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

誠心而論,現在的中國海軍還是屬於很弱小的狀態,國民軍海軍處裡的海軍基本已經包含了中國的所有海軍主力艦艇。而囊括了海軍處所有遠洋主力艦艇的第一艦隊裡不過只有一艘防護巡洋艦,三艘無防護巡洋艦以及若干數百噸級的驅逐艦而已,這麼小規模的一支巡洋艦隊顯然是無法被列強看在眼裡。

不過哪怕現在的海軍很弱,但是麻雀雖小還是五臟俱全呢,國民軍的這個海軍處不但包含了海軍所有必需的機構,甚至還爲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設置了詳細的編制方案,前面已經說過,由於現在的海軍實力弱小,把全部遠洋艦艇充實到第一艦隊裡也弄不出來一個巡洋艦隊來,但是這並不阻礙薩鎮冰他們自娛自樂他們把第一艦隊下的四艘巡洋艦編爲兩個巡洋艦分隊,兩艘編爲一個分隊,然後兩個分隊組成了所謂的巡洋艦大隊。同屬第一艦隊的六艘驅逐艦也被分爲了三個驅逐艦分隊,兩艘編爲一個分隊,然後三個分隊變成了所謂的驅逐艦大隊。

按照薩鎮冰等人的話那就是,這是爲了即將歸國的大批美造艦艇做準備,因爲不用說到時候那些艦艇也是會加入到第一艦隊當中,屆時第一艦隊的規模那就會膨脹一倍以上,適當的編制劃分也是需要的,薩鎮冰甚至都想好了,等那些軍艦回國後,那兩艘萬噸巡洋艦就編爲一個重型巡洋艦分隊,然後那三艘輕型巡洋艦也編爲兩個巡洋艦分隊,組建一個快速巡洋艦大隊,六艘千噸級的驅逐艦也分別編爲三個驅逐艦分隊,組建一個快速驅逐艦大隊。加上一個重型巡洋艦分隊,那麼一支高速巡洋艦艦隊就出來了。

但是呢!這裡就有個問題了,驅逐艦大隊是六艘滿了編制,重型巡洋艦隻有兩艘沒什麼好說的,但是呢那個巡洋艦大隊卻只有三艘輕型巡洋艦,裡面還缺了一艘快速巡洋艦,要四艘巡洋艦才能組建一個巡洋艦隊大隊啊!

這個時候,如果對海軍那些將領們夠了解的人大概就能夠猜出薩鎮冰等人的心思了,很簡單,找個藉口申請造艦經費唄!現在艦隊編制有了缺口,而且缺的也不多,不過一艘而已,薩鎮冰琢磨着等國內形勢再好上一些的話,他就準備把報告打到陳敬雲那邊去申請再向美國訂購一艘輕巡洋艦。

海軍永遠是希望軍艦越多越好的!

海軍的這些小心思陳敬雲有些是知道的,比如這次的入役儀式海軍要顯擺來着,他是知道的,而且他對此也沒意見,至於海軍現在弄的編制,薩鎮冰試圖用這個編制缺額再來申請購艦那就是他暫時所不知道的了,畢竟陳敬雲也不是什麼光明偉大的神仙什麼事都知道,海軍這些將領們的小心思要不說出來,還真的不是那麼好猜的。

不過哪怕他知道了也無所謂,重建海軍是必須的,哪怕是不和美國方面勾搭上,等他陳敬雲統一了中國後也會展開重建海軍的步伐。只不過沒有了美國的幫忙重建計劃就全靠自己要困難的多,不會說一兩年時間就能夠建成一支巡洋艦隊。

陳敬雲是有決心重建海軍的,所以說哪怕薩鎮冰這些海軍將領不搞這些顯擺,編制這些小心思,什麼時候該造艦,造多少他陳敬雲心裡是有數的,,這個心裡面的計劃是不會被其他人所影響的,哪怕是這些海軍將領們天天上報告也不會影響他的決定。

比如海軍方面已經多次申請繼續建造長樂級炮艦,這些炮艦的計劃陳敬雲全部沒準,而只是批准了兩艘五百噸級的驅逐艦的動工,馬尾船廠和江南船廠各一艘。這兩艘五百噸級的驅逐艦建造要之前的八百噸級的長樂級炮艦建造要困難的多,因爲陳敬雲已經給海軍處下達了死命令,這兩艘驅逐艦的所有部件必須使用國產貨,不管是動力系統還是艦炮又或者是其他部件全都必須使用國產貨,哪怕建造週期長,價格貴,甚至性能落後於列強的主流驅逐艦也無所謂。

陳敬雲的想法很簡單,他就沒指望建的這兩艘驅逐艦形成什麼戰鬥力,短期內,至少短期的十年八年裡海軍的主力還是會依靠外購戰艦爲主,他從來就沒奢望過三五年內自己就能建造萬噸以上的主力戰艦,甚至幾萬噸的戰艦。既然短期內主力戰艦要靠外購,而且也能夠買到。那麼對國內船廠就沒有太過於迫切的需求,可以讓他們有時間來進行技術升級,完成整個軍艦製造體系的工業鏈,包括動力、鋼材、火炮等所有方面的全面提升,達到完全自造軍艦的目的,而不是像現在和以前一樣,自己造個船殼,然後裡面動力和艦炮等大多數子系統都是靠進口的,這些的自造方式還不如直接外購來的方便快捷,嗯,性能也更有保障,價格還更便宜!

