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

萬曆對自己的婚事不怎麼上心,對惟功的反而極有興趣,不等惟功繼續往下說,便是笑道:“怎麼樣,你和李家的小妹婚期定了沒有?”

惟功雖然是老江湖了,但兩世爲人婚也沒結過一回,而且這一次定了一個十歲出頭的小丫頭片子,心裡更是怪異,當下臉一紅,答道:“只是定約,離確定婚期還早着呢。”

萬曆點頭道:“你才十三不到……怪了,朕怎麼覺得你象三十!”

惟功確實太成熟了,不論做人做事都是如此,個頭比普通的壯漢還要高上三分,也怪不得人都拿他當成人來看。

惟功做汗顏狀,小心笑道:“臣的成就,還不是皇上一手調教出來的。”

“嗯,朕倒也確實不無微勞。”

惟功其實自身成長更多些,了不起是萬曆調教過他一些,張居正隔幾天叫過去耳提面命一番,當然不無幫助,不過最要緊的還是自己。

見皇帝沒有別的話說,惟功最後回奏道:“四月初四宮中換裝,派使者賜皇后並其家人服飾,四月初六皇后入宮,初八日賜皇后及後家不落夾食,十日去遊西山,十二日遊西山碧雲寺,十五日出西直門遊玩高梁橋,十五日後方無事。其間後家都隨行,勳貴,武清伯等外戚,亦允隨行。”

萬曆無所謂道:“這些都是往年慣例了,一切照舊。”

他又深深看了惟功一眼,吩咐道:“京營無用這是陳年舊帳了,現在張先生也說,京營不痛下決心整頓一番是不成的,不過還要等待時機,不過不曾想到禁軍也不堪用,也要切實整頓才行,惟功,等再過幾年,你去整頓京營,還是禁軍?”

萬曆的態度,十分隨和,不過惟功心頭一突,知道這個問題不是隨意答的。

皇帝扶持他,當然還是信任他的,不論是忠誠還是能力,但惟功自己卻知道,皇帝無親私,當年嘉靖最信的是陸炳,任職都督掌錦衣衛,授給太保,絕對是最親近的心腹武臣,但陸炳卻不能伸手到京營之中,京營始終在朱希忠等勳臣的掌握之下,太監們則掌握四衛勇營,襄城伯等勳貴掌握皇城禁衛。

大小相制,多相制衡,這纔是大明皇室任用太監,勳貴,卻沒有漢朝的外戚之禍,也沒有唐季的太監以奴制主的情況出現。

所以萬曆的話,是一個陷阱。

“臣當然還是去京營。”

“哦,爲什麼呢?”

“臣的祖上,就是爲太宗皇帝靖難之役出身,根基都在京營之內,身爲勳貴子弟,眼看京營敗壞,臣心中十分難過。皇城禁衛,臣家向來沒有參與其中,臣也不願例外。”

萬曆至此才呵呵一笑,點頭道:“朕知道了,若幾年後果真有整頓京營之事,到時候一定用你便是。”

至此君臣相對十分和睦,惟功便請辭而出。

待他出去後,瞿汝敬方道:“皇上,成國公府雖然富裕,不過比起小英國公來,還是差很遠呢。”

“惟功也是

年年進獻的。”萬曆眼中冷厲,看向瞿汝敬和其餘諸人,冷聲道:“朕知道你們的心思,惟功的家財之事,你們不必再多說了。”

他雖然貪財無度,也有些不滿惟功不肯實心進獻,但心裡也是清楚,這個少年臣子是可以倚爲心腹,用來辦大事的,不象朱鼎臣那種迂腐無用,除了一頂國公帽子之外就全無用處的廢物!

……

“呵,真冷啊。”

“就是,已經交四月了呢。”

“日頭起來時還成,現在當然冷了。”

這一天是皇后將要入宮的日子,雖然是四月上旬,但天氣早晚還很冷,特別是凌晨時,人還處於倦怠之中,起身推門而出時,不免寒氣侵體,叫人格外難受。

就算天冷,在五更前後,道路兩側就是站滿了人,差役和兵馬司的官兵站在外層,裡層是百姓,天還沒有亮,寬闊的街道兩側就已經是站滿了各色人羣。而議論之聲,當然也是不絕於耳了。

剛過五更就起來,絕對是一樁苦差,無奈想多睡睡也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況且,很多人起來,也是發自內心。自隆慶六年先皇駕崩,仁德寬厚的皇帝比嘉靖皇帝更得民心,而新皇帝纔剛九歲,不要說天下臣民,就是北京的百姓們也是心中惶恐,不知道未來的日子如何。

現在終於是有天下大治,大明中興的感覺,出於對現在朝廷的愛戴和擁護,在這一天的四更到五更之間,已經有不少百姓起身,趕往皇后入宮路線的兩側,早早就站立着等候了。

到天光微亮時,當事差使的公、侯、伯,駙馬,各領京營並兵馬司兵馬,開始沿途佈防,大興和宛平的差役,當然更是全衙出動,絕不敢怠慢這天字第一號的差事。

只是平時彈壓地面,比如西市問斬,看熱鬧的百姓絕不在少數,那個儘管舉起皮鞭,抽那些往前擁擠的搗亂的傢伙,今天卻是大喜事,皇太后早有交代,不準毆打百姓給喜事添堵,當然更不準擠踏死人,帶來晦氣,至於防止民變,失火走水,盜匪搶劫,傷人,拐賣兒童等事,更在嚴厲禁絕之內!

