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號 禪修生活

二候:倉庚鳴,黃鸝也!

親愛的玉樹女士:

久聞青海一處密林,可以遙望雪山,可以俯瞰湖泊。清晨霧氣繚繞,傍晚霞飛滿天。又聽說有一位仁波切在這裡開了一個禪修班,每年都有很多人去那裡進行禪修。前一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要去青海辦事,恰好路過那個地方。聽說我對這個禪修班心嚮往之,就提出要跟我一起去看一看,開一開眼界。我滿心歡喜的跟着他出發,乘車先是南下,然後一路向西,到了一處山腳下把車停了,然後步行上山。那正是一個下午,夕陽西下,這個時候,山澗瀰漫着一種紫色的煙霧。這種紫色煙霧充滿了肅殺之氣,不久之後看到一處平地,遠處有一片密林,密林當中有一條窄窄的小道。這個時候我看到很多慕名來參觀禪修班的人,我不善與人交談,而我旁邊的朋友卻跟他們攀談起來。在他左手邊是一位道士,右手邊是一位和尚,三個人聊的非常投機。朋友說:“開禪修班的是一位仁波切,和尚來到情有可原,你是道士來是什麼道理?”

道士捋着鬍鬚微笑着說:“和尚也好,道士也罷,都是爲了追求覺悟,都是爲了超脫痛苦。大家殊途同歸,有什麼不能交流的呢?老實告訴你,開禪修班的仁波切與我是多年的好友,來這個地方有故地重遊者,有慕名而來者,我來這裡是爲了拜訪故人,同時看一看這裡的環境。”朋友說:“既然如此,你與那位仁波切應該是盤過道了,你覺得他道行幾何?”道士說:“耳聞不如目見,等你見了他之後,你自然會有一個結論。我要再叮囑你幾句,看一個人的道行,不要道聽途說,不要去聽別人的評價,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朋友說:“像你這樣的得道之人,自然不用去聽別人怎麼說,我就不一樣了,一個酒肉之徒,凡胎肉眼能瞧出什麼來呢?”道士說:“很簡單,看這個人待人接物的樣子,看他生活的狀態,看他對金錢的態度,不要聽他怎麼說,言語是最容易騙人的。”

我一邊聽他們聊天,一邊注意着那個和尚的反應。很顯然,這位和尚此時此刻跟我一樣感覺有些寂寞,有一種被拋棄了的心態。小道彎彎曲曲,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到兩腿發酸,走到懷疑人生。走到頭重腳輕,走到嘴脣長泡。就在很多人的耐心到達極限的時候,再一想,現在就是要回去也要走極長的一段路,那還不如一條道走到黑算了。於是大家咬着牙走到了終點,終點的風景給大家帶來滿滿的驚喜,這個時候所有的疲倦都消散一空。大家頻頻發出驚歎之聲,雖然對外宣稱那只是一個禪修班,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院落,在門口就可以看到遠處的湖泊。這個時候天色已晚,天上的星光反射在湖泊裡,就像是在水裡撒了大量的鑽石,發出晶瑩的光。我說:“能看到這樣的風景,真是因緣殊勝。”朋友說:“我讓你來的時候你還有些猶豫,現在怎麼樣?”

我笑着說:“我這個人向來如此,無論做什麼都會猶豫。”這個時候旁邊的道士不屑的說:“一個人猶猶豫豫,顯得非常的懦弱,是不會有出息的。”朋友的目光之中閃出了不悅的神色,我趕緊止住了他,說:“說的沒錯,一事無成人將老。”道士說:“怎麼樣?想讓我給你算一卦嗎?”我說:“算卦這種事我也略懂一二,所以就不勞煩閣下了。”道士說:“不知道你用什麼方法算卦?”我說:“測字、擲硬幣。”道士說:“看手相呢?看面相呢?”我說:“這個我只知道個大概,至於用他算卦是不敢的。”道士說:“既然這兩樣你都不會說明在這方面你談不上精通。”我說:“精通兩個字我不敢當。”和尚卻在那裡雙手合十嘴裡說:“南無阿彌陀佛,這些都是虛妄,有何必執着呢?”

