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

“此人是誰?”魏示忠也緊張了,忘記國家安危問道。

“不知道。肯定不是二弟,也與明崇儼無關。謀劃此局,眼光很長遠,需看穿劉李二位相公不和,以及青海戰局,甚至料定論欽陵會屢次挑釁我朝出動大軍決戰,不是今年,在去年秋後此風言就揚滿東都。二弟與他的同黨沒有這麼深遠的眼光。就是裴侍郎也到年關時才漸漸看出來一些。也不是母后,母后與我爭得只是權利的分配。孤做太子,對她可進可退。但孤去了青海,生死兩茫,對母后也不利。再說,舉朝上下,論權術母后當爲最,卻欠缺軍事上的認識。所以一度,裴侍郎也認爲是他錯覺。孤也曾認真想過,有這能力必須有足夠的智慧,還要有軍事上的見解,那麼只有裴侍郎一人。可裴侍郎萬萬做不出這件事。

魏元忠一邊聽,一邊在腦海想,也想不出任何的答案,喃喃道:“是誰?”

“不管是誰了,但是魏卿一跪,讓孤慚傀不安。爲了獎卿忠直之心,孤也會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果老天讓我活着,讓我登基,那麼這一場劫難就會化解,或能創造一個奇蹟。若不能,我就再穿那麼一次!”

”穿什麼?”

”你去吧,去對我父皇稟報,有一策,爭議很多,需大朝會商議!”穿什麼,打死了可不能說的,連碧兒都不能向她說。

第三次大朝會,鬨動了朝野!

兩渠重要的,特別是對拱衛關中起了無可擬代的作用。然而沒有逃戶重要,看似逃戶,背後牽連到大戶兼併,貧富不均這兩個嚴重的課題。因此太子要大朝會獻策,朝會還沒有開,立即引起萬人矚目。

洛陽全城轟動,有的人都說看到東宮夜晚冒霞光,有的百姓直接說李威出世時,滿室飄香,繁星似雪,長虹貫空,差一點就來了一個如來佛祖降世時步步蓮花。

聽到碧兒的議論,李威說道:“孤這一回真上了火架。”

朝會開始,大大小小的官員皆來到朝堂。

李治特地讓人搬了一個胡牀,讓李威坐在他的旁邊,天漸漸開始明亮起來,大臣們魚貫而入。陸續到齊後,李治說道:“弘兒,有何策略?說出來。”

李威精神不大好,也很不情願。遲疑了一會兒道:“兒臣是有一策,爲什麼要在大朝會上說?外面的事,我過問過。一些州縣確實逃戶嚴重,還有一些州縣不是很嚴重。其實人口一直難以普查,逃戶多少,拭問那一個刺史能報一個準確的數字?”

休說唐朝,就是後世,人口曾查都有誤差。

”轟動如此,樑金柱一案引爆的,又很側目,許多太守是因爲逃戶壓力大,還有是隨聲附和湊熱鬧,還有……”就是想使我不利,抱薪救火,乘機推動。但各州縣爭執如此,又要出兵吐蕃,此事需要解決。因此我要在大朝會上說,就是解決,大家必須放下成見。飛天中文網?。若還有什麼想法,即使我策略有用,最後爭執之下,依然於事無補。”

這纔是問題的關健。休說是一個a同的策略,就是一個好策略,朝堂分裂之下,也執行不了。或者就勢,變利爲害。

李治坐在正中,又有些下不了臺。李威不會考慮他感受了,所有這一切,恰恰是父親引起的。說完,看着各位宰相,沒有繼續說下去,要等他們表態。

李敬玄道:“殿下所言極是,國家邊疆未寧,我輩卻在內鬥不止,這讓臣羞撕不己。”

李敬玄表了態,其他的人皆紛紛表態,但有幾個真心的,有幾個假心的,連武則天也猜不出來。

李威輕聲嘆道:“內鬥啊,不然這方土地,擁有世上最好的沃土,最勤勞最聰明的百姓,怎能屢次三番的衰落?”

