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和沃爾羅、巴里克大致達成一致協議之後,剩下的就是細節問題了,不過利奧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情報部門的情報傳遞速度顯然要比從君士坦丁堡回來的商人帶回來的消息要快得多,當利奧一世下令限制戰略物資流入匈奴後的第四天,劉三的情報部門就收到了從君士坦丁堡情報站發回來的情報,劉三接到這個消息之後不敢怠慢,立即面見秦東將消息上報。
秦東在自己的書房接見了劉三,聽到劉三的報告之後問道:“這是幾天前的事情了,是什麼原因促使利奧做出這樣的決定,這肯定是有原因的吧?”
劉三點頭道:“是的,大王,是四天前的事情,根據巴西利斯庫斯所說,是東哥特的迪奧德米爾和格皮德的阿爾達裡克分別以向利奧新婚祝賀爲名覲見了利奧,在大殿之上向利奧陳述了我們對東帝國的威脅,利奧聽後當廷宣佈了這條禁令,而且在大臣們散去之後利奧留下了幾個心腹專門商議此事,現在東哥特、格皮德和東帝國已經達成一致,秘密成立了聯盟對付我們,爲了防止我們突然出兵攻打,現在東帝國在色雷斯地區的軍隊已然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開赴邊境抵擋我們的進攻。”
對於東羅馬帝國已經準備好了軍隊在色雷斯地區抵擋秦東可能的進攻,秦東並不擔心,畢竟色雷斯那麼大,邊境線那麼長。無論多少軍隊怎麼都不可能防守得密不透風,秦東要想從色雷斯進攻隨時都可以,也能夠找到突破點。
秦東並沒有這個問題上糾結。他納悶的是利奧作爲一個皇帝,而且在歷史上的拜占庭帝國早期的幾個皇帝中,他還算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皇帝,怎麼這麼容易就被兩個蠻族的說客給說服了呢?此人的意志也太不堅定了吧?可如果不是利奧的意志不堅定的問題,而是其他的原因呢?難道是利奧心裡早就有這種打算了,只是他一直埋藏在心裡沒有說出來,而在那兩個蠻族說客一說。就如同打開了洪水的閘門一樣,怎麼關也關不住了?
看來很有可能,在歷史上利奧是一個心計很深的人。要知道他只是以一個行省總督而直接當上皇帝的,以他能夠控制的兵力還不足以左右整個東帝國的政治格局,那麼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他的個人能力。
“看來利奧是鐵了心的要跟我們決裂了!既然這樣,你要戰。便作戰!”
秦東並不惱怒利奧的做法。來自後世的他早就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初秦東爲了爬到更高的位置上,爲了控制更多的地盤,需要東面邊境的安寧,而利奧也需要秦東作爲外援支持他在東帝國的皇位上坐穩當,因此兩人才狼狽爲奸,暗地裡互相合作支持。但是現在,利奧已經掌握了東帝國的軍政大權。不需要秦東作爲外援了。相反,秦東的勢力發展越來越大,對東帝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利奧自然對秦東起了戒備的心裡,而秦東現在覺得儘管還不是和利奧翻臉的時候,但既然利奧要翻臉,他想攔也攔不住,再說以他現在的軍事實力也不會懼怕東帝國,東帝國在色雷斯地區沒有大規模的騎兵隊伍,不具備遠征北方草原的實力,只能被動的防守。
秦東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立即準備出兵給東羅馬帝國一點顏色看看,還是忍下這口惡氣,如果出兵東羅馬帝國,那麼在西面的軍事力量部署則必然要減弱,因爲他現在能夠用於作戰的軍隊並不是很多,還有二十萬人正在緊張的進行訓練,只有二十萬人的擁有遠征作戰能力,但各地又需要防守,不可能將這二十萬人全部抽調出來打仗,所以真正能用於作戰的軍隊現在最多隻能抽出五萬人。
既然要出兵,那麼是突然襲擊呢,還是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說實話秦東並不認爲自己現在有本錢提兵五萬長期征戰,這根本不可能,剛剛站立的北方廣大的地盤需要鞏固統治,王庭賽迪卡還有諸多政務需要他親自拍板,這些需要處理的政事拖久了對帝國不利。
因此,如果要出兵,那麼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給東羅馬帝國以重創,將東帝國打服帖了,割地賠款,以這種方式結束戰爭,纔是對他最有利的。
