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

東北奉天,張作霖沉着臉坐着,而他的身邊還站立着其他幾人,而這些人自然也就是他張作霖手下的得力將領了,而這些人也和張作霖一樣面帶沉『色』,其中少數幾個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臉上的擔憂之『色』。

大廳裡沉默了許久後,張作霖擡起頭來看着衆人:“南京那邊留給我們的時間可不多,這到底是如何回覆諸位可都有什麼意見?”

張作霖說罷後,下面的第二十七師炮兵團團長張作相站起來道:“督軍,我的意思還是和剛纔說的一樣,南京那邊已成大勢,加上袁總統已經西去,段祺瑞爲首的一羣北洋老人都已經投了南京那邊,縱然還剩下一個湖北段芝貴,但是絕無抵擋國民軍統一大勢。再者以國民軍囤積在京津一帶以及山海關、唐山等地的部隊,國民軍要進軍東北的話,斷然不是我們區區一個第二十七師可以抵擋的。”

“東北一地可不止我們一個第二十七師,還有廣寧那邊的第二十八師呢!另外還有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也都還在!”身爲第二十七師五大團長之一團長的張景惠此時也開口了。

不過他的話音剛落下,第五十二旅旅長湯玉麟也開口了:“馮督辦手下的二十八師可是和我們素來不和,這幾年來相互之間的矛盾也不小了,難不成還能指望和他們聯手對敵不成?至於那兩個混成旅,雖然有着中央陸軍的番號名義,但是不過是人員槍械兩無不過是個空架子而已,真要打起來連估計連人家一個團都擋不住!”

說到這裡,湯玉麟轉頭對張作霖道:“督軍,東北雖大,但是如果我們頑抗的話,國民軍一旦大肆進軍,到時候怕也無我們的立足之地啊!”

張作相也是開口:“除了我們這邊,吳俊升早就和南京那邊眉來眼去了,北京城一被拿下,他吳俊升就是發表了通電擁護南京,那陳敬雲也大方,竟然一出手就是一個騎兵師的編制和一箇中將的軍銜。而且根據探子回報吳俊升手下的第二騎兵師已經離開駐地,如果猜得不錯的話,他們應該是往我們這邊來了!吳俊升有這樣的動作,很明顯就是爲了配合山海關那邊的國民軍部隊。”

這些人你一眼我一語,七嘴八舌的說着,有的說頑抗到底的,也有的說想要向日`本人借勢的,也有的人說要聯合馮德麟的第二十八師以及吳俊升的騎兵一起聯合抵擋國民軍的東進。而聽着這些話非但沒有讓張作霖定下心思,反而是心中更猶豫了起來。

和其他崛起的軍閥一樣,張作霖的崛起之路下鋪滿了屍體,土匪出身的他沒有和其他東北土匪一樣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是在清末時期抓住了招安這面大旗隨後進入軍界當中,成爲了奉天巡防營中路統領,辛亥後奉天巡防營中路改編爲第二十七師,他也就順勢成爲第二十七師的師長,中將軍銜,並率部駐紮在奉天,和駐紮在廣寧的第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一起成爲了東北兩大軍閥,同時也成爲了死對頭。馮德麟和張作霖一樣出身土匪,不同的是日俄戰爭中張作霖是誰給好處就幫誰,打過俄軍也打過日軍。而馮德麟則是從一開始就是幫助日軍打擊俄軍,加入了東亞義勇軍,隨後更是得到過日`本天皇頒發的寶星勳章一枚。辛亥革命後,日`本人執行南北計劃,在南方扶持陳敬雲的同時也在東北選擇軍閥進行有限力度的扶持,而主要的目標就是馮德麟了,不過日`本人同時也對張作霖進行拉攏扶持。

其後隨着南方戰事緊張,袁世凱把原本駐紮東北的北洋嫡系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相繼掉入南方,雖然在東北也成立了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用以補充空缺,但是這兩個混成旅缺兵少糧編練差不多兩年了卻一直是個空架子。由此是讓張作霖的第二十七師以及馮德麟的第二十八師成爲了東北最大的軍事力量,當然了,還有吳俊升手下的奉天第二騎兵旅也是不小的一股戰力。

其後張作霖也是順利的得到了奉天督軍的位置,由此成爲東北名義上的最大軍閥,不過現在的他能夠掌控的依舊只有一個第二十七師,其他的不說,單單是奉天軍務督辦馮德麟手下的第二十八師就和他相當不對頭。