一個個沒有吭聲。

“大家默認,孤就說說逃戶。逃戶原因主要是兼吞田產造成的,我朝立國之初,就立令嚴禁買賣田地,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此條律令成爲一紙空文。魏御史我朝還剩下二百年江山,若不問此事,也不過二百年基業。”

李治還是沒有作聲,雖然對李威在朝會上說此話,有些不滿。可坐視不管,問題會很嚴重。只是無從去管,所以做鴕鳥,當看不到。

“孤爲兩渠做了一些非常之舉,是爲朝廷帶來了稅務,但是賣給外番的貨物多,作坊就會多。樑金柱產業裡有逃戶,可江南富足的作坊中,那有幾個沒有逃戶的?產業多,薪酬高,會有更多百姓因爲貧困,離井背鄉,寧肯做逃戶,也不會生活在原來的土地上,雖不嚴重,卻加快了逃戶的增漲步伐。”

這一條大多數大臣沒有想到的,說完後大殿裡立即竅竅私語。

等到議論聲小了後,李威繼續說道:“孤很早就在想這個問題。首先是產量,提高了產量,會有更多人能吃飽飯。但這不是問題之本,縱然產量再高,擁有的地少,賦稅交租後,又怎麼辦?其實還有辦法,遷往寬鄉,朝廷有過此舉,然沒有成效。不是所有百姓不願意離井背鄉的,地方官員不願意放百姓離開,一離開稅務少,政績不顯,執行不力。有的百姓確實是不願意離開故土,到了寬鄉良地皆是有主之地,只有貧瘠之地,百姓不樂意,水土民情不服。又遷往寬鄉,皆是貧困百姓,一無所有,路上無從就食,到了當地,農具牲畜,種子,渡日的餘糧,無處得來,朝廷來承擔,又沒有這個龐大的財政支撐。”

又是一陣議論之聲,這一段話可謂一針見血。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錢,若象宋朝那樣,一年收入能達上一億貫,什麼問題也解決了。可換一句話來說,宋朝從來就沒有爲土地緊張發過愁,有本事你吞去,俺不在乎!

李威接着說道:“因此,孤與父皇母后在洛陽那個皇莊設了一個莊園,向山向水搶地。可各位也看到了,一些百姓稍稍生並好一些,卻不能使所有百姓受益。人口依在悄悄的流動,許多百姓爲生活所迫,繼續想方設法逃離家鄉。這是一種大勢!雍州能容納幾百萬人口,可是商州呢?富裕的地方缺少勞力,貧困的地方壯丁卻連養家餬口都做不到。各位,孤問你們,水是往高處流,還是往地處流?”

這是同意逃戶存在,可這一句話卻駁不動。

“孤曾經與幾位大臣說過此事,增加朝廷收入,兩渠做了一些爭議的舉動,不但爭議,孤剛纔也說過,加快了逃戶增加的步伐。然而卻帶來了大量財富,這些財富會減緩朝廷財政的壓力。若是大部賦稅減少,一畝地打糧三石,一戶七口人,十畝地就能活命,二十畝地就能溫飽。能溫飽了,會不會將地賣出去?還有,海外大家又沒有重視,但你們知道僅是南海一帶,有多少地方沒有真正意義的國家嗎?有可能比我們整個大唐疆域更大,不但這些地方沒有強大的國家反抗,百姓還十分稀少。孤不知道土地壓力從何而來?”

原來太子已做了許多事,不但在搶地,還在搶錢。但張大安狐疑地問道:“殿下言之似有理,可眼下之計如何?”

“孤正要說,前面的說那些,如張相公所說,太過長遠,有沒有效,要過很多年才能看到。孤說這些,是想說一個道理,治國與治水一理,堵不如疏。”說完了嘆口氣,得罪人的話終於要說了。

“其實逃戶很苦。因爲害怕官府抓捕,在異地他鄉謀生,過得膽戰心驚,有時候受了不平的事,也不敢說。可以說這個羣體,連部曲都不如。但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朝廷可設一暫住制。”

“何爲暫住制?”李治驚訝地問。

“朝廷下詔勒令除特殊情況外,比如府兵,或者其他一些朝廷需要的民衆外,各州縣皆放開百姓遷移。但百姓遷移時,需向各州縣討要相關的文書,註明去處,到了當地後,再由異地州縣發放文書,登記暫住時間。暫住民的稅務還在原處交納。此舉後,若百姓還甘心做逃戶,那麼就是有意避稅,或者有人收留這些逃戶,那麼是縱容百姓避稅,就可以用律令處罰。”

辦法不高明,也就是後世的暫住證政策。不過在唐朝,這個想法大膽又匪夷所思的,並且絕對是一良策。原來各州縣官員不讓百姓流動,正是因爲了稅務爲了政績,稅務不少,官員有可能樂見其成。原來的政策,逃戶不敢拋頭露面,官員沒有辦法管理,帶來種種弊病,甚至許多百姓佔山爲王。但現在一來,朝廷可以將這些百姓納於管理之下。

李治張大嘴巴,很簡單的一個方法,爲什麼全天下的人就想不到?

