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暗中行動

bookmark

餘額不足

袁肅乘馬返回賑災總司令行營的途中,正好遇到陳文年、趙山河帶了一支百餘人的部隊趕往鎮守使署衙要人,雙方遇到一塊兒之後,一同返回到行營。看到陳文年、趙山河二人能夠自由出入被包圍的軍營,袁肅心中最後一份擔憂也放了下來,現在看來吳承祿當真是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這份中央的命令上面,對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防備。

回到行營,袁肅吩咐警衛員在大院內佯裝收拾行李的忙碌之態,他則找來陳文年、趙山河二人在書房裡閉門密談,自己首先了解了一下被*的這十多天裡,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又詢問了陳文年、趙山河等人前後安排的過程,其中也包括了趙方毓和羅伯遜二人的事。

“趙方毓現在還在北戴河嗎?”袁肅聽完彙報之後,立刻問道。

“是的,羅伯遜先生把他藏在一傢俱樂部的地下室裡。不過昨天羅伯遜先生又派人來找過我,說是要儘快想辦法把趙方毓弄走,這人甦醒過來後就沒消停過,一直在大吵大鬧,就怕會遲早會引起麻煩來。”陳文年凝神的說道。

“今晚派人把趙方毓帶回來就是。”袁肅果斷的交代道。

“大人,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上面的命令是讓咱們返回灤州,要是就這麼走了,我們之前所做的一切豈不是都變成無用功了。”陳文年語氣沉重的說道。

“不得不說,眼下這件事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之前你們發去北京的電文裡面已經提到吳承祿貪污剋扣賑災物資一事,但北京方面猶是下令讓我們撤回灤州,這就意味着北京方面根本沒打算追究吳承祿、趙方毓二人的責任。我們也不能再單純的拿這件事來做文章。”袁肅微微皺着眉頭,心事重重的說道。

“是啊,我們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真沒想到北京方面居然睜着眼說瞎話,咱們都把種種貪污腐敗之事例證出來,那些大官們還真是官官相護。”趙山河很生氣的說道,說完之後還冗長的嘆了一口氣。

事實上袁肅從始至終就沒有放棄過扳倒吳承祿的打算,雖然之前吳承祿確實耍了一些陰謀手段,但面對面與對方交談之後,以及現階段對方的做派,完全可以看出此人根本沒有任何深思熟慮的一面。要想對付吳承祿,可以說不是什麼難事。

他在返回行營的路上,心中倒是在盤算着另外一個計劃,既然北京方面要求吳承祿來接替賑災總司令的職責,再加上這幾天災民的情緒很不穩定,難民羣幾乎都擁堵到城郊附近了,那麼現在完全可以利用賑災工作這一節來對付吳承祿。

頓了頓之後,陳文年意味深遠的說道:“大人,上面擺明是要大事化小,索性這次還是算了,我們明日返回灤州去,這裡的一切就推脫掉得了。”

袁肅表情立刻嚴肅起來,鄭重其事的說道:“這件事必須有一個結果,趙方毓已經被我們綁架了,這個時候如果草草了事,你以爲趙方毓會就此罷休嗎?之前吳承祿是沒有藉口,一旦放了趙方毓,他們二人串通一氣必然會再次發難。更何況,我與英商會還有本地士紳都已經簽署了洋河水庫、南戴河海港的項目,這兩個項目所包含的利益,我是絕不會放棄。”

陳文年焦急的說道:“可是現在我們還能怎麼辦?袁大人,你千萬不要忘記了,當初我們在灤州起事時已經夠惹人注目了,現在再次公然違抗中央的命令,只怕大總統未必還會念及舊情。這裡畢竟是近畿重地,第一次是僥倖,第二次可未必有這樣的運氣。”

聽完陳文年的這番話,就連趙山河都感到此次大有不同,倘若是在關外又或者是在南方,那事情倒是還很好辦,可是偏偏這裡是近畿重地,一旦觸惱了中央政府,那處境可就會變得十分危險了。他本來就沒什麼野心和壯志,只不過服從命令罷了,雖然之前也希望能拿下山海關擴大地盤,但倘若拿不下來也無可奈何。

袁肅冷靜的說道:“中央的命令自然不能再違抗,不過如果能讓吳承祿咎由自取把事情弄砸了,那可就由不得他人。”

陳文年和趙山河面面相覷一番,繼而陳文年認真的問道:“袁大人,你的意思是……”

袁肅不疾不徐的說道:“我已經卸任賑災總司令了,接下來就由吳承祿來全權負責賑災之事。現如今災民的情況如此暴躁不安,若是吳承祿治理不及,招致難民襲城,局勢瞬間惡化,這個罪名可不算小呢。”

陳文年立刻明白了過來,不過他臉色依然凝重,說道:“若真是爆發如此惡劣的情況,吳承祿肯定難逃其咎,這件事中央無論如何都要追究下來。結合之前袁大人治理有方,現如今突然無故撤換袁大人,以至於事情鬧至如此地步,足以讓吳承祿一跌不起,哪怕中央再想袒護此事,也要顧及難民和百姓的怨言。”

袁肅點了點頭,露出一絲笑容說道:“沒錯,我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結果。如今大總統在對南方的局勢上還要保持理智,國會大選在即,表面工作肯定要做好。而山海關此間的災情一旦被報道傳開,肯定會引起不小的反響。北京政府處理的好,那這裡就是一個標榜,假使處理的不好,那就成了南方的口實。”

陳文年又問道:“可是,昨天吳承祿剛剛頒佈了新的賑災供應,說是每人每天多送一斤大米,還說會在月底前組織第二批難民疏導,第二批疏導要比第一批派發的錢糧更多。城外的難民們只怕未必會繼續鬧下去。而且我們明日就要啓程返回灤州,這剩下一天的時間實在太短,也沒辦法做手腳去煽動難民,如何能夠保證難民們會繼續鬧事?”

