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

海風陣陣,捲起浪花翻滾。

聽完範海亮現在化名叫龔子晴的彙報,親自冒險進入敵人腹部的董長青冷聲說道:“放心,這些狗漢奸蹦躂不了多久。”

在去年,董長青就已經佈局暗衛,開始派出細作密探入遼地,發展眼線,收集情報。

這次董長青來旅順,就是去聯絡這些情報人員,負責的是接收傳遞情報。

“大人,這些年來,朝廷對建奴作戰不力,投靠建奴的明人越來越多,弄出一大堆漢奸軍隊。

像那什麼李永芳、佟養性的漢軍正藍旗,孔有德的漢軍正紅旗,耿仲明的漢軍正黃旗,尚可喜的漢軍鑲藍旗等,數量着實少數。

這幾年建奴佔領的地盤越來越多,便把這些漢奸兵擴編成了漢軍四旗,以後很快就要變成漢八旗了。

此時建奴裡,漢八旗的漢奸兵加起來,估計得有近十萬人吧。

真是想不明白,放着好好的漢人不做,爲什麼要去給那些關外蠻夷做奴才呢!”

屁股決定腦袋,這話還真是沒有講錯。

範海亮脫離範家後,這言論上已經向組織靠攏,觀察也非常仔細。

因爲秦浩明上次讓建奴入關兵力損失較大,比歷史上損失不小,皇太極越發感覺到手裡兵力的短缺。

於是,皇太極加快了漢八旗的建設,此時韃子已經建起了漢八旗,比歷史上要提前不少時間。

“範掌櫃,這旅順港口看上去防禦並不強嘛?”

“大人,最近建奴從旅順山東三叛徒的手下,調了不少漢奸兵往丹東一帶去了,聽說那裡鬧海匪。

由於時日尚短,具體的情況小九還沒有傳來,請大人恕罪!”

董長青一聽,心道:果然如秦督所料,建奴爲了防守丹東,真的調動旅順這邊的人馬。

說話間,範海亮的船隻進港靠岸,便有幾個拖着豬尾巴的卒子,過來檢查。

不知道的人,看着這幾個腦袋後面,拖着一根豬尾巴的士卒,還以爲這些人是真的建奴。

可這些傢伙說着一口流利的漢語,一聽就知道是一羣漢奸兵。

“這些漢奸兵在港口裡,主要的職責,就是對進港的商船收銀子,其他事情他們都不管。”

範海亮笑眯眯對朝他們走近的漢奸兵,低聲對董長青說道。

當這些漢奸兵走過來時,看到範海亮便開口說道:“龔掌櫃的又來了,咱們還是老規矩?”

“當然,老規矩。”範海亮陪着笑說道。

然後,取出一袋銀子,遞給那幾名漢奸兵。

一個漢奸兵接過範海亮遞過的錢袋子,打開一看,只見裡面裝滿了碎銀子,在手裡掂了掂,一張胖臉都快笑成花了。

“龔掌櫃,這些人是什麼人?怎麼看上去這麼眼生?他們不是你的船員吧,以前怎麼沒看到過啊?”

這個時候,一個漢奸兵發現董長青等幾人,走過去打量着說道。

“這位是我的侄子,跟我出來見見世面,還望通融一下。”

範海亮不動聲色走上前去笑嘻嘻的解釋,然後暗中將一錠二十兩的銀子,塞進了爲首的那名漢奸兵手裡。

漢奸兵接下那塊銀子,暗暗攥在手心裡,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也就沒繼續爲難範海亮。

“原來是龔掌櫃的侄子啊,那就沒事了。”

這幾名漢奸兵收完銀子,又檢查了一下,看到船上運來的貨物,當下吆喝了幾句,就大搖大擺的離開了。

“幹得不錯,本將會記得你的功勞。

這是你老大寫的信,你家人現在安置在福州,三個小孩已經安排進學堂,秦督不會忘記你們,注意安全。”

董長青臨走前,對範海亮給予嘉獎。

“謝謝大人,上了岸,你們也要多加小心,旅順此時的情況複雜。”

範海亮眼中微有淚痕,關切的囑咐。

滿足了,家人得到妥善的安排,範海亮知道得到信任,以往高懸的心終於落到肚子裡,再無遺憾。

隨後,董長青帶着幾人上岸後,很快就進了旅順的一家古董店。

“小二,你們這裡可有唐伯虎的字畫?”面對寥寥無幾的字畫,董長青率先說出暗語。

“沒有,倒是有一副吳道子的臨摹手跡,客官可要賞鑑一二?”

“看看也好。”

雙方的暗語對上,古董店的小二仔細打量了一下董長青,笑着說道:“客官請隨我來。”

董長青跟着小二往後院走去,進了一間廂房,低聲說道:“可帶信物?”

