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

從寬闊筆直的道路上坐車趕路,這並不是一件爲難的事,遼陽也方廣二十多裡了,原本的歷史時空中到幾十年後破敗不堪,城池傾頹,毫無城防,努兒哈赤攻克這裡沒有廢吹灰之力,打下之後,改城中衙門爲自己居所,未已之後,就把後金的國都從遼陽這個大城搬到了瀋陽。

用老奴自己的話說是瀋陽征伐蒙古,兩三日便至,其實重要的還是遼陽已經殘敗不堪,已經不大適合當根基來經營了。

現在的遼陽當然截然不同,衆婦人抵達南城上帝廟的外圍時馬車已經不能前行了,四周倒處都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歡騰的人羣,廟會原本就是這個時代最爲叫人歡樂的節日之一,除了春節元宵之外,廟會是闔家聚集,一起娛樂遊玩的好機會,以前遼陽廟會時就很熱鬧,現在更是比以前繁華了十倍以上,各處商家也很湊趣,離大廟幾裡遠就在各處街道上擺了臨時的攤點,售賣各種精巧貨物,如果有識貨的又初來遼陽的,很可能因爲這些攤子上的貨物而驚的翻一個跟頭……實在是太叫人驚奇了。

光是松江布一種就有十幾種層次不一的布料,雖然遼陽也有大量的布匹生產出來,但論精巧和布的花樣,短期內還是松江布更勝一籌,紙也是長江南北各地造紙盛地的出產也有,這還不算稀奇,倭刀,高麗扇,蘇門達臘來的香料,犀牛角,象牙製品,真臘國的各色特產,幾乎是要在泉州或廣州,要麼就是蘇州才能瞧的着的各式的進口貨色,居然就這麼隨隨便便的擺在遼陽的地攤上頭!

有一些攤位,專門賣泰西貨,精巧的望遠鏡,鑲嵌寶石和赤金的大座鐘,精緻的小馬刀,造型各異十分清楚的鏡子,各式呢料,這年頭歐洲佬拿出來的最好的貨色,也是這麼擺在地上,任人品鑑購買。

至於那些西班牙人拿到南美唬土著的玻璃珠子,這年頭的歐洲商人當然不會拿到中國來賣,那是十足的獻醜,論文明,富裕,開化,大明別的地方也並不差,更不必提更爲繁榮富裕的遼陽了。

婦人們在隔着三裡來地的距離下了馬車,這一路只能步行過去,不過女人的天性就是愛逛街,這一路走一路看過去,倒也是樂在其中。

等到了大廟所在,賣吃食的攤子多起來,各式精緻的小吃,北方南方的都有,從快刀削的羊頭臉肉到羊雜碎湯,牛肉大包子,板刀面,再到鴨血湯,蘇式細面,細巧蘇式點心,小餛飩攤子,各個攤子上都是熱氣騰騰的,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倒也熱鬧非常。

到處都是帶着家人孩子出來遊玩的人們,不過人羣中男子較少,多半是老人和婦孺居多,男子都各有差事,在遼陽興起罕見的大征伐的時候,各司之下的不論文武工商都份外忙碌,就算這種大廟會的熱鬧時期,有時間來悠閒逛廟會的遼陽男子,畢竟還是不多。

一羣婦人在人羣中一路走向大廟門

前正中的地方,那裡有一個碩大的香爐,有幾個老道在香爐邊上照應着,與佛家規矩沒有太多區別,無非就是交錢,請香,嗑頭上香,再請個籤就完事了。

以前遼陽城裡雖然信上帝廟的多,但滿城也沒有幾戶有錢人家,就算是有心來拜神也沒有多少錢拿出來,現在人其實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敬香捨得掏錢的人卻是成十倍以上的增加,看香爐裡已經燒滿了的香灰就看的出來,幾個老道一個個樂的嘴都合不攏的樣子,看着人羣,個個都是滿面春風,一副樂悠悠的模樣。

待李達渾家幾個婦人過來,老道們趕緊上前殷勤伺候,問清楚了敬香理由之後,少不得要贊上幾句,然後忙不迭的安排給這幾個婦人敬香。

就在這幾個婦人跪下來,誠心默禱的時候,城門處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

起初沒有人在意,只是聲響越來越大,然後突然又低落下去,就象是大海潮漲,然後又突然落潮,一切顯得那麼詭異和壓抑,幾個婦人突然感覺一陣心慌意亂,敬完香後,忙不迭的站起身來,趕緊往城門處去看。

大約有四五十個騎馬的官校,正在從平夷門裡進來。

那種趾高氣揚,目空一切的神態,令得所有人都爲之側目。

很明顯,這不是遼陽的兵!