這兩艘驅逐艦的建造週期可能會很長,至少不會和之前的幾艘炮艦一樣,錢款到賬後建造工作迅速展開,然後不足半年就已經完成建造工作並下水。爲了建設這兩艘驅逐艦,需要諸多工業部門的配合,比如軍艦用裝甲鋼,東南鋼鐵公司已經陸續投產普通鋼材,甚至炮鋼也已經實現小規模的量產,但是軍艦用的鋼材卻不是那麼容易弄出來的,儘管陳敬云爲了引進鋼鐵的相關技術花費了極大的代價,但是那些高技術的造船用鋼尤其是剛強度的裝甲鋼對於剛成立不久的東南鋼鐵公司來說依舊是不小的難題。當然了,現在的這兩艘驅逐艦對於裝甲的要求並不高,不會像那些戰列艦一樣要求大量的裝甲帶,驅逐艦隻要需要普通的重點防禦即可。某種程度來說,哪怕是東南鋼鐵公司一時間還造不出來合格的裝甲鋼也不會影響驅逐艦的建造。

除了造船鋼材外,動力系統也是個極大的問題,歷史上不管是馬尾船廠還是江南船廠都曾經有過自造動力系統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和技術顯然已經離遠遠落後於世界主流。現在的主流軍艦動力系統是燃煤鍋爐加上蒸汽輪機,尤其是帕森斯蒸汽輪機更是主導了軍艦的動力發展,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甚至日`本都是採用的帕森斯蒸汽輪機,乃至中國海軍向美國訂購的那些軍艦中,也都是採用的帕森斯蒸汽輪機。不同的是,中國訂購的這些軍艦採用了燃油鍋爐加帕森斯蒸汽輪機的動力模式,和主流的燃煤以及煤油聯合模式相比,更具有遠瞻性,當然由於美國也是沒有經驗,這建造出來還算是試驗性質的,所以將來問題多多也是肯定的。

國內要自造動力系統的話,難度不是一般的高,爲了發展蒸汽輪機,陳敬雲直接讓華夏銀行出資建設上海動力公司,開展對國外帕森斯蒸汽輪機的仿製和研製。不過話又說回來,這蒸汽輪機的研製難點在於材料部分,而這研製高性能材料的任務又得交給東南鋼鐵公司。

艦炮方面難度要小一些,原先的江南製造局規模龐大,也是研製過火炮等大口徑艦炮的,只不過技術比世界主流的要落後一些而已,國民軍接受了江南製造局後,改爲上海兵工廠,除了繼續生產彈藥步槍等輕武器後,上海兵工廠也展開了大口徑艦炮的研究工作。並且是得到了海軍處的鼎力支持。

海軍處爲了發展海軍,把中美海軍合作計劃裡的擴建海軍用兵工廠的計劃放在了上海兵工廠,可謂是對其投入了重資,而且還把美國援助而來的海軍用艦炮技術全部一股腦的分配到了上海兵工廠那邊,包括八寸炮彈藥生產,包括魚雷生產,包括六寸炮、五寸炮、四寸炮以及相配彈藥的技術資料。

海軍處是打算把上海兵工廠建設成海軍的專屬兵工廠。

上海兵工廠有了這些技術資料的支持,加上有着海軍的資金支持,發展的也算快速,現在已經實現了八寸炮以下口徑的彈藥生產,並且已經展開了各口徑的海軍艦炮的仿製工作,其中四寸炮的進度還算令人滿意,而這個四寸炮也就是將來那兩艘五百噸級的驅逐艦的主炮。

實際上,不管是動力,還是裝甲防護,又或者是艦炮方面,這些的困難都是直接來之於材料的困擾。比如艦炮部分,爲什麼大口徑的艦炮現在無法仿製呢,那是因爲東南鋼鐵廠那邊的特種鋼材不過關,又比如蒸汽輪機爲什麼難度那麼大呢,還是那句話,東南鋼鐵廠提供不了合格的材料。

這個年代的軍艦製造是集一個國家的所有工業部門的總成,需要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提升上去了才能夠建造出一艘戰艦來。而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基礎材料部分,用簡單的話說就是鋼鐵,各型號的特種鋼材。

沒有這些基礎材料,任何所謂的先進設計和理念都是空想,一個國家強不強,看他們的基礎材料行業就知道了,一個連造船鋼都造出來個國家哪怕是把殲星艦都設計出來,那也只能是讓他人笑掉大牙。

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353章 王麒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53章 王麒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08章 空襲(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69章 北非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29章 ‘抗菌素’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章 密議(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596章 爆發(一)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章 花巷所聞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81章 戰後狂歡
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353章 王麒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53章 王麒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08章 空襲(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69章 北非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29章 ‘抗菌素’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章 密議(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596章 爆發(一)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章 花巷所聞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81章 戰後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