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加分

“張千戶,請吧。”

魏朝額角上明顯有幾滴汗珠,雖說現在內相馮太監當家,外廷的文官等閒不來招惹內廷,不象是高鬍子在位的隆慶年間,內廷裡的人遇着文官簡直是跟老鼠見貓一樣……現在內廷算是有主心骨,不過文官們一樣有老大,而且分成三六九等。

剛剛那幾個講官師傅,可萬萬不是魏朝這樣的小內使能招惹的……

“有勞。”

經過剛剛的事,惟功心底對此事無所謂的態度反而是轉變了……文藝一點來說,就是被人點燃了心中的一團火。

憑什麼自己在英國公府被人白眼也罷了,出來還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衰樣?

真真是大丈夫不可無權啊……

抱着這種異樣心思,在進入文華殿的同時,惟功反而是變的鄭重起來了。

“臣張惟功,叩見皇上。”

“罷了,你才這麼大一點兒,行禮怪彆扭的。”

大明的禮節可沒有後來的大清那麼講究到變態的地步,最少在宮裡,宮女都不需要行跪禮,象惟功這樣年紀的小孩兒,禮節上就更不需太講究。

皇帝大約也不大樂意見一個光頭的小子鄭重其事的給自己叩頭,一見惟功跪下,萬曆皇帝便下口諭免禮了。

“臣謝皇上。”

惟功謝過,起身,站在對面金臺之下五步開外的地方,眼觀鼻,鼻觀心,模樣十分的端肅,恭謹。

“你小小人兒,還真的挺老成的嘛。”

萬曆比惟功大了三歲左右,說起話來就是老氣橫秋的,擺譜的厲害。

其實少年人的心思是一樣的,哪怕是君皇,也是相同。越是少年,越是希望自己比別人成熟,只是皇帝身邊的人不是容易能到跟前的,太后要管,張先生要管,馮大伴更要管。挑來挑去,宮人都是三十以上四十左右的,模樣也不能出挑,身邊伺候的小太監也不能太小,要挑老成的。就算這樣,只要聽說小內使勾着皇帝遊玩不務正業,太后知道了,必定拿去打死不論。

象惟功這樣的比自己還小的,身份又是正經臣子的,還真是沒有在萬曆跟前出現過。

“臣雖小,不論騎、射,均有可觀之處,皇上若有需臣之處,臣當竭盡全力。”

“倒是聽大伴說,你是在邊塞長大,不曾走路就已經在馬上了,所以才挑你來陪朕騎馬來着,用人麼,就要用其長才。”

惟功嚴肅,萬曆也是收了調笑的口吻,一本正經的說道。

其實面君之前,惟功已經想過自己該如何與皇帝相處了。

如果一味奉迎,甚至陪皇帝耍樂嬉鬧,一時是會獲得小皇帝的歡喜,但時間久了,皇帝也就拿自己當弄臣,小丑,甚至是倡優太監之流。

格調下去,想再往上升就難了!

而且,現在大明也不是小皇帝當家,自己奉迎了皇帝,傳揚開去,不論馮保還是張居正,又或是他們身後的李太后,都

能一句話就打發自己回家,既然如此,何必自輕自賤的去當一個弄臣呢?

倒是相處熟悉之後,倒也不必太拘泥,否則皇帝成天對着閣臣和翰林,自己再嚴肅萬分,也就白費了能經常進宮的良機了。

此中的分寸,真的也是要費點心機來把握呢……

“今日朕心緒不佳,學騎之事,容後再說吧。”

惟功的態度使萬曆對他高看了幾分,但皇帝也失了和惟功說笑的興趣,再加上確實原本就有心事,於是萬曆說了一句之後,便又伏案皺眉了。

皇帝才十一歲,但已經較爲成熟,甚至有幾分人君的樣子了。

“唉,這事該怎麼辦呢?”

萬曆呆了一會,愁眉苦臉的道:“李先生將這奏疏送來與朕看,顯是要朕赦這趙參魯無罪,先生的面子不能不顧,不過看這趙某人言詞着實狂悖,語涉內臣,朕豈能輕易做這樣的主張,真是叫朕煩死了。”

惟功在下頭聽的心思一動,他每天看史書兵書,可也不是死看書,身在英國公府,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每天看到朝廷的邸抄!