袁肅聽完陳文年的話,臉上更顯出一番自信來,他說道:“你確定這是吳承祿昨天頒佈的新辦法?”

第43章 ,返回灤州第74章 ,鋪路搭橋第2章 ,痛下狠手第99章 ,隨縣之戰第99章 ,中方態勢第54章 ,購置軍火第76章 ,試重機槍第66章 ,突來冷言第6章 ,制式步槍第59章 ,組建情報第51章 ,英人扶持第59章 ,少壯聲勢第24章 ,其人之道第7章 ,收受利益第31章 ,任大都督第15章 ,討論武器第47章 ,護國帷幕第40章 ,宴席之間第51章 ,謀將加盟第99章 ,到突破口第60章 ,車站槍擊第47章 ,陸軍部令第76章 ,慈善宴會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3章 ,背道消息第16章 ,遼東善後第65章 ,轄內發展第11章 ,請纓出戰第29章 ,深夜闖營第18章 ,一時衝突第27章 ,逐步展開第92章 ,灤州煤礦第63章 ,北京夜談第58章 ,錦衣回校第49章 ,南北劇勢第77章 ,新的內情第11章 ,起事前夕第65章 ,籌安謀策第71章 ,江湖小魚第42章 ,分配防區第10章 ,學堂過審第27章 ,京城風聲第27章 ,逐步展開第63章 ,制式產業第84章 ,最後談判第70章 ,南下籌備第92章 ,強猛攻勢第78章 ,推舉出山第21章 ,另有對策第9章 ,世事難料第52章 ,西南事變第57章 ,誘敵之策第48章 ,遊說成事第16章 ,定製式化第1章 ,另有心計第35章 ,制訂政策第15章 ,討論武器第70章 ,南下籌備第43章 ,返回灤州第25章 ,標部會後第93章 ,飛來橫禍第40章 ,鴻門宴間第63章 ,制式產業第12章 ,故設伏擊第79章 ,外內異乎第36章 ,俘周寶林第68章 ,局勢突變第90章 ,擬兩部分第60章 ,車站槍擊第43章 ,洪憲籌備第36章 ,趁勢而爲第97章 ,另有剖析第21章 ,公所典禮第8章 ,畢業策論第97章 ,另有剖析第51章 ,英人扶持第98章 ,培植政府第73章 ,諮議之事第8章 ,會見蔡鍔第91章 ,成立典禮第56章 ,道聽途說第44章 ,事在北京第99章 ,到突破口第38章 ,戰後善後第40章 ,新的編制第30章 ,慘案發生第75章 ,賑災募捐第6章 ,不留俘虜第3章 ,保境軍資第93章 ,酒後之言第63章 ,招募改制第2章 ,進攻丹東第74章 ,亂中生財第88章 ,聲名漸顯第25章 ,標部會後第88章 ,另有算盤第13章 ,不合時宜第66章 ,一營爲庫第12章 ,故設伏擊
第43章 ,返回灤州第74章 ,鋪路搭橋第2章 ,痛下狠手第99章 ,隨縣之戰第99章 ,中方態勢第54章 ,購置軍火第76章 ,試重機槍第66章 ,突來冷言第6章 ,制式步槍第59章 ,組建情報第51章 ,英人扶持第59章 ,少壯聲勢第24章 ,其人之道第7章 ,收受利益第31章 ,任大都督第15章 ,討論武器第47章 ,護國帷幕第40章 ,宴席之間第51章 ,謀將加盟第99章 ,到突破口第60章 ,車站槍擊第47章 ,陸軍部令第76章 ,慈善宴會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3章 ,背道消息第16章 ,遼東善後第65章 ,轄內發展第11章 ,請纓出戰第29章 ,深夜闖營第18章 ,一時衝突第27章 ,逐步展開第92章 ,灤州煤礦第63章 ,北京夜談第58章 ,錦衣回校第49章 ,南北劇勢第77章 ,新的內情第11章 ,起事前夕第65章 ,籌安謀策第71章 ,江湖小魚第42章 ,分配防區第10章 ,學堂過審第27章 ,京城風聲第27章 ,逐步展開第63章 ,制式產業第84章 ,最後談判第70章 ,南下籌備第92章 ,強猛攻勢第78章 ,推舉出山第21章 ,另有對策第9章 ,世事難料第52章 ,西南事變第57章 ,誘敵之策第48章 ,遊說成事第16章 ,定製式化第1章 ,另有心計第35章 ,制訂政策第15章 ,討論武器第70章 ,南下籌備第43章 ,返回灤州第25章 ,標部會後第93章 ,飛來橫禍第40章 ,鴻門宴間第63章 ,制式產業第12章 ,故設伏擊第79章 ,外內異乎第36章 ,俘周寶林第68章 ,局勢突變第90章 ,擬兩部分第60章 ,車站槍擊第43章 ,洪憲籌備第36章 ,趁勢而爲第97章 ,另有剖析第21章 ,公所典禮第8章 ,畢業策論第97章 ,另有剖析第51章 ,英人扶持第98章 ,培植政府第73章 ,諮議之事第8章 ,會見蔡鍔第91章 ,成立典禮第56章 ,道聽途說第44章 ,事在北京第99章 ,到突破口第38章 ,戰後善後第40章 ,新的編制第30章 ,慘案發生第75章 ,賑災募捐第6章 ,不留俘虜第3章 ,保境軍資第93章 ,酒後之言第63章 ,招募改制第2章 ,進攻丹東第74章 ,亂中生財第88章 ,聲名漸顯第25章 ,標部會後第88章 ,另有算盤第13章 ,不合時宜第66章 ,一營爲庫第12章 ,故設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