兩人爲了爭奪東北這兩年可謂是進行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但是兩人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可是還沒有等東北這邊張作霖和馮德麟分出勝負來,北京就已經被國民軍攻下了,段祺瑞和黎元洪爲首和南京進行了所謂的第二南北和談,宣佈雙方組建聯合『政府』,黎元洪和段祺瑞等一大票原來的北洋高層擔任了南京共和『政府』的高官。張作霖很清楚這表面上是說南北和談並組建聯合『政府』,但是實際上就被北洋投降了。要不然的話這明面上說的是組建聯合『政府』,怎麼會除了黎元洪擔任一個副總統外,其他的各重要部門連一個總長甚至次長的位置都沒有撈到手,就連段祺瑞也不過是擔任了一個參謀部常務次長而已。

北洋的落敗也讓東北地區的張作霖陷入了兩難的選擇當中,國民軍攻佔了北京後,陳敬雲自然不會讓部隊就停止步伐的。國民軍下令成立了第十軍,調遣第二師、第四師,以及從北洋降軍改編而來的徐樹錚第二十七師納入其指揮,並晉升徐鏡清爲中將,就任第十軍軍長,爲了讓第十軍的指揮部快速具備指揮作戰的能力,陳敬雲是直接從第一軍指揮部從抽調了大量的參謀軍官填補其中,而後命令第十軍即刻進軍東北。

用軍事手段直接進軍東北之時,陳敬雲也沒有忘記用政治手段拉攏分化東北的諸多軍閥,現在的東北各軍閥可不是鐵板一塊,有着張作霖,有着馮德麟,還有着吳俊升以及其他諸多小軍閥。這種情況和四川極爲相似,所以陳敬雲也不打算用處理陝西閻錫山的那套處理東北事務,山西那邊的閻錫山雖然總體實力也不算強,但是人家好歹是控制了全省,手下的兩師兩旅都有一定的戰鬥力,陳敬雲要拉攏分化或者強攻都有着不小的麻煩,只能是先答應其半獨立的狀態穩住他,等騰出手來後再收拾閻錫山。

而東北呢,現在各軍閥分散着,加上東北地區不但有着這些小軍閥還有着日`本和俄國的大量駐軍存在,面對如此複雜的情況,陳敬雲是絕不肯讓東北也處理半獨立狀態的,而硬攻也不是良策,所以陳敬雲就是採用了拉攏分化的手段,拉一批,打一批,並且最大限度上避免和東北地區的俄國人以及日`本人產生軍事摩擦。

陳敬雲有着這種心思,下面的人也很快就找上了東北各軍閥進行拉攏,張作霖和馮德麟這兩大軍閥自然是不太好拉攏的,但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穫,而這個收穫就是吳俊升。

和張作霖以及馮德麟出身土匪不同,吳俊升卻是正兒八經的軍人出身,十七歲的時候就加入了遼源捕盜營,三年後被編入騎兵,由此開始他的騎兵生涯,並在參與了多次的剿匪作戰立下了功勞,等到了1908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積功升遷到了奉天巡防營後路統領了。辛亥後袁世凱下令改編奉天巡防營,除了把張作霖的奉天巡防營中路改編爲第二十七師、馮德麟的奉天巡防營左路改編爲第二十八師外,吳俊升的奉天巡防營後路的騎兵部分也被改編爲了騎兵第二旅。而吳俊升兼任騎兵第二旅的旅長。再加上沒有改變的奉天巡防營右路,這四部分軍事力量就是東北目前的主要軍事力量了。

吳俊升在民國元年擊退了蒙古叛軍的進攻,在民國二年鎮壓了宗社黨的叛『亂』,並與民國三年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

此人的履歷讓陳敬雲對他大有好感,所以陳敬雲給他開出的招撫條件很是優厚。陸軍中軍銜,而其所屬的奉天巡防營後路以及奉天第二騎兵合編爲一個騎兵師,並給出了陸軍第二騎兵師的番號,劃歸第十軍統轄。至於陸軍第一騎兵師的番號則是被國民軍已經先行用掉了,國民軍第一軍下屬的獨立第一騎兵團和原先收編的北洋騎兵殘餘一起合編爲陸軍第一騎兵師。

面對陳敬雲開出的條件,吳俊升沒有太多猶豫就是答應了下來,並且已經是率領部隊離開駐地,準備配合國民軍的準備進軍東北的兩個步兵師進行軍事行動。

而這個軍事行動自然就是針對那麼不肯接受南京招撫的東北地方軍閥了,而張作霖無疑就是其中最大的兩個目標之一。

面對着國民軍第十軍的步步緊『逼』,張作霖是心中擔憂無比。其實他心底裡也是知道要硬抗國民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國民軍開出來的條件實在讓他難以接受。

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60章 低估(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891章 趙臨東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91章 趙臨東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61章 煙華夜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41章 終戰令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19章 桃花情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75章 伏擊戰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
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60章 低估(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891章 趙臨東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91章 趙臨東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61章 煙華夜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41章 終戰令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19章 桃花情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75章 伏擊戰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