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號 陽明先生

小滿: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苦而味苦,故菜秀。

親愛的嘉鳳女士:

前天我與社羣裡的何先生髮生了一場爭論,這場爭論非常的荒謬,我覺得問題就在於我在拋出自己的觀點之後,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或者對方的評論根本不是以我爲主,而是要推銷他那一套東西,我不是說他不能推銷自己的東西,問題在於我想用我這一套去擊碎他那一套。爭論的基礎,如果不是建立在共同承認的法則之上,這爭論從一開始就是非常荒謬的,也註定不可能有結論。我覺得經歷了這次事件,我與何先生以及社羣成員的友誼大概也就到此爲止了,嚴格的說,其實這一場友誼在大專畢業的那一天就已經結束了,但它的慣性卻延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十年之後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餘韻,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毫無疑問,長期以來我對這段友誼的估價過高,這是我犯了一個非常重大的錯誤,我把自己的需要當成了現實。

大概這樣的錯誤很多人都犯過,人需要愛情,就覺得這世上有愛情。人需要財富,就覺得這世上有屬於他的財富。人與人之間需要信任,盲目的相信。這樣的錯誤不勝枚舉,而我沉浸在錯覺,當中不能自拔。什麼時候開始我能走出錯覺,面對殘酷的現實呢?隨着年紀的增長,長期積累下來的錯覺正在一點點消失。我之所以那麼盲目的相信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在小的時候被人催眠,長大之後這種催眠的慣性一直都在延續,從而讓我開始自我催眠。我一直活得很不真實,何先生把自己說的那一套話語稱作是帝王之術,把我說的那套總結爲心學。我不覺得他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而是在故意加以歪曲。因爲我在題目裡已經說的很清楚是帝王之學,他非把那東西說成是心學。不過帝王使用的東西又豈是像我這種卑微的人能弄明白的?其實這個社羣很早就已經散掉了,他已經沒有了靈魂,我又何必那麼爲難自己呢?我之所以還在反覆的顛倒這件事情,就是慣性還在我的身上繼續我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慣性呢?大概只要我沒有辦法走出這孤獨的危城,那段時光在我身上的慣性就會一直揮之不去。

爲什麼我要在社羣裡貼了一篇文章呢?或許我該爲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恥,因爲那根本就是一場沒有觀衆的表演。人應該收斂自己,保持最後的體面。孟子說過,人之患在好爲人師。這個問題在我的身上表現的非常的嚴重,帝王之學對於大多數人是沒有用的,也是不太可能聽明白的。像我這種把日子過得一塌糊塗,還在琢磨帝王之學的人,在社會上絕對應該是另類。我覺得這實在是太可悲了,一個身份卑微的人,對道法兩家學說有深入的思考,對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嗎?如果你總能夠看清長官的套路,這對你來說是一件好事嗎?一個人如果沒有琢磨過這一套,對長官,就容易產生敬畏之心。反過來對長官沒有敬畏之心的人,長官大概也不會怎麼待見他。

記得剛開始在單位工作的那一年,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單位報困難職工,我被報了上去。在工作的第一年就被評爲困難職工,那一年好像給了一桶油和一隻雞,或者別的什麼東西我也不知道,因爲我讓我哥把這些東西拿走了。當時我自己根本不做飯,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派不上用場。長官把這件事情告訴我,是爲了讓我感激他,而我當時的反應非常的冷淡之後,這種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過。我是一個不能被小恩小惠所收買的人,我所看重的是真正的利益,但真正的利益長官是不會輕易給人的。第一、我能接觸到的長官都是一些小人物,他手裡掌握的資源有限;第二、如果長官的人性不怎麼樣,他不會把這東西白白給人,而是要拿出一些東西來交換。

家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被評爲高級教師,有一次在大巴車上遇到一位婦人,對方很可能也是一位教師,提供給家父一些信息。結果這位女士的丈夫也在旁邊立刻出言阻止,並且告訴家父,如果想要知道這些信息,他就得去拜訪他們自然少不了禮金。我的直覺是這樣的,這些年這些方面應該進步了不少。當然這些年我也遠離了這個領域,可能是因爲我看不到具體的情形,所以纔有了樂觀的估計。人性都是如此,希望高價出售自己手裡掌握的資源。哪怕這些資源是公共資源,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有多少人會變賣公家的資源,產生的收益據爲己有。這些年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人們普遍感到樂觀,而最樂觀的莫過於年輕人。只不過也出現了另外一種情形,很多人開始選擇躺平,這些躺平的人對集體忠心耿耿,雖然今天人們接觸信息非常的便捷,但今天仍然是一個知識相對匱乏的年代。每個人打開設備看到的都是信息提供商推薦給他的,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於是他的三觀被不斷的固化,而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個性化。這就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的困難,因爲大家彼此之間沒有共同承認的標準。