如果對於東帝國限制戰略物資出口到匈奴,東帝國單方面終止與匈奴的一切外交關係,而匈奴帝國忍下這口惡氣,那麼不僅秦東在匈奴帝國內部的聲望將大跌,而且還會讓有心之人跳出來生事,這個時候秦東不能讓某些人跳出來搞事,匈奴帝國不能再內亂了,這還只是內部可能發生的事情。在外部,東帝國很可能得寸進尺,認爲秦東忍下這口氣之後就是軟弱無能的表現,因此利奧一世愈發囂張,熟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秦東自然不想被人欺負,所以這次必須要給東羅馬帝國一點厲害瞧瞧,這場仗一定要打,至於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這就需要深思了。
過了兩天,駐君士坦丁堡使館方面專門派人回來向秦東報告東羅馬帝國單方面下達禁止戰略物資流向匈奴帝國的禁令,匈奴帝國駐君士坦丁堡使館方面立即向東帝國提出抗議,並強烈要求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一世給出明確的正面解釋。
東羅馬帝國倒是給出了一個解釋,但給解釋的人卻不是利奧一世,給出的解釋卻是說東帝國國內也需要大量戰略物資,爲了保持本國的需求,因此才下達這一條禁令的,使館方面對這個解釋自然是不滿意的,他們又向利奧一世要求東帝國可以扣押自己的臣民,但是不得扣押在東帝國境內的匈奴帝國的商人和臣民,必須要對匈奴帝國的商人和臣民連同屬於他們的貨物和錢財一起放行,否則就是對匈奴帝國的挑釁。
東帝國給出的回覆是可以將那些人從監獄裡放出來,不過那些人擁有的貨物和錢財都是屬於禁止流通出去的重要戰略物資,東帝國方面不能放行,如果那些被扣押的人想要回國,就必須將他們擁有的戰略物資和錢財都換成非戰略類貨物才能允許出境,否則就只能是永遠滯留在東帝國境內。
匈奴帝國駐君士坦丁堡使館方面對此異常惱怒,聲言東羅馬帝國這是強盜行徑,要執行這條禁令,總得給商人們留下一個處理期限吧,東帝國單方面就下達禁令,而且當天就執行了,你讓商人們怎麼活?這不是強盜行徑是什麼?
對此東帝國官方卻是不予理會,使館方面沒辦法,只能派人回來將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向秦東進行詳細的報告。
秦東早就通過情報系統知道了具體情況,現在使館方面派回來的人向他彙報之後,他當即指示來人立即趕回使館,並讓使館方面立即向東羅馬帝國方面下達最後通牒,限東帝國方面在半個月之內將所有滯留在東帝國境內的匈奴商人全部放行,並且送回扣押的所有物資,否則所造成的一切後果全部由東帝國方面負責。
這樣的話有作用嗎?其實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威脅作用,表明自己的堅定立場,同時這些話並沒有明確指出己方會怎麼處理,給己方留下了一個迴旋的餘地。這就是官場啊,從來不把話說滿,爲什麼說當官的一個個都是老油條,這就是官員的嘴臉,秦東也學會這副嘴臉了。
利奧一世會接受這樣的威脅嗎?至少秦東認爲利奧一世不會,利奧畢竟是一國皇帝,而且是大國的皇帝,他能夠下達這樣的禁令,很明顯就是準備要跟秦東翻臉了。秦東當然不會不明白這一點,秦東之所以還讓使館方面派來的人帶話回去轉達給利奧,一方面是表明匈奴帝國再也不是蠻族部落,匈奴帝國的官員,上到大單于,下到鄉野牧民都是講道理、有文化的人,你東帝國如果再將我匈奴帝國的人都當成野蠻人看待,那吃虧的只能是你們自己。另一方面,起到一個迷惑利奧的作用,秦東在這些話中預留了時間限制,半個月的時間,足夠他命令大軍做動員和出征準備了。
待使館方面派回來的人重新上路去君士坦丁堡之後,秦東立即召集王庭周圍的各軍長前來商議出兵的準備,在王庭方面駐留的軍長一共八個,其中六個軍都是徵召的新兵部隊,整整二十萬新兵大軍在賽迪卡周邊地區訓練,還有兩個軍的軍隊在附近衛戍王庭。
在這些軍長前來攝政王府商議出兵事宜的這段時間,早有幾匹快馬已經出發向東北方向的黑海海邊的布爾加斯港而去,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將秦東的密令傳達過去,而在布爾加斯港周圍駐紮着一個秦東一年前成立的海軍陸戰騎兵師,是爲第13師,師長爲秦東之前的侍衛小隊長巴爾罕,13師也就是原來的第十三軍團,稱號改變之後就成爲了第13師,隸屬於第十二軍軍長馬立統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