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決心一博

他記得歷史上袁世凱在被參議院選舉爲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清帝便宣詔退位了。這也就是說,從明天開始中國南北兩個政權將正式統一,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由此誕生。同時,這也意味着軍閥割據的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看到袁肅一副沉思的樣子,陳文年不禁有些着急,他忍不住催問道:“梓鏡,你在想什麼呢?這件事與日期有什麼關係嗎?”

袁肅漸漸回過神來,他表情嚴肅的說道:“陳大人,咱們中國總算是要變了,眼下全國的老百姓都渴望能恢復太平,但是我相信那些革命黨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陳文年愈發感到奇怪,之前他確實與袁肅討論過清王朝垮臺之後的中國情況,彼此都意識到軍閥割據可能會成爲盛極一時的現象,可怎麼袁肅突然又牽扯到革命黨?共和國都成立了,滿族人都投降了,這些人還革誰的命去?

“我怎麼聽不懂你的話?這事又與革命黨有什麼關係?”

“陳大人,你還記得上個月的今天發生什麼事嗎?”袁肅反問道。

“你是說你叔父遇刺的事?”陳文年若有所思的回答道,隨即腦海中忽然閃出一個念頭,漸漸意識到袁肅想要說什麼。

“沒錯,行刺的刺客已經被證實就是同盟會天津分會的人。南北議和是去年年底開始的,可上個月革命黨卻還陰謀要我叔父的命,由此可以說明一點,革命黨人根本不想放權。如今南方諸省的議員認爲革命黨成不了氣候,所以才另外選舉我叔父出任大總統,但這不代表革命黨會心悅誠服。”袁肅快速的說道。

“可是,這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既然陳文年心中已經明白袁肅的意思,他現在反而還是疑惑袁肅爲什麼會對自己說這些。

“當務之急,我們有兩件事必要抓緊一些才行。只不過第一件事陳大人你之前說過要考慮,所以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與你討論這件事。”袁肅忽然露出一副遺憾的樣子,說道。

陳文年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袁肅所謂的第一件事就是脫離二十鎮的籌備。自從上次談話之後,他這幾天確實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雖然事實已經擺在自己面前,但若是要下定這個決心,還是需要很強大的一股底氣才行。

袁肅看得出陳文年的彷徨之態,畢竟陳文年與趙山河不同,趙山河歸根結底是一個粗人,腦袋裡不會想那麼多閒雜的東西。但陳文年卻是一個有深謀遠慮的人,做出重大決定之前總要三思慎行。他等了一會兒,見陳文年依舊無從開口,於是緩緩的說道:“其實陳大人今天來此找我,已經可以說明陳大人心中的想法了。如若陳大人不打算脫離二十鎮,何必要對這件事如此上心?”

陳文年怔了怔,袁肅這番話當真是一針見血。他再次嘆了一口氣,終於開口說道:“梓鏡,你說的很對,其實你我心裡都早就應該有了一個答案了。只不過這件事確實有幾分難以取捨的私人感情,所以我纔會猶豫至今。”

袁肅笑了笑,說道:“自古以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陳大人應該早看透這一點纔是。”

陳文年跟着笑了起來,隨後鄭重其事的說道:“既然如此,我現在就給你一個答覆,若梓鏡你決定脫離二十鎮另立行事,我陳文年一定鼎力支持。”

袁肅肅然起來,認真的說道:“多謝陳大人,有陳大人這句話,在下此事足以告成。”

陳文年解決了這個心結,整個人都顯得輕鬆了許多,他繼而又問道:“那麼,梓鏡,你剛纔所說的當務之急兩件事,其二是什麼?”

袁肅有條不紊的說道:“陳大人應該明白,我之所以決定脫離二十鎮的目的,就是不希望淪爲地方勢力所操控的工具,擁有獨立的指揮權,爲國家爲民族做實際的貢獻。至於第二件事,正是我最近纔剛剛想明白的一點,也就是我剛纔提到有關革命黨的事情。”

陳文年微微皺起了眉頭,一時還沒能弄明白袁肅的打算。

“我想說的第二件事,正是要提防革命勢力趁着共和國成立初的這股熱浪,別有用心的滲透到我們的軍隊當中。”袁肅簡而言之的說道。

“第一件事是爲了防止軍閥化,第二件事是爲了防止革命化。我算是明白了,梓鏡你的意思是要保證我們的獨立性,對嗎?”陳文年一邊點着頭,一邊恍然的說道。

“陳大人果然是明白人,沒錯,正是如此。”袁肅欣然的說道。

其實他原本就打算跟陳文年仔細談論一下關於對待革命的態度,畢竟之前灤州兵諫和灤州起義時,陳文年都是站在革命的立場上。除此之外,七十九標許多軍官也都深受革命的感染,這絕對是一件很嚴重的問題。