周朝之所以能夠延續八百年年,是因爲周公建立了一套規範,它的影響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而這是當時所有人都認可的價值,今天信息提供商提供的個性化服務,讓人們的想法變得越來越偏執。按道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可能提出一番自己的見解,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你可能已經意識到我說的話前後有一點矛盾,其實現實本身就是矛盾的。我曾經很多次感嘆國史教育的缺失,就算是在今天,我仍然堅持這樣的認知。國史教育所傳承的是一種史觀,而不單純的在那裡傳授歷史知識。袁先生說的沒錯,九十歲一百歲都可以學習歷史知識。可事關教育一旦錯過了相應的年紀,他的惡果是非常嚴重的。

我們的徒弟是如此的廣袤,大家生活在山南海北。是什麼東西把大家聯繫在一起的呢?在我看來是對歷史共同的認知。所以我們才把彼此視爲一類人,並且對這個羣體產生了歸屬感。如果對歷史的認知各說各話,勢必給這個羣體帶來危機。當我說這些東西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沒有關係,聽不懂就算了,我一個大專生能做什麼呢?我的思考能有多深入呢?在我的眼裡,我所懷念的這些東西早就被擊碎了。隨着年紀的增長,我開始欣賞儒家對歷史的描述。儒家在記錄歷史的時候態度鮮明,至於有沒有篡改歷史,我覺得孔夫子應該不至於。或許我真的應該讀一讀春秋,才知道什麼是春秋筆法。

如果讓我來社稷國史教育,我可能不只是講一些歷史事件,也要把儒家記錄歷史的方法告訴大家。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史書當中記錄的這些東西是不是可信?馬未都先生在他的節目當中說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我覺得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要是這麼說的話,小說和歷史有什麼區別呢?小說當中沒有真相,但都有道理。所謂歷史學,就是後世的人們對前世得一次次追問。或者說歷史學是過去與現在一場永遠不會結束的對話。許多人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學歷史到底有什麼用?人之所以能夠進化成人,能夠產生文明,而不是跟其他動物混在一起。人們在掌握了取火的技術之後,開始使用熟食。開始嘗試記錄,歷史就是要把這些記錄進行總結歸納,並且告訴交給後來的人,這樣一代一代的人不斷積累,纔有了今天人類的輝煌。歷史不僅對一個羣體特別重要,對於整個人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只是重視科技,重視馬上能變成錢的東西,這是非常短視的一種行爲,相信總有一天它會把人類推向萬丈深淵。

過去我們一直有這樣一個傳統,必須設立史官,對每天發生的事情進行記錄。與此同時還要爲前朝修史,總結上一個朝代留下的經驗和教訓。我對於大元和大清都沒有什麼好感,但相比之下更讓我感到討厭的是大清。當然在大元的時候,百姓非常的痛苦。過得特別的沒有尊嚴,而且衣食無着。大清相對於大明而言,我不知道一般人的生活標準到底應該怎麼比較。我只是覺得大清入關之後剃髮易服,從此一個被傳承了很久的東西消失了。在大元的時代,這東西還能奄奄一息,到了大清他化爲灰燼。我不知道後人會怎麼評價,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年代。今天的人雖然躺平了一大片,有歷史的標準,這仍然是富裕的標誌。如果一天不勞動就生活無着,你還怎麼躺平呢?

我忽然想起來高中時某位姓馮的副校長說過的一段話,這位馮先生說:“如果你不會英語,就不會說話。不會電腦,就不會寫字。不會開車就不會走路。”那個時候我對他的這段話感到頗爲不滿,動機現在聽起來有點荒唐,就是我打算維護漢語的尊嚴。在我所成長的那個年代,英語老師總是這樣說,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他還是給了漢語一點面子,說漢語雖然重要,但不像英語那麼重要。教師負責任是一件好事,但有時候會讓一些教師沒有尊嚴。比如學校裡一般都會開設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但這些課都被稱作是副課,而數學、語文、英語被稱作是主課。副課老師在主課老師的面前是沒有尊嚴的,因爲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擠佔副課的時間。

當然這對那些體育、音樂、美術課的老師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們可以不用太費力就能夠賺到錢,而那些主科老師也是自願在那裡奉獻。這些年的情況有些複雜了,我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覺,是因爲我是單身漢,沒有孩子距離教育行業比較遠。因爲距離的關係,我對這個領域感到越來越陌生。在我成長起來的那個年代,雖然不是每個教師都在外面經營着自己的事業,但他們都在千方百計的拓展自己的利益,學生對於他們而言雖然不能稱之爲取之不盡的資源,至少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盡情索取。當時我曾經聽到過一些傳聞,後來傳聞的主角終於成了一個頗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他被指控冒犯了一位女學生,可當時當地的環境就是如此,教師無論對學生做什麼都被認爲是爲了這個學生好,哪怕是做出一些有悖倫常的勾當。我曾經聽過家父對這件事的描述,我不能說他的描述不客觀,但我沒有從他的話中聽出任何憤怒。

