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另一條路

御史臺的長官林昔就不說了,早早被打上近臣的標籤,刑部尚書雖非後族一系,卻如陶葆儀一樣,在嚴慎看來,是個“冥頑不化”之徒,事實上他之前極盡遊說能事,仍不能爭取刑部尚書與他一同上諫,現下皇后當衆問此二人決議,又怎有奇蹟發生?

事態也確如嚴慎所料,另二位完全不贊同他的見解,並毫不諱言,偏向賀湛是被污篾。

而那些有權以風聞劾事的言官,自然也拿不出實據證明賀湛叛國,這原本就是毀謗,又怎有任何實據?

但大週近五十年來的朝堂,可從未強調過證據,尤其對於叛國、謀逆等大罪,天子一直堅持寧錯三千不放一例的“法則”,甚至英宗帝時,謀逆之罪更是成爲君帝名正言順處死“叛臣”的手段,因爲這根本不需罪證確鑿,只要天子覺得臣公可能謀逆,那麼就該當處死。

不過正如十一娘當初不能爲賀湛的“貪賄”罪名辯護,嚴慎也同樣不敢悍然主張謀逆不用罪證,因爲這無疑是將所有士大夫的生死,送呈執政者任意決斷。

嚴慎作爲士大夫其中一員,又怎敢損毀“集體利益”?

說到底,皇后主張按實證判罪,對於絕大多數官員而言,其實是增加了保障。

如馮繼崢等等,爲何敢於暗中挑釁皇權?其實也是看準了包括韋太后在內的執政人,雖有生殺予奪大權,但仍注重聲名。

謀逆大罪,只能用來對付不得不除的障礙,否則執政在位期間,朝臣動輒謀逆,誰都知道是在濫殺無辜,執政者死後,也休想能得好評。

這樣或許能夠解釋,秦二世當年,明明已知天下大亂,卻自欺欺人,就是不肯承認地方已經叛逆,反把上報官員以妖言惑衆的罪名處死這等變態心理了。

但胡亥畢竟不是常態,連韋太后雖具胡作非爲的潛質,終究還是要受禮法所限,就更不說當今帝后了,也便可以想象嚴慎如若主張“無據可殺”,會引起多少士大夫的斥罵。

十一娘深知林昔,但並不深知刑部尚書,不過因爲這樣的利害攸關,對於今日這場脣槍舌戰,她有七成獲勝把握。

但當然會有人助拳嚴慎,故而當馮繼崢舉笏出列時,十一娘絲毫不覺意外,甚至產生“這就對了”的感想。

“臣稟皇后,雖未經三司決議,然嚴寺卿擔任主審之職,請諫將嫌犯鞫問審訊並非罪責……”

“本宮何曾說過嚴寺卿有罪?只是對於嚴卿目的,稍有狐疑,方加質詢,難道馮侍郎認爲,本宮沒有資格質詢刑司?”

馮繼崢:女流竟然胡攪蠻纏,這可是朝堂之上!!!

他深深吸一口氣,平息怒火:“賀侍郎受賄之罪,已證確鑿……”

十一娘仍然不讓馮繼崢把話說完:“因其受賄,本宮已經下令停職待審,連嚴寺卿,上報案情也無非受賄而不枉法,依周律,處徒刑一年,可用銅贖,並適用八議之則,賀侍郎於八闢之中,至少佔五,即親、故、賢、能、功。依此禮法,小過可以不論,一年徒期於小過之內,馮侍郎可有異議?”

這不僅是要保賀湛性命,甚至不會追究過責了!

馮繼崢忍無可忍:“議親,釋爲皇親國戚;議故,釋爲聖人故舊;此兩條賀侍郎確然符合,然則,德高望重、才能卓越、功勳著綽,賀侍郎怎有資格擔當?!”

按大周通行的律法,親、故之議,可免刑,卻不能免於罷黜,但加上賢、能、功就不同了,因爲後三條無關人情,卻涉及功德,禮律兼備,小過自然應當不受刑責,就連犯死罪,按例也應罪減一等。

馮繼崢也是擲地有聲:“賀澄臺涉嫌叛國,另有失職等等罪行,一來不備資格,享獲賢、能、功三議;再者十惡之罪,雖免斬首,理當處以絞刑!”

