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滿爲患

餘額不足

之後,二人又商談了關於七十九標第一營、第二營的重建問題。這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並不僅僅只是將現有士兵分配一下就好,還要重新安排各級營屬機構以及大大小小的軍官。雖然對於前天發生的起義事件,總鎮那邊沒打算追究太多的人,但是隻要是參與起義的軍官一律嚴格處理,也就是說標部要重新提拔一批軍官才能組建營級單位。

以目前七十九標的情況,人員缺額太過嚴重,別說一時半會無法提拔那麼多軍官,就連基層的士官都不夠用。

經過一番商議,袁肅提議優先重建第一營,可以將標部警衛隊的士兵補充到一營,再抽調部分二營的士兵把一營缺額填滿,由警衛隊隊官趙山河代理營管帶。

這麼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警衛隊碩果僅存的軍官、士官,另外一方面讓警衛隊監督並同化革命士兵,第三方面還能避免張建功正式上任之後將警衛隊也收歸己有,到時候七十九標當真是張建功一手遮天了。

反過來說,陳文年和袁肅要趁着這次機會掌控第一營,只有這樣才能在標部奠定話語權。

至於第二營,在填補第一營之後剩下的兵員不會太多,人少自然容易管理,到時候甚至可以由標部負責直轄第二營,然後再慢慢補充和建設。

陳文年聽完袁肅的介紹,心中對袁肅的深謀遠慮十分欣賞,當即拍手說道:“你說的很對,就應該這麼做。這段時間我們應該儘快把這件事落實下來,最好趁潘大人還沒走之前,直接上報給潘大人來決定,到時候張建功就算想反對都不行。”

他與袁肅都很清楚趙山河的爲人,豈不說趙山河是一個耿直的人,就說岳兆麟遭張建功出賣,單單這一點趙山河就絕不會跟張建功走到一塊。只要將趙山河扶爲管帶,七十九標就由不得張建功胡作非爲。

袁肅又說道:“陳大人,既然你我都知道張建功爲人很有問題,不管是爲了七十九標還是爲了個人利益,我們參謀處必然要與張建功的標部形成制衡。”

陳文年沉吟了片刻,最終點着頭說道:“沒錯,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清楚的共識。”

他之前並沒有認爲袁肅是一個有野心的人物,最多隻當作是有上進心,不過就在聽完剛纔那番“參謀處和標部制衡”的話之後,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年輕的見習軍官。或許眼下他們可以站在同一陣營,但一旦張建功被扳倒之後,對方又會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呢?

商討到最後,袁肅詢問了關於灤州城中各路部隊的情況,如今灤州起義已經鎮壓下來,巡防營和第四十協的人馬也應該撤回本部纔是。無論總鎮安排哪一支部隊留駐灤州,要想順利的展開善後工作,首要之事就是恢復城中秩序,若是城內還留有這麼多士兵,不僅場面上會顯得很混亂,還會給灤州城造成不必要的資源負擔。

“此事確實頗爲棘手,正所謂人滿爲患。不過好像潘大人已經覺察到這一點,早上我聽說潘大人在昨天的時候私底下跟王大人談過,所以王大人已經連夜撤走了一部分巡防營的士兵,不過八十標那邊還是沒有動靜。”陳文年擰着眉頭說道。

對於這件事袁肅也無能爲力,只能看潘矩楹如何處理了。

接下來的時間他與陳文年開始起草整頓七十九標方案的草案,在晌午之前總算擬出了一篇文案。中午簡單吃過午餐之後,二人開始分工協作,陳文年負責起草召回逃兵的文案,然後找趙山河談話,袁肅則去城外第一營和第二營的營務處視察,順便安撫一番起義士兵。

昨天下午時,總鎮便已經下達命令,只將參與起義的各級軍官暫時扣押在標部大院,其餘在押的起義士兵全部沒收槍支送還本營待命,當然,爲了安全起見也派出七十八標的士兵前往各營監督。