如果是跟我同一輩的人,如果這個人不在教育領域,聽到教室冒犯女學生,他一定會非常的憤怒。有時候我會感嘆爲什麼好人越來越少,而壞人越來越多呢?道理很簡單,因爲做壞人有取之不盡的利益,做好人就會非常的窘迫,隨時都有可能冒犯別人。我曾經說過,行善不以其道,就會得到惡果。作惡如果能夠因循其道,就會得到善果。但因爲作惡本身是違背天道的事情,行善是因循天道的事情,所以性質上還是有所差別。無論你想行善還是做惡,對道有一番鑽研纔可以。你對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有足夠的瞭解?是不是熟悉?他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做不好這件事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說到底事情做不好都是因爲功課做的不夠足。只要功課做得足夠充分,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你養成了解決問題的習慣,隨着被你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果真如此的話,你將成大器。

我現在有一個感悟,人生來就要面對各種矛盾和各種問題。人生的過程就是化解一個一個矛盾和問題的過程,所以當你面對矛盾和問題的時候,大可不必驚慌,因爲這就是人生,如果你習慣瞭解決問題。人生能讓你煩惱的事情就會少很多,如果你變得越來越善於解決問題,你的人生將會越來越精彩。請允許我簡單的複述一下昨天發生的一件事,上午我往破壁機裡放進去鹽、蘿蔔,注入水,然後準備啓動預約功能,想着等我終於回來的時候,就有新鮮的蘿蔔豆漿可以喝了。這個時候意外出現了,我發現機子上和說明書似乎不太一樣,說明書上最少可以預約兩小時,再就是預約四小時。可我把機子打開之後發現,最少只能預約六小時。

中午的時候我啓動了破壁機,後我就來到臥室,戴上耳機,準備等二十八分鐘之後享用蘿蔔豆漿,但意外還是出現了,我正戴着耳機聽萬國旅行社的一位先生講《史記的故事》,就在這個時候忽然聽見砰的一聲,緊接着WiFi就不能用了,我立刻意識到可能是停電了。當我來到廚房發現食材濺了一地,出門去看電錶,發現顯示有電,這個時候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本來我打算馬上聯繫電工進行檢修,只不過當時正是中午,又是下班時間。我決定等兩點半之後再聯繫電工,聯繫了電工之後,在電話裡說了一通,他告訴我可能是總閘壞了。並且讓我去五金門市買一個總閘,爲了少跑腿,我順便買了一款保險絲。然後回到房間靜靜的等着,實在等不及,我就把它拆開。被意外的把總閘推了上去,我又跑到外面,把外面的閘也推上去,結果總閘沒有跳下來,然後我就發現來電了。

之後沒多久電工來敲門,我告訴他已經來電了,電工走了。來電之後我立刻測試破壁機還能不能用?我發現只要把電插上去,裡面就會發出聲音,是那種非常令人感到不安的聲音。我的推測是,如果破壁機已經壞了,那麼通電之後應該沒有反應纔對。昨天晾了一下午,今天又良了一個上午,情況並沒有改善,那個時候我就感覺破壁機應該好不了。即便如此,我仍然沒有放棄嘗試,下午上班臨走之前,我把它放在了窗戶外頭。下班回來的路上發現天陰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下雨,那可就徹底瞎了。無奈之下,我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沒有下雨真是太幸運了,我把破壁機從外面取回來插上電那種令人不安的聲音沒有了,與此同時卻出現了另外一種情況。提示燈一直亮着,於是我把蓋子扣了上去,破壁機恢復了常態。儘管如此,目前我不能確定它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了,也許是明天,我會再一次進行測試。

就這麼一件事情,不過是兩天時間,劇情已經如此曲折。更不要說人生了,局勢瞬息萬變是常態,每天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是常態。一個人如果能把錯綜複雜的問題解決的非常妥當,那麼這個人必成大器。這封信的標題我寫的是楊明先生,我絕不能向任何人宣稱,我已經明白是心學怎麼回事,我也不認爲自己應該肆無忌憚的談論心學,因爲我自己根本不懂。心學不是讀書讀來的,也不是與人談論來的,而是在不斷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感悟來的。陽明先生在龍場悟道之後,整個人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之後他每到一個地方遇到新的環境新的問題,總能夠處置的非常順暢。終於在之後短短的數年之內成就了別人無法企及的功業。

