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一戰爆發

按照裝備部那些人假定的未來炮兵團組建方案,完全可以在師屬炮兵團中大量裝備105毫米的榴彈炮,配合上75毫米的野炮的話,可以大大提高主力師的火炮壓制能力。而爲了能夠在師一級別上大量裝備105毫米榴彈炮,那麼就要考慮到伴隨步兵進行機動,所以重量就顯得極爲重要了。

陳敬雲看過後點頭:“不錯,陸軍的師屬炮兵未來是需要105榴彈炮的!”

而和這門105榴彈炮放在一起的還有另外一款火炮,不用其他人介紹,陳敬雲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門一百零五毫米的加農炮,這個從炮口的和身管都可以看出來,不過詳細的技術參數還得問一問蕪湖兵工廠那邊!

“這個105毫米加農炮的研發情況怎麼樣?”陳敬雲知道今天出現在這個場合的除了已經裝備的外,就是1914年式野炮已經定型但是沒有量產,其他都是處於研發和試驗狀態,只是完成度有多又少而已,比如那個17倍口徑的山炮,就已經完成了前期研發,剩下的就只剩下各種試驗不出問題的話很快就會建立生產線,等明年就能裝備部隊。

當即裝備部的那個上校就是解答道:“這同樣是蕪湖重武器兵工廠正在研發的產品,口徑爲一百零五毫米,身管長爲二十七倍口徑,重兩千兩百公斤,高低射界爲負五度到三十七度,彈藥可採用十四點九公斤、十六點三公斤等多種不同重量以提高射程,最大射程爲一萬兩千米。”

這款火炮同樣是根據美方提供的105毫米加農炮仿製而成,也同樣是法國貨。甚至仿製這款法國火炮而不是日`本105加農炮的原因也是之前的105榴彈炮原因相同,那就是重量。

國民軍中現在裝備的105加農炮主要是日`本的105毫米加農炮,而這款火炮的重量高達兩千六百公斤,而美國人提供的這款法國加農炮才兩千兩百公斤不到,這數百公斤的重量差距在中國陸軍將領眼中是差別巨大的,所以纔有了這個決定。

除了這幾款處於研發末期,預期明年可以裝備部隊的火炮外,蕪湖重武器兵工廠方面還說他們已經對大口徑的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也展開了前期研發,不過這些大口徑火炮由於國民軍中沒有大量裝備,而從北洋繳獲的那些一百五十毫米德制重炮都是多年以前的老舊貨色了,仿製出來就是徒增笑話,所以只能參考了後然後自己設計,只不過這從頭設計的話就不是簡單的仿製那麼簡單了,加上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那邊的技術人員也不多,主要的工程師都參與到了前面的幾款中口徑火炮的研發和生產工作,能夠抽調出來設計研發大口徑火炮重炮技術人員極少,所以這方面的進展不大。

想到這裡,陳敬雲道:“你們蕪湖兵工廠這邊也不要一味的自己埋頭苦幹,也可以適當的向國內其他軍工企業尋求支援嘛,對於大口徑火炮的研發,上海兵工廠那邊的經驗充足,你們也可以適當的和他們進行一些技術合作!”

對於陳敬雲的話,蕪湖重武器兵工廠的人自然滿口稱是,但是心裡頭卻是不太舒服的。別說上海兵工廠和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都同屬於華夏銀行全資控股,不過這兩個兵工廠卻是不太對頭,因爲蕪湖重武器兵工廠就是搞火炮的,雖然搞的是陸軍火炮,然而上海兵工廠那邊除了魚雷、海軍艦炮彈藥外,也是專門研發海軍用的艦炮,這樣一來兩方就有了些衝突,尤其是對一些人才也有所競爭,雙方是相互挖角。

不過蕪湖兵工廠那邊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上海兵工廠的人搞火炮的確是很有一套,當初福州兵工廠連75毫米野炮的方案都沒有解決的時候,人家的四寸艦炮方案都已經提出來了好幾個,而等東南鋼鐵那邊一解決了炮鋼之後,上海兵工廠立馬就是製造了多門四寸艦炮安裝到多艘炮艦上,隨後又是根據美國提供的圖紙仿製成功生產了五十倍口徑的四寸艦炮,這還不算,還順利仿製了五十一倍口徑的五寸艦炮,而且聽說人家已經是準備公關更大口徑的六寸艦炮的研發了。

上海兵工廠的艦炮研發工作之所以進展這麼快,主要就是因爲他們有着美國方面提供的全部艦炮的圖紙和製造這些艦炮所需要的大型設備,要知道兩輪援助條約當中,涉及到海軍軍工方面的金額可是高達數千萬以上,而海軍方面爲了打造一個專屬海軍兵工廠,又是把大部分資源投入到了上海兵工廠裡頭。除了直接的資金和設備投入外,美國那邊還派來了大量的技術人員,所以這上海兵工廠能夠這麼快仿製出來數款艦炮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饒是如此,上海兵工廠的進展也是讓蕪湖重武器兵工廠那邊汗顏不已!

只是現在要找上門去提主動合作的話,怕是要給那些同行們看不起了!

