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

前一陣,宋錢度和李文昭全別有信來,都是說今年大雨不停,一直到二月淮揚一帶還在鬧水災,所以淮揚鹽場會大量減產,最少一兩年內沒有辦法恢復元氣。

如果是在對方高產之時出來搶佔市場,引發的淮揚鹽商的反彈就會很強烈,但在這一兩年內搶佔市場,鹽商因爲自己產量不足,不會有太激烈的反應,而各地方的官府也不會太過刁難,畢竟遼鹽會解決地方食鹽不足的難題,是十分兩便的事情。

饒是惟功向來掌的住,性子沉穩,此時也面露一抹笑容。

鹽利在這個年頭真是和賣毒品差不多,弄好了的話,每年數百萬固定的收入可得,這樣豐厚的回報,自然值得笑上一笑。

而且,隨之想起來的,就是鐵。

遼東當然也是產鐵,鐵嶺之名,名不虛傳。

鐵嶺之外,遼南復州有大型鐵礦,礦牀淺,易開採,每衛也都有炒鐵百戶,專門負責將鐵礦石練成生鐵。

遼東二十五衛,每年額定的貢鐵是三十七萬斤,當然產量遠遠不止此數。

李成樑販賣到蒙古的物資之中,生鐵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種。

每年與女真人的貿易之中,生鐵也是很重要的戰略資源。

大明每年徵收的鐵課是近兩千萬斤,遼東的貢鐵實在微不足道,但並不代表遼東沒有優質鐵礦和大量的練鐵礦工。

如果大量增加鐵礦產量,不僅自用的兵器等軍需物資用錢有了保障,不必再大規模購買閩鐵,而且還可以行銷南北,是響噹噹的硬通貨。

貢鐵兩千萬斤是洪武年到永樂年間的事,然後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現在大明的生鐵出產已經不足國初的十分之一,鐵課也徵收無力,遵化鐵廠已經倒閉,南北各省的用鐵都是缺乏,如果將鐵產量提上去,所獲利潤,怕是要大過於鹽。

至於鐵場……惟功一瞬間心急如焚,恨不得飛身趕赴復州的鐵場和金州鹽池。

……

……

“大人,有緊急的事。”

目睹兩艘大船下水,滿載貨物往南方駛去之後,惟功又與王宗沐暢談竟日,談及未來數月之後,設立遼陽鎮的水師營,奏請改漕爲海之事,到時候,可以推請王宗沐出頭,附奏上疏。

至於任用王宗沐官職,那是自然沒有辦法。

致仕的侍郎不是惟功能用的上的,朝廷要啓用,最少也得用爲遼東巡撫才妥當,但這個職務,現在也不是惟功能夠左右的,是以只能繼續請老王頭冠帶閒住,只是改爲在中左所“閒住”了。

“所慮者,就是張叔大繼續秉着前見,加以壓制。再有慮者,便是朝中諸公於海運不瞭解,視海運如畏途。”

惟功臨行前,王宗沐感受到惟功身上的蓬勃生氣,卻不得不稍稍潑了一下冷水。

他很欣賞惟功,雖爲勳貴,沒有一絲紈絝氣,雖然爲武臣,卻有極大的經略文章,所做的一切,比諸文臣還要高明百倍。

能投身海運的人,絕不會是抱殘守缺的那種僵直呆板的腦子,事實上,能在朝中做到實務大臣,而不是一直在清流隊中廝混的大臣,也必然是頭腦靈活之輩。

但一想

到黨爭和人們對海運的態度,王宗沐覺得自己不妨提前給惟功潑一些冷水,以免這個青年人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老先生放心,”惟功一邊叫報信人等着,一邊笑道:“遼陽鎮已經請兵部派御史前來覈實兵冊,最少兩萬四定額,一年實餉折色十萬,本色連同馬匹豆料也得四十萬石,奏請改海運,也是減輕朝廷負擔,朝中有說怪話的,不妨和皇上算算這一筆帳,想來就會允准的。”

萬曆有些小氣,貪財,這個秉性已經傳到地方,王宗沐聽了也是微微一笑,心中對惟功的算計感到十分的欽佩。

當下兩人別過,徐渭等人和參隨護衛們一起,預備起行。

此時惟功才轉向剛剛策馬趕來的塘馬,他看清來人之後,也是一皺眉。

普通的塘馬,雖沒有進入遼東都司管轄之下的驛傳系統之內,但穿着軍服,訓練,裝備,自有一套體系。

眼前這塘馬,惟功一看便知,除了是軍鎮的塘馬之外,還是軍情局的人。

一般只有緊急情報纔會這樣處理,惟功一看便知,想來是遼陽那裡,有着緊急的情報。

“什麼事,快說罷。”

“是,大人。”那個塘馬嚥了口唾沫,趕緊又道:“京師有消息到遼陽,國峰大人一看了就派小人沿驛道趕來,沿途換馬不換人,昨日中午得到的消息……”

“快說重點。”

“是……京師消息,元輔張老大人病危!”