“這麼說,馮侍郎也認爲賀侍郎叛國之罪,乃罪證確鑿?”十一娘追問。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好個未必無因,本宮今日召開殿議,也想察察漏風之穴。”十一娘冷笑道:“我就先與衆卿論論叛國之罪!”

皇后拍案而起,踱步座前:“今日朝堂之上 ,十之八/九官員,當國都淪陷異族之時,身在何處?彈劾賀侍郎等言官,竟無一留守長安,更無一人,諫阻太后棄城!如今你們口口聲聲質疑賀侍郎私通突厥,憑據僅是風聞賀侍郎曾與劉氏交往密切,本宮承認,賀侍郎確然與劉氏交往密切,不僅賀侍郎,連本宮都曾喬裝,對劉氏討好奉承!”

“因爲當時只能取信劉氏,纔可面見阿史那奇桑,才能勸阻屠民暴行,才能爲多少無辜受辱之民婦,甚至顯望閨秀,討回公道!才能,誤導奇桑,製造機會,助益聖上挫逐蠻夷,挽回滅國之危!”

跟着就是一連串點名,皆爲舉劾賀湛叛國者,再加上馮繼崢、嚴慎二人:“諸卿當時在做什麼?你們其中哪一位,當時站在長安城頭,組織民勇抗擊突厥?你們當中哪一位,因柴取獻城,恥辱被俘,還念念不忘無辜慘遭屠殺,強忍卑躬屈膝之辱,諫阻蠻夷濫殺國民?!現今,你們只憑風聞,便敢彈劾賀侍郎叛國?我告訴你們,賀侍郎當時是爲我指使,如若他有罪,我這皇后也自當死有餘辜!”

又再說那些欲加之罪:“竟有人彈劾賀侍郎主張工徭令,理由是賀侍郎當初未曾阻止,我問問你們,同樣在朝爲臣,當初可曾阻止?又有人彈劾賀侍郎擔任巡察時,出入青樓妓坊,這便是失職,我再問諸卿,聖上厲行變法之時,爾等可有一位敢於膽當?稅制改革一年以來,除權奸地霸以外,頌聲四起不絕,賀侍郎何曾失職?出入妓坊若算罪責,很好,本宮立即可以傳召北里妓家,當堂辨認,在座諸卿,有誰面生。”

“馮侍郎,你與賀侍郎品級相等,本宮今日當衆問你,你認爲你有何德功勞績,足以勝任職務?”

皇后言下之意,就你這樣,竟還敢質疑賀湛,當不得賢、能、功三議?

馮繼崢面紅耳赤,但更讓他難堪的是,如王淮準、榮國公,以及今日皇后特意詔請的九望族老——這其中甚至包括了京兆韋!

他們全都爲賀湛擔保,證實絕無叛國之行。

甚至就連陶葆儀,後來也附議:“如皇后批駁,微臣當初尚還趨從流俗,故而不能留守京都,並不知原來潼關大捷,還有這麼多人暗中捨生忘死輔助,微臣相信九望族老證辭,賀侍郎確然於君國社稷,功不可沒,罪官污告,不能信以爲真。”

馮繼崢恨不能從眼睛裡長出一雙獸爪來,把陶葆儀這姻親扼殺當場。

但也只能忍住,於是兇狠的目光便給了一個黨羽。

那黨徒雖然心驚膽顫,也只好硬着頭皮提出:“賀侍郎畢竟還犯受賄之罪……”

“本宮這裡有不少文書。”十一娘示意江迂,讓其呈上老高一摞文薄:“這都是察有實據。”

先找出一本,讓宦官交給那黨徒:“這是你受賄錄薄。”

那人搖搖欲墜,險些沒有當場暈倒。

“馮侍郎、嚴寺監,這是關於你二人錄薄。”十一娘竟親手將實證交予,但並無追究之意:“衆卿也看到了,案牘上,還有一疊,滿朝官員,竟當真找不出幾個清廉之人,不過這並不值驚異,若非**於此,聖上又何必決意革新呢?今日藉此殿議,我不妨再重申法則,小過可以既往不咎,只要改過自新,過往一筆勾銷,然,殺傷人命之罪,本宮仍然不會寬饒,本宮今日的確是爲賀侍郎辯白,才召開殿議,今後諸卿若對某案心存疑惑,縱然並非嫌犯親屬,也大可爲其鳴冤,是非黑白,自有公論。”