此行的觀看武器當然不是隻有這些火炮,另外陳敬雲還看了數款迫擊炮,這些迫擊炮同樣是蕪湖重武器兵工廠的產品,對舊有的型號做出了一些細微調整,總體上變化並不大。除了參觀了蕪湖重武器兵工廠的產品外,陳敬雲還看了南京輕武器兵工廠的一些產品,比如從mg08重機槍上修改設計出來的一款風冷重機槍,不過陳敬雲看了後覺得實在不怎麼樣。另外還有從麥德森輕機槍上改進而如來的一塊輕機槍,雖然簡化了一些零件,但是總體上並沒有比麥德森輕機槍出色多少。

相對於重武器的諸多研發工作,輕武器的研發就要少很多,新式武器並沒有多少,非要說亮點的話就是針對12式步槍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出了一些修正後的12式步槍改進型,只是改動的地方實在有限,性能並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提升,外觀上也沒有明顯區別,所以也就沒有頒發新型號。

總體而言,南京輕武器兵工廠的工作主要還是生產,如何擴大產量纔是他們的當務之急,並沒有對新型號武器的研發需求。

不過陳敬雲覺得還是得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部隊那邊也反應,麥德森輕機槍雖然優秀,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問題,另外麥德森輕機槍零件衆多,製造困難導致產量過低,價格昂貴。這些問題你們都要一一重視,能改進就改進。如果改進不了那麼就要儘快的研發一塊新式輕機槍!”

麥德森輕機槍的問題的確不少,至少在沒有更好的代替品以前陳敬雲還不得不繼續大量生產並裝備。

南京輕武器兵工廠那邊的負責人也是恭敬稱是!

隨後陳敬雲和一大羣人觀看了諸多型號火炮以及機槍和步槍的試射,這個試射基本就是過一過場面,除了看看爆炸煙塵外也沒有什麼其他好看的了,所以匆匆看完試射之後陳敬雲就打道回府了。在陳敬雲回去後,裝備部也是針對陳敬雲提出的一些要求進行設立並聯絡軍工企業進行新式武器的研發生產。

當陳敬雲參觀完了這些新式武器的試射兩天後,也就是七月二十八號奧匈帝國正式對塞爾維亞宣戰。而奧匈帝國的正式出兵宣戰也就代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爆發,緊接着俄國進行動員,隨即向塞爾維亞出兵抵抗奧匈帝國。隨後德國向俄國宣戰,然後法國和德國相互選擇,德國爲了進攻法國而入侵比利時,於是乎英國也向德國宣戰了。

到了這個時候,歐展戰爭的西線、東線、南線已經成型!

而就在各國相互宣戰的那幾天裡,遠東地區的各個電報房內也是滴答聲響個不停,人們匆匆進出,不斷日`本國內如此,在中國的各國大使館如此,就連南京總統府和參謀部同樣如此。

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的數個小時以後,這個消息就已經通過電報傳到了南京總統府,隨後陳敬雲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並且直接下令在青島附近海域的海軍艦隊向青島進發,同時命令全軍進入緊急戰備狀態,山東方向的第三軍向青島方向挺進!

次日,陳敬雲召見了德國駐華大使辛慈,正式向德國提出了贖回青島以及天津、武漢租界。現在歐洲那邊戰爭也纔剛爆發,當時德國還沒有正式對俄國宣戰呢,德國駐華大使辛慈表示自己要把這個消息傳回國內,讓國內做出決定。

雖然德國人對中國趁着這個機會要求贖回青島和租界嚴重不滿,但是當時德國國內正忙着準備對俄國、法國以及英國宣戰呢,根本就沒有心思來搭理遠東這點小事務,所以就拖延了下來。

德國方面的拖延讓陳敬雲感到很不滿,他可沒有時間和德國人僵持下去,現在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或者是空軍,都已經是做好了在青島打一仗的準備,而且他還得在日本人反應過來之前把青島給奪回來,免的節外生枝。

於是陳敬雲一方面等待德國人的回答,另外一方面海軍的第一艦隊主力已經抵達膠州灣之外,兩艘前無畏艦爲主力的中國海軍雖然實力還不怎麼樣,但是要對付只有兩艘裝甲巡洋艦和兩艘輕巡洋艦以及數艘老舊炮艦組成的德國遠東艦隊還是不成問題的。海軍方面完成了對膠州灣的封鎖後,陸軍也是沿着膠州鐵路向青島進發,早有準備的中國陸軍短短數天內就兵臨青島城下。

不過由於現在兩國還沒有正式宣戰,而且德國人那邊也沒有對中國的贖回青島的建議正式答覆,所以一時間雙方是還沒有打起來。

陳敬雲的這個舉動讓德國國內的威廉皇帝大爲不滿:“這個陳敬雲就是個趁火打劫的小人!”

而歐洲戰爭剛開始,陳敬雲就出人意料的準備收回青島的舉動同樣讓日`本人和英國人以及美國人意外無比。之前陳敬雲可從來沒有透露過對德國有什麼不滿的地方,且中德兩國近期內也沒有什麼具體爭端,德國甚至還承包了粵漢鐵路的修築,戰前中國還給德國提供了數千噸的鎢精礦呢。讓英國人和美國人等國家意外的同時,也是打亂了日`本人的計劃,要知道在一個月以前日`本陸軍就已經開始進行悄悄的動員,這已經是準備好了奪取德國在亞洲的所有殖民地,其中青島自然被包括在內。

然而如今日`本陸軍和海軍還沒有完成動員,可是他陳敬雲的軍隊就已經兵臨青島城下了!那麼現今這種狀態下,日`本該何去何從?

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760章 xb10項目第39章 關餘貸款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48章 山東亂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865章 慘烈(二)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69章 北非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94章 蔡秘書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6章 軍服肩章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1章 財政困境
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760章 xb10項目第39章 關餘貸款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48章 山東亂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865章 慘烈(二)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69章 北非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94章 蔡秘書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6章 軍服肩章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1章 財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