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

作爲總督府侍衛長,肩負着保衛所有文武百官的重責,浩子並不是因爲愛出風頭,以言辭取悅秦浩明之人。

而是以他一貫穩健的作風和忠誠,贏得了秦浩明的信賴。

但在目睹授旗儀式後,不得不說他的心態也有所變化。

秦督幾日前和將士們的講話,與他昔日那篇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難當頭,韃虜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逢戰必上,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這中間道不盡的慷慨激昂,說不出的熱血沸騰。

恰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

能說出這般話語之人,斷然不是區區閩粵兩省方寸之地所能容納。

對此,不要說是浩子和侍從室文武等在嘀咕,便是許多普通的軍將,也在議論紛紛並且心有榮焉。

加入這樣的隊伍,有這樣的主帥,大家都覺得前程有保障。

所以,浩子纔會說出如此高志向的話語。

“一將功成萬骨枯。”秦浩明搖搖頭淺嘆一聲,心裡卻更加堅定起來。

漢人要想不被屠殺,唯有拿起手裡的武器屠盡異族。如此,才能讓子孫後代免於戰火紛爭。

沒有實力,就永遠沒有和平,這是千古以來顛簸不破的真理。

崇禎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崇禎正在文華殿舉行日講。

近來他對這種形式的講課越來越厭煩,對文官們嘴裡的聖人言語、微言大義也不再全盤接受和相信。

對東林黨和純粹的文人也越來越不信任,只是由於慣性的作用,還在堅持而已。

說實話,現在連他自己都不曉得還能堅持多久。

倒是在金臺下陪侍的太子朱慈烺聽的津津有味,臉上一副癡迷入神的模樣,崇禎微不察覺皺了一下雙眉,旋即悄悄鬆開。

崇禎和天啓兄弟二人都沒有接受過完全的帝王教育,天啓即位前好歹是長哥兒,多少學了一些。

而崇禎是意外成爲皇帝,對帝王心術的掌握是他自己逐漸摸索出來,其中間走了不少彎路。

並且他在前期癡迷於儒家文化,對文官的信任與日俱增,對大明的現狀卻並無絲毫瞭解,於是才讓東林黨人做大。

這一切,直到秦浩明出現後,在他有意的引導下,見識和認識到了文官的無恥和不作爲,心態纔有所變化。

而朱慈烺是周皇后所出,崇禎的嫡長子,大明順理成章的接班人。崇禎二年出生,崇禎三年即被封爲皇太子。

太子朱慈烺爲人白皙而俊美,非常善應對,崇禎和周皇后都非常愛之。

崇禎三年冊封皇太子時,崇禎皇帝命大學士率中書官於南薰殿,篆寫皇太子金冊金寶。

並遣禮部官員祭告天地宗廟社稷於會極門,賜文官四品武官三品以上,和皇親勳貴披紅紵絲。

冊立日,百官聽宣敕於午門,行十二拜禮。

崇禎十年,禮部請太子出閣講讀,定於崇禎十一年行冠禮,二月出閣。

欽定太子講讀侍班官四員:禮部尚書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鐸、屈可伸。

講讀官六員:禮部侍郎方逢年、石諭德、項煜、修撰劉理順、編修吳偉業、楊廷麟、林增志。

較書官二員:編修胡守

恆、檢討楊士聰。侍書官二員:中書黃應恩、朱國詔。

太子既出閣講讀,出居端敬殿,以方拱乾爲詹事太監,邱致中爲東宮伴讀。

崇禎十三年初,太子既長,元旦早朝,有所誅賞處分,崇禎引之共視,每閱章疏,亦必召太子同觀。

可以說,崇禎皇帝因爲自己的原因,對太子朱慈烺的栽培可謂不餘遺力。

但現在看他對儒家癡迷至此,想到昔日秦愛卿奏對,說儒家文化從漢武帝開始,逐漸被閹割,變得斷章取義,於國家民族無益。

尤其是對一國之君,若一味仁慈順從,恐是國家之禍。

崇禎細細思之,深以爲然。

還好太子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打磨他的思想。只是,看着圍繞在太子周邊的人,崇禎皇帝再次皺起雙眉。

無它,都是一羣酸儒,滿嘴仁義道德,能教太子什麼東西,已經不言而喻。

當王承恩進來時,所有的講官都目光一凝,崇禎也是微微一震,臉上露出驚喜,他原本是坐着的,差點兒就站起來。

金臺一側的一個駙馬,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還有侍從的翰林講官們都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王承恩。

“奴婢叩見皇爺。”王承恩沒有在意那些含義不同的目光,他匆匆走到金臺之前,在金磚地面上叩首行禮。

外臣面前,該有的禮儀還是要遵守的,崇禎微笑故意問道:“大伴怎麼這時候有空進來了?”

王承恩現在也是位高權重,司禮太監兼東廠提督太監,每天都會有很多公務。尤其是曹化淳致仕後,事情更多。

和後人想象的不同,真正能每天隨侍在皇帝身邊的是乾清宮的小太監,另外就是每天的輪值太監。

皇帝的寢宮裡是要太監輪值的,每個輪值太監要帶着能當武器用的銅拂塵,在寢殿坐着輪班。

當然,一般在晚上的時候,王承恩都會盡可能的陪在崇禎身邊,一起審閱奏摺。

“確實有要緊的急事,閩粵總督秦浩明從通州來的車隊,已經抵達皇城門口,估計還有最新的戰況,奴婢不敢耽擱……”

崇禎想聽到什麼消息,王承恩自然知曉。

閩粵總督秦浩明自從踏入遼東半島,天一過,總有奏摺密疏傳來。

一兩月間,便會有來自朝鮮或者遼東半島的特產進貢。

東西不一而是,有煤炭鐵礦,也有東珠海鮮,還有姿色不俗的朝鮮佳麗,統統都美名其曰:戰利品。

這個年輕的總督很灑脫,也很敢說,有幾次奏摺王承恩看了眼皮直跳,偏偏皇爺卻沒有憤怒,只是呵呵一笑,這小子……

ps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爻釋打賞,敏感盛情,恭祝諸君冬至快樂,故土難離敬上!

只是書友阿杰阿軒阿心,阿土弱弱的問一句,今後打賞可以到網站嗎?

阿土解釋一下,本書是和簽約,訂閱和打賞是五五分成。而像qq、掌閱、雲起、磨鐵……

屬於第三方合作網站,訂閱和打賞作者只能分到四分之一。

以今天書友阿杰阿軒阿心爲例,打賞六百大洋,如果在,作者可以拿三百。而在外站,作者只有一百五,坑啊……

這也是阿土爲什麼讓外站的朋友不要打賞的原因,不值得!

而且在打賞,作者數據好了,還有推薦,這都是規則。

再次拜謝諸君的打賞和訂閱支持,冬至快樂!

故土難離敬上!

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七十節 籌備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
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一十節 立體打擊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七十節 籌備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