所謂邸抄,也就是通政司每天在宮中內閣抄寫重要的政務,彙編之後,抄寫了頒行天下。邸抄之上,最要緊的肯定是兵糧錢穀諸事,邊關兵事和條鞭法等諸事肯定是頭版頭條,考成法等諸法也是重人關注的重點,要是有京察等考覈官員的重要時刻,邸抄上更加火藥味十足。

當時又沒有新聞報紙,朝野之間,稍有智識身份的人想了解朝廷的動向和當權者的施政綱領,最要緊的消息來源就是官方發佈的邸抄了。

邸抄之外,還有邊關的塘報,各官府的行文等等,不一而足,當然最爲人喜歡的還是小道消息,在大明小道消息化身爲各色妖書揭帖等形式,最爲熱鬧的就是萬曆中期前後,妖書案成爲明末三大案之一,就是小道消息和謠言的最高形式了。

現下萬曆肯定不知道自己執政中期的麻煩,更不知道自己會墮落成一個有吸毒嫌疑的超級宅男和死胖子,現在小皇帝也就是臉稍許有點發福,但身形長相是和正常的少年一樣,再加上皇家的基因不錯,皇帝是標準的瓜子臉,眉目清秀,膚色白過很多女子,配上天青色五團龍常服龍袍,金色的翼善冠,看起來就是一個超級有型的小帥哥。

現在小帥哥一臉愁容,顯然是在爲眼前的事發愁。

目前爲止,皇帝只是在張居正和馮保加太后三位一體的羽翼之下的小雞,真的是沒有經歷過一點兒風雨啊……

皇帝發愁的事,前兩日的邸抄上已經有詳細的內容了。

此次事情,趙參魯這個戶科給事中彈劾南京守備少監張進一事引發。

大明的給事中負有拾遺補闕的職權,各科的給事中權力極大,雖然只是七品小臣,但卻是位卑而權重。

嘉靖末期和隆慶年間,內閣大學士互鬥,給事中們就是赤膊上陣的打手,哪怕是徐階和高拱這樣的人物,夾袋裡也

要養一票給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小弟,遇事就由他們打頭陣,所以就算是閣老,對這些言官也是很頭疼和忌憚的。

高鬍子就是被徐閣老的羣蜂蟄頭戰術搞的神經崩潰,在隆慶年間曾經自請離職,言官威力,在大明真的不是說笑來的。

趙參魯彈劾在程序上無錯,張進也確實有痛腳被抓住了,看起來情理法都在趙參魯這邊,張進是倒黴定了……但大明的事情,律法只能用在普通人身上,用在高層身上,就會用出事情來……

最爲關鍵之處,就在於張進是馮保的人……

現在朝官多在趙參魯一派,而馮保是肯定要護着張進的,兩邊正在角力,這個李先生估計是朝官推出來的代表人物,在小皇帝身邊施加影響,制衡馮保。

這事兒,水深着吶……

水深,也是機會,小皇帝雖然沒有垂詢,不過殿中除了十來個太監內使,臣子身份的只有張惟功一個,皇帝說話出聲,勉強也算是垂詢了。

“皇上爲何不問張先生呢?”

“哦?”萬曆徵了一徵,下意識答道:“李先生說,此乃內監中小小不法情事,只是大伴面子上有些難看,就莫要說給張先生知道了,小小事情,弄的先生也參與其中,浪費精力,十分不好。”

“呵呵。”惟功笑了一聲,接話道:“這些話是李先生對皇上說的吧?”

“唔,正是……你怎麼知道?”

“張先生這陣子正在清理刑獄之事,事無鉅細,先生都督促各法司慎重梳理,務使獄中無一冤者,對平民百姓都是這樣細心,先生又怎麼會不管天子內臣和外廷之間這麼大的衝突呢?”

“卿言甚是,吾知道了!”

萬曆畢竟太小,被那李先生拿話擠住了,加上有逞強的心理,想獨立於張居正和馮保之外使用自己的權力,其實也就是帝王獨裁權柄的心理在作怪。

他雖是年紀小,但從懂事時起接受的就是不折不扣的帝王教育,對權力有着天然的追逐和獨佔的慾望,雖然只是一個十一歲的幼童,但在這方面,萬曆的潛意識裡,其實已經是在小心翼翼的想偷偷使用一下自己的權力了……

被張惟功這麼一點醒,小皇帝才知道自己太想當然了!

這麼大的事,張居正會不管,馮保會由着自己安排,赦免那個魯莽的給事中趙參魯?

看着張惟功,小皇帝也是一陣慶幸,他剛剛雖在猶豫,但也接近要下詔旨了,若是旨意一下,想挽回就難了!

他深深看了惟功一眼,道:“你很不壞,以後有空就進來吧,今日就到這裡,朕要入內給兩宮太后請安去了!”

萬曆說完,轉身拂袖而去,雖然沒有褒獎張惟功太多,但話語中的器重之意,卻也是十分的明顯了。

“臣領旨。”

華麗的藻井雕繪之下,張惟功站在金臺之前,若無其事的跪拜謝恩,今日宮中之行,寥寥幾句話,卻是加分不少!

(本章完)

第九章 習武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十九章 諸兄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
第九章 習武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十九章 諸兄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