惟功心一沉,盯着那塘馬的眼,問道:“有沒有具體的話?”

“有!說是便血不止,人昏過去幾次,現在已經臥牀不起。我們在張府的人,還有醫官都分析了,元輔這樣的症狀,已經很難撐下去,快則三五日,慢則十天半月多,最多六月上旬,一定撒手歸西。”

“元輔有痔瘡已經好幾年,此病雖然有便血等症,但並不致命,怎麼突然變的這般?”

“這個,京師急報沒有說,小人不知。”

“好,我知道了。”

惟功心亂如麻,一種不知道什麼滋味的感覺襲上心頭。

這一天,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了,他縱不是歷史專家,張居正死於萬曆十年六月前後這個時間他還是知道的,至於死因,一直撲朔迷離。

有人說是痔瘡,也有王世貞那種說是張居正喜歡用亢陽春yao,夜夜無女不歡,旦夕伐之,望花甲又有病在身,操勞國事的人,哪裡能經的起這樣的折騰,時間久了,自然不支而死。

一直到後世幾百年,張居正具體的死因也沒有搞明白,一直算是一個迷題。

此時仍是弄不明白,惟功心中,卻是一陣陣的難言的滋味襲上心頭。

張居正好比一顆參天大樹,他在時,惟功還不覺得如何,現在感覺大明要失去這個人時,他才感覺到這個人的重要之處。

可以說,明朝在嘉靖到萬曆之間,已經有病入膏肓之勢,是高拱和張居正兩人,一前一後,挽救危亡,扶大廈之將傾。

高拱爲政的六年多時間,大明已經開始扭轉了頹勢,張居正秉政這近十一年時間,大明儼然在中興。

庫藏兩千萬以上的白銀,

數千萬的糧食,其餘的各種物資無數。

邊軍強盛,南北俱有名將。

驛傳,法度,俱有改善。

丈田之事,更是人君才能爲之,但張居正也是做成了大半。

後來雍正皇帝所謂的攤丁入畝,無非就是在條鞭法之上的改良而已,成就遠不及張居正以人臣之身完成的壯舉。

再有核實兵額,優免賦稅,免除徭役,改力役爲僉募等諸多良法。

張居正,無愧救時良相,千古一相的美名。

不足之處當然也有,而且不少,心胸不廣,打擊政敵過狠,過於講究享樂,除了條鞭法之外,沒有什麼制度上的革新,但求全責備,並無意義,自北宋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張居正已經算是不變法的變法,將財政接近破產的明朝重新又帶回國富民強的路上,殊爲不易!

“用誠,復州鐵礦我先不過去了。”在馬上,惟功匆匆吩咐張用誠等人道:“你們先去,在礦脈深厚廣博處,擇一合適地址開挖一條河流,要束河高渠,形成激流,沿礦脈四周衝涮而下。我知道那裡有一條復州河的支流,你們考察一下,擇址動工,不必等我親自去看了。”

“是,屬下明白。”張用誠知道惟功可能要回京一趟,當下肅容答道:“遼陽鎮的一切,由屬下和侍從室各參隨並各司,各營,協力來做,每日派塘馬追趕大人,每日彙總彙報。”

“你執掌中軍部,不是重大事情,各司之間的協調,調配,由你來決定就可。”

“若事急,屬下會從權,若無重大急務,當然還是大人決斷。”

惟功點點頭,知道張用誠謹慎小心,不願攬權,只是他已經將中軍部和侍從室,各司、營等框架立了起來,中軍部現在是張用誠管,自然便是可以做主,將來換一個管中軍部,一樣可以用軍令司等各司來管束各部門。

侍從室又可制約中軍部,根本不必太過擔憂。

他沒有多說,只是向自己這個最信的過的心腹微微一笑。可能現在張用誠還不能把握其中的關節之處,慢慢做着,會想通的。

……

……

待他風馳電卷的趕到遼陽之後,正好張簡修返回了遼陽。

聽聞父親病重消息,張簡修失魂落魄,簡直不敢相信。

“前五天才接到父親來信,說是身體尚好,只是需要調理,他已經請師相派得力的醫生自江南赴京,用藥中正平和,感覺身體漸適,怎麼會突然一下子……”

張簡修神色慌張,簡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張府諸子,從敬修,懋修,嗣修,到簡修,張居正都是愛之甚切,前三子,都是進士,懋修還是狀元,都爲翰林,慈父之心,連回避和科場規矩都顧不上了。

正因如此,張簡修愛武,便爲錦衣衛都指揮,便可至遼東,張居正的愛子之心,在政治人物中也是少有的。

爲大吏者,爲了避嫌,自己兒子的功業就顧不上了,在張居正之前的內閣閣老們,一旦在位時,其子少有科舉者,就是爲了衆人的悠悠之口。

張家諸子,張居正扶的有些過了,也寵的過了,此時張簡修的模樣,就是明證了。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三章 殺良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八十章 捐輸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八百章 工廠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七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
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三章 殺良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八十章 捐輸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八百章 工廠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七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