這樣的差事,幹好了定然有不小的賞賜,只是所出的力氣也是不小,從差役到官兵,對百姓都是好言相勸,實在有些憊懶生事的,也只是語含警告,將人勸退了事,等到了日出時分,儘管天氣寒冷,所有人都已經忙的滿頭大汗。

到得日中將盡,終是聽到鼓樂聲響,那些身子弱的婦人老人之流,情不自禁就是念了聲佛,然後便是看到綿延不盡的黃緞彩亭逶迤而來,彩亭之中,是數不盡的文玩,首飾,衣物,鞋帽等物,雖不甚看的清楚,但只要掃上一眼,就可知道是難得的上用的精品,普通人家,縱是有錢亦買不到。

更好看的是擡嫁妝的錦衣衛校尉們,一色的紅緞繡花短褂,不論是袍服的質地,還是繡的花色,都是精工所制,由蘇州織造貢入,一個人穿着還不稀奇,數百過千人穿着這一色衣服,聚集在一處,燦若雲霞,到這時,衆人都是忍

不住讚歎,有不虛此行之感。

彩亭之後,便是箱籠雜物,再之後,是各色木器,加在一處,共有超過三百樣之多,擡箱的校尉,也是過千人,在隊伍正中,是花了數千兩黃金的皇后之寶,金光燦然,更顯示着皇后與皇帝敵體身份與皇家的高貴尊嚴。

人羣每看一件,便是發出一聲感嘆,整個北京城,都是沉浸在一種喜悅與興奮的感覺之中。

等嫁妝過完,不少百姓選擇在這個空檔休息一下,沿途佈防的官兵,也略微放鬆了一些,畢竟從半夜到日中午後,對體力的消耗可不是一般的高。

只有舍人營的那些十五六歲的小舍人們,訓練又精,紀律又嚴,來回的騎馬或走路巡查,雖然也一樣疲累,但還是精神奕奕,腰桿筆直。

無形之中,也給惟功爭了不少的光,不過現在京城內外,包括普通的百姓在內都知道英國公府的少國公練兵有方,所以大家縱然讚歎,倒也沒有太多的驚奇。

“大人,似乎是有大人物過來。”

惟功處理事情的地方選在棋盤街的入口處,這裡靠近城門,地域正方,四周有玉石欄杆圍繞,形如棋盤,是京城第一寬闊地方,在這裡總理全局,發佈命令,饒是惟功和宋堯愈沈榜等人要麼精明強幹,要麼經驗豐富,在這天字第一號的大喜事面前,在幾十萬觀禮百姓的壓力之下,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在這有限的空檔裡,有一隊數十人的儀衛從西面趕來,一看便知道是侯爵以上的大人物,惟功嘆息一聲,只得趕緊迎了上去。

來的是定國公徐文壁,隆慶二年襲爵,在開邊互市一事上持正論,與張四維和張居正等大臣所見一樣,否決了英國公張溶等人的保守策略,因此也成爲勳貴中的頂尖人物。只可惜他資歷尚淺,而且現在文官勢大,他沒有能夠掌左右府事,也沒有能夠提督京營。

“下官見過國公。”

“惟功,咱們何必來這一套?”

徐文壁風度翩翩,就象一個佳公子的模樣,他在惟功面前也向來不擺駕子,見惟功要躬身行禮,一把便是搭住,笑着道:“我是有事來向你請教。”

“國公請說。”

“惟功,沿途秩序,大家都差不多,可爲什麼我那裡小偷扒手不斷,還有拍花子拐小孩的,我本想當場仗死他十幾二十個,但太后早就有言在先,不準在今天殺人打人,氣的我牙齒癢癢,偏還沒法子……”

惟功微微一笑,這徐文壁原來爲着的是此事。

自南城一役後,京城的三教九流黑惡勢力不僅在南城被滅了一個會首,在內城各處,也被順字行打的灰頭土臉。

然後王國峰發力,特務部招兵買馬,暗中開始打壓別部勢力,收編那些江湖中人,不論是青皮喇虎,過於作惡的殺之,能用的則留用。

這種佈局,使惟功在京城裡的潛勢力十分驚人,徐文壁這個定國公只是明面上的強勢,真正的地下世界,他哪裡能夠介入半分?

(本章完)

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三百章 緩急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一百章 悟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六十章 國公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章 廷仗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十九章 練槍
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三百章 緩急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一百章 悟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六十章 國公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章 廷仗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十九章 練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