道士說:“在沙門看來,一切都是空的,那你一天到晚還修行,做什麼呢?爲什麼不及時行樂?”和尚說:“沙門所說的空跟你說的空不是一回事,沙門所說的空是變化,事物始終都在變化當中,所以人們不能把眼前事物所呈現出來的樣子當做它本身,佛家把事物的本身叫做道叫做法,你可以悟道,可以證法,最終獲得解脫。”道士說:“佛陀曾經說過,衆生皆苦。我覺得這話不對,你要說那些生活在底層的那些鰥寡孤獨,那些純粹靠出賣體力過活的人過得非常非常苦是沒有問題的,可你要說那些過得非常體面的人,他們西裝革履,他們享受生活,有的在海島度假,有的在吃早茶、喝咖啡、夜間還有人在蹦迪,這也叫苦嗎?還有人住在巨大的房間裡,裡面有各種價格昂貴的精美裝飾,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着主人獨特的品味,這也叫苦嗎?這些體面人士爲了自己的事業愉快的付出,這也算苦嗎?”

和尚笑着說:“如果這些都是快樂的,他們到這裡來做什麼呢?”道士說:“來這裡是爲了追求他們在工作休閒當中沒辦法獲得的東西。”和尚說:“如果得不到這些東西,他們會覺得苦嗎?”道士說:“你也不用把話說的這麼清新脫俗,這個禪修班能建起這麼大的一個院落,是因爲自己有錢。可以這麼說,如果物質生活跟不上,精神生活也無從談起。”和尚說 :“那些錢都是那些體面人士耗盡心血賺來的,可他們卻寧願把錢丟在這種地方,因爲他們以爲這樣做會讓他們內心平靜。”道士說:“天色已晚,我們還是先進去吧!”跟着他們一起靜去之後,先打聽仁波切在不在?不久之後,這位仁波切就出來見客了,他看上去剛剛三十出頭,長得十分體面,渾身透着一種貴氣。不過我怎麼感覺這個人都有點怪怪的,爲什麼他看起來如此的面熟呢?是似曾相識還是我真的見過他?

閉上雙眼開始搜索自己的記憶,過了很長時一段時間終於發現,原來他是某一年某個省的高考狀元,而且可以肯定的說,他是貨真價實的漢人。在驚愕之餘,我開始用手機查這個人的資料,才知道他在知名高校學的是金融,之後開始讀MBA得了博士學位。到了這個時候仍然沒有停止求學之路,在英倫北美不同的大學讀了一共三十一個博士學位,回國之後本打算大幹一場。沒想到他仍然是一個不受重視的角色,於是心灰意冷,並且對眼前的一切都開始懷疑。就在他準備要去求助心理醫生之前,忽然改變了想法。心理醫生能幫他什麼忙呢?竟然拜在了京城一位仁波切的門下,據說這位老仁波切也是一位高考狀元,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師徒之間十分得誼。

仁波切在上中學的時候被查出來患有腦瘤,爲了給他醫病,他的父母一直維持緊繃狀態,爲了給他治病,他的祖母甚至想把房子賣了,租房子住。爲了給他治病,他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打算把房子賣了。就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患者進入了他的世界,那是一個知名高校的大學生,本來有着非常光明的前途,結果被查出腦瘤所有的一切在一夜之間煙消雲散。可即便在這種情況之下,他仍然堅持學習。在二人交往的過程當中,這位患病的大學生身上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他,影響了他,激勵了他。但三個月之後,這位大學生就夭折了。從那之後他就開始發奮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許多事情在他的眼前變得明白起來。它變成一個非常具有慧根的人,所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到三十一個博士學位。他成了京城三千仁波切當中最具有名望的一位,可京城的氛圍實在不宜修行,因爲凡是滯留在這裡的人都是功利心非常強的人,大家想的都是公民,誰會想着放下呢?