袁肅在臨行前特意找到警衛隊排長孫連仲,讓孫連仲帶幾個警衛隊士兵陪同他一起出城,這世道不太平,自己隻身一人出城不僅沒有軍官的威儀,更缺乏安全感。要知道施從雲還帶着一支人馬在外面遊蕩,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做出一些膽大的事。

來到後勤處領馬時,袁肅和孫連仲等人發現原本屬於七十九標的戰馬少了好幾匹,詢問之下才知道昨天晚上撤走的那些巡防營借走了幾匹戰馬。

孫連仲忍不住咬牙切齒的道:“這些狗雜碎,還真是能順手牽羊,只怕才一天的時間已經讓他們把全城都洗劫了一遍。”

袁肅沒有說話,不過表情卻顯得很嚴肅,他一言不發的牽了一匹戰馬往外走。孫連仲和另外幾名警衛隊士兵也都各自領了一匹馬,不過從後勤處到走出標部大院,孫連仲嘴巴一直都沒閒着,氣呼呼的說個不停。

第一營和第二營的駐地並不在一處,但好在兩地相距不算太遠。袁肅一行人先去了二營營區,隨後才順着官道去了一營營區。這兩天參與起義的士兵無所事事,又沒有軍官約束,因此營區顯得比較雜亂無章,那些負責監督的七十八標士兵除了限制人員離營之外,其餘的一概不過問。

袁肅每到一個營區,先召集士兵做了一番簡單的講話,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讓這些士兵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並提醒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前者是讓士兵們徹底安心下來,確定表示上面不會追究他們的責任,後者自然是要讓他們記住自己還是七十九標的一員,儘快從起義事件中恢復過來。

除了做思想政治工作,袁肅還切身實地的幫助這些士兵解決了一些,比如之前在起義行動受傷傷員的救治問題,由於七十九標軍醫處的資源有限,前兩天都是優先處理參與鎮壓起義的傷員,反而把這邊給置諸腦後。袁肅承最遲明天下午,必定調派醫務人員來營區處理傷員,並且自己還當場指導了一些傷口保養的技巧。

再比如營區的伙食問題,灤州城內現在駐紮的軍隊太多,上面都優先照顧自己的隊伍,將起義士兵的飲食放在最後。雖然兩個營區還是保持一日兩餐的供應,可伙食的質量大不如前,饅頭小了一半,粥湯清可見底。

袁肅前後悉心安撫了一番士兵,他保證兩天之內解決伙食問題,讓士兵們再堅持這兩天時間。當天晚上,他甚至就在一營營區與士兵們坐在一起吃晚飯,發現伙食果然大打折扣。

就在吃飯的同時,他趁着這個場合向在場的士兵闡述了一些淺顯易懂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以及軍人職責的道理。他強調身爲國人自然要熱愛國家,但國家和政權是兩碼事,當權者如果不能保證國家主權尊嚴、人民大衆利益,那人民反對它是理所當然;軍人的天職是保家衛國,不要輕易的參與政治活動。

袁肅故意將革命解釋爲是一種政治活動,雖然這些話只是片面之詞,但他的主要目的是收攏人心,讓士兵們從浮躁的革命情懷中冷靜下來,順帶也暗示自己不是一個反動派。

在場的士兵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之前也沒有搞清楚“革命”的涵義,現在聽了袁肅煞有其事的一番闡述,不少人都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

除此之外,他們赫然發現原來七十九標標部還有一些好軍官,眼前這位袁大人不僅平易近人又真心實意關心士兵,更重要的是不像其他那些軍官一樣把他們當“反賊”來對待。這對於剛剛經歷一場波折的他們來說,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慰籍。

再者,這些在場的士兵當中有不少人前天晚上就在南郊古城牆,他們親眼目睹了袁肅照料受傷的起義士兵,還分給俘虜水和食物。今天再次相見,他們心裡更加確定袁肅是一個正直的好軍官,也因此更容易的接受了袁肅的這番言論。

