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

聽到徐渭的話,武學院總務處的人一聲歡呼,頓時就是帶着早就守候在操場上的學員縱隊,立刻揮旗而出。

鼓號點聲響了起來,學員們都是嗷嗷叫着,一起隨軍旗大步而出。

若不是徐渭的威望壓着,這些傢伙早就忍不住了。

外頭已經是這樣的景像,他們也算是準軍人,就在這裡老老實實的不動?說是學員應該專心在學習之上,但那得看是什麼時候!

這種時候縮了頭,以後怎麼對面軍中的同袍,怎麼對自己的下屬講當日的遼陽之變時自己的表現?

看着這些小夥子們,徐渭也是微笑起來。

他並沒有固步自封,所以贏得了這些小夥子們的尊重,看他們急切出門的模樣,若非是自己素來的威望,怕是早就爆動了。

說起來,當世名士之中,也就是徐渭能成功的掌管起武學院來,換了別的所謂“名士”或是“大儒”,根本就摸不着邊,進不得門。

光是一個炮兵學說,怎麼步炮配合,標尺規範,戰場調整射矩,平時的訓練科目的整編調整……遼陽的火炮越鑄越精良,已經出現了大麴度炮架牽引的炮車,炮身越來越輕,而整體越來越穩固,可容納的火藥量也增加,推射力加大,炮彈射擊之後的殺傷力和距離當然也增加不少,戰場火炮從標配四磅炮到六磅、九磅、十二磅都有,而且現在大量配給重炮,這就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很多東西,卻是在武學院裡就開始試驗和推進了。

學校是罕有的可以在大校場內靶山裡不停試射火炮的所在,將作司的火炮部門都已經透到城東南人跡較少的地方去了,畢竟一天試炮太多次,也確實過於擾民。

除了炮兵,還有方陣步兵,鴛鴦戰兵,各類騎兵,每一類屬的騎兵在訓練科目上就是完全的不同……徐渭在教導李氏兄弟幾人的時候,感覺還是輕鬆寫意,李家的騎兵戰法雖然有自己的一套,但並沒有脫離過去的範圍,只是細節上和其餘九邊騎兵有所不同,這對學究天人的徐渭來說根本不算回事,而最讓他傷心失望的就是李如鬆等人,有的表面恭謹,卻無心向學,和自己學習只是一個面子上的事情,另外的連面子上的恭謹都辦不到。

固步自封,洋洋自得,敗家就在二十年內,這是當年他對李家子弟的評價。

而眼前的一切,自是與在李家時完全沒有絲毫的相通之處。

學校風紀井然,紀律嚴明,學子們朝氣蓬勃,一心向上,教授同僚少數是有志兵學的飽學之士,更多的是軍中選拔出來的參謀型人才,都是聰明又肯幹年輕人,最多年紀將近中年,在這些人的輔助下,這七八年來,武學院已經有兩批學員畢業,有一些優秀的畢業生留校任教,進一步擴大了武學院的規模,現在在校的學子已經有一千五百人之多,比起當年的三百人左右擴大了五倍,而再過幾年,規模便能達到三千人左右。

對遼陽未來的二三十萬人左右

的規模來說,這個軍校未來的規劃也是已經足夠。

通信,後勤,騎兵,步兵,炮兵,諸多部門,盡在徐渭掌握之中,總兵官只是名義上的山長,每逢節慶和重大校慶,惟功會親臨本校,做一些福利發放的事情,使得自己的威望和影響保持在學員心中。

對這件事,徐渭也是心裡明白的很……這是惟功這個總兵官的禁臠所在,儘管他平時負責學校,但在升賞黜罰等事上,還是以惟功爲主,而且每逢大會,惟功也是必定要請到場的。

對這一點,昔日傲氣十足,抗上睥下的鬼才,似乎已經是改了脾氣。

“學校一出,估計中軍部也要收網了。”看着眼前情形,徐渭呵呵笑將起來。

……

……

中軍部也確實要收網了。

學校出動的消息在傍晚時分傳到中軍部,孫承宗大感振奮,但聽說是李植等人趕到遼陽的建議被張子謙接納後的結果時,也是不禁啞然失笑。

這樣的事,哪怕是他這樣的人事前也想象不到的。

誰能想到,昔年在張四維手下對惟功百般刁難的李植幾人,居然會在狼狽之餘,跑到遼陽來了?

