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

陳敬雲要修訂憲法,這讓大元帥府上下官員都極爲興奮,尤其是那些高級軍政要員們一個個都是興奮無比。

早先雖然已經重開了南京國會,然後又組建了大元帥府,但是除了這個之外並沒有進行其他的變動,也沒有憲法,更加沒有根據憲法而成立的政府,現今的大元帥府只是得到了南京國會的授權,由國民軍、滇軍、桂軍三方聯合組建的表面統治機構而已

基於陳敬雲把孫文都當成叛國者了,所以這當初孫文等人提出的臨時約法自然也是不能用了,實際上不但是陳敬雲沒有再用,就連北方的袁世凱也是沒有再用,而是讓人籌備另外的新憲法。

不過兩者很一致的是,雙方都把能制定憲法的機構,也就是國會給踢到一邊去了。袁世凱是直接把國會給解散了,而陳敬雲重開了國會之後沒幾天功夫就是宣佈無限期休會。

現在需要制定憲法了,那麼就需要國會這個機構了,而要重開國會也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前段時間之所以把國會休會,那是因爲當初那個國會是陳敬雲所不能掌控的,並且各種權利太大了點,對政府有着各種限制。而現在嘛,陳敬雲自問要組建一個國會的話,控制起來是相當容易的,而且他還是準備好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三個詞彙:訓政。

陳敬雲要召開國會,要制定憲法,要組建政府,雖然是爲了國家之利益,但是同時也是爲了個人之利益。

而基於陳敬雲的個人利益,他是絕對不允許自己弄出一個政府後,然後自己當了一屆總統乃至兩屆總統後就退位的,要知道他知道也不過二十多歲,哪怕是執政十年後也才三十多呢,三十多歲就退休去當釣魚翁,陳敬雲自問沒那個本事,再說了權力這東西一旦有了要想再放下來是很難得,除非他陳敬雲死了,不然就別想他主動提前下臺。

當皇帝不用提了,陳敬雲要是敢這麼做他的一大羣手下立馬就敢清君側了,而終身總統也不是個事,現在共和初創國人對終生獨裁統治還是比較反感的,尤其是那些年輕人估計會鬧翻的,所以要想要維持長時間的獨裁統治,還得陳敬雲另立名堂。

實際上這個問題陳敬雲很早就開始考慮了,終身制總統、皇帝這兩個選項太荒唐了點,早早的就被陳敬雲排除了了

剩下的就是三個模式了:

第一個就是和後世俄羅斯的普京一樣,當了總統當總理,當了總理再當總統一直輪換下去,總之就是和俄羅斯一樣:總統有頭髮,總統沒頭髮,總統有頭髮,總統沒頭髮……

第二個就是先當兩屆總統,,施行一黨專政,並且當終身的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半生裡依靠軍隊和政黨成爲幕後統治者。

第三個就是訓政模式,以中國未達成憲政條件爲藉口,光明正大施行個人獨裁,少說也能統治三十四年。

不過現在南方聯軍可不是隻有一個國民軍,也不是隻有一個陳敬雲,還有滇軍、桂軍,另外大元帥府內部也還有鄭祖蔭的國民進步會,林長明的同盟黨都有着不小的勢力,要是陳敬雲公然說要實行訓政模式,進行一黨專政的訓政的話,那麼這些人肯定會鬧翻,說不住他陳敬雲就得和袁世凱一樣被諸多人所反對。

所以很多說事情不能公開來辦,陳敬雲說要立憲法後,大元帥府內部也爆發了一爭論,主要還是集中在國社黨、同盟黨、國民進步會之間,不過在陳敬雲的插手下,三方很快就是達成了協議,確定了中國共和國的臨時憲法,除了一大堆民生民`主等無意義的條件外,重點就兩條,一個是國會選舉總統,總統任期爲五年,最多連任兩屆。

總統可任命內閣各部總長,宣佈戰爭狀態,緊急狀態,動員令等權力。

憲法規定單獨設立國家軍事委員會,設立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數名委員。在國家軍事委員會下設參謀部、裝備部、後勤部、海軍部、空軍部等各種軍事機構統帥共和國所有軍事力量。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由國會選舉、各軍事委員以及各部隊將領由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任命。

這裡就有意思了,就是說總統並不是三軍統帥,他只是一個行政職位,他有宣戰權卻沒有指揮軍隊的權力。而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有指揮軍隊的權力,但是沒有宣戰的權力。

不過這種問題嚴格上來說並不會出現,因爲陳敬雲是會同時擔任兩個職位,那就是總統和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都是他,他之所以把國家軍事委員會獨立出來,那完全是爲了掌控軍隊以及以後的幕後統治所考慮。

對於總統任期只有十年,陳敬雲是有着顧慮的,不過他並沒有去改變什麼,現在是現在,十年後是十年後,這個只是臨時憲法而已,大不了以後自己再改就是了,畢竟現在公然說可以連任的話問題多多。

再者,陳敬雲還有一段緩衝的時間,現在陳敬雲要重新召開國會的話那就只能是臨時國會,正式國會還得要以後,就和之前的袁世凱一樣,他陳敬雲現在還可以再等一段時間的臨時總統。

即在全國統一前,各省憲政未開,無法召開全國之國會,這樣一來也就沒辦法正式選舉總統了,但是這之前總不能一直是過渡時期啊,所以就有了臨時國會,有了臨時憲法,還有了臨時總統。

