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京城氣象

袁肅抵達北京是十二月六日的清晨,他是故意選擇早間這個時段,一則是希望能在接下來一整天時間裡立刻着手正事,二則也不希望有太多閒雜人等會有所妨礙。可是當他走下火車時,總統府派來迎接的儀仗隊連音樂都沒奏響,一羣警衛員蜂擁而上,夾着一行人就趕緊往外走。這一舉動反而險些鬧出了誤會。

好在人羣中總算看到了總統府內務處的熟人李彬,李彬拉着袁肅說道:“不得了,不得了,袁公子千萬不要有任何停留,出門之後趕緊上車就走。”

袁肅感到很是奇怪,連忙問道:“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李彬嘆息不已的說道:“也不知道前些日子是誰走漏了袁將軍抵京的風聲,如今京城內的老百姓情緒都很激動,一定都要湊過來迎接袁將軍凱旋歸來。我們清晨從總統府出來時就已經看到許多老百姓正在往火車站這邊趕來,這會兒子外面的全部都是人,若是咱們步履稍微慢上一拍,只怕等會都沒辦法開車出去了。”

聽完李彬的這番話,袁肅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倒是真沒料到一大清早的就會老百姓如此積極的出來活動。這或許是一件引以爲傲的好事,正所謂簞食壺酒夾道相迎,自古以來都是人民表現出最爲崇高的敬意。

不過仔細想一想,這與這些時日民間躁動不已的情緒不無關係。他自知自己在遼東雖然立下了一定功績,可前後不過一個月不到的陣仗,犯不着大清早的都能引來無數百姓到場,甚至還讓總統府迎接的儀仗隊害怕場面失控。不得不說,這其中確實另有深意。

袁肅和李彬沒有再多說閒話,在周圍兩百餘名總統府警衛員簇擁之下,出了火車站們不敢有片刻停留,直奔不遠處停泊的車隊。小廣場早已調集了好幾隊的警察和車站工作人員排成一個方陣,將車隊包圍在其中。而在方陣之外,果然是雲集上數不清的人羣,放眼望去只見是黑壓壓的一片,分不清楚到場的究竟都是一些什麼團體。

最前面的人羣看見火車站出站口這邊有了動靜,馬上便激動的扯着嗓子大喊了起來:“袁將軍出來,袁將軍出來了!”

“是袁公子,是我們民族大英雄袁公子。大家快起來,快起來呀。橫幅打起來。”

“歡迎袁公子凱旋歸來!弘我民族之威嚴,揚我中華之尊容,袁君爲先驅第一人!”

隨着有人領頭大聲高呼起來,原本沉寂的人羣就如同被點燃了一般,一下子全部沸騰了起來。聲浪一波接着一波,人羣中打出的鮮紅色橫幅也鋪天蓋地的張揚起來。所有吶喊出來的聲音無一不是讚頌之詞,也無一不是卯足了底氣真正發自肺腑的歡呼。

袁肅還從來沒有感受到這樣受人歡迎的地步,即便是當初上任山海關大都督那會兒,也是因爲有人暗地裡操作纔會有羣衆到場支持,可這次不僅是京城老百姓完全出於自發前來迎接,而且從到場的人數規模而言,也遠遠超過了山海關大都督上任典禮時的規模。

不過正因爲人實在太多,很快場面就因爲氣氛的熱烈而漸漸有些失控。站在最前面的老百姓們紛紛想要站的更前一些,而後面的人羣也跟着向前推搡擁擠。之前一波一波的聲浪現在卻變成了一波一波的人浪,而且浪潮的形勢顯然是愈演愈烈。

警察和火車站工作人員一個個臉色都很緊張,趕緊聚攏起來形成一道堅實的人牆,生怕待會兒人羣洶涌過頭而發生一些意外事件。尤其是若是出現有人跌倒,在混亂的場面中根本無從施救,甚至還會引發起一連串的踩踏事故。

到這個時候,袁肅才知道李彬爲什麼會這麼擔憂。他將身邊的張涵玲摟得更緊了一些,然後跟着警衛隊一起奔跑向車隊,以最快的速度鑽進車內。片刻之後,車隊匆匆忙忙的便向着越來越小的人羣出口駛去。許多還沒來得及上車的迎接官員、警衛員等等也只能跟在車隊後面奔跑,順便協助警察維持現場的秩序。

來到總統府,袁肅循例攜帶着妻子張涵玲一起,先去懷仁堂拜會了一衆長輩。今世非比往日,袁世凱即便再忙也特意安排了時間來與袁肅夫妻見上一面,說了好一些稱讚和慰勞的話。一番繁文縟節過去後,這才先被安排到招待所下榻休息。