晚飯過後,天色已暗,袁肅不便多留下來,於是簡單的又叮囑了幾句並且複述了之前自己做出的承諾,然後便帶着孫連仲等人返回城內。

回到灤州城已經是快到八點鐘,去後勤處交了馬,袁肅就讓孫連仲等人先回去休息,他則先去了一趟北營區,打算跟陳文年碰一個頭。

恰好陳文年也在找袁肅,二人在營務處小樓前不期而遇,於是一起回到營務處一樓的茶水室,把今天的情況相互交換了解一下。陳文年聽完袁肅的彙報後,沉吟了一會兒,面露難色的說道:“傷員醫療方面應該不成問題,現在標部這邊請來了不少城裡的大夫、醫生,明天安排他們去鄉下營區走一趟無甚大礙,只是伙食和棉被方面恐怕一時半會兒不容易解決。”

袁肅皺了皺眉頭,問道:“陳大人,這事情能有多難?只要恢復一營、二營之前的伙食水平就行了,我們標部完全有這個能力。棉被可以再緩一緩,大不了先把一批陣亡士兵的棉衣送過去湊合一下。”

陳文年有些埋怨了瞥了袁肅一眼,說道:“虧潘大人還讓你兼管軍需,現在標部的物資是什麼情況你竟一點都不知道?七十八標、八十標還有巡防營的人,吃的、用的都是從我們七十九標這裡要,城裡的人都快顧不上了,還怎麼顧城外的人?”

袁肅臉色沉了下來,默然片刻,他正色說道:“無論如何,一定要儘快把這些人都送走纔是。不如明日陳大人與我就去見一見潘大人,把這件事說清楚。”

陳文年微微的點了點頭,擲地有聲的說道:“好吧,咱們若是不着急,可就沒人再爲咱們七十九標着急了。”

之後陳文年又拿出了他起草的召回逃兵的公告讓袁肅過目了一遍,看看有什麼地方需要再增加或者刪減。袁肅草草的過了一遍,畢竟陳文年案牘經驗豐厚,幾乎看不出什麼不妥之處。陳文年順便還說了一下關於趙山河的事情,經過他旁敲側擊的試探,趙山河十分明確的表達了自己與張建功勢不兩立的態度。

“如此,那就最好不過了。”袁肅點着頭說道。

“哦,對了,下午時我已經派人收拾了一下軍官宿舍,一樓的宿舍都空出來了,今晚你可以回自己的宿舍休息。”陳文年又說道。

“這倒真是一個好消息。”袁肅笑着說道。

告辭之後,袁肅起身出了營務處,先行返回他之前的宿舍整理了一下。雖說這裡前天晚上剛死過人,但隨後徵用房間的人早已清理了一遍,當然,除了清理環境之外還順帶清理了房中的私人物品,袁肅沒有來得及帶走的積蓄、個人衣物等等都不見了。不過好在錢物不算多,丟了也不會心疼,另外被褥都還在,晚上總算不會挨凍了。