陳敬雲發佈的建國大綱中指出,在全國統一大業爲完成之際,是爲軍政時期,待全國統一後就開正式國會,選舉正式總統。

國社黨和國民進步會以及同盟黨達成了初步協議之後,就是迅速的召開了所謂的臨時國會,然後當天就是通過了中國共和國的臨時約法,並選舉了陳敬云爲臨時總統、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同時選舉了唐繼堯爲臨時副總統。

陳敬雲的速度是極快的,外人還沒反應過來呢,大元帥府就已經成爲了昨日黃花,陳敬雲擔任臨時總統之後,隨即宣佈了一系列的總統令,當務之急自然是組建內閣了,這個內閣就是從當初的大元帥府政務院改過來的,甚至連名字都不用改,直接設立了政務院,下設各部。

這個時候,陳敬雲也終於是的吧鄭祖蔭提上來任命爲政務院院長,民政部總長一職由岑春煊擔任。這個政務院院長一職也是三黨派之間的妥協。

政務院的其他職位中,林長明調任到教育部擔任總長,伍廷芳繼任外交部總長。其餘各包括司法、交通等部門都有所變動。而最爲重要的財務部依舊是陳敬雲的嫡系官員安華林擔任。

實際上,政務院的這些總長次長們都是被三黨所瓜分!現在的國社黨和同盟黨以及國民進步會已經成爲了中國南方地區的最大黨派,就連不久前還聲勢壯大的共和黨等都已經不見了蹤影,裡面的很多成員不是北上就是加入了南方三黨派。

統帥部直接改組爲國家軍事委員會,陳敬雲擔任主席,唐繼堯、陸榮廷、沈綱、孫廣亮、歐陽天、薩鎮冰等人爲國家軍事委員會委員,原來的參謀部、裝備部、後勤部、海軍部、空軍部不變。

十天不到,也就是九月十三號中華共和國就隆重出臺了!

這個消息和當初陳敬雲成立大元帥府一樣,轟動了中國,以前都是南方聯軍。南方聯軍的說,偶爾也會說南京臨時政府,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改口爲共和政府,以便和辛亥時期的南京臨時政府以及北洋政府區別。

共和政府宣佈成立後,也就代表着中國再一次出現兩個並立的政權,內戰再一次升級。

似乎爲了給民衆信心,共和政府宣佈成立三天後,共和政府外交部對外公佈,他們已經和銀行團取得談判成果,銀行團同意把共和政府控制下的南方各省關餘轉交給共和政府,共和政府保證不會在內戰結束之前將這批錢用於軍事用途,甚至還接受了來至於銀行團的財務監管,另外還接受了其他一部分條件,比如延長上海等數個經濟開發區的稅收優惠時間,共和政府保證公平對待各國資本。

九月上半旬南京就跟他的炎熱天氣一樣熱火朝天,流言滿天飛,各種新鮮事務層出不窮,等到了九月十五號過後,總算是迴歸了平靜。因爲人們發現,儘管大元帥府已經變成了共和政府,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改變什麼,該是什麼樣的還是什麼樣的,前線的戰事也還在進行當中,那些官老爺們繼續高高在上,人們還是一樣不知道選舉權除了能換噸飯吃外還能有其他什麼用處。

陳敬雲在南京主導的一連串動作不過爲了名正言順的大意而已,並不會因此而影響改變太多的什麼,不過別人對他的稱呼倒是變了,從以前的大帥變成了總統。

別人對陳敬雲的稱呼從司令到都督,然後再到大帥,一直都在變化算不得什麼,現在再變一次也沒沒有,不過極少的一部分對他的稱呼卻是一直沒變的,比如陳彩!

“少爺!這個月的名單已經準備好了!”和往常一樣,陳彩面對陳敬雲的時候依舊恭敬無比。

陳敬雲也不看那份名單,直接道:“嗯,既然都查出來了那就去處理,省的我們在前方大戰的時候,他們在後頭搗亂!”

陳彩點頭道:“明白,調查局這就去辦!”

兩人簡短的對話中,數百人的性命就已經被紅筆給勾了去,陳彩所說的名單乃是所謂的敵對`分子名單,包括和北洋有勾結的,和國`民`黨殘餘有勾結的都在其中,國民軍宣佈北伐後,這些人就是調出來各種宣傳,無非是想要拉國民軍的後腿,或者乾脆給其他敵對勢力傳遞情報等等。

上個月調查局就已經查處了一批,槍斃了數十人,這個月調查局又是查出來了一批並且比上個月還多,少說也有兩三百人。

這些人將會被調查局秘密逮捕,然後進過審訊過後少部分會被監禁,大部分都會被槍斃,而且一律按上了叛國罪,具體理由爲阻礙中國統一,試圖分裂`中國。

這些事情陳敬雲自然是不會太過仔細的過問,都交給了陳彩去辦,陳彩這個人心是恨的,手是辣的做這種事是最適合不過了。

陳彩出去了後,陳敬雲再把剩餘的事務一一處理,很快就是處理完了就是起身準備離去,他下午是準備去董白氏那邊一趟。

只是這剛下了一樓,正準備離開大廳出去的時候眼角看到了一個身影,陳敬雲看罷略微沉思然後對着那個數米之外的人道:“你就是蔡凝?”

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4章 剪辮造反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54章 狐狸精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64章 悅己者容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394章 蔡秘書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619章 桃花情第358章 蔡家崗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86章 毒氣彈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75章 演講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1055章 分析(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
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4章 剪辮造反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54章 狐狸精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64章 悅己者容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394章 蔡秘書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619章 桃花情第358章 蔡家崗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86章 毒氣彈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75章 演講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1055章 分析(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