這些人,全部騎在青色或黑色的大馬之上,馬匹顯然是精心挑選出來的,高大神駿,但並不算上好的戰馬,只是架子大,看着虛好看而已。

他們的衣服,多半是青灰色的曳撒,頭上戴着灰黑色的暖帽,遼東這邊剛下過第一場雪,確實比以前寒冷的多,但這樣的天氣在遼陽人看來還很暖和,就算小孩子也還沒有戴帽,這一羣人,看起來確實誇張的多。

少半的人,戴着的卻是烏紗帽了,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繡着漂亮的圖案,腰間挎刀,足踩官靴,看起來就要威風的多。

這些普通的百姓當然認不出來,這是錦衣衛的標準服飾,飛魚服配繡春刀!

看着眼前的熱鬧場景,帶隊的錦衣衛官眼中的貪婪目光越發明顯了。

從過了牛莊驛到現在,眼裡看到的全部是繁華勝景,到處都是商家,隨地可以看到商行,客棧,騾馬大店,到處都是一副繁華之至的景像!

每一個人,幾乎都是穿着富貴,在遼陽人看起來普通的穿着打扮,在錦衣衛這些行家眼裡,就是一個個活動的人形銀庫。

京師人煙過百萬,哪裡有曾見眼前這樣的奇景?哪裡有這麼多穿着暖和,衣飾整潔,看起來家境最少是溫飽無憂的居民?這樣的人,在京師也可以稱富戶了,在這裡,似乎是最尋常的景像,根本不足爲奇。

這些錦衣衛是從牛莊驛一過來的,遼陽最富裕的地方就是以遼陽城爲中心的這些地方,論海貿發達,中左所也很不差,從一個千戶所已經發展到了五萬人

以上的城市了,但比起人口已經有五六十萬的遼陽來比還是差的遠了,從遼陽城外的幾條官道四周依官道而居的密集居民區和商業區就能看的出來,這裡究竟是多麼富裕繁華。

至於眼前,在錦衣衛眼中的這些貨物,哪一樣不是精緻而貴重的上等貨?就算在京師,也得到幾個固定的地方,比如正陽門外東西大街,比如崇文門大街,在那裡的上等店鋪才能看的着,在遼陽這裡,卻是隨處可見,上好的貨色,就很隨意的擺放在攤位上,不論是攤主還是經過的行人,絲毫都沒有什麼特異的神色。

“這一趟,我們算是抄着了。”

一個年輕的錦衣衛校尉低聲笑語,別的校尉雖不出聲,還是掛着一臉矜持的淡笑,但無論如何,衆人眼中的笑意也是十分明顯,確實,這一趟差事是抄家拿人,是好差事,但也有些風險,抄拿的畢竟是總兵官和一羣將領,這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有地方發生兵變,所以這一趟差事,有油水,也有風險,在錦衣衛內部有不少人害怕不願意來,但眼前的一切擺在眼前,所有選擇來遼陽的錦衣衛都感覺自己賺大了。

“回去之後這麼一說,王麻子幾個怕是要後悔的一頭撞死。”

“不知道能撈着多少?”

“這等地方,教那張惟功弄的這般好,可見上下還是齊心的,我等做事要小心,錢雖好,若是燙手就不美了。”

“憑他怎樣,他敢造反?”

“就是,我等可是天子親軍!憑他兵變怎地,也只是敢對付地方官吏,還真沒聽說誰敢對抗朝廷緹騎的!”

錦衣衛中,也有幾個老成的,眼神也是一樣貪婪,不過還知道有風險存在,更多的卻已經是利慾薰心,一心只想了勒索地方撈錢了。

這麼富裕的地方,不好好撈上幾個,賺個盆滿鉢滿的回去,豈不更加的叫人笑話?

錦衣衛做事,什麼時候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了?若是害怕,還真不如在家陪老婆奶孩子得了,何必辛辛苦苦跑出來這麼一遭?

“讓開,沒長眼,敢擋着老子們的路?”

錦衣衛們維持了一段好心情後,暴虐殘忍的本性又顯露出來。

這裡是平夷門,他們原本應該是從武靖門過來,除此以外也可以走肅清門,甚至是瀋陽方向的無敵門,但就是不該打平夷門或是廣順門過來。

遼陽各門,各有通往不同地點的官道,比如永智門就通往幾個遼中附近的城堡,那裡已經發現了大量的鐵礦,也就是後世鞍山所在的地方,鐵礦有不少露天的礦牀,礦脈淺,易開採,建築司已經修築了大量的大道和增道,並且將作司礦務局放了過萬匹挽馬和騾子,毛驢在那裡,人力和畜力交替使用,礦石大量開採出來,再由重要官道送往各方熔鍊。

象錦衣衛這樣南轅北轍的入城法,完全令得人想象不到。

(本章完)

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章 薊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十三章 苦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七十章 異人第十八章 境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三章 殺良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十八章 境遇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七十四章 大魚
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章 薊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十三章 苦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七十章 異人第十八章 境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三章 殺良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十八章 境遇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七十四章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