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辭。”
張惟賢眼神中滿是誠摯的色彩,一邊將莊契送到譚康手中,一邊道:“你家口多,現在鎮撫司光景也不如前,其實日子過的並不寬裕,我好歹是國公府裡出來的,又被放在這個位子上,正要老哥的鼎力相助,所以這是以我有助你之無,也是借你之有,助我之無,老哥,你懂我的意思了嗎?”
譚康的家境確實一般,嘉靖年間在錦衣衛裡混的,隨便也能混幾個莊子在手,可現在是萬曆年了,連隆慶的六年,這十來年來是東廠壓着錦衣衛不放,錦衣衛的地盤日漸萎縮,收入當然也是大不如從前了。
這個時候,這莊契雖不說是雪中送炭,但也是叫他做夢也笑醒的重禮了。
譚泰想了想,索性跪了下去,叩頭道:“大人,以前光聽說第一等的公侯大府裡出來的,都喜歡作賤欺侮人,所以大人來了,下官心裡並不悅意,現在想想真是豬油蒙了心。以大人這樣待人的,天底下怕也是找不到多少,下官沒別的說法,大人叫風裡雨裡,或是刀山火海,下官只聽命行事就是了。”
張惟賢要的就是這樣,他又不似惟功,幾年前就開始經營自己的勢力,又建立起順字行這樣逆天的商行出來,他沒這機心,也沒這手腕和實力,更沒有惟功的武力和商業上的奇想,但好在底子厚實,從現在開始經營,未始幾年之後,自己就建立不起真正的勢力基業來?
原本的國公子弟是不需要如此的……承襲國公,受職營務,然後一步步執掌左府或右府事,提督京營,自然而然的就有大票的武臣侍奉在左右,根本不需要花錢去經營勢力,但現在有自己的好五弟步步緊逼,也只能這麼拼命的灑錢示好,用這種邀買人心的法子來奮起直追。
“老哥不必如此,現今國泰民安,有什麼事能叫你經歷風雨?”
“是是,是下官口不擇言了。”
“只有一件事,還是要拜託你老哥的。”
“請大人直說,下官無不照辦。”
“我那個好五弟……”
“我懂,我懂!”身爲錦衣衛的人,張家這哥兒倆的恩怨錦衣衛的鎮撫官若是不知道便成了笑話了,張惟賢一說,譚康便拍着胸脯道:“一切包在下官身上,以後舍人營有什麼動靜,還在順字行,下官都會派人去盯着,會在每天晚上寫成節略,着人送到大人府上。”
“如此最好。”
八千兩銀子就買來一條忠狗,效果極佳,張惟賢很舒適的半倚在身後的官帽椅上,笑吟吟的答應下來。
譚康辭出不久,張惟賢看看天黑了,也是出門回府。
他上任之後,每日要在公廳中辦事到天黑,天明即至,天黑乃出,錦衣衛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年輕和賣力的主官了,有這樣的上司,下頭的人都是振奮起精神來,不敢怠慢,惟恐生出事非來。
待張惟賢出來時,英國公府和錦衣衛的屬員們都迎上來。
“小王,聽說你老婆生了?這是上好的阿膠,拿去給你媳
婦補一補。”
“李校尉,聽說你母親身子弱要進補?這人蔘好歹是成形了,也是正經的山參,不要去藥房買那些哄人的蘿蔔纓子,拿這個去用。”
“張經歷,你家的喜酒我是不得空去喝,這是禮金……不要推,禮不可廢,我再有身份也是要遵循這個禮,是不是?”
一路出來,不管是普通的校尉力士,還是經歷,總旗到百戶之類的武官,張惟賢個個都應酬的十分得體,送的東西不一定很貴重,但都是花了一些心思。
他的奴僕有十餘人跟在任上,每日不停的打聽消息,替他邀買人心,這會子連出衙門回家的功夫,張惟賢也是要順手做一些人情。他的長相和氣質都是溫文儒雅,哪怕是在錦衣衛這種凶神惡煞聚集的地方也是感動了不少人,與人接洽交淡時,不擺國公府裡出身的架子,叫人如沐春風,短短時間,官聲之好,已經聲入九重。
“辦差,辦事,做人,你急功近利,我就廣結善緣,你剛愎自用,我就凡事和光同塵,你得罪人越多,我就結識人越多,我大明太平二百餘年,以前如你這樣的,就沒一個落着好下場……我哪一點都要蓋過你……我的好五弟!”
騎在馬上,長隨們打起國公府的燈籠來,前前後後簇擁着,在馬上,張惟賢終於吐出一口惡氣,在錦衣衛和宮中經營了這麼多天,他已經有信心,未來的日子裡,英國公府,絕不可能只有一個張惟功存在於京城百姓和朝廷百官的眼中,他張惟賢,纔是正經的國公府邸嫡長出身,纔是國公府的代表!