第79章 ,決心一博第91章 ,別有陰謀第32章 ,另有想法第15章 ,討論武器第96章 ,控制場面第41章 ,除夕夜宴第17章 ,獲其消息第64章 ,笑裡藏刀第5章 ,伏擊日軍第24章 ,無心無意第97章 ,開始進攻第67章 ,國會危機第83章 ,中央軍系第62章 ,青年北洋第41章 ,再訪張府第93章 ,酒後之言第44章 ,下有對策第30章 ,唐氏雲南第67章 ,國會危機第8章 ,會見蔡鍔第30章 ,慘案發生第9章 ,內部矛盾第92章 ,提前預手第35章 ,羣策羣力第29章 ,洋河水庫第21章 ,另有對策第72章 ,新婚春宵第33章 ,學堂同窗第85章 ,初露野心第98章 ,培植政府第95章 ,預備巷戰第89章 ,鄭州計劃第74章 ,張家送別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52章 ,商丘發展第2章 ,昭然若揭第67章 ,推心置腹第70章 ,梟雄末路第33章 ,不容忽視第79章 ,建近衛軍第59章 ,少壯聲勢第4章 ,鬆坡百里第9章 ,停火談判第71章 ,重新聚力第20章 ,鄭州軍事第68章 ,局勢突變第81章 ,王磷同憂第74章 ,兩淮之想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58章 ,似是而非第7章 ,起義前夕第30章 ,隻身行賄第87章 ,隨營學堂第90章 ,擬兩部分第24章 ,別有用心第6章 ,不留俘虜第45章 ,蕭牆之內第38章 ,加緊提防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5章 ,說趙山河第43章 ,洪憲籌備第12章 ,初談青島第39章 ,過河拆橋第69章 ,實業之想55章 突發事件第16章 ,定製式化第97章 ,日軍困境第75章 ,三兩天內第78章 ,推舉出山第74章 ,兩淮之想第52章 ,各有意外第45章 ,北京覆電第15章 ,事發突然第34章 ,着手收網第48章 ,北方動盪第93章 ,大膽之舉第50章 ,遇段祺瑞第53章 ,暫定行程第21章 ,軍事部署第18章 ,局勢變故第71章 ,炮兵計劃第75章 ,各自爲政第57章 ,軍火清單第22章 ,謀取出路第58章 ,分開進貨第35章 ,制訂政策第51章 ,英人扶持第22章 ,魚龍混雜第9章 ,停火談判第4章 ,鬆坡百里第87章 ,旅順日軍第51章 ,英人扶持第47章 ,陸軍部令第88章 ,另有算盤第78章 ,礦務公司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73章 ,諮議之事第74章 ,先聲奪人
第79章 ,決心一博第91章 ,別有陰謀第32章 ,另有想法第15章 ,討論武器第96章 ,控制場面第41章 ,除夕夜宴第17章 ,獲其消息第64章 ,笑裡藏刀第5章 ,伏擊日軍第24章 ,無心無意第97章 ,開始進攻第67章 ,國會危機第83章 ,中央軍系第62章 ,青年北洋第41章 ,再訪張府第93章 ,酒後之言第44章 ,下有對策第30章 ,唐氏雲南第67章 ,國會危機第8章 ,會見蔡鍔第30章 ,慘案發生第9章 ,內部矛盾第92章 ,提前預手第35章 ,羣策羣力第29章 ,洋河水庫第21章 ,另有對策第72章 ,新婚春宵第33章 ,學堂同窗第85章 ,初露野心第98章 ,培植政府第95章 ,預備巷戰第89章 ,鄭州計劃第74章 ,張家送別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52章 ,商丘發展第2章 ,昭然若揭第67章 ,推心置腹第70章 ,梟雄末路第33章 ,不容忽視第79章 ,建近衛軍第59章 ,少壯聲勢第4章 ,鬆坡百里第9章 ,停火談判第71章 ,重新聚力第20章 ,鄭州軍事第68章 ,局勢突變第81章 ,王磷同憂第74章 ,兩淮之想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58章 ,似是而非第7章 ,起義前夕第30章 ,隻身行賄第87章 ,隨營學堂第90章 ,擬兩部分第24章 ,別有用心第6章 ,不留俘虜第45章 ,蕭牆之內第38章 ,加緊提防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5章 ,說趙山河第43章 ,洪憲籌備第12章 ,初談青島第39章 ,過河拆橋第69章 ,實業之想55章 突發事件第16章 ,定製式化第97章 ,日軍困境第75章 ,三兩天內第78章 ,推舉出山第74章 ,兩淮之想第52章 ,各有意外第45章 ,北京覆電第15章 ,事發突然第34章 ,着手收網第48章 ,北方動盪第93章 ,大膽之舉第50章 ,遇段祺瑞第53章 ,暫定行程第21章 ,軍事部署第18章 ,局勢變故第71章 ,炮兵計劃第75章 ,各自爲政第57章 ,軍火清單第22章 ,謀取出路第58章 ,分開進貨第35章 ,制訂政策第51章 ,英人扶持第22章 ,魚龍混雜第9章 ,停火談判第4章 ,鬆坡百里第87章 ,旅順日軍第51章 ,英人扶持第47章 ,陸軍部令第88章 ,另有算盤第78章 ,礦務公司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73章 ,諮議之事第74章 ,先聲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