聖人之道,至廣大而盡精微。廣大是人可以想象的,但精微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的。感受聖人之道之精微,需要從一個一個具體的問題當中去覺悟。初中時候哲學課有一個詞是非常重要的叫做實踐,人的一切智慧都是從實踐中來的。一個人如果封閉在書齋之內,這個人終究只會鸚鵡學舌而已。就如同某位先生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處理的一塌糊塗,卻喜歡對各種宏大的問題進行自相矛盾的論述。我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並非沒有意識到我的身上也有這個問題。如果到我死的時候,我沒有辦法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我曾經說過的話,我曾經做過的事都將淪爲笑柄,只不過那個時候我已化爲塵土。假如我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又有誰在意我說過什麼做過什麼呢?爲什麼今天有一些人開始重修族譜?其實就是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他仍然能夠作爲一個宗族延續下去。這也說明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慣性。

爲什麼我說的是慣性而不是任性呢?那是因爲人口出生率持續降低,意味着人對生育的興趣越來越小。大家願意把更多的資源投放在眼前的享受上,大家不懼怕晚年寂寞,只擔心在青壯年的時候沒有盡興。在一個物質充裕的社會,很多人不必再擔心老而無依。於是大家放肆的揮霍,創造了一個消費型的社會。我在年輕的時候,覺得表現出對社會的不滿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現在我沒有這種感覺了,因爲那些對社會不滿的人很多都進了監獄。我們必須承認這樣一個現實,小時候人們分辨善惡是比較簡單的,長大了分辨善惡就比較困難了,人與人之間再難就這個問題達成共識,因爲人都是如此。誰能夠帶給你利益,在你的眼裡他就是好人,誰能帶給你憂患,在你的眼裡他就是壞人。我時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孤獨的人,所以習慣了跟自己交流,跟烏龜交流,希望上天保佑我不在將來的某一天變成一位精神病患者。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四月十九日

第059號 大院與宮廷第234號 琴操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104號 論學第025號 旋轉的時空之門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07號 珍藏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122號 無常第323號 公心做事第201號 緣分與選擇第093號 知道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173號 名街第258號 惆悵第075號 洋瓷碗第035號 走出孤獨的方法第359號 祈福第285號 消業第349號 放大鏡第126號 歧路歌第112號 不同與同第277號 電之疑問第044號 社羣第257號 祈日第167號 茅坑裡的悠悠歲月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256號 神之光輝第335號 歸屬感第061號 逃離第220號 火車旅館第123號 鑽石之夜第106號 驢的一生第208號 殘本第141號 眼界第050號 茶系女孩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341號 課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204號 貧瘠之壤第273號 道第326號 耳熱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364號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241號 無常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115號 名士夢第042號 美麗的伽藍第091號 塑形師第017號 鳳凰來儀第113號 破壁第087號 歷史迷第231號 思想實驗第326號 耳熱第242號 自說自話第220號 火車旅館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150號 文藝中年第177號 長得像大變的女人第285號 消業第228號 死局第309號 蜜蜂飛舞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260號 自然人第195號 楚囚之歌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275號 風化第215號 飽滿圓潤第258號 惆悵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192號 看見人心第356號 竹葉青第168號 坐在茅坑望星空第023號 離異傳聞第091號 塑形師第331號 錯第330號 黃土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259號 花味第163號 交流和輸出第341號 課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170號 治理的藝術第359號 祈福第105號 三棱鏡第057號 風尚引發的思考第312號 感受風俗之味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244號 豐腴
第059號 大院與宮廷第234號 琴操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104號 論學第025號 旋轉的時空之門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07號 珍藏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122號 無常第323號 公心做事第201號 緣分與選擇第093號 知道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173號 名街第258號 惆悵第075號 洋瓷碗第035號 走出孤獨的方法第359號 祈福第285號 消業第349號 放大鏡第126號 歧路歌第112號 不同與同第277號 電之疑問第044號 社羣第257號 祈日第167號 茅坑裡的悠悠歲月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256號 神之光輝第335號 歸屬感第061號 逃離第220號 火車旅館第123號 鑽石之夜第106號 驢的一生第208號 殘本第141號 眼界第050號 茶系女孩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341號 課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204號 貧瘠之壤第273號 道第326號 耳熱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364號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241號 無常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115號 名士夢第042號 美麗的伽藍第091號 塑形師第017號 鳳凰來儀第113號 破壁第087號 歷史迷第231號 思想實驗第326號 耳熱第242號 自說自話第220號 火車旅館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150號 文藝中年第177號 長得像大變的女人第285號 消業第228號 死局第309號 蜜蜂飛舞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260號 自然人第195號 楚囚之歌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275號 風化第215號 飽滿圓潤第258號 惆悵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192號 看見人心第356號 竹葉青第168號 坐在茅坑望星空第023號 離異傳聞第091號 塑形師第331號 錯第330號 黃土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259號 花味第163號 交流和輸出第341號 課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170號 治理的藝術第359號 祈福第105號 三棱鏡第057號 風尚引發的思考第312號 感受風俗之味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244號 豐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