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

“你不必辭。”

張惟賢眼神中滿是誠摯的色彩,一邊將莊契送到譚康手中,一邊道:“你家口多,現在鎮撫司光景也不如前,其實日子過的並不寬裕,我好歹是國公府裡出來的,又被放在這個位子上,正要老哥的鼎力相助,所以這是以我有助你之無,也是借你之有,助我之無,老哥,你懂我的意思了嗎?”

譚康的家境確實一般,嘉靖年間在錦衣衛裡混的,隨便也能混幾個莊子在手,可現在是萬曆年了,連隆慶的六年,這十來年來是東廠壓着錦衣衛不放,錦衣衛的地盤日漸萎縮,收入當然也是大不如從前了。

這個時候,這莊契雖不說是雪中送炭,但也是叫他做夢也笑醒的重禮了。

譚泰想了想,索性跪了下去,叩頭道:“大人,以前光聽說第一等的公侯大府裡出來的,都喜歡作賤欺侮人,所以大人來了,下官心裡並不悅意,現在想想真是豬油蒙了心。以大人這樣待人的,天底下怕也是找不到多少,下官沒別的說法,大人叫風裡雨裡,或是刀山火海,下官只聽命行事就是了。”

張惟賢要的就是這樣,他又不似惟功,幾年前就開始經營自己的勢力,又建立起順字行這樣逆天的商行出來,他沒這機心,也沒這手腕和實力,更沒有惟功的武力和商業上的奇想,但好在底子厚實,從現在開始經營,未始幾年之後,自己就建立不起真正的勢力基業來?

原本的國公子弟是不需要如此的……承襲國公,受職營務,然後一步步執掌左府或右府事,提督京營,自然而然的就有大票的武臣侍奉在左右,根本不需要花錢去經營勢力,但現在有自己的好五弟步步緊逼,也只能這麼拼命的灑錢示好,用這種邀買人心的法子來奮起直追。

“老哥不必如此,現今國泰民安,有什麼事能叫你經歷風雨?”

“是是,是下官口不擇言了。”

“只有一件事,還是要拜託你老哥的。”

“請大人直說,下官無不照辦。”

“我那個好五弟……”

“我懂,我懂!”身爲錦衣衛的人,張家這哥兒倆的恩怨錦衣衛的鎮撫官若是不知道便成了笑話了,張惟賢一說,譚康便拍着胸脯道:“一切包在下官身上,以後舍人營有什麼動靜,還在順字行,下官都會派人去盯着,會在每天晚上寫成節略,着人送到大人府上。”

“如此最好。”

八千兩銀子就買來一條忠狗,效果極佳,張惟賢很舒適的半倚在身後的官帽椅上,笑吟吟的答應下來。

譚康辭出不久,張惟賢看看天黑了,也是出門回府。

他上任之後,每日要在公廳中辦事到天黑,天明即至,天黑乃出,錦衣衛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年輕和賣力的主官了,有這樣的上司,下頭的人都是振奮起精神來,不敢怠慢,惟恐生出事非來。

待張惟賢出來時,英國公府和錦衣衛的屬員們都迎上來。

“小王,聽說你老婆生了?這是上好的阿膠,拿去給你媳

婦補一補。”

“李校尉,聽說你母親身子弱要進補?這人蔘好歹是成形了,也是正經的山參,不要去藥房買那些哄人的蘿蔔纓子,拿這個去用。”

“張經歷,你家的喜酒我是不得空去喝,這是禮金……不要推,禮不可廢,我再有身份也是要遵循這個禮,是不是?”

一路出來,不管是普通的校尉力士,還是經歷,總旗到百戶之類的武官,張惟賢個個都應酬的十分得體,送的東西不一定很貴重,但都是花了一些心思。

他的奴僕有十餘人跟在任上,每日不停的打聽消息,替他邀買人心,這會子連出衙門回家的功夫,張惟賢也是要順手做一些人情。他的長相和氣質都是溫文儒雅,哪怕是在錦衣衛這種凶神惡煞聚集的地方也是感動了不少人,與人接洽交淡時,不擺國公府裡出身的架子,叫人如沐春風,短短時間,官聲之好,已經聲入九重。

“辦差,辦事,做人,你急功近利,我就廣結善緣,你剛愎自用,我就凡事和光同塵,你得罪人越多,我就結識人越多,我大明太平二百餘年,以前如你這樣的,就沒一個落着好下場……我哪一點都要蓋過你……我的好五弟!”

騎在馬上,長隨們打起國公府的燈籠來,前前後後簇擁着,在馬上,張惟賢終於吐出一口惡氣,在錦衣衛和宮中經營了這麼多天,他已經有信心,未來的日子裡,英國公府,絕不可能只有一個張惟功存在於京城百姓和朝廷百官的眼中,他張惟賢,纔是正經的國公府邸嫡長出身,纔是國公府的代表!