於是他隻身一人來到了青海密林之中,爲了緩解孤獨,他養了一條狗。最初的幾年,日子過得非常的清楚,而他作爲京城著名仁波切,在一夜之間消失成了天下奇聞。後來有消息說,青海密林之中發現了他的蹤跡,於是弟子們蜂擁而至。通過幾年苦修的,他在這個時候,道行已經高的不可目測了。弟子們終於與他在密林之中重逢,有很多弟子抓住他的衣角嚎啕大哭。原來有很多生活體面的人,面對各方面帶給他的壓力,漸漸對這位師父有了依賴心理。他不僅是精神導師,簡直是再生父母。所以這個時候我看到的哪怕是陌生人都會對他產生敬畏之感,因爲這裡幾乎每一粒灰塵都洋溢着這樣的氣氛。朋友撞一下了我的胳膊肘說:“咱們跟這位仁波切聊聊怎麼樣?要不讓他收咱們當徒弟,給咱們哥倆指一條發財的門路。”

在電燈的輝映之下,仁波切顯得法相端莊。他坐在那裡說:“來這裡參觀,我們歡迎,想參加我們的禪修也歡迎,但請大家遵守這裡的紀律,儘量不要打擾這裡的禪修生活。另外有一點要跟大家說明,這個地方雖然風景如畫,但是物資卻短缺,因爲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所以大家如果要使用這裡的東西,價格可能稍微要貴一些,請大家多多體諒。”原以爲他會給大家說一堆有關於禪修的大道理,沒想到除了請大家不要打擾禪修生活,遵守這裡的紀律之外再沒有提一個字。解散之後,大家各自全歇,我和朋友卻悄悄的跟着仁波切,我們兩個人的行動立刻引起了弟子的警覺。過多一會兒就有十幾個人把我們控制起來了,朋友舉着雙手說:“老實說,若要打架,就算是面對千萬人,我也不怵,但今天我們不是來搗亂的,所以請你們有一點待客之道。”

沒一會兒,仁波切就從禪房裡出來了,一臉嚴肅的看着弟子們,其中一個趕緊說:“這兩個人鬼鬼祟祟的跟在你後面,不知道要做什麼。”朋友說:“我們只是想找任波切聊一聊,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裡,如果不跟這裡的仁波切聊一聊就回去,那實在是白來一趟。”那個人瞪着眼說:“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太拿自己當根蔥了吧!仁波切是何等尊貴的人,是你說見就能見,是你說想跟他聊就能聊的嗎?”仁波切手一揮說:“你們先退下吧!”弟子們不肯走,因爲他們擔心師父的安全,仁波切說:“他們與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跟我過不去做什麼呢?”弟子們散去了,我們被他帶進了禪房,原以爲他的禪房會非常的寬敞,裡面的設置會非常的奢華。沒想到他的禪房雖然顯得雅緻,卻非常的簡潔,而且房間出奇的狹小,三個人坐在這種地方實在是太擁擠了。

仁波切笑着說:“喃喃喃,道德玄,遇了知音談幾句不是知音枉費舌尖。我與二位素昧平生,二位所思所想,我一概不知,我所思所想,二位一概不想,就這麼硬生生的坐在這裡能聊什麼呢?”我說:“我聽說沙門比丘都是非常重視弘法的,難道你在這方面不重視嗎?”仁波切說:“那你也一定聽說過,一個人有沒有機會聽聞佛法要看因緣,因緣到了自然就能聽得到,因緣沒有到自然是聽不到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爲構成。所以我又何必強求呢?是我們裡的人終究還是要來的,不是我門裡的人強求也沒有用。”我說:“難道你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嗎?誰門下的弟子衆多,誰的主張就會成爲日後沙門的主流。”仁波切說:“這又有什麼用呢?佛門講究四大皆空,活着的時候都講究空,人都死了,還有什麼是不能放下的呢?”