……
“相公留,則天下蒼生幸甚,相公去,則天下萬世幸甚!”
“叔然,你的意思就是說,僕留,則可有利現在的國事,造益蒼生,僕去,則爲萬世立一標杆,遺澤萬世?”
“是的。師相所說不差,學生正是此議。”
時間一晃,已經是十月初九,這段時間裡,朝野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好象一下子朝廷變的太平無比,各大衙門逢朝會時,幾乎都要無事可奏了,每個人都是小心翼翼,惟恐在這個時候碰上雷點然後被炸的粉聲碎骨。
各方勢力都是在觀望,在猶豫,哪怕是身爲事件最中心的張居正,也是如此。
到底是奪情還是丁憂,張居正最少在此時,還真的是沒有定見。
奪情當然是最情願的,但在輿論和事實上的阻力會有多大,很難預料。在大明當官,特別是當元輔這樣的重臣,道德上是不能有瑕疵的,特別是大明有特別的言官政治,祖宗法度是以小制大,就算是宰輔重臣亦不能壓制御史和給事中這樣的科道小臣,此事如果按奪情的路子走,會引發多大的風波,殊難逆料。
“頭巾迂論!”
先前說話的是宋堯愈,是個舉人,座師便是嘉靖年間爲祭酒的張居正,會試久試不中,但天資聰慧,能夠舉一反三,公文書信也頗來得,被張居正收納到府中做了門客,做一些迎來送往和代寫書信等雜事,是很受信任的門客中的心
腹,和遊七這樣的江湖氣息重的管家是兩碼子事。
冷言冷語諷刺宋堯愈的,則是張居正在官場中的第一心腹,戶部侍郎李幼孜。
“元樹,何必咄咄逼人?”
宋堯愈的臉色有點發白,但臉上的神情仍是無比堅定:“師相知道學生的,一生再無寸進的可能,這十數年來一直仰賴師相的照顧方有今日,所謀者,無非是師相的安危。現在退下來,則以師相的功勞來說,縱然繼任者會有異志,但不過可能是小困,將來主上親政,思念師相,仍然有可能派專使驅車再招師相回任,而此時堅拒不退,則將來禍必及身,學生斗膽,說這樣的話真是百死莫及,但這是肺腑之言,縱師相怪罪學生,學生也一定要將心裡的話告訴師相知道。”
張居正原本也有些懷疑,宋堯愈是不是接受某個政敵的請託,故意用這樣的話來勸自己退位,給別人騰位置。
但宋堯愈此時的話確實是出自肺腑,臉上一片赤誠,回想這十幾年來,宋堯愈幾乎不出張府,每日應承,多少機密心腹大事託在此人身上,而此人蔘與密勿,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也不大可能被別人收買。
當下心中被觸動了一些,但宋堯愈的話並不能說服他,想了一想經,張居正委婉道:“呂調陽向來追隨於吾之後,今日吾尚未出春明門,他便已經公然受謁,若吾去,則此人爲首輔,光景又會如何呢?”
一席話說的宋堯愈也是啞口無言,呂調陽已經算是性子陰柔的了,而且一直是張居正調教出來的心腹,人稱伴食次輔,這樣一個老好人的助手,張居正還沒宣佈丁憂呢,已經照例受謁,一點謙虛的表示也沒有,若張居正真的離開的話,他會怎麼樣建立自己的權勢,阻止張居正在二十七個月後起復,這是想當然的事。但無論如何,宋堯愈始終堅持自己的見解,張居正是掌握相權和皇權一部份,現在皇帝尚幼,得罪不深,毅然去位,既不會叫士林失望,落下清議罵名,又可以藉此機會等候皇帝成年,若親政的皇帝還是信任,不妨再出來繼續執政,否則,就此退休,可保家族和自身下半身的富貴榮華。
“今日至此,待吾想明白了再說吧。”
張居正見宋堯愈無語以對,便溫言將他送出。
待宋堯愈出去後,李幼孜便陰沉着臉道:“元輔切勿聽叔然的迂論,他太迂闊了!以元輔現在的地位,還有太后的信任,馮雙林的配合,大政一切操持在手,所行政務革新的諸事,可以繼續推行下去。若退,縱使三年後能捲土重來,可從隆慶年至於已經六七年時間,所行一切,都將浪擲,白費功夫!現在就算有人攻擊,元輔將那些呆鳥全壓下去,出頭的狠打一批,看誰敢齜牙?”
張居正自己也是這樣的看法,大權在手,馮保和太后支持,就算清議上有小小責難,又能怎麼樣?誰不會省時度勢,難道還真的和自己撕破臉皮不成?
但他不想驟然下決定,只淡淡道:“元樹也去休息吧,此事吾還要再考慮一下,才能做出決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