下午的時候,總統府內務處又派人送來了一份關於這幾日的公務行程安排,首先會在大後天的時候於瀛臺舉行正式的新聞記者招待會,向來自全國各地以及許多外國駐華記者進行一番宣傳。宣傳的內容自然還是關於遼東事件之後,中國從日本手上收回主權領土一事,除此之外也還特意安排了一些關於帝制一事的問答。

袁肅在看到公務行程的附言當中有所交代,屆時記者招待會上會故意安排幾名中文記者對其提問,至於他該如何回答沒有太大的要求,不過其意思也就是讓自己按照之前的態度如是作答而已。哪怕回答的保守一些也可以,只要不是公然反對就行。

瀛臺的新聞記者招待會結束後,次日傍晚總統府專門設宴接待各國使節和社會賢達,屆時袁世凱和陸軍部總長段祺瑞會在宴會之上,當衆爲袁肅授勳升銜。關於勳銜的級別,在附言中同樣是有一定交代,總統府經過商議之後,決定擢升袁肅勳二位,授予陸軍中將銜。

對於這些安排,袁肅沒有太大的異議,既然袁世凱最終下決心在青島問題上賭了一把,這也表示他的這位叔父並非一無是處,更何況自己同樣希望能有條不紊的推行帝制,以圖從中謀取更多的利益。

當天晚上,袁世凱邀請袁肅夫婦到懷仁堂參加家宴,此次家宴還特別接待了張伯駒,好讓張涵玲能與兄長好好敘敘舊。宴席間,袁世凱讓袁肅坐在自己身旁,二人好好說了一些話,不過並沒有涉及到什麼公事,也就是叔侄二人閒話家常罷了。

到時候緊挨着袁世凱另外一邊落座的袁克定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頻頻的說出一些關於帝制進展比較隱晦的話。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被袁世凱以夾菜或者咳嗽及時制止之外,其他的話語反而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袁肅自然是注意到袁世凱的這一點變化,不得不說,青島和遼東事件過後,袁世凱對稱帝一事的信心倍增,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樣一絲一毫都必須如履薄冰來對待。他並不是完全清楚這段時刻袁世凱和籌安會對帝制的籌劃工作,但從眼前種種來推測,只怕這件事業已快到了揭開帷幕的時候了。

對於袁克定熱情洋溢的敘說,袁肅表面上裝出一副很認真在聽的樣子,時不時的也點頭附和一聲。只不過他心裡卻沒有太記的下來,畢竟袁克定這個太子的能力和權力都很有限,如今話語權最終還是在袁世凱身上。他現在唯一要做的,僅僅是與袁克定搞好關係並且取得袁克定的完全信任即可。

袁肅自己心中還是有一定盤算,那就是等到袁世凱百年之後,袁克定繼位稱帝時想方設法進一步擴大個人權力。

宴席罷了,張涵玲與袁家的一些女眷一起在外廳閒玩,袁肅與袁克定、張伯駒等人坐在內廳喝了半盞茶,又任性而爲的說了一些閒話。過不到半個鐘頭時,袁世凱起身準備去後廳休息,臨行前讓其他客人繼續留下來喝茶、玩鬧,倒是特別交代讓袁肅跟自己一起到後面去單獨說一些話。

