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

“來來來,將這些皮貨先卸了,趕緊趕緊。”一個工頭模樣的粗豪漢子,大冷的天還敞着懷,身上熱氣蒸騰,拼了命的吆喝着。

往宋家商行的渡口擠了十來艘小船,正在這大漢的提調下,拼了命的來來往往的卸着貨。

這些江船其實已經是很大了,江南的船,林林總總,有的只適合一兩人坐,一般的能坐十來人,從瓜洲渡到水西門這樣的橫江而渡的江船纔是大船,一船能坐幾十人不等,最大的就是漕船,載運糧食,一路從江南各地將糧食彙總了,負責漕運的衛所兵,後來就是漕幫的源頭,也是清季青幫的前身,由這些人一路運糧沿水路到通州,然後卸糧運進庫裡,這就是漕運。

漕船多半在清江浦的工部的造船廠裡出產,因爲事關國家動脈,不管官員怎麼庸碌無能,清江浦還是迅速發展了起來,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落,漸漸發展而沿岸十幾裡的繁華地界。

不過眼前卸貨的這些船,卻比漕船也不差,他們是從江上更大的海船之上將貨接了下來……最近是枯水期,遼陽來的海船都是上千料以上的大船,停泊不易,很容易陷在淤泥裡頭,宋家的人只得動用這些江船,一船船的從海船上卸下貨來。

這一船船的全部是皮貨,在這個小冰期已經開始肆虐的時代,江南也是一年得下十來場雪,而且因爲是水鄉,冬天的溼氣要比遼陽那邊重的多,又溼又冷,經常是下着雨就下起雪來,整顆樹上全是冰掛,路上也是又冰又滑,比起純粹的雪路要難走百倍。

在這個年頭,不要說赤貧的家庭,就是普通的中產之家,冬天被凍死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有這些源源不斷送過來的皮貨,最少可以保障不少人在這難捱的季節裡不被凍死。

宋家的倉庫之中,也是堆滿了這些皮貨,因爲和遼陽的關係最爲密切,宋家在遼陽那邊直接有自己的收貨點,受到很不錯的照顧,成本控制的很好。象江南這邊普通的商家就是從唐家和李家等遼陽商家手中拿貨,當然更多的是從順字行手裡進貨,價格較爲透明,就是按購買的量來計價,這樣利潤當然有限,和宋家這種直接收貨的大商家沒得比。

“宋瑞,還有幾船?”

雖然在問着話,宋錢度的眼中卻沒有什麼欣喜之色,相反,卻是有重重隱憂。

叫宋瑞的漢子大聲答道:“回老爺的話,最多再搬運十個船次,也就夠了。”

宋錢度披着一件玄狐皮的大毛衣服,三十來歲的人,看起還象一個青年,但臉上的氣質卻是明明白白上位者的氣息,透着精明和長期主事者纔有的特別氣質,現在已經是萬曆十九年的初春,但天氣還是一天冷過一天,看樣子短期內還沒有和暖的跡象,皮貨在年前已經感覺囤積的夠多,但實際賣起來,仍然是感覺遠遠不夠。

在的宋家已經是他掌舵,老太爺前幾年過了世,剩下的叔伯輩都服了氣,任憑他指派做事。宋錢度原本事事稱心,但從去年年尾開始京裡往江南派稅監和礦使,礦使主要集中在北方,只有馬鞍山一帶派了一個,但稅監就多了,松江蘇州常州到處都有,江南稅監最大的那位就駐在蘇州,年前年後,鬧的雞飛狗跳,已經逼死了不少人命。

宋家是大家族,一時半會的倒也不怕,家裡這些年經商順利,錢財充裕,在族學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族中子弟已經有十來個當官的,雖然京官只有兩位,但有一個是監察御史,一般這樣的家族,就算是太監也會留一點情面,畢竟弄到和文官死嗑也不是什麼好事,但別的人家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據宋錢度所知,光是蘇州城裡就在年前攤派了四十來萬兩的加稅,這些稅說起來對蘇州商人也不算什麼,一座茶樓裡聚一羣商人,雲淡風輕的就能把銀子湊起來,這幾年拜遼陽所賜,蘇州的各項行當也發展起來了,原本用百來個織工就算大老闆,現在也就是馬馬虎虎剛入行的水平,用工過千人的也是有不少家了,宋家自己的絲廠就用了五千來人,產口直接就由遼陽運到日本和呂宋還有馬六甲各地販賣。

