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 犯忌

第51章 犯忌

如何處置俘虜,是如今擺在夏侯惠面前的問題。

三倍於己的俘虜是很難押解回去的。

更莫說他們如今是深入江東控制的區域,押解俘虜會拖累行軍速度,很容易被追擊。

依着蔣班的意思,是分開押到營寨外或者邸閣裡,盡數殺了割耳帶回去計功即可,無需傷腦筋。

但衆騎卒慫恿了一個百人將站出來,請求夏侯惠與蔣班允許,讓他們將這些俘虜帶回去。

準確而言,他們是想將營內的一些兵械帶回去。

百人將姓黃名季。

已經將近四十歲了,也在軍中效力了近二十年。

爲人謙和,作戰勇猛且頗有戰功,如果不是因爲不通文墨而升遷無望,先前代理斥候營軍務之人就不是蔣班了。

故而,他在斥候營的威望很高。

他以自身作爲例子,聲稱斥候營的騎卒皆不識字的鄙夫居多,以命相搏也不過是堪堪能混個溫飽。若想改善家中的處境,也唯有冀望着斬獲之功的賞賜。

而在魏國軍律中,俘虜比斬首之功賞賜更豐;繳獲軍械糧秣,又要比俘虜敵卒更高。

此地的糧秣什麼的,他知道是無法帶回去。

但他想用戰馬託運諸如環首刀、弓弩以及箭矢等兵械回去。

自然,騎卒都徒步走回去了,將這些俘虜押送回去,也就是順勢爲之了。

且他有辦法讓這些俘虜不會在沿途暴動或者走脫。

乃是將他們盡數反剪,再用長矛系成捆,放在三人一行的俘虜肩膀上,以繩索與脖和肩綁在一起,如此,三人一行的不協調性,自是不用擔憂他們有暴起的可能了。

至於最關鍵的一點,返程太慢,會不會導致被吳兵追擊的危險嘛~

他覺得不可能。

江東素以水戰稱雄,膽敢在陸上與魏軍正面鏖戰的還真不多。

且此番襲擊阜陵戍守點的戰事是偶然爲之,兼十分隱蔽,就連發動攻勢的己方在晌午之前都不曾想過,賊吳那邊自然就更無法預料得到了。

最重要的是,出了阜陵,就是魏吳兩國的緩衝地帶了啊~

若是他們現今就將營寨焚了,趁夜押解俘虜回去,賊吳橫江浦那邊就算得悉了消息,又怎麼敢前來追擊呢?

不擔心在追擊的時候,被壽春成建制的騎兵曲給包抄了嗎?

所以,在沒有多大危險之下,他以曉之以情的方式,請夏侯惠與蔣班能網開一面,讓他與其他騎卒都能順勢獲得一筆可以改善家中妻兒生活的賞賜。

對此,夏侯惠有些躊躇。

身爲斥候,理應遵守不可戀戰的原則。

而騎兵的最大優勢,則是來去如風的機動力!

雖然他知道黃季的分析很有道理,但他不想犯了這種在戰場上貪心不足的大忌。

只不過,還沒等他開口說出回絕的話語時,蔣班竟是被說動了,也隨之開口懇請他能允許,讓那些騎卒能得償所願。

因爲久在行伍中他,知道源於淮南戰場的荒無人煙與物資緊缺,也導致底層士卒的生活很是困頓。

而且他也覺得,返程也不會有危險。

也讓夏侯惠遲疑了。

如若他是憑藉戰功從底層升遷上來的主官,又或者是在軍中服役久了的老行伍,他便嚴詞回絕且出聲申責了。但他只是一個從洛陽外放而來貴胄子弟,沒有履歷沒有戰功,所以倍感衆意難違。

尤其是,他來淮南戰場的目的,是爲了能迅速的積累功勳。

就如這次以身犯險。

身爲熟讀兵書的將門子弟,他難道不知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嗎?

有父兄死難在漢中郡的例子,他難道不知道“督將不可親戰”的常識嗎?

不,他都知道!

明知之而猶爲之,是他覺得時不我待。

具備了身爲夏侯氏的天生優勢,再加上軍功就能平步青雲、在廟堂中擁有話語權。

按部就班熬資歷、耗費十年八年坐等戰事爆發積累到高位,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因爲曹真即將要伐蜀了,也意味着曹魏社稷的宗室大將就要迎來無有一人的困迫了。

他要趕在司馬懿成爲軍中第一人的期間,異軍突起,成爲天子曹叡可依賴的“宗室”,成爲舉國都公認的譙沛元勳翹楚。也唯有這樣,在社稷面臨動盪之際,曹魏忠臣纔會自發向他靠攏,將他奉爲可力擎曹魏社稷的砥柱!

