

向着俞大猷的手腕刺去。

速度太快,幾乎是帶出殘影,在四周吵鬧的酒客鬧出這麼大聲響的情形下,能帶出這麼龐大的勁風,發出明白無確的聲響,可想而知,這筷子是用了多少勁力,又有多麼快的速度!

俞大猷皺起眉,手中筷子一洗一點,迎擊上來。

“啪!”

眨眼之間,兩隻筷子閃電般的架在一起,但竹子所製成的筷子經不起兩股大力的扭擊,一下子破碎開來,整個筷身,都擰成了麻花狀。

“哈哈,痛快,真痛快!”

俞大猷掀起長鬚,由衷大笑,他是發自內心的十足歡喜。在少林寺,他已經是將自己在江湖上練劍十幾年的精義傳給了那羣禿驢,所謂的少林槍法和少林棍法,其實就是從他的劍法中脫胎而出,雖然說禿驢們學的不壞,但武學大道,用的不是叫人強身健體,那是用來殺人的東西,教給一羣會武的和尚,絕沒有教給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少年武官,眼看着對方輕鬆悟道突破來的痛快。

“馬芳那廝說你一天一夜就悟了箭道,老夫笑他吹牛皮,不定給你怎麼撐腰吹牛來着。現在看來,那廝用了一天一夜才叫你領悟,實在也是夠蠢的,老夫可是幾杯酒的功夫就行了。”

俞大猷十分愉快的笑着,數落着馬芳。

“兩位老帥的教導之恩,小子真是無以爲報。”

“將來你能有出息,能將我們的道傳下去,就是報。”

“我身邊的小子們,也有一些可造就的,我會耐心教他們,使他們也能練成武道。”

“真正成道是很難的事情,能學成武術就不錯了。”

“將來小子還想帶兵揚威於邊關,會好好操練他們的……”

“不對,不對!”

誰知俞大猷對惟功的話大不以爲然,連連搖頭道:“打仗不是你小子想的那樣,練成一羣武術高強的就能獲勝,如果是這樣的話,少林那些賊禿也不會在一出來打倭寇時就吃那麼大虧……他們的作用還不如一小隊戚元敬練出來的農兵。”

“你老是說,練武和練兵不同?”

“嗯,正是此理。”

俞大猷很久沒有和人仔細說這些,佈滿皺紋的老臉上放出紅光,聲調也提高了一些,對着惟功正色道:“練武是勇將的事,三軍之前,以武藝奪敵人之氣,振自己一方之氣。或是練成小股哨騎,夜不收,選鋒,臨陣之時與將領一同衝擊敵陣,可獲奇效。而練兵講的是令行禁止,一切都是以軍紀爲第一,旗號,金鼓,擊鼓進,鳴金退,毫無猶豫,雖千軍萬馬在前,聞鼓則進,這便是強軍!然後纔是體格,技擊,陣法。講起陣法,鴛鴦陣下有小三才陣,五行陣,都是好東西,但對北虜則以車營配騎兵爲主,爲什麼?鴛鴦陣打的是倭寇,用散兵陣線,而北方則是對付的北虜,鴛鴦陣反而不如長橫陣輔助車營,火器,加騎營這樣的組合好用,戚元敬在薊鎮的變化,就因如此。但這老小子太厲害,空心敵臺,加上車、馬、炮,

這個陣式排開,弄的北虜一點機會也沒有,寧願到遼鎮和李成樑殺個人頭滾滾,也不願到薊鎮來冒犯戚元敬,你道爲何,因爲無懈可擊!爲帥者,到戚元敬這種地步,宇內無敵矣!”

惟功這些年幾乎手不釋卷的在讀兵法,但也是一直沒有高人講解,所以在不少事上有霧裡看花之感,當然,也是有很多疑惑之處,殊不可解。

經俞大猷一番點撥,他才漸漸解開了心中的一些疑惑。爲什麼北方的兩個軍鎮各自的表現不同,而這幾年,遼鎮年年有不少首級報過來,薊鎮卻是風平浪靜,朝野之中,對李成樑也是更加倚重和欣賞,相反,早就成名的戚繼光在鎮守薊鎮這麼多年以來,卻已經漸漸要有被人遺忘的感覺了。

他心中由衷感慨,緩緩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當爲戚帥飲上一杯。”

“飲就飲,老夫這一生,要說在兵事上服一個人,也就是戚某人了。”

俞大猷感慨由之,與惟功一起舉杯,任由烈酒再次由喉嚨流入胃中。

酒一下肚,俞大猷便以掌擊桌,一臉鬱憤的道:“元敬所練步兵,乃天下強軍,若是真的依他所議,最少練成五萬或十萬,大明幾十年內都沒有邊患兩字可言,但朝中諸公就是寧願不練兵,也不給武將專權的機會,奈何?奈何?”

“小子不才,願練成比戚帥更強的步兵,更強的騎兵,威加海內而無敵!”

“狂言,狂言!”

俞大猷哈哈大笑,差點將杯中酒都灑光了:“你這小子,和老夫攀談幾句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元敬的本事乃是天授,老夫是辛辛苦苦跟在他屁股後頭追逐也不過能看到點影子,你小子纔多大,居然發此狂言。”

不過他看到惟功的沉靜臉色時,也是有點犯嘀咕,這小子已經聰慧近妖,哪有才半頓酒功夫就悟了劍道的道理?纔多大,箭術和劍法已經悟道,剩下的無非就是一日接一日的加強而已。

這樣的小子,說自己能練成強兵,恐怕也未必是完全的吹牛罷?

惟功卻也沒有明說,只是想道:“我比戚帥強的地方,就是我能學到他全部的本事,而我所瞭解的更先進的能融入明軍體系的訓練和做戰方法,他就遠遠不如了。”

他以前一直沒明白的,就是大明爲什麼擁有很多有強悍武力的武將,殺人之術和射術都強悍無比,但和練兵之法,陣戰之法,究竟該和個人武力的練法怎麼融合配套……這纔是他最頭疼的地方。

一切的東西,都要有體系,運用,在他現在的見聞來看,明軍已經走入一個怪圈。將領只重家丁和選鋒,哨騎等少數精銳,不練營兵。而且將領不讀兵書,自己肯練武的也少了,只是要求家丁和親兵練武,此輩之中,是有一些赫赫有名的精銳,比如李家的家丁,還有未來祖大壽練成的鐵甲家丁騎兵部隊。

但一萬兵只練出一千家丁,哪一樣合算,這自然是不言自明。

想明白其中的關節,對惟功的成長也是決定性的。

(本章完)

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十六章 殺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七百章 福星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五十章 賜金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
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十六章 殺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七百章 福星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五十章 賜金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