到馬六甲是和葡萄牙人打交道,呂宋是西班牙人,只有和在後世印尼的荷蘭人,遼陽處於一直的敵對狀態,當然也就做不起生意來。

海外市場漸漸打開,出貨量自然也大量增加,其實這個時代原本就是隆萬大開海後井噴式的發展期,一直到崇禎年間,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涌入中國,這個貿易量可不是虛的,現在也不過就是剛剛開始,只是遼陽因爲惟功的關係,恰逢其後,有效的推動了一把而已。

就是這樣,蘇常等地已經是富裕的不行,但再肥的肥肉,也架不住一羣狼來啃。據宋錢度所知,不僅是各地有稅監太監,還帶着大量的錦衣衛和府軍前衛等御前親軍充任的副使,幫手,這些人身後又是勳貴親臣,這幫人原本就人多勢衆,到了江南,就開始招兵買馬,將地方打行裡的那些遊手無賴,地方上的惡棍全部招納至旗下,這些傢伙原本就是壞到流膿的惡人,此時自然是如蒼蠅見了屎般,嗡嗡幾聲便是投效其下,宋錢度在年上已經和不少世交的大家族打過招呼,各家要謹守門戶,加強戒備,如果在可接受範圍內的攤派就交上去,如果稅監真的把大家往死路上逼,自然就是要設法反抗。

宋錢度心裡的隱憂不在於此,而是在各地的書香世家的態度上。

說來也怪,這些大世家也是有着生意和大量的土地,財富極多,稅監之事,對他們也有莫大的影響,但這些大世家,包括顧家夏家徐家申家王家等最頂級的大世家在內,全部都在稅監一事上失聲,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應。

這一下苦的還是那些中小商家,第一撥攤派就是放在他們頭上,

跳井的有,全家出門避禍的也有,整個江南都因爲這事沒過好年,偏那些大世家卻成了啞巴聾子,要知道若是別的事,早就有這些家族的人出來說話了。

江南這地方,向來被稱爲“鬼國”,皇帝的詔令也不一定有這些世家發話管用,向來是關起門來自成一統的地方,這一次皇帝派了稅監來搶錢,他們倒是老實了?

宋錢度隱隱覺得這事情不對,其中必有蹊蹺,但江南真正的權門世家還不是宋家能接觸到的……論財富宋家是頭一份了,田畝在江南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有好幾萬畝,這還是顧忌着叫人眼紅不大敢買了,而且遼陽的理念是錢來用做更大的投資,投給土地是成本大見效的投法,並不合算,在這種理念影響下,宋家也沒有拼命買地,而是把大量的現銀再投入到工廠和商行中去,生意滾雪球般的越做越大,現在最少也有三百萬左右的傢俬,對一個十年前只有幾十萬家產的商家來說,這樣的發展簡直是可以用奇蹟來形象。

但論起政治權力來,宋家就提不上把了,就象太倉王家,那是世代簪纓的大家族,有幾個世家,自前宋開始就科舉入仕,北宋,南宋,前元,一直是官宦世家,到本朝爲止五六百年一直是江南的望族,這樣的人家,本身的官可能沒有幾個,甚至一個也沒有,但對江南政局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因爲這些家族是用姻親和故交來彼此結交,彼此配合,只有到了一定的層次,符合他們的標準了,纔會被納入他們的圈子之內。

宋家其實實力也差不多了,但始終沒有進入核心圈子,人家就是不帶宋家玩,這裡頭的原因宋錢度也打聽到了,根子還是出在宋家和遼陽的關係過於密切之上。

這些年江南雖然和遼陽保持着十分熱火的商業往來,但很明顯,兩邊的政治圈子是水火不相容的狀態,顧憲成的事情雖然是個例,而且因爲遼陽的凌厲反擊沒有哪一個家族繼續跟進,但各大家族對顧憲成的同情和幫助也是很明顯的……不然的話,東林書院是說開就能開的起來的?一上來就是大修書院,大造聲勢,以一個黜落回鄉的普通官員的能量,能造出這般大的動靜來?

很明顯,東林書院就是江南勢力組成的東林黨放在江南的一顆重要的棋子,造聲勢,拉人進入東林的圈子,都是出在這個書院上,而各大世家也是後頭下棋的人,他們將顧憲成這樣與遼陽有深仇大恨的人推在前臺,對遼陽心底裡的觀感和想法,也就不問可知了。

雖然眼前的情形如烈火烹油,但危機就在眼前,宋錢度的眼中有重重隱憂,也就不足爲奇了。

“老爺,稅監到我們家門口了。”

就在宋錢度心思不寧的時候,一個家中長隨快馬加鞭的趕了來,不及下馬,就是在馬上大聲喊叫,而說出來的消息,也是令宋錢度渾身一震,繼而面色大變!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七百章 福星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
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七百章 福星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