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控制

作爲一個農耕社會發展起來的文明,東方這個古老的國家歷朝歷代最重視的就是農業生產。

在經歷了短暫的百花齊放時期之後,儒家學術因爲符合統治者們的利益,成爲了文明的主要思想路線。

儒家一個簡單的士農工商分級制度,就把人粗暴地分成了幾個階級,從而導致了工商的衰落。

在春秋戰國時期,商人大行其道,百工各行其事,文明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期。

但是從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漢代獨尊儒術之後,東方文明就進入了封建時代的鞏固期,或者乾脆能說成是倒退期。

這一千五百年來,雖然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造就了民族的向心力,但是社會再也沒有進步過。

反而相比一千五百年前,許多思想還倒退了。

就以商人階級爲例,在春秋時期就有許多把生意做到各國之間的大商人,許多大臣也都以商人的身份,掙到了如山的財富。

但是商人階級流通性大,見多識廣,不符合儒家的愚民政策,人都變聰明瞭,不利於管理。

所以商人階級受到了嚴重的打壓,整個社會的商業氛圍,除了在宋代短暫興盛過,幾乎一直是在走下坡路。

來自於後世的朱瞻基卻很清楚,商業和工業在整個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的巨大作用。

農業發展是有侷限的,春播秋收受制於大自然的氣候變化,並且發展的餘地很小。

即使是後世的雜交品種出現,花費的出現,農業的回報率也永遠不會超過百倍。

這種收穫連量變的可能都永遠不可能達到。

但是工業和商業卻不同,工業是直接超過農業,直接以質變來改變世界。

而商業的流通,卻能直接有效利用社會各種資源,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

如果人類連肚子都填不飽,其他的追求當然只是一個笑話。

但是當人類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後,想要跨越式發展,只能依靠商業和工業,靠農業是永遠不可能的。

工業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人類共同努力,一個人的能力再大,最多也就只能在一個行業內達到巔峰。

一個人不可能會把織布工藝推進的極致,然後還會生物製藥。

牛頓,愛因斯坦是幾千年來的人類精英,他們也只是在自己的行業內走到巔峰。你讓他們研究一個汽車發動機來看看,哪怕他們掌握了原理,也不可能換一個行業也能推進行業發展。

因爲,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個人的生命也就短短三萬天左右,真正用在研究上的時間,不超過一萬天。

想在一萬天的時間內,變成一個全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這是工業發展的侷限。

雖然工業發展能夠直接從量變到質變,但是對人的要求也提高了,術業需要專精。

但是商業不一樣,因爲商業的核心是流通,而流通的渠道,卻是可以控制的。

而控制流通渠道的核心則是金融。

商業的交換需要一個標準,這是貨幣誕生的根本原因。

只要人人都認可,貝殼也能成爲貨幣,銅成爲貨幣,金銀成爲貨幣,布料絲綢也能成爲貨幣。

到了後世,印刷出來的紙也能成爲貨幣,甚至只是一串電子數字也能成爲貨幣。

控制了貨幣,也就等於控制了金融,控制了經濟,同時,也等於控制了社會發展的衡量標準。

雖然控制貨幣不代表控制了社會的整體發展,但是這個槓桿卻能撬動整個社會。

朱瞻基很清楚,這是他比這個時代的人瞭解的更透徹的優越的地方。

而且,他現在還有很好的條件,那就是他是皇孫,未來的皇帝,具有先天的優勢。

所以,他這個未來的皇帝可以不去控制任何行業,但是貨幣的控制權一定要牢牢抓緊。

就像朱高燧,他想去做生意,由他去做。他去做生意了,也能帶動如今的幾十家皇親國戚不往寄生蟲的道路上發展,以後能自力更生。

他作爲未來的皇帝也沒有必要去跟任何人競爭,因爲皇帝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壟斷。

皇帝真正需要控制的是什麼呢?

在朱瞻基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就足夠了。

一個是貨幣發行權,也就是經濟控制權。

一個是信息流通權,也就是人心控制權。

還有是政治管理權,也就是暴力統治權。

只要牢牢抓住這三個方面,不論這個社會如何發展,都不會脫離皇帝的控制。

當然,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因爲控制,是整個社會最複雜的技能。

朱高燧原本以爲自己會受到朱瞻基的推脫,因爲他也想要參與海貿,就等於是從朱瞻基的碗裡搶食。

但是他沒有想到,朱瞻基似乎對這能賺幾百萬白銀的生意毫不在意。一點推脫沒有,就跟他詳細說了去高麗和東瀛做生意的一些訣竅。

以至於出了別院,他都還有些心神不定,猜不透朱瞻基的心裡在想些什麼。

如果說朱瞻基愚蠢,他是絕對不相信的,那他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趙時春也猜不透朱瞻基的想法,不過現在人多嘴雜,他強忍着疑問,一直跟朱高燧回到了趙王府,才忍不住嘆道:“老朽活了四十多年,今日卻看不懂太孫的心思。他還承諾可以讓人去寧波市舶司聯絡餘先,介紹門路,這跟我們開始所想的,完全不同。”