以他如今不過牙門將的身份,又兼剛剛被外放來淮南的資歷淺淺,想做這點,也只有用非常手段了。

www_ t t k a n_ CΟ

如此番執意深入敵佔區弄險,是爲了揚勇名。

軍中多粗鄙,有勇名者備受尊敬、也更容易得到擁護。

而現今蔣班與黃季的請求,則是讓他看到了籠絡人心的機會,一個日後所有騎卒都願意爲他死力的契機。

在淮南戰場,三百精銳騎卒皆願死力,想立下功績還真就不算什麼難事了~

畢竟當年的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時候,也不過八百人願死力啊~

這便是他的遲疑所在。

理智在提醒他這樣作不對;但僥倖心理則是在不停的慫恿着他,讓他務必要把握住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因爲他一旦回絕了衆人的請求,就相當於把士卒們的財路給斷了

日後就莫要想着能得士卒死力相隨,不被他們私下詬病與誹議就是萬幸了!

而就在這時,蔣班見夏侯惠面有意動之色,便又加了一句。

聲稱他可以連夜倍道趕回壽春,從斥候營內帶來百騎過來接應,如此算算路程,至多一天就他們就可徹底脫險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夏侯惠若是再回絕,那就真的太不近人情了。

故而,一時間皆大歡喜。

蔣班當即馳馬歸去不提,黃季也招呼着其他騎卒忙活反剪俘虜、搜刮兵械,趕着連夜押解歸去等事。而夏侯惠則是在收集燈油、柴火等物,準備在臨行之際一把火將江東阜陵的戍守點給焚了。

不可免,一番忙活下來,足足耽誤了半個時辰。

當夏侯惠親自點燃營寨策馬緩緩離去之際,心中還喃喃了一句——此地離橫江浦頗有距離,賊吳應是不會發覺吧?

然而,在戰場之上,爲將者一旦有了僥倖之心,往往就是踏上了取死之道。

是故他也很快就迎來了教訓。

橫江浦,江東戍塢。

在十餘騎斥候外出搜尋的一刻鐘後,一支百餘人的騎兵也緩緩出塢。

爲首那人赫然正是歲初才調來此地任職的主官。

他是丁奉,字承淵。

雖是寒門出身、分別在甘寧、陸遜、潘璋等人帳下效力,但因爲驍勇善戰,每戰奮勇當先且常能斬將奪旗而歸,故而已然累功拜爲偏將軍。

孫權稱帝遷都後,以日後攻伐重心在淮南,便將他轉來前線橫江浦作主官。

他到職後也兢兢業業,時刻爲攻魏而準備着。

諸如今日這種信使逾期不歸的小事,同樣也沒有等閒視之。

而是一邊派出斥候搜尋,一邊打算親自帶着親兵部曲趕去阜陵戍守點一探究竟。

是的,他覺得阜陵戍守點可能出事了。

緣由他到任後還曾上表建業,聲稱阜陵戍守點僅有百餘士卒不妥,建議恢復先前三四百人的建制,但沒有被採納。

也正是因此,他心中也對阜陵那邊多留意了幾分。

一聽到信使不歸,當即決定不辭勞頓的連夜趕去也就不奇怪了。

事實上,他的戰場嗅覺很正確。

當他引部曲出營約莫半個時辰後,先前派遣出來搜尋沿途樹林與山坳谷地的斥候,便疾馳而來,稟報了發現了三名信使屍首之事。

且還以三人左耳皆被割去的細節,斷言這絕對是魏軍斥候所爲。

魏軍斥候繞過濡須塢進入後方,這種往常不曾有過的事情,更讓丁奉堅定了自己的猜測,也當即下令所有部曲快馬加鞭趕去阜陵。

至於,爲何沒有讓人歸去引更多兵卒一併前往嘛~

江東不產馬,沒有成建制的騎兵。

以往在戰場上繳獲的戰馬以及與蜀國交易得來的滇馬,只能堪堪足夠配備給斥候,以及賞賜給作戰勇猛的將率配備親兵部曲。

以橫江浦與阜陵的距離,算算時間,調遣步卒趕過去也無濟於事了。

再者,勇冠吳軍的丁奉也無所畏懼。

近三更時,行至半路。

又迎面遇上了先前趕赴阜陵打探消息、正疾馳返歸的斥候。

也讓他得悉了阜陵戍守點已然被焚燬的軍情。

如若換做其他江東將率,得悉戍守點已然被毀掉後,便會以事已不可改而返道回去,上表廟堂以及整軍備戰了。

但丁奉則是不同。

從底層一刀一槍拼到偏將軍的他,還將那斥候細細詢問了一番。

待得悉焚燬的戍守點內餘火依舊燃燒得很旺、且營地內外沒有發現多少屍體等的細節後,他便再次督促部曲不可吝嗇馬力、倍道兼程趕過去。

因爲他篤定魏軍定不會走遠!