衆人都會意,如今袁肅身爲中央軍的靈魂加傳奇人物,深得袁世凱所倚重,此次袁肅奉命回京肯定是專門的安排。

袁肅隨同袁世凱來到後院的一處走廊上,袁世凱吩咐下人在這裡收拾了一下,安置了兩個座位和一個小茶几,又擺上了一壺現煮的茶和幾盤小茶點,隨即便屏退了所有人。

第19章 ,趁勢而起第23章 ,臨行安排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43章 ,簡而複雜第57章 ,軍火清單第3章 ,酒後親王第65章 ,轄內發展第4章 ,別有圖謀第104章 ,水深火熱第39章 ,急收緩放第60章 ,車站槍擊第5章 ,進諫工業第22章 ,魚龍混雜第86章 ,給下馬威第90章 ,改制共和第25章 ,作戰計劃第20章 ,總鎮問話第48章 ,河南新策第10章 ,各懷鬼胎第7章 ,收受利益第49章 ,南北劇勢第31章 ,南方籌謀第4章 ,借力打力第73章 ,放出風聲第97章 ,另有剖析第41章 ,當衆翻臉第11章 ,遼東反攻第69章 ,一戰前夕第73章 ,事前籌劃第3章 ,洋商開礦第95章 ,藉口生事第93章 ,藉機而入第9章 ,世事難料第63章 ,背道消息第36章 ,趁勢而爲第84章 ,以理服人第55章 ,車站送行第9章 ,緊鑼密鼓第26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1章 ,兩淮擴軍第97章 ,開始進攻第26章 ,統制試探第23章 ,暗中行動第99章 ,中方態勢第70章 ,堂上之爭第35章 ,上海線索第56章 ,道聽途說第55章 ,前往保定第44章 ,下有對策第53章 ,豫南對策第78章 ,礦務公司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76章 ,各有活動第97章 ,日軍困境第56章第86章 ,不待而見第89章 ,鄭州計劃第48章 ,遊說成事第96章 ,新式步槍第21章 ,正式軍官第34章 ,另有目的第16章 ,兩頭行動第20章 ,明升實降第74章 ,先聲奪人第93章 ,飛來橫禍第86章 ,偏遠事故第57章 ,對簿一談第36章 ,官辦銀行第24章 ,人滿爲患第42章 ,忠言逆耳第88章 ,聲名漸顯第63章 ,招募改制第74章 ,張家送別第22章 ,灤州交代第20章 ,總鎮問話第87章 ,以身涉險第93章 ,鄭州事變第73章 ,私見張謇第37章 ,逼上梁山第48章 ,北方動盪第41章 ,稅收分配第3章 ,保境軍資第50章 ,上海晚會第70章 ,正式會商第97章 ,日軍困境第4章 ,出水芙蓉第28章 ,安山急事第3章 ,洋商開礦第31章 ,任大都督第72章 ,突發事件第6章 ,制式步槍第83章 ,頗有深意第64章 ,楊度試探第67章 ,國會危機第68章 ,行將開戰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79章 ,決心一博第16章 ,知難而退第60章 ,北洋新星
第19章 ,趁勢而起第23章 ,臨行安排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43章 ,簡而複雜第57章 ,軍火清單第3章 ,酒後親王第65章 ,轄內發展第4章 ,別有圖謀第104章 ,水深火熱第39章 ,急收緩放第60章 ,車站槍擊第5章 ,進諫工業第22章 ,魚龍混雜第86章 ,給下馬威第90章 ,改制共和第25章 ,作戰計劃第20章 ,總鎮問話第48章 ,河南新策第10章 ,各懷鬼胎第7章 ,收受利益第49章 ,南北劇勢第31章 ,南方籌謀第4章 ,借力打力第73章 ,放出風聲第97章 ,另有剖析第41章 ,當衆翻臉第11章 ,遼東反攻第69章 ,一戰前夕第73章 ,事前籌劃第3章 ,洋商開礦第95章 ,藉口生事第93章 ,藉機而入第9章 ,世事難料第63章 ,背道消息第36章 ,趁勢而爲第84章 ,以理服人第55章 ,車站送行第9章 ,緊鑼密鼓第26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1章 ,兩淮擴軍第97章 ,開始進攻第26章 ,統制試探第23章 ,暗中行動第99章 ,中方態勢第70章 ,堂上之爭第35章 ,上海線索第56章 ,道聽途說第55章 ,前往保定第44章 ,下有對策第53章 ,豫南對策第78章 ,礦務公司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76章 ,各有活動第97章 ,日軍困境第56章第86章 ,不待而見第89章 ,鄭州計劃第48章 ,遊說成事第96章 ,新式步槍第21章 ,正式軍官第34章 ,另有目的第16章 ,兩頭行動第20章 ,明升實降第74章 ,先聲奪人第93章 ,飛來橫禍第86章 ,偏遠事故第57章 ,對簿一談第36章 ,官辦銀行第24章 ,人滿爲患第42章 ,忠言逆耳第88章 ,聲名漸顯第63章 ,招募改制第74章 ,張家送別第22章 ,灤州交代第20章 ,總鎮問話第87章 ,以身涉險第93章 ,鄭州事變第73章 ,私見張謇第37章 ,逼上梁山第48章 ,北方動盪第41章 ,稅收分配第3章 ,保境軍資第50章 ,上海晚會第70章 ,正式會商第97章 ,日軍困境第4章 ,出水芙蓉第28章 ,安山急事第3章 ,洋商開礦第31章 ,任大都督第72章 ,突發事件第6章 ,制式步槍第83章 ,頗有深意第64章 ,楊度試探第67章 ,國會危機第68章 ,行將開戰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79章 ,決心一博第16章 ,知難而退第60章 ,北洋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