他很清楚,中華民國的成立並不意味着“革命”的結束,恰恰相反這反而掀起了另外一場更持久、更混亂、更具有破壞性的大革命。

誠實的說,他本人的的確確不反對革命,即便遭到革命黨人的刺殺也絕不會詆譭革命真義。但是對於一個想要掌權的人來說,這純粹是兩碼事。他不希望革命思想滲透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這樣只會影響自己的權力。

正因爲之前一直忙着其他事情,轉眼之間南北雙方已經達成共識,讓他錯失了太多時間商談這件事,如今只好趁着這個機會直接向陳文年挑明問題所在。

陳文年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革命志士,他與七十九標前任標統嶽兆麟一樣,之所以積極爲革命奔走,同時期盼能在革命成功之後平步青雲。如今他選擇支持袁肅脫離二十鎮,事實上同樣是爲了前途考慮。

因此,他在瞭解袁肅的用意之後,非但沒有任何反對,反而還十分支持。畢竟袁肅成爲領導人之後,他肯定也能謀取一個重要職位,若是讓革命黨人再來攪和,自己的權利同樣會受到影響。

“你說的很對,保持我們的獨立性這一點很重要,稍後我會跟下面好好談一談,希望他們也能明白這個道理。”當即,他立刻表態的說道。

得到陳文年的答覆,袁肅心裡總算暢快了許多,只要能解決這兩個問題,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牢牢實實掌控灤州的軍政大權。

之後,陳文年又詢問袁肅到底該如何脫離二十鎮,具體又該如何行事?倘若總鎮那邊嚴辦此事,又該如何應付?

這些問題袁肅之前早有想過,雖然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能擔保一切順利,但他依然有一定把握能讓這件事矇混過去。

他告訴陳文年,如果二十鎮沒有被調回關外,那事情就簡單的多。只不過他估測十之八九二十鎮還是會被調回關外,到時候自己會找藉口讓張建功的第三營先走,等二十鎮大部隊撤的差不多了,再利用與灤州豪紳的關係,將七十九標其餘兩個營強留下來。

至於挽留七十九標其餘兩個營的藉口也好找,可以拿之前石門鎮、安山鎮的匪患來說事,憑藉他與張家的關係,再加上袁氏家族的背景,潘矩楹必然不敢輕易追究,最多是把這件事上報到北京來做處理。

陳文年擔心的就是這一點,萬一上報到京城,到時候有人追究下來又該如何應對?若不是袁世凱親自追究倒好,最怕的就是袁世凱認爲袁肅這是胡亂作爲,親自下令嚴辦此事,到時候大家都別想好過。

袁肅知道陳文年的擔心不是沒道理,事實上他也擔心這一點。有些位高權重的人並不會縱容自己的親屬心腹胡作非爲,相反還十分介意這種事情的發生,畢竟站在高處的人要顧慮個人的顏面以及對公衆的形象。

他相信其他人都不會理會這件事,無非是兩個營的兵力罷了,再者灤州方面也確實有正當理由需要一支部隊保障安全。要調查的話也只能是袁世凱親自下令,而這個可能性絕對是有的。縱然他是袁世凱的侄子,可素未謀面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實想法,灤州是直隸近畿之地,豈能容得半點閃失?

倘若袁世凱真的調查這件事,對於袁肅而言當真是一個非常不妙的情況。

而他現在就是要賭上這一把,賭的就是袁世凱不會查這件事,或者不會嚴查這件事。

這場賭博並不是毫無勝算,他相信中華民國剛剛成立,而且南北政權還沒有完全進行交替,袁世凱手頭上忙着要處理的事情多不勝數,根本不會有閒工夫把目光放到灤州這邊。

陳文年一時半會沒有聽明白袁肅的意思,但是他也感覺到袁肅確實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既然之前自己已經出言答應了,現在自然不能反悔。