我說:“沙門不是一般說往生或者圓寂嗎?爲什麼你說死呢?”仁波切說:“如果真的四大皆空,誰又會在意這些名詞呢?”我一下子愣住了,想要找話跟他繼續說下去,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朋友說:“如果真的是四大皆空,佛門的戒律也是沒必要存在的……”仁波切說:“話不可以這樣說,如果我說人生來就會死,可如果有人讓你去尋死,你會去嗎?”這個時候現場的氣氛顯得非常的僵硬,朋友這個時候面露尷尬,額頭上青筋直,冒臉泛紅光。我說:“真的不打算給我們講一講關於禪修的事嗎?”仁波切說:“我說了這個看因緣。”聰明的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而我經常是失人有失言,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如此的糊塗和愚蠢。

之後我們兩個人就下了山,回到附近的一個小鎮,找到一家餐館吃了一頓便飯,然後買了點下酒菜回到賓館喝酒。朋友說:“這一趟旅程怎麼說?”我說:“如果我們的因緣不在這裡,到底在哪裡呢?”朋友忽然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把一大杯酒倒進自己的嘴裡,說:“我們的因緣的確不在這裡,我們也不應該去禪修,而應該到那種能給人帶來快樂的地方,那種純粹的世俗的快樂。”次日凌晨,開車出發不久之後,我們到達了更大的城市。雖然是在西北,但這個地方仍舊是燈紅酒綠,凡是世俗世界,該有的快樂這個地方都有。特別是來到那種店鋪集中的地方,我們挑了一家比較寬敞的走了進去,一位服務生立刻迎過來,說:“兩位哥,請跟我來。”我們走進電梯,這位服務生一刻不停地與我們攀談,我因爲不善交際,背過臉去,由我的朋友負責跟他進行交流。朋友非常細緻的問了該店鋪服務員的詳細情況,雖然我背對着他們,但我仍然通過聲音可以聽出來,兩個人在說話的時候一定眉飛色舞。

電梯到了我們走了出去,邊非常的熱鬧。這裡的裝飾顯得非常的精緻高檔充滿想象力,服務生說:“不管顧客在外面過着什麼樣的生活,來到這裡都是皇上。”朋友說:“我這個人最看重的是技術。”朋友堅定的眼神,讓對方顯得非常的感動,以至於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服務生抓着朋友的手說:“英雄所見略同,人和人生來是不平等的,技術有一個相對公平的起點,不管你是誰,只要你堅持訓練,久而久之就能夠把手藝練到爐火純青。”朋友說:“我的這位兄弟他跟我就不一樣,他非常的膚淺,凡事總喜歡看表面,總是說表面好的東西里面就好,他聽說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嗎?聽說過虛有其表嗎?聽說過人面獸心嗎?”我說:“馬老先生說物質決定意識,我覺得老人家說的沒錯,那些殘忍的罪犯,哪一個不是面目扭曲眼神怪異,長成我這個樣子只敢來這種地方胡說八道。”

經過了短暫的等待之後,我們被分別帶去了不同的房間。從這一刻開始,時間彷彿放慢了。漫長的等待似乎過了一個世紀,而快樂似乎只維持了一瞬間。等到我們兩個人從裡面出來,都看不出虛弱的樣子。我笑着對朋友說:“看得出來你平時還是挺注意保養的,元氣很足。”他說:“你也不賴在一個地方一貓就是一整年,損失一點元氣對你來說也不算什麼。”話雖然這麼說,他還是給自己要了一瓶紅牛,要給我來一瓶的時候我拒絕了。我說:“還是免了吧!平時我素慣了,若是在這裡習慣了過腥羶日子,那還真的有麻煩了。”朋友白了我一眼說:“這麼下去可不成,咱們的古老傳統講的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我說:“紅牛又不是多麼珍貴的物件,哪兒都可以買到。又不是非得現在喝不可,就算是哪一天突然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有一個女人非得嫁給我不可,我怎麼也躲不掉那個時候再買一瓶紅牛也來得及呀!”朋友說:“聽聽,這是人話嗎?生兒育女,吃苦的是人家,怎麼會有女人追着給你幹這種事呢?你以爲你是誰?你有鹿晗那樣的盛世美顏嗎?你有郭敬明那樣的驚世才華嗎?你就是一個爛大專生,你腿子一個,就算是你哭着求着人家給你幹這事,別人都躲着走。”我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說:“你將來一事無成就壞在這種話上,命這種東西,只有人死了之之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命,現在你看得見它嗎?摸得着它嗎?你知道他它什麼樣嗎?所以你怎麼聽它的呢?你應該聽自己的。”我一下子愣住了,朋友說:“作爲一個男人,你應該活出自己的樣子,我們都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這樣過一輩子有什麼意思?後世的人不會知道你的才華,因爲你的才華跟那些真正有驚世才華的人相比,相去甚遠。這樣的話你聽起來一定不會心服口服,但是沒有關係,就拿你寫那麼多小說來說吧,有什麼用呢?如果你真的能夠青史留名一首短詩就夠了,如果沒那個命,就算是你寫一千萬 兩千萬 一萬億字的作品都沒有用。”