朱高燧本就是個武人,不善謀劃,也不善陰謀詭計。聽了趙時春的話,他苦笑道:“我這個侄兒真不簡單,讓人摸不透深淺啊。不過他既然答應了幫我開拓商路,應該不會有變。只是這出一成,進三成的稅,要的可一點也不少。”

“有賺纔有稅,即使交了三成,我們還能賺的更多。只是這麼多銀子,難道太孫真的一點也不在乎嗎?猜不透啊……”

朱高燧這個時候笑道:“他既然捨得給我們一條商路,先把銀子賺到手纔是正理。既然猜不透,就不猜了,我不相信他敢矇騙我。你安排一下,讓趙全跟着大軍迴應天府,爭取早日把這件事給確定下來。”

趙權是趙時春的侄兒,替趙王府管着不少的商鋪,也算是趙王面前的紅人。

不過開拓商路事關重大,趙王能把這件事交給趙全,也是看了趙時春的面子。

趙時春謝過之後,才又問道:“那漢王那邊……”

“該怎麼應付還是怎麼應付,不過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我們還是不參與的好。在沒有摸清我這個侄兒的底細之前,還是不要站在他的對立面。”

行在所裡,朱棣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牀。

這次的北征,也讓他真實體會到,自己已經老了。靖難之役之時,連續行軍,惡戰,他都從來沒有感覺到累,但是這次只是行軍,就已經讓他覺得力不從心。

不過,這次的大勝還是讓他精神煥發,昨日回到北平,還跟隨軍北行的昭懿貴妃大戰了三百回合。

見朱棣醒來,偎依在他身邊的昭懿貴妃才坐起身來,招呼了旁邊值守的宮女和太監們來伺候起牀。

王彥抱着一疊奏章進來。“陛下,今日一早,隨駕的大臣們就已經恭候在行在所大殿,恭候陛下大駕。”

朱棣搖了搖頭說道:“昨日迎駕時,朕不是已經講過。今日中秋,先歡慶佳節,有什麼話,明日大朝會上再說。去,讓他們散了,朕也是人,也想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這些都是藉口,只有朱棣自己心裡清楚,他的身體疲憊不堪,需要好好靜養一天,才能應付明日的大朝會。

徐皇后大行之後,朱棣再也沒有立皇后,昭懿貴妃雖然是張玉的女兒,但是朱棣也只是立了一個貴妃,讓她以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

張氏家教甚嚴,雖然出身名門,卻並不嬌縱,是個省心的人,也備受朱棣寵愛。

伺候了朱棣吃過早飯,她不讓朱棣躺回牀上,而是嬌纏着朱棣到行在所裡走了一會兒。

行在所也就是後世的紫禁城,只是因爲沒有遷都,所以規模遠不如後世規模宏大。

而且現在這裡繞山環水,綠樹成蔭,可以說是北平景色最秀美的地方。

在樹蔭裡走上一小會兒,朱棣也覺得精神活泛了許多,這才問起了張貴妃。“最近北平可有什麼趣事?”

張貴妃想了想笑道:“大軍北征,行在所整日都是爲大軍服務,有一些趣聞也都是跟北征相關。妾身身處深宮,你問妾身,豈不是問道於盲?”

朱棣也笑道:“正式因爲你身處深宮,所以你知道的事,纔是真正的大事。”

見朱棣這樣說,張貴妃止笑說道:“陛下這樣說,妾身倒是覺得有一件事比較蹊蹺。最近一段時間,太孫在草原連斬四十三人,已經傳遍了北平,甚至大明各地。太孫是陛下最器重的後輩,連斬四十三人,雖然勇武過人,但是如今傳播太廣,於名聲有礙啊!”

朱棣笑着搖了搖頭,不以爲然地說道:“基兒肖我,豈會在意這些風言風語。只是背後推波助瀾之人,其心可誅。”

(中斷了一週,狀態一直沒有調整回來,現在終於寫出來了,希望下一章更順一點。)

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一章 根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四章 蒲家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七章 遷都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四章 西北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一百章 北上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七十章 工匠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五十章 老人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三三章 歸來
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一章 根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四章 蒲家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七章 遷都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四章 西北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一百章 北上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七十章 工匠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五十章 老人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三三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