更何況他同樣很清楚,沒有什麼事情能百分之百順利,有時候還是要搏上一搏。

———————————————————————————————

第40章 ,改變心思第26章 ,統制試探第13章 ,重挫元氣第45章 ,書房夜談第7章 ,初步探討第66章 ,突來冷言第68章 ,着手鋪墊第77章 ,顧秉鈞言第6章 ,制式步槍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4章 ,購置軍火第37章 ,逼上梁山第13章 ,深夜變故第2章 ,似有察覺第96章 ,控制場面第85章 ,中央命令第26章 ,高順消息第73章 ,私見張謇第84章 ,最後談判第34章 ,香港分部第49章 ,疑雷諾森第99章 ,隨縣之戰第76章 ,各有活動第19章 ,最終試探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43章 ,洪憲籌備第28章 ,根本隱患第31章 ,安山善後第95章 ,預備巷戰第78章 ,突然而見第95章 ,宴會酒色第5章 ,商業計劃第40章 ,改變心思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9章 ,隨縣之戰第31章 ,南方籌謀第20章 ,明升實降第10章 ,談判決心第25章 ,作戰計劃第22章 ,謀取出路第30章 ,隻身行賄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4章 ,信到京城第59章 ,約定與會第85章 ,中央命令第91章 ,成立典禮第49章 ,並不簡單第77章 ,新的內情第88章 ,另有算盤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27章 ,驗證關係第6章 ,制式步槍第6章 ,標部會談第68章 ,局勢突變第86章 ,偏遠事故第90章 ,擬兩部分第29章 ,軍紀之亂第81章 ,兩淮擴軍第2章 ,進攻丹東第62章 ,灤州隱士第83章 ,頗有深意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1章 ,謀將加盟第28章 ,繼任賑災第86章 ,中間收購第74章 ,先聲奪人第22章 ,落井下石第75章 ,三兩天內第10章 ,各懷鬼胎第8章 ,會見蔡鍔第62章 ,神秘女子第11章 ,遼東反攻第48章 ,河南新策第81章 ,兩淮擴軍第85章 ,見何其鞏第67章 ,保定信函第6章 ,制式步槍第77章 ,顧秉鈞言第30章 ,執掌大權第90章 ,發展工商第25章 ,標部會後第23章 ,順勢而爲第70章 ,正式會商第55章 ,車站送行第2章 ,似有察覺第92章 ,先發制人第64章 ,楊度試探第78章 ,淮安部署第62章 ,灤州隱士第11章 ,遼東反攻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99章 ,到突破口第10章 ,小年宴會第3章 ,保境軍資第46章 ,榮升護軍第67章 ,推心置腹第69章 ,實業之想第4章 ,鬆坡百里第97章 ,日軍困境第92章 ,灤州煤礦
第40章 ,改變心思第26章 ,統制試探第13章 ,重挫元氣第45章 ,書房夜談第7章 ,初步探討第66章 ,突來冷言第68章 ,着手鋪墊第77章 ,顧秉鈞言第6章 ,制式步槍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4章 ,購置軍火第37章 ,逼上梁山第13章 ,深夜變故第2章 ,似有察覺第96章 ,控制場面第85章 ,中央命令第26章 ,高順消息第73章 ,私見張謇第84章 ,最後談判第34章 ,香港分部第49章 ,疑雷諾森第99章 ,隨縣之戰第76章 ,各有活動第19章 ,最終試探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43章 ,洪憲籌備第28章 ,根本隱患第31章 ,安山善後第95章 ,預備巷戰第78章 ,突然而見第95章 ,宴會酒色第5章 ,商業計劃第40章 ,改變心思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9章 ,隨縣之戰第31章 ,南方籌謀第20章 ,明升實降第10章 ,談判決心第25章 ,作戰計劃第22章 ,謀取出路第30章 ,隻身行賄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4章 ,信到京城第59章 ,約定與會第85章 ,中央命令第91章 ,成立典禮第49章 ,並不簡單第77章 ,新的內情第88章 ,另有算盤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27章 ,驗證關係第6章 ,制式步槍第6章 ,標部會談第68章 ,局勢突變第86章 ,偏遠事故第90章 ,擬兩部分第29章 ,軍紀之亂第81章 ,兩淮擴軍第2章 ,進攻丹東第62章 ,灤州隱士第83章 ,頗有深意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1章 ,謀將加盟第28章 ,繼任賑災第86章 ,中間收購第74章 ,先聲奪人第22章 ,落井下石第75章 ,三兩天內第10章 ,各懷鬼胎第8章 ,會見蔡鍔第62章 ,神秘女子第11章 ,遼東反攻第48章 ,河南新策第81章 ,兩淮擴軍第85章 ,見何其鞏第67章 ,保定信函第6章 ,制式步槍第77章 ,顧秉鈞言第30章 ,執掌大權第90章 ,發展工商第25章 ,標部會後第23章 ,順勢而爲第70章 ,正式會商第55章 ,車站送行第2章 ,似有察覺第92章 ,先發制人第64章 ,楊度試探第78章 ,淮安部署第62章 ,灤州隱士第11章 ,遼東反攻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99章 ,到突破口第10章 ,小年宴會第3章 ,保境軍資第46章 ,榮升護軍第67章 ,推心置腹第69章 ,實業之想第4章 ,鬆坡百里第97章 ,日軍困境第92章 ,灤州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