……

“相公留,則天下蒼生幸甚,相公去,則天下萬世幸甚!”

“叔然,你的意思就是說,僕留,則可有利現在的國事,造益蒼生,僕去,則爲萬世立一標杆,遺澤萬世?”

“是的。師相所說不差,學生正是此議。”

時間一晃,已經是十月初九,這段時間裡,朝野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好象一下子朝廷變的太平無比,各大衙門逢朝會時,幾乎都要無事可奏了,每個人都是小心翼翼,惟恐在這個時候碰上雷點然後被炸的粉聲碎骨。

各方勢力都是在觀望,在猶豫,哪怕是身爲事件最中心的張居正,也是如此。

到底是奪情還是丁憂,張居正最少在此時,還真的是沒有定見。

奪情當然是最情願的,但在輿論和事實上的阻力會有多大,很難預料。在大明當官,特別是當元輔這樣的重臣,道德上是不能有瑕疵的,特別是大明有特別的言官政治,祖宗法度是以小制大,就算是宰輔重臣亦不能壓制御史和給事中這樣的科道小臣,此事如果按奪情的路子走,會引發多大的風波,殊難逆料。

“頭巾迂論!”

先前說話的是宋堯愈,是個舉人,座師便是嘉靖年間爲祭酒的張居正,會試久試不中,但天資聰慧,能夠舉一反三,公文書信也頗來得,被張居正收納到府中做了門客,做一些迎來送往和代寫書信等雜事,是很受信任的門客中的心

腹,和遊七這樣的江湖氣息重的管家是兩碼子事。

冷言冷語諷刺宋堯愈的,則是張居正在官場中的第一心腹,戶部侍郎李幼孜。

“元樹,何必咄咄逼人?”

宋堯愈的臉色有點發白,但臉上的神情仍是無比堅定:“師相知道學生的,一生再無寸進的可能,這十數年來一直仰賴師相的照顧方有今日,所謀者,無非是師相的安危。現在退下來,則以師相的功勞來說,縱然繼任者會有異志,但不過可能是小困,將來主上親政,思念師相,仍然有可能派專使驅車再招師相回任,而此時堅拒不退,則將來禍必及身,學生斗膽,說這樣的話真是百死莫及,但這是肺腑之言,縱師相怪罪學生,學生也一定要將心裡的話告訴師相知道。”

張居正原本也有些懷疑,宋堯愈是不是接受某個政敵的請託,故意用這樣的話來勸自己退位,給別人騰位置。

但宋堯愈此時的話確實是出自肺腑,臉上一片赤誠,回想這十幾年來,宋堯愈幾乎不出張府,每日應承,多少機密心腹大事託在此人身上,而此人蔘與密勿,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也不大可能被別人收買。

當下心中被觸動了一些,但宋堯愈的話並不能說服他,想了一想經,張居正委婉道:“呂調陽向來追隨於吾之後,今日吾尚未出春明門,他便已經公然受謁,若吾去,則此人爲首輔,光景又會如何呢?”

一席話說的宋堯愈也是啞口無言,呂調陽已經算是性子陰柔的了,而且一直是張居正調教出來的心腹,人稱伴食次輔,這樣一個老好人的助手,張居正還沒宣佈丁憂呢,已經照例受謁,一點謙虛的表示也沒有,若張居正真的離開的話,他會怎麼樣建立自己的權勢,阻止張居正在二十七個月後起復,這是想當然的事。但無論如何,宋堯愈始終堅持自己的見解,張居正是掌握相權和皇權一部份,現在皇帝尚幼,得罪不深,毅然去位,既不會叫士林失望,落下清議罵名,又可以藉此機會等候皇帝成年,若親政的皇帝還是信任,不妨再出來繼續執政,否則,就此退休,可保家族和自身下半身的富貴榮華。

“今日至此,待吾想明白了再說吧。”

張居正見宋堯愈無語以對,便溫言將他送出。

待宋堯愈出去後,李幼孜便陰沉着臉道:“元輔切勿聽叔然的迂論,他太迂闊了!以元輔現在的地位,還有太后的信任,馮雙林的配合,大政一切操持在手,所行政務革新的諸事,可以繼續推行下去。若退,縱使三年後能捲土重來,可從隆慶年至於已經六七年時間,所行一切,都將浪擲,白費功夫!現在就算有人攻擊,元輔將那些呆鳥全壓下去,出頭的狠打一批,看誰敢齜牙?”

張居正自己也是這樣的看法,大權在手,馮保和太后支持,就算清議上有小小責難,又能怎麼樣?誰不會省時度勢,難道還真的和自己撕破臉皮不成?

但他不想驟然下決定,只淡淡道:“元樹也去休息吧,此事吾還要再考慮一下,才能做出決斷!”

(本章完)

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章 入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十三章 苦練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十四章 寶和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五百章 牛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
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章 入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十三章 苦練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十四章 寶和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五百章 牛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