但還是治標的方法,若不是李威在大朝會上說清楚,也容易讓人下絆子。執行起來,也未必順利口許多人會不滿的,特別是大戶,用黑戶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價格便宜。一旦官府登記在冊,再象原來那樣用不大可能。可反抗,又從道義上佔不住理。憑藉這一點,李威已是得罪了許多人。

不僅如此,幾次大朝會,上到皇帝皇后,下到羣臣,甚至地方的羣臣,皆沒有想出良策化解。卻讓自己解決了,再加上兩渠,父親如何處之?

這兩條官員一時沒有想到,皆在沉思。

依然有一些麻煩的,比如會不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因此,放什麼人到他鄉謀生,又要細細斟酌。他州官員會不會配合,畢竟得不到稅務,人口增加,給他州會帶來麻煩。還有,大戶會不會願意配合?

可作爲逃戶本身,雖會交一筆錢,但能正大光明的做人務工,也不是損失。至少這一策使眼下之局立即得到緩解。甚至會在很長時間,化解了逃戶大部分的壓力,朝廷增加稅務,逃戶可以有序管理。執行時也不繁瑣,不殘暴,體現了朝廷的溫情,對百姓的關懷。至少在眼下,是化解這場巨大爭議的最佳良策。

李義碳大聲說道:“太子此策,是良策也,臣愧不如太子遠矣。”

不但李義碳,許多大臣皆心折。事實是幾百億人幾千億人智慧對付唐朝幾千萬人智慧,但大家不知,成了李威一人智慧勝過幾千萬人,連雍王黨派的大臣都無言以對。

更多的喝彩聲響了起來。

武則天在簾後也是妙目晶弱,輕聲說道:“弘兒,本宮爲你有這一子,感到欣慰。”

”母后,治理國事兒臣不及父皇母后遠矣,可如父皇所說,兒臣無他長,只有一些歪才,有時候能替父皇分擔一二。”

“這個歪才好“季治低聲說道。

“父皇的誇獎叫兒臣慚傀,“李威恭賀答道。但看着父親神情妾雜的眼光,在心裡卻在盤算着,自己該什麼時候動身去青海。

大方向出來,自有羣臣商議細節。

開始散朝,李義碳忽然擡頭看着天空道:“各位,看看天。”

這一天天氣很好,寶藍色的天空純淨似水,略略蕩着幾僂薄紗狀的浮雲。一年之中,這樣的天氣總會有那麼幾十天的口但偏要往其他地方引,也沒有辦法,古時人還喜歡往其他地方引。比如李隆基兵變之時,史書記載四個大字,繁星似雪,讓後人讀起來立即熱血沸騰。所以李義秩這一句說完,所有大臣一起擡起頭看着天空。郝處俊忽然掉下幾滴老淚,哽咽道:“如此大事,天怎麼能不顯異象?”

看着郝處俊在發花癡,雍王黨的一羣大臣心中不是滋味。看着天,心裡想到,不就是一個好天氣嗎,何至於天顯異象?你太誇張了吧。

但不能言,計策是妙策,又碰上了這個好天氣,郝處俊又要往上引,怎麼辦?

這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人心裡還是不免胡思亂想的,連史官都恭敬地執筆寫道:三月丙牛(是年是月初八),太子弘於大朝會議逃戶,出暫住奇策,羣臣驚歎折佩,是日天晴空明,恍若浮鏡。

第159章 啓航(五)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15章 烏龜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74章 微調第142章 定(四)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223章 將軍歸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65章 兒戲第101章 會戰(二)第162章 啓航(八)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09章 越權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402章 踏月影第258章 炮錘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179章 合(七)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5章 願春暫留第261章 大婚(下)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72章 天高海闊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09章 越權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9章 她是誰?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68章 人選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63章 和親(下)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213章 渡(下)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72章 探(十)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88章 聖戰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251章 砥柱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06章 奇兵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241章 誤會第143章 定(五)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36章 春雷(八)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252章 決心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245章 獻藥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56章 啓航(二)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121章 誰是鷹兔
第159章 啓航(五)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15章 烏龜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74章 微調第142章 定(四)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223章 將軍歸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65章 兒戲第101章 會戰(二)第162章 啓航(八)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09章 越權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402章 踏月影第258章 炮錘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179章 合(七)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5章 願春暫留第261章 大婚(下)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72章 天高海闊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09章 越權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9章 她是誰?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68章 人選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63章 和親(下)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213章 渡(下)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72章 探(十)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88章 聖戰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251章 砥柱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06章 奇兵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241章 誤會第143章 定(五)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36章 春雷(八)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252章 決心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245章 獻藥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56章 啓航(二)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121章 誰是鷹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