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滄瀾,江風呼嘯,浪潮拍岸,迷濛的水汽凝聚成一頭頭怪獸,連綿不絕地撲入婆龍砦,整個山寨都黏膩膩的。
聚義廳裡還在忙活,不斷有屍體搬出來,仍舊沒有人找到那張海圖,李秘也就沒有繼續等待。
他知道吳惟忠必定會在周瑜身上有所收穫,那種感覺應該像挖到一座寶山吧。
他也知道,範榮寬和黃仕淵等人,只能乾瞪眼地羨慕嫉妒,這一切遷怒到他李秘頭上,再加上範重賢本來就想整治他,往後的日子只怕不會太好過。
然而所有的這些,他都選擇不去摻和,因爲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他沒有加入吳惟忠和周瑜的行列,而是來到了宋知微這邊。
宋知微反倒有些驚詫,因爲能夠與周瑜說上一兩句話,絕對是榮幸之極的事情,旁人想都想不來,然而李秘卻丟下那尊神仙,來到了他這裡。
“宋推官,同裡鎮的調查可有甚麼線索?”
宋知微得了李秘的暗示,便撒網一般散開了公捕,在同裡鎮蒐集情報,雖然情報源源不斷送回來,但有用的卻是一樣也沒有。
宋知微搖了搖頭:“雖然你說這周瑜便如夜空中的太陽,絕對掩蓋不住蹤跡,但同裡鎮說小不小,眼下還沒有有用的線索...”
說到這裡,宋知微難免要問:“你還懷疑他的身份?”
李秘苦笑一聲道:“他的身份是真是假,如今還重要麼?”
宋知微也是一愕,而後也自嘲地笑了笑道:“是啊,已經不重要了...”
誠如李秘早先所想,這樣的一個人物,即便並非穿越千年,也足以蠱惑衆生,再加上他身上那種睥睨天下的氣度,磅礴如海的學識,又有誰會懷疑他?
明知道不重要,但李秘卻仍舊想要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因爲李秘與他有過一場推心置腹的交談,交換了相互間的部分秘密,可以說是兩個瘋子的胡說八道,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實成分,只怕也就只有他們兩人清楚了。
無論如何,這番密室交談之後,周瑜雖然口口聲聲豎子小賊,但對李秘的態度轉變,是誰都可以看得出來的。
如今兩頭線索都已經斷掉,海圖沒能夠搜查出來,關於周瑜的調查也暫時沒有結果,李秘也只好能做一點是一點,打算到聚義廳去幫忙。
宋知微見得李秘如此,也不由感慨,旁人或許不曉得,但他這個蘇州府推官是親眼所見,是知道袁可立非常看重李秘的。
他畢竟是個官場老人,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傲氣,起初他見得蘇州青天袁可立如此讚賞李秘,如今戚家軍碩果僅存的老將軍吳惟忠又收了李秘爲徒,這種種際遇,彷彿是老天爺特別垂青李秘一般,不得不讓人嫉妒。
可從李秘查案的過程之中,他漸漸明白過來,別人在喝酒玩樂之時,李秘在查案,旁人在睡覺之時,李秘在查案,李秘一心都撲在案子上,如同偏執狂一般。
如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周瑜身上,都希望能夠通過周瑜,得到些甚麼,無論是周瑜本身的學識或者智慧乃至於歷史的傳承遺產,還是通過周瑜,得到天子的獎賞等等。
所有人都希望能夠親近周瑜,而李秘卻將這個機會交給了自己的師父吳惟忠!
宋知微也非常清楚,一部亡佚已久,如今又重新面世的兵法,會是多麼巨大的一個價值,這簡直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然而李秘卻將這樣的機會,給了吳惟忠,至於其他古籍,乃至有失傳的一些經典,都是天底下無論是文官還是做學問的儒家宗師或者文學魁首所夢寐以求的。
所有人都渴望能夠接近周瑜之時,所有人幾乎都忘記了今次出來是爲了剿滅倭寇之時,只有李秘仍舊在想着倭寇的案子,所有人都認爲這個周瑜身份真假已經不需在探討,甚至不需要再深究之時,也唯獨只有他李秘,仍舊在糾結這個問題。
真相便是真相,無論是否有價值,無論是否還要必要,他都必須探尋,因爲真相本身,就是價值,真相本身,就是偵探們不斷追索的意義所在!
宋知微在探案方面或許並非庸才,即便沒有李秘這般縝密而靈巧的心思,他卻擁有着足夠的經驗。
然而此時他才發現,自己與李秘的差距,並不是技術層面,而是信念層面!
李秘心無雜念,除了案子就是案子,這就是他的堅持,已經將這種堅持延續成了一種信念!
李秘並沒有察覺到宋知微的心理變化,也不知道宋知微在短短時間內,思考了這麼多與他有關的東西,他只知道,宋知微看他的眼神,已經跟以往不一樣了。
那種官員特有的高高在上,已經蕩然無存,反而多了一種純真的求知與熱情,就好像這個推官大人,又回到了剛剛當推官那會兒,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成爲百姓的青天,一心想要成爲洞玄識微的大神探一般!