依着魏軍嗜殺的慣例,沒有多少屍體,自然就是被當作俘虜帶回去了。

有俘虜的拖累,當然走得很慢。

且他本就是廬江人氏,對江淮一帶的地理十分熟悉,既然魏軍是從阜陵歸去的,選擇什麼路線他無需思慮也能有答案。

膽敢越境來犯,那就讓爾等有來無回!

在策馬馳騁的之際,丁奉的滿腔憤慨也隨着馬背顛簸愈來愈高漲。

(本章完)

104.第104章 結髮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69章 小成第208章 無心之舉第177章 百騎第8章 面君82.第82章 士載第27章 動怒第209章 畏水如虎第192章 邙山宴2第183章 或有詐第138章 不語127.第127章 衝突第3章 無所事第34章 門戶計第184章 競速100.第100章 魏闕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46章 示好第154章 似懂了第156章 何惑哉第27章 動怒84.第84章 臨發57.第57章 以何戰第190章 可堪否第196章 瞞天46.第46章 安分第136章 離析第40章 新歲127.第127章 衝突56.第56章 猶可否125.第125章 負氣第14章 臣無罪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82章 入甕86.第86章 難彰功第170章 失計否第156章 何惑哉第185章 死地第156章 何惑哉第187章 無裨第27章 動怒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49章 肺腑否71.第71章 扈從第227章 求貶惠第221章 黃雀是也70.第70章 詔來132.第132章 破襲70.第70章 詔來121.第121章 算計第168章 安下第139章 當慎64.第64章 後事第241章 誠意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68章 安下第159章 鴻鵠志105.第105章 蜜餞第147章 爭權77.第77章 視爲人96.第96章 小婢女126.第126章 挑釁121.第121章 算計84.第84章 臨發第41章 當黜之89.第89章 詐關第188章 無遺恨第200章 利令智昏2第173章 示警第17章 初見第149章 肺腑否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240章 猛士第166章 歸淮南110.第110章 見策77.第77章 視爲人第174章 盡私圖第195章 不取第3章 無所事96.第96章 小婢女第206章 夜話93.第93章 言外意122.第122章 義從第167章 同行100.第100章 魏闕第31章 收桑榆第245章 他日罷50.第50章 順遂第20章 可志同第179章 門戶仇第152章 莫求財61.第61章 加官第216章 位高權重88.第88章 發衝冠57.第57章 以何戰第156章 何惑哉51.第51章 犯忌第159章 鴻鵠志第10章 狡詐乎
104.第104章 結髮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69章 小成第208章 無心之舉第177章 百騎第8章 面君82.第82章 士載第27章 動怒第209章 畏水如虎第192章 邙山宴2第183章 或有詐第138章 不語127.第127章 衝突第3章 無所事第34章 門戶計第184章 競速100.第100章 魏闕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46章 示好第154章 似懂了第156章 何惑哉第27章 動怒84.第84章 臨發57.第57章 以何戰第190章 可堪否第196章 瞞天46.第46章 安分第136章 離析第40章 新歲127.第127章 衝突56.第56章 猶可否125.第125章 負氣第14章 臣無罪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82章 入甕86.第86章 難彰功第170章 失計否第156章 何惑哉第185章 死地第156章 何惑哉第187章 無裨第27章 動怒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49章 肺腑否71.第71章 扈從第227章 求貶惠第221章 黃雀是也70.第70章 詔來132.第132章 破襲70.第70章 詔來121.第121章 算計第168章 安下第139章 當慎64.第64章 後事第241章 誠意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68章 安下第159章 鴻鵠志105.第105章 蜜餞第147章 爭權77.第77章 視爲人96.第96章 小婢女126.第126章 挑釁121.第121章 算計84.第84章 臨發第41章 當黜之89.第89章 詐關第188章 無遺恨第200章 利令智昏2第173章 示警第17章 初見第149章 肺腑否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240章 猛士第166章 歸淮南110.第110章 見策77.第77章 視爲人第174章 盡私圖第195章 不取第3章 無所事96.第96章 小婢女第206章 夜話93.第93章 言外意122.第122章 義從第167章 同行100.第100章 魏闕第31章 收桑榆第245章 他日罷50.第50章 順遂第20章 可志同第179章 門戶仇第152章 莫求財61.第61章 加官第216章 位高權重88.第88章 發衝冠57.第57章 以何戰第156章 何惑哉51.第51章 犯忌第159章 鴻鵠志第10章 狡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