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翌日,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行車馬悄悄出了皇城,順着御道南下,緩緩駛向正陽門而出。

堂堂司禮監秉筆兼東廠太監,當今天子心腹,巨宦王公公出城,自是一路暢通,無人敢阻。

百騎隨扈左右,三輛舒適樸素的馬車依次而行,出正陽門入外城,出永定門至南郊,終於停在燈火通明的定南軍軍營外。

此時,閩粵總督秦浩明緋袍着身,率領左右心腹將校,早已恭候多時。

小太監上前打開車門,王承恩率先下了馬車,朝秦浩明點點頭,左右觀望四周,方回身親自爲天子開門。

秦浩明疾步上前,正要行禮參見崇禎皇帝,卻被王承恩所阻,快速低聲說道:

“軍營內皆是民夫歌女,人多嘴雜難保密,不可公然亮出天子名號,以防言官彈劾,再傳播與衆,有損天子名聲。”

秦浩明點點頭,對剛下馬車的崇禎皇帝躬身行禮。

久未出宮的崇禎皇帝,一身富家翁打扮,攜着秦浩明把手前行,微笑着說道:

“今日不論君臣,只論摯友,見而不跪,請秦愛卿遵守。”

秦浩明自然應諾。

其他人留在軍營外,有限的幾人隨着秦浩明跨過溝壑,越過工棚,穿過帷幕,停在一大片冷清的工地上。

望着工地上高低起伏的形狀,衆人不由紛紛目瞪口呆。

只見方圓兩裡的平地上,到處都是人工搭建的造型,雖然尚未完工,可能夠看出雛形,竟是一副實景地圖。

一處處高山峽谷,一處處河流海洋,一處處森林城池,一處處丘陵平原,彷彿衆神用無上法力,將千里江山濃縮,讓人一目瞭然,盡收眼底。

崇禎指着工地,雙目炯炯,對秦浩明問道:“這堪輿莫非是……?”

其他幾人也盯着秦浩明露出疑問的目光,後者仰頭哈哈一笑,堅定說道:“正是遼東!”

王承恩倒吸一口涼氣,好大的手筆。

面對衆人神色各異,秦浩明手指前方說道:“北至赫圖阿拉,南至旅順雙島,西至朝鮮鴨綠江,東至萬里草原,當然還有遼西、山海關、京師以北諸城!”

王承恩疑惑問道:“秦督這是何意?”

秦浩明仰頭傲然笑道:“謠言止於智者!可是百姓愚昧,文人酸腐,百官無恥,這世上又哪有那麼多的智者?

自古眼見爲實,爲正本清源,還我定南軍公道,本督乾脆造個遼東給天下百姓看看,到底是誰謊言污衊,別有居心?

又是誰指鹿爲馬,顛倒黑白?”

崇禎皇帝深吸一口氣,忽然回頭說道:“大伴,等秦督用完,就把這裡給朕……給我保護起來,此後這裡便是大明的講武堂!”

不等王承恩點頭應諾,崇禎轉頭對秦浩明問道:“你意欲何爲?”

秦浩明俯身肅然說道:“公示於衆,配上士子解說,任由天下士子百姓參觀學習。

將建奴崛起,撫順失陷、薩爾滸之敗、遼瀋大戰、遼東大戰等一一展示,如此,將遼東變局、庸臣之誤、天子之冤、定南軍之功表白天下!”

王承恩瞧了崇禎一眼,連連擺手說道:“秦督,不可!

此圖乃軍國重器,兵略乃朝廷機密,重臣乃國體臉面,不可輕示與衆!”

“臉面?”秦浩明毫無顧忌冷笑道:“遼東地理山川,皆在奴酋心中,何談軍國重器?兵略皆已過時,何談機密不傳?

重臣爲一黨之力,攬功於己,諉過於天子,若不駁斥,丟得就是天子的臉!

川浙軍、九邊勇士、土司精銳、定南軍爲天子爲國家,浴血遼東,卻爲羣臣所誤,身死名滅。

若不使之含笑九泉,若不使之名垂千古,若不使之載譽而歸,日後還有何人,願爲天子效死沙場,願爲大明流血犧牲?”

熱血在崇禎心頭涌起,再也顧不得露出破綻,決然大聲喝道:“好,就公示於衆!

讓天下萬民,好好看看他們的嘴臉,瞧瞧到底是朕昏庸,還是他們無能?”

王承恩看看熱血沸騰的崇禎皇帝,搖頭勸說秦浩明,“讓天子與朝臣對立,訴不平於百姓,終是有些不妥啊。”

秦浩明轉身朝王承恩俯身行禮,誠懇的說道:“王公公,你可知道,自隆武皇帝之後,皇權不張,臣權高漲,皆歷代天子寬仁所至。

諸黨文人不念天子恩德,不思自身無能,反而雞蛋裡挑骨頭,抓住天子些許疏漏,以奏疏謾罵於上,以文章達於天下,何曾想過不妥二字?

而且若讓百姓知曉遼東局勢,對朝廷還有一大利也。”

崇禎皇帝心情大慰,哈哈笑道:“朕就是你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有何好處,快快說來。”

秦浩明突然變得非常嚴肅,沉聲說道:“遼東大變,全遼盡失,朝臣爭於朝,士人貶於文,百姓罵於野,羣情洶洶。

若通觀遼東形勢。當知遼東既失,則山海關危及,則華北危及,則京師危及,則大明危矣!

韃虜鐵騎南下之日,即是覆頂之災之時!

所以,微臣不惜花費巨資巨力,造此輿圖。

目的便是警醒民衆,當關切自身,人人奮力,與天子國家,共度此難關!”

崇禎搖頭不以爲然說道:“百姓哪裡理會朝廷邊關大事。”

秦浩明眉頭微皺,肅容道:“百姓之力豈可輕忽?

若非蒙元肆虐,殘暴不仁。以致民怨沸騰,揭竿四起,太祖高皇帝何以掃平天下,驅除韃虜?

撫順初陷,遼瀋、遼南、遼右、遼西,百姓皆漠不關心,孰會毀家離鄉,一死反抗?

可是此時,皇上不見金州、旅順數萬百姓,正枕戈待旦。蓄勢而發乎?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皇上不應忽視民衆力量!”

秦浩明之言,崇禎聽在耳裡,突然嘆道:“自萬曆年間平定倭寇,抗倭援朝,天下承平已久,士子不識兵兇戰危,雖可激昂熱血,卻難免空談誤國。

朕亦恐百姓安居百年,早已沒了血氣,忘了罹難之苦,失了警惕之心,只顧鬥米油鹽,誰會與國同氣?”

“這正是我們要改變的。”

秦浩明堅定的說道。

他知道崇禎皇帝沒有說錯,歷史上,大明百姓正是不管不顧建奴,只知道一味躲避,漠不關心國事,等到建奴南下,方纔想起亡國之苦。

奈何時局崩亂,南明文官猶自想着爭鬥,遂無力迴天,大明滅亡。

所以,大明的士子文官肯定靠不住,唯有喚起民衆的力量,大明纔有救!

歷史證明,任何忽視民衆力量的政權,最終都必將走上滅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誠不我欺!

ps:感謝書友爻釋打賞,銘感盛情,感謝諸君投票支持,故土難離敬上!

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
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