“本官與你一道去吧,多個人手,便多一份力,早點找到海圖,就能夠早點阻止倭寇的入侵陰謀。”
李秘聽得宋知微如此說着,也是笑了出來。
因爲古時無論是縣官還是推官,其實極少親自檢驗屍體,這種髒活累活倒黴活,一般都是仵作的差事,他們只需要查看仵作遞交的屍格,用屍格上的結論便可以了。
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親力親爲的官員,爲了謹慎起見,會親自動手來檢驗,比如袁可立,比如眼前這位被李秘激勵起曾經理想與幹勁的蘇州府推官宋知微!
李秘也不再多言,與宋知微再次來到了聚義廳,此時屍體已經整理得差不多,整齊排列着,個人物品和兇器兵刃等等,便羅列在屍首的旁邊,井井有條,一目瞭然。
宋知微走了過來,雖然早已看過這場面,但仍舊有些心驚肉跳,此時便朝李秘問道。
“本官實在有些不明白,這大都督...這周瑜...這人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李秘看着眼前的場景,走到這些屍首旁邊來,仔細查看着傷口,又拿起放在旁邊的屍格,認真看了許久,這才站起來,朝宋知微道。
“大人,這個問題,其實在下有問過他...”
“你問過?你問過大都督?”宋知微陡然激動起來,因爲這樁匯聚了蘇州嘉興兩府精銳的大血案,雖然一目瞭然,卻又處處透着不可思議。
結果就擺在眼前,至於周瑜如何能夠做到,那纔是真正引人入勝吊人胃口之處!
“他說甚麼了?”
看着滿臉期待的宋知微,李秘也是苦笑,只是緩緩攤開手掌,裡頭赫然是一顆白玉一般的圍棋子。
“這...甚麼意思?”
李秘看着宋知微,也是搖頭道:“起初我也跟你一樣迷惑,因爲他就是靠這顆棋子,殺了這一百多號倭寇!”
“甚麼?這...這不可能!”
宋知微將白子捻了過來,那平淡無奇的白子,仍舊沾着李秘的體溫,普普通通,有些溫潤,光澤柔和,想來經常被人拿着把玩。
李秘只是沉默着,看着眼前這些屍體。
“你相信?”宋知微不由擡起頭來,朝李秘問道。
李秘看了看宋知微,而後意味深長地反問道:“如果他真的是周公瑾,你認爲他有能力做到麼?”
宋知微是文官,是讀過經史的,彼時三國演義這樣的話本,已經流傳於世,許多人也都非常喜歡這樣的通俗讀物。
當然了,百姓們是不會讀的,因爲不是誰都能讀書,這類通俗話本,在文壇上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正經,直到後來,才漸漸被奉爲經典。
起初之時,這些通俗小說其實被文人視爲不務正業,正經文人都不太認可這些杜撰的東西。
可說書人將這些通俗小說和詞話本都用說書的形式,在民間傳播推廣,雖然文人看不上,但在百姓人羣之中,卻極受歡迎。
宋知微讀過三國演義,但他知道史料上的周瑜,絕對是個不弱於諸葛亮的人物,甚至用智近乎妖,都不以爲過。
而且在氣度與風流上,三國時期的人物,也極少有能夠與周公瑾匹敵的。
若此人真的是周瑜周公瑾,只憑一顆棋子,便讓這些倭寇自相殘殺,最後坐收漁翁之利,收拾殘局,又有甚麼不可能?
想通了這一節,他也就與李秘一般沉默了下來。
不是他們想不通,而是不敢想,因爲一顆棋子引發的大血案,無論如何推敲,都必定是震撼人心的,得出的結論也必定是驚世駭俗匪夷所思,讓人所不能相信的。
若只是一顆棋子,便能夠殺死上百倭寇,便真應了蘇東坡那句話,遙想公瑾當年,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似蘇軾這樣的人,隨便寫首詞,想到的都是周瑜周公瑾,而非諸葛孔明,言辭之中更是不吝讚頌,可見歷朝歷代文人的評價之中,周公瑾絕對是一個神人!
諸葛亮能夠一曲空城計,嚇退百萬兵,那麼周與周公瑾,爲何就不能一顆棋子殺百人,這又有何值得奇怪?
不過宋知微還是有些不死心,朝李秘問道:“你可想明白,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李秘沉思了片刻,而後朝宋知微老實道:“也不是沒想過,只是太離譜,說出來連我自己都不信...”
宋知微聽說李秘有了大概想法,也不由來了興致,正要發問,此時一名公差卻直撞進來,滿臉驚喜地稟報道。
“推官大人!推官大人!找到了!找到了!”
宋知微不由皺眉,朝那公差道:“找到甚麼了?何以如此荒唐,成何體統!”
那公差一邊喘粗氣,一邊朝宋知微稟報道:“我等在同裡鎮的蔡葛村,找到了關於此人的線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