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

李守拙奉命之後,立刻帶着自己的本陣部下,個個手持長槍趕至朝鮮使團居住之外,接了關防,把使團圍的水泄不通,除了送菜送飯的日本下人之外,任何人不得出入,更是下了嚴令,唐人和朝鮮人,絕不允許接近朝鮮使團百步之內,凡有敢違令者,一律捕拿。

他的部下,都是豐臣秀吉的直屬,也是最精銳的部隊,由他這個槍大將直接指揮,除了軍士之外,他的部下還有一些軍吏,包括兵糧奉行和小荷駝奉行,還有軍目付和使番,物見番頭等等,除了這些軍吏和軍士之外,雖然人不滿百,但建制齊全,以李守拙對大明軍制和遼陽軍制的深刻了解來說,日本因戰國發展起來的兵制,其健全和調度效率當在大明王師之上,但相比於建制更齊全周到的遼陽兵制來說,日本兵制又嫌粗疏落後的多了。

不過以近百兵丁圍住朝鮮的一百來人的使團倒是十分輕鬆,李守拙過來時,正好十來個朝鮮衛兵鬧事,當下便派了一隊足輕過去,一通拳打腳踢之後,那些朝鮮人頓時就是老實了。

“有再敢往外擅闖的,一律格殺!”

聽到李守拙的吩咐,幾個馬回,也就是本部隊的警衛,幾個旗本武士按着自己腰間的長刀,躬身而應。

朝鮮人中不乏懂日語的,這一下,院裡喧鬧中停止下來,無人再敢於出來試探了。

這種試探其實就是想看看日本人的態度,黃允吉和金誠一這一對正副使不方便出頭,他們出來也就失去了迴旋餘地,派下面的人出來鬧一鬧,看看日本人究竟想做什麼,可惜的事,答案是很明顯,他們已經被囚禁了。

李守拙在相隔不遠處選了一處民家,給了一些錢,叫原本的主人搬走,兩貫錢足夠這家人賺好一陣子,千恩萬謝之後,便是搬走了。

對他這種表現隨行的軍吏們也是見多了,當下都是笑上一笑,雖然不以爲然,不過也沒有人勸他,反正公費和俸祿都是李守拙這個槍大將的,別人也只是聽命行事就是。

在日本,除了住在“城”中的武士和相關人等,普通的平民百姓和商人都住在城四周的“町”內,町人就是下等人,根本無足輕重,戰國時期經常有攻城和圍城戰,戰事一起,首當其衝的就是住在城外圍的町人,死傷慘重也是無人去管,象李守拙這樣把町人當人看的武士,倒也真是百中無一。

選好地方,自有雜役打掃房間,小姓侍者此後李守拙吃飯洗浴,能指揮百人左右的大將身邊肯定有番役此後了,更何況李守拙是指揮的豐臣秀吉身邊的精銳部隊,雜役小姓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待洗浴後更衣,點了菜油油燈,剛要拿起書來閱看時,一個身影出現在窗外,卻是軍中的藥師許儀後前來求見。

“吃罷了飯沒?”許儀後進來,李

守拙溫和一笑,指着桌上道:“若是沒有用過,我這裡倒還有一些飯,將就墊墊肚子。”

日本軍中除了本陣大將和副將,軍師,軍奉行等高級將領和佐吏外,還有太刀持小姓,大馬印持,小馬印持,本陣旗持,旗差,太鼓,法螺貝,祈禱僧,藥師等佐雜人員,許儀後和李守拙一樣都出身島津,許儀後也是出身明朝,被海盜掠到日本,後來因爲醫術不凡在島津藩站穩腳根,得到藩主信任,後來與李守拙郭國安兩人同爲明人,交情當然十分的好,李守拙被調到大阪,成爲槍大將之後,將許儀後也請了來任本陣藥師,日子當然沒有在島津家舒服,不過以朋友情誼來解釋,倒也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懷疑。

只有這兩人彼此才知道是什麼將他們緊密相連……自從發覺郭國安和許儀後都心向故國,在這幾年裡,豐臣秀吉謀圖大明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許儀後等人千方百計想送情報給大明,但根本不得其門而入,李守拙和蘇八發覺之後果斷將這兩人都拉在軍情司的陣營之中……自錦衣衛被張惟賢接管,遲子凌毀了檔案,蘇八也無法歸建,就此投了遼陽,也成爲遼陽軍情司的一份子。

再下來遼陽船隻經常抵達日本,也有相當多的軍情司人員潛伏下來,統歸李守拙管理,日本的軍情分司效率很高,獲得了大量有用的情報,當然也是和李守拙等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許儀後苦笑道:“哪有心思吃飯?怪了,你倒真還沉的住氣!”