董長青取出半枚銅牌,小二接過,也從身上摸出半塊銅牌,一相

對,嚴絲合縫,正是一塊。

www▲ⓣⓣⓚⓐⓝ▲℃o

小二點了點頭,笑着對董長青說道:“終於等到你們來了,請隨我來。”

說完,移開房內的一間櫃門,露出一間暗室通道,擡手示意董長青等人入內,自己轉身出去負責警戒。

通過甬道,內裡有一間大房,遼東總負責人劉金虎正坐在案前抄抄寫寫。

聽到腳步聲,擡頭看見爲首的董長青,劉金虎眼裡掩飾不住訝然,他想不到董長青既然親自深入虎穴。

“暗衛百戶劉金虎叩見董將軍!”

能被將軍帶入密室的自然都是信得過的人,劉金虎立即行禮致敬。

“劉百戶辛苦了,快坐下,跟本將介紹這裡最近的情況。”

接頭成功,董長青心裡一鬆,笑着說道。

“諾,將軍。”劉金虎招待他們坐下,然後泡了一壺茶。

“是這樣的,根據我們的探查,建奴五日前從旅順抽調了山東三叛徒的不少人馬北上,地點丹東市。

另外,我們混入耿仲明府上的暗探,已經拿到了他們在旅順的駐防圖,摸清了旅順各地,每天巡邏哨探的輪值規律。

現在,城裡鎮守旅順的,主要是耿仲明的漢軍正黃旗,還有一支千餘人的蒙古騎兵,真正的建奴倒是不多……”

“還有,我們已經說服了兩名投降建奴的大明軍官,他們原來都是東江鎮的,現在是耿仲明的手下。

他們跟隨耿仲明投降建奴後,並不受重用,還屢次遭建奴欺負。

其中,耿仲明手下有一明將,他的妻子被一名韃虜將領喝醉調戲,那個明將直接將那個韃子將領暴打了一頓。

結果,那名明將因此被耿仲明重罰,對韃子十分痛恨,已經被我們策反,願意成爲我們的內應。”

“能保證那人可信嗎?他在耿仲明手下是什麼職位?”

“那人可信,是一名牛錄章京,相當於朝廷的守備將軍。我們正在考慮,要不要通過此人,策反更多的耿仲明手下將領。”

劉金虎興奮的說道。

“萬萬不可。”

董長青聽後,嚴肅的說道:“我們不需要策反太多漢奸,只需要關鍵的一兩個,能夠配合我們行動,就足夠了。

如果知道的人多了,還容易暴露我們的意圖,要不是秦督想盡量兵不血刃的拿下旅順,減少將士們的傷亡。

我們完全沒必要,去策反那些漢奸,等咱們的大軍登陸,直接強攻即可。”

“董將軍說的沒錯,是卑職魯莽了。”劉金虎低着頭,誠懇說道。

“劉百戶無需自責,此乃人之常情。你也是一心爲公,在敵後,不知我們軍力發展情況情有可原。

本將今天過來,除了瞭解情況外,還帶來了幾個兄弟。遼東這塊,有你們作爲基礎,我們重新好好佈局一番。”

董長青指着後面的幾個隨從,一一介紹過去。

山雨欲來風滿樓!

視線轉到盛京皇城,建奴皇宮內。

此時,正當盛年的敵酋皇太極,繼位已有十幾年,建奴在他的手裡日益壯大。

可惜今年春天,敵酋皇太極生了一場大病,身體日漸虛弱,不過哪怕他身體不適之時,他也並沒有鬆懈軍政要事的處置。

不得不承認,敵酋皇太極不管是從能力,智謀,性格等方面來看,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部落君王。

此時的皇太極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圖前,眼睛盯着遼東沿海一帶看着,心裡在思索着。

八天前,東港、丹東沿海一帶大明水師在此登陸,方圓百里成爲一片廢墟,當地百姓被屠戮一空。

自從用反間計除掉毛文龍後,這裡已經成爲大清的腹地,十幾年來沒有任何戰事,可現在卻烽火連天,究竟是大明的哪知部隊呢?

難道是那個叫秦浩明的閩粵總督?

若不是他,大明也沒有其他將領敢做如此瘋狂之事?

可惜距離太遠,晉商又被他一手剿滅,沒有情報來源,皇太極不好判斷,只能是猜測。

陸海同時配合,想來也只有閩粵兩省可以做到。鄭芝龍的海軍他有聽說過,但沒有打過交道。

難道秦浩明調任閩粵兩省,就是爲了鄭芝龍的海軍?

對於秦浩明,皇太極一直都高度重視。

手指着海岸線的位置,皇太極這才意識到,若是秦浩明軍力足夠,他可以從任何地方任何地點登陸,大清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防備他們。

海軍,必須消滅在海里,可惜,大清沒有海軍。認真來講,大清只有從朝鮮徵召來的一些小船,連出海都困難。

“不行,來人,傳朕命令……”

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節 大朝會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
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節 大朝會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