他的話讓我目瞪口呆,玉樹,我把這些情形都告訴你,不知道你會怎麼想這件事。但是無論如何這件事我打算把這件事情做到底,事情了結之後,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真的非常期待省作協能夠通過我的會員申請,但我知道這不會發生,所以我現在有點擔心,那個時候要是申請沒有被通過,我會不會難過呢?這件事一旦發生,意味着年初吃餃子,吃出硬幣所顯示的吉祥的預兆最後落空。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二月十一日

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353號 謁廟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40號 吉凶之間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227號 鬼魅第091號 塑形師第049號 詭譎第126號 歧路歌第083號 新事物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038號 稚雛第143號 成和歲月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071號 心境第008號 可以清心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177號 長得像大變的女人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122號 無常第186號 祈禱第034號 中年男人的煩惱第180號 劇本和表演第300號 文采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250號 波及第304號 離題萬里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233號 禪之味第099號 立廟第061號 逃離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104號 論學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310號 流水有深意第029號 消失的古文明第343號 緣第094號 避世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034號 中年男人的煩惱第077號 小歌后第118號 追光第140號 吉凶之間第164號 困第216號 紀元第066號 燈火之域第087號 歷史迷第095號 甜絲絲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240號 坍塌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337號 天倫第131號 人到中年第157號 爲善之困第259號 花味第115號 名士夢第099號 立廟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296號 更始第110號 爭論第108號 假想採風第246號 理性的聲音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260號 自然人第322號 倦第164號 困第055號 豐腴之美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159號 鬼友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141號 眼界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344號 斷第139號 徽章時代第007號 珍藏第005號 人際關係第112號 不同與同第090號 冥想練習者第038號 稚雛第038號 稚雛第347號 結第006號 我從櫥窗前路過第108號 陽明先生第328號 唉!生活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350號 虧第285號 消業第346號 靜氣第025號 旋轉的時空之門第071號 心境第226號 神之光
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353號 謁廟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40號 吉凶之間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227號 鬼魅第091號 塑形師第049號 詭譎第126號 歧路歌第083號 新事物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038號 稚雛第143號 成和歲月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071號 心境第008號 可以清心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177號 長得像大變的女人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122號 無常第186號 祈禱第034號 中年男人的煩惱第180號 劇本和表演第300號 文采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250號 波及第304號 離題萬里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233號 禪之味第099號 立廟第061號 逃離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104號 論學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310號 流水有深意第029號 消失的古文明第343號 緣第094號 避世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034號 中年男人的煩惱第077號 小歌后第118號 追光第140號 吉凶之間第164號 困第216號 紀元第066號 燈火之域第087號 歷史迷第095號 甜絲絲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240號 坍塌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337號 天倫第131號 人到中年第157號 爲善之困第259號 花味第115號 名士夢第099號 立廟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296號 更始第110號 爭論第108號 假想採風第246號 理性的聲音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260號 自然人第322號 倦第164號 困第055號 豐腴之美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159號 鬼友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141號 眼界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344號 斷第139號 徽章時代第007號 珍藏第005號 人際關係第112號 不同與同第090號 冥想練習者第038號 稚雛第038號 稚雛第347號 結第006號 我從櫥窗前路過第108號 陽明先生第328號 唉!生活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350號 虧第285號 消業第346號 靜氣第025號 旋轉的時空之門第071號 心境第226號 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