“怎麼?”李守拙微笑道:“難道我該愁眉不展?那樣……” шωш¸тTkan¸¢ O

他努了努嘴,外間有幾個忙忙碌碌的小姓侍童,看着都是低眉順眼,不敢隨意往這邊看過來,但誰知道,這裡頭有沒有是專門安排來監視的人手?蘇八是太刀持小姓,正在抹試着李守拙的佩刀,一心一意的樣子,但有他坐在外間,李守拙這裡好歹還能放心些,就算如此,亦是要小心翼翼,不敢隨便露出形跡。

“我等在這裡,行的事需再小心也不過,若是敗了形跡,就算知道的再多,又與事何補呢?”

蘇八正好送太刀進來,聽到李守拙的話,也是很贊同的點了點頭。在剛到日本時,李守拙只是一個青澀少年,很多東西還是他這個錦衣衛裡的老手教導的,但時勢異轉,現在的李守拙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情報主管了,而眼前這幾人,倒也是聚集了軍情司日本情報分司的最重要的人物,只是差了一個郭國安而已。

“縱然如此。”許儀後咬牙道:“明知倭人已經動員,各地的大名分別動員,年餘之內,可得數十萬軍,依我看來,倭人戰亂剛剛平定,不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有很豐富的戰鬥經驗,其火炮製作十分精良,遠在我大明鳥銃之上,更有早合之法,幾息之間便可裝填射擊,我觀倭人戰事久矣,私下說說不妨

,我大明王師,長江之南的只有水師還能與倭抗衡,陸戰絕不是對手,長江之北,九邊精騎亦要看地形方可與之對抗,若幾十萬倭奴突入,縱然大明得勝,亦必定是慘勝,所以最好料敵先機,提前有所準備,這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啊。”

許儀後雖然在大明活的並不得意,甚至是落拓,到了日本,因爲他的醫術而受到重視,日本人畢竟在戰國時期,對好的醫師極爲需求,而且不似中國,將醫者視爲下流,根本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在日本,許儀後可以直接與藩主對話,也受過豐臣秀吉的接見,因爲他是有名的藥師,水平高超,所以豐臣秀吉這個關白都破格接見過他,在大明,知縣都不可能見一個普通的醫生,除非是自己或家人得了重病,不過就算是見也是視爲僕役之流,登不得大雅之堂,無法成爲上客。

但無論如何,日本在許儀後心裡只是客居之地,大明纔是母國,他見識過日本戰國戰場上的殘酷,知道那些武士是何等的殘忍,行事是如何的酷烈,這樣的一羣人殺到母國的國土上,倒黴的多半就是和他一樣的平民百姓,燒殺搶掠之下,不知道最終活下來的能有幾人?

是以這情報傳遞不出,許儀後心中的焦急無以言表,心實難安。

“你莫焦燥了。”李守拙按一按手,笑道:“倭人雖然火器犀利精良,我大明遼東和宣大兵馬卻是彪悍絕倫,也有大炮之利,倭人的火器,在我大明佔不得什麼便宜。”

這話說的也是,倭人的火炮,也就是火繩槍是得自葡萄牙人的技術傳入,又正屬日本的亂世戰國時期,仿造之後投入實戰,然後就不停的投入技術資金來研製提高,到現在不僅是日本國內的利器,放眼全球,如果沒有遼陽火槍的話,估計也是在最頂尖的位置,僅次於在歐洲已經出現的燧發滑膛槍之下。

日本的火繩槍,機簧都是打造的十分精良,不論是盤蓋,阻鐵,火繩槽,槍管,底火盤,還是擊錘,擊錘軸,擊錘簧,火繩機機座,全部是精心打造,用料考究,在改良是閉氣螺栓之後,炸膛率極低,質量不僅在大明鳥衝之上,也在同時代的歐洲火槍之上,重量在十斤和十二斤之間,口徑十一到十八毫米,有準星和扳機,使用的是顆粒狀的黑火藥,以日本的條件來說,擁有當時亞洲最好的硫磺硝石,大明一直從日本進口,遼陽當然也進口了很多,因爲製作精良,火藥極佳,日本的火繩槍也擁有極佳的射程,在百米之內可以殺傷,五十米內可以有效殺傷,很難抵擋,火槍裝藥三錢,鉛彈三錢,通條三兩,每個火炮手身上都有竹筒裝的火藥和彈丸,戰場上可以緊急倒入槍膛,這就是所謂的早合之法,擁有早合之法的日軍火炮手,每四十到六十秒可以一發,這個速度當然是最快的紀錄,但兩到三分鐘一發是絕對可以保障的。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四十章 官店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章 牛酒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十三章 苦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四十章 官店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章 牛酒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十三章 苦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