又極爲“公允”地詢問:“馮侍郎、嚴寺監若無異議,那麼本宮可就下令,開釋賀侍郎,並讓其官復原職了。”

馮繼崢與嚴慎因爲皇后察實,並當衆公佈二人受賄的證據,此時至少有兩魂三魄都不在**,哪裡還有立場據理力爭?正惶惶不知如何,又突生變故,原來是竟有上千平民,現下長跪丹鳳門前,力證賀湛絕非叛逆,懇求皇后還賀湛公道。

“諸位臣公若仍不有服,那麼便隨本宮一道,聽聽這上千百姓,是什麼說法。”十一娘看似詢問臣公主意,已經率先前往,自然沒人膽敢揚長而去。

而丹鳳門前果然膝跪一片,這並不是出於十一孃的部署,所以她也暗暗好奇,難道是十四郎早就安排了後着?

不過無論如何,賀湛的刑獄生涯僅僅不夠一日,便宣告終結,而且得以官復原職。

他愁眉苦臉面見皇后,果然劈頭便挨怒斥。

賀湛只能申辯:“我哪想到還有這等奇招,這完全不符權謀之術嘛!我的確也做了不少壞事,心想這也算自取其咎……”

“賀十四,如果你死有餘辜,那我更該千刀萬剮,你屢常勸我,殊不知你自己身上也有甚多負累。”十一娘嘆道,忽又豎起眉頭:“好了,你現在也算國民英雄,今後可不能再吊兒郎當,尤其青樓妓家,你都快當祖父之人,難道還不能戒除惡習?你可得給我小心着些,省得引火燒身。”

“魚兒都不知自己媳婦在哪,我有這麼快當祖父?!”賀湛瞪圓一雙鳳眼,憤憤不平。

“你就胡攪蠻纏吧,你知道我言下之意。”十一娘揮揮手,把“快滾”二字表達無遺。

第388章 計逞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568章 高玉祥的救星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387章 晉王之計,竟難得婉約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476章 露餡第1012章 真是個大隱患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1226章 將往華清宮第1246章 辦砸了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1233章 “逼宮”去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283章 璇璣“暴露”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530章 衣錦榮歸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71章 車禍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836章 王妃無情,元氏有意第84章 下手太晚第661章 愚蠢的王妃第1176章 第一招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173章 晉王又被鄙薄了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760章 擁躉們第1039章 你該恨我第560章 得救第1209章 切磋第164章 先鋒賀湛第1052章 談判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487章 一笑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740章 反目第1138章 春明門外第266章 三人合彈,四人聯詩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354章 欲揭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577章 小韋氏覲見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1330章 親征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779章 完敗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1172章 賀瓊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1276章 大醉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441章 自認蕭何,欲敗韓信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255章 小間諜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78章 一波平息第1044章 公詢日第1122章 面具揭開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710章 小美人不好惹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989章 攻奪之前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1289章 示弱第453章 姻緣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946章 末路第941章 晉王很帥氣第346章 觸發第1362章 決戰在即
第388章 計逞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568章 高玉祥的救星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387章 晉王之計,竟難得婉約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476章 露餡第1012章 真是個大隱患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1226章 將往華清宮第1246章 辦砸了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201章 又一個大志向第1233章 “逼宮”去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283章 璇璣“暴露”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530章 衣錦榮歸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71章 車禍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836章 王妃無情,元氏有意第84章 下手太晚第661章 愚蠢的王妃第1176章 第一招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173章 晉王又被鄙薄了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760章 擁躉們第1039章 你該恨我第560章 得救第1209章 切磋第164章 先鋒賀湛第1052章 談判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487章 一笑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740章 反目第1138章 春明門外第266章 三人合彈,四人聯詩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354章 欲揭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577章 小韋氏覲見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1330章 親征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779章 完敗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1172章 賀瓊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1276章 大醉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441章 自認蕭何,欲敗韓信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255章 小間諜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78章 一波平息第1044章 公詢日第1122章 面具揭開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710章 小美人不好惹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989章 攻奪之前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1289章 示弱第453章 姻緣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946章 末路第941章 晉王很帥氣第346章 觸發第1362章 決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