但這事不是他操心的範圍,孫承宗要做的,便是將密佈城中的大網給收起來,然後便是等惟功回來做出決斷了。

“李汝培這廝還真是厚臉皮。”

徐光啓坐在一邊,一臉沒心沒肺的憊懶模樣,他每日公務做完之後都是習慣到孫承宗這裡來閒聊一陣,不過多半是他說話,孫承宗隨口應答,中軍部的事情可是比屯田司要重要的多了。

“也由得他,就怕簡修不會放過他們。”

“說的是,不過李植這廝敢來,肯定還是有所準備的。”

“嗯。”孫承宗也是點頭,心有慼慼。他不是笨蛋,也是一個頂尖的聰明人,不過孫閣部向來不大喜歡摻合到黨爭中去,在天啓朝東林黨和魏忠賢的決死戰鬥中,孫承宗介入的少,也並不深入,加上身份超然,最終在東林黨被魏九千歲痛加清洗的時候,孫承宗只是卸職返鄉,悠然閒居罷了。

現在這會子,想到遼陽多出李植這樣的人,孫承宗的心裡就是有些不大舒服,以他傳統士大夫的德行操守,想說容納李植這樣的人融入本鎮體系之中,他還真的沒有這樣的雅量。

但從本鎮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海納百川,兼收幷蓄,惟功將來的成就肯定不止眼前這一點,若是眼下都容不得異見者,將來何談更上層樓?

李植等人,應該就是看明白了這一點,這才施施然趕到遼陽來找機會,原本他們應該就是此生窮困潦倒,各方勢力都加以排擠打壓,毫無機會纔是。

“愷陽,你別管李植他們,想想自己怎麼給大人請罪吧。”徐光啓懶得去管李植幾個,反而擔心起孫承宗來。

這次事鬧的很大,固然一下子解決了城中人心歸附和錦衣衛帶來的麻

煩,但孫承宗拒不執行惟功之令,而獨斷專行,惹出這般大事來,後果究竟如何,誰能知道?

“大人應當不會如何的。”孫承宗呵呵一笑,坦然道:“若真有什麼懲罰,只要還留在遼陽之內,難道大人還能不用我嗎?”

“這倒也是。”

對文官來說,職務的變遷根本影響不了太多,畢竟資歷能力人脈在,不比武將,指揮一個營便是一個營,一個隊便是一個隊,戰場決斷權不是說笑的,老上司的面子也不能給。象孫承宗,如果貶去屯田司,難道徐光啓還能真的拿他當下屬來看?

“最近的工作中心,還是在準備迎接獻俘大典回來的將士和準備大人的受封大典吧。”

“這是大喜事啊,不知道我等能有什麼升遷途徑。”徐光啓眨眨眼,這一次遼陽人人有份,文官也在其中,當然朝廷不可能授給遼陽軍鎮的文官們真正的要職,不過估計會設法解決一些遼陽文吏的待遇問題,象張用誠那樣走武職道路行文官事,並不是徐光啓等人所樂意的,大家都有舉人或秀才的功名,因爲感遇惟功的恩遇之德和想做一番事業才留下來,當然,優厚俸祿也是重要因素,不過轉文改武,輿論壓力真不大容易接受,就算現在是在都司衙門任經歷,是佐雜文職,但畢竟還是文官袍服在身上,如果改爲武職,就算授給二品或一品的武職,心裡仍然是很難接受的。

這當然不是徐光啓等人歧視武職,遼陽全境以內,不僅沒有歧視武職的現象,相反,武人的地位在遼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原本就是軍鎮,而當家人又是惟功這樣的純粹的總兵官,加上遼陽軍人每戰必勝,平時還有軍民共建等項目,軍紀又好,待遇優厚,誰還瞧不起軍人?

徐光啓等人憂慮的是家族中人,他們的至親有不少都搬到遼陽來了,但一個宗族當然不可能全部離開故土,哪怕是遼陽很好,但故土難離,除非窮困難當的家族,但那樣的家族,一般也是培養不出功名人士的。

如果能繼續在文職系統內升遷,哪怕是佐雜官員,對徐光啓這一類的官員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消息了。

當然,如果未來遼陽真的發展到對抗壓制整個大明的巨無霸,遼陽體系之內的官職就會壓倒大明官職,但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對武職官員們來說,倒是早就無所謂了。

郭守約等營官級早就加到左右府都督,最不濟也是都督同知,這一次估計連司把總都能加功到都指揮或都同一級,局百總就能到衛指揮,一個旗隊長,指揮不到四十人,估計就能加衛指揮僉事的四品官職……朝廷武職,不僅在大明內部不大值錢,在遼陽,更是成了叫人根本不在意的大路貨了。

“此是大人要操心的事。”孫承宗對這個問題不甚在意,高陽孫氏不比江南地方出身的人,對文官雜職沒有那麼大的心理優勢,佐雜文職也是官職,只要立功之後,朝廷對他們這些佐雜官員一樣有誥封便是了。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七章 入京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十章 武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
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七章 入京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十章 武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