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

“要解決資金問題,現今狀況下就只能動用非常規手段了!”既然陳敬雲已經拿出來了計劃,那麼下面人就自然也好想辦法這個計劃實施下去,而實施這個計劃的難點就一個,那就是如何解決資金問題,身爲財政部總長的馬寅初斟酌了許久後纔開口道:

“發行國債籌集幾億資金興許沒有問題,但是多了也不可能,現在國內的那幾家銀行銀根都緊缺,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錢來購買國債的!而我國的國債一直以來都是依靠金融機構購買,普通民衆是很難拿出餘錢來購買大量國債的!”馬寅初說到這裡看向陳敬雲。

“如此的話,辦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央那邊直接增發紙幣,不過這樣會讓我國的華元信用大大降低,對於國際貿易而言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也會讓貨幣大幅度貶值,通貨膨脹居民的購買力也會進一步下降!”馬寅初想來想去,都只能想到這個辦法了。

畢竟要想憑空變出那麼多錢了,除了直接印錢外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不過這只是馬寅初自己的意見,同樣是經濟出身的莊楠卻是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法:“直接增發貨幣也不太好,不過我們可以用另外一種變通的辦法,是不是可以以國債爲擔保發行貨幣。如此也可以保證這批新發貨幣的信用,雖然也會對幣值造成一定的下降,但是應該不會降低太多!”

“另外,我國的貨幣信用化進程也可以進一步加快,現在只是禁止了國內用華元兌換黃金,但是對於外資銀行的兌換並沒有禁止,我想應該可以禁止黃金的出口,禁止任何的兌換行爲,如此也就能避免黃金被大量兌換而影響幣值!”

莊楠的這一項說出來輕鬆,但是卻是惡毒無比的,之前中國實行的貨幣信用化是片面的,並沒有完全拋棄金本位。國民的普通民衆雖然無法用華元兌換黃金,但是卻可以用華元兌換美元、英鎊、日元等金本位貨幣,再從外國銀行裡兌換黃金。而外國銀行也是可以用華元直接向中國央行兌換黃金的。這繞了一圈後華元依舊是可以兌換黃金的。

如果按照莊楠的說法直接部分內外全部停止兌換黃金的話,雖然能夠杜絕黃金的外流,但是也就直接讓華元直接放棄了金本位,這對於金本位的國際貿易體系來說是一個很惡劣的開頭。

不過這些陳敬雲卻是不管的,他早就想放棄金本位實行完全化的信用貨幣了,所以聽到了這個方法後當即點頭:“這個方法我看可以,具體完善後可以施行!”

陳敬雲如此說,基本上就是定下了這次會議的基調,而接下來的事情討論的是該怎麼進行貨幣增發,然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那即使該怎麼把這十幾億元給花出去。

1930年1月17號,陳敬雲進行了全國範圍內的廣播講話。

廣州的某間茶樓裡,一部收音機在沙沙聲中傳來了陳敬雲那個雄厚的聲音:“爲了讓國家經濟持續保持高速發展,爲了提高民衆收入,爲了把國家建設的更美好,政府方面已經通過了一系列的措施,請國民們放心,政府有能力也有信心帶領國家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聽着陳敬雲的聲音,茶樓着的那幾十個客人全都停止了談話聲,仔細的聽着陳敬雲的演講,足足十幾分鍾後,陳敬雲的演講纔是告一段落,然而這種演講幾乎隔兩三個小時就會重複一次。

當陳敬雲的廣播演講傳遍了國內時,民衆幾乎是競走相告,備受經濟危機困擾的低收入民衆更是笑容滿面,所談及的不外乎:“主席回來了,只要主席回來了,那麼他就能夠帶領國家走向繁榮的!”

陳敬雲在國內的威望是其他任何人乃至整個政府的威望都是無法比較的,如果只是政府的其他人公開宣告中國經濟會發生好轉,那麼他們肯定是不信的,但是當陳敬雲親口說出了這樣的話,人們卻是毫無保留的相信。

他們相信陳敬雲會和當年帶領他們建立一個新的共和國家一樣帶領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他們陳敬雲會和當年打敗蘇俄和日`本一樣,帶領民衆擊敗這一次的經濟危機爲國家帶來勝利。

國社黨宣傳部門長年累月爲陳敬雲進行的神話宣傳給陳敬雲帶來了無以倫比的威望,民衆幾乎是不管不顧其他理論而選擇了相信陳敬雲。

就當陳敬雲用着自己的個人威望來建立起國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時,政府方面的具體措施也是迅速出臺。

首先是出臺了金融穩定法,對國內的銀行進行大規模的資格審查,然後對通過審查的中大型銀行進行通報,並給與緊急貸款支持,而其他沒有通過審查的部分資產不良的銀行或者是已經破產的銀行則是進行重組和整頓,以求挽回民衆對國內銀行的信任,避免擠兌行爲繼續發生。

緊接着,財政部宣佈停止華元兌換黃金,放棄金本位,並禁止私人擁有黃金和黃金債券,此外還禁止黃金出口。

沒有多久後財政部宣佈進行貨幣增發,以國家債券爲擔保發行十五億元的華元紙幣,而這一增發的資金將會全部用於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如果說前面說的放棄金本位等措施都是負面的話,那麼國家將會投入到達十五億元的資金進行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那麼對於低迷的國內經濟來說就是一個超大無比的利好消息。

國內投入那麼多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所代表的就是衆多的就業崗位,所代表的就是國內的鋼鐵、水泥、化工產品將會找到龐大的市場。、

這個消息幾乎一宣佈,上海證券交易所那邊的鋼鐵、水泥等和建築有關的產業股價立即開始回升。

中國的經濟危機一開始從上海證券交易所那邊引發的,而現在的回暖也同樣是從上海證券交易所那邊開始,鋼鐵、水泥和化工產業的股價上漲也是帶動了其他產業的股票回升。

而這還不算,爲了進一步拉動國內工業的需求力度,在陳敬雲的要求下,在1930年的預算裡,臨時增加了高達一億元的軍費,而加上軍方的原有的軍費,就使得了軍方手中有了大批的資金。於是乎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的裝備部宣佈會對陸軍進行大規模的摩托化計劃,並公佈了一大批的裝備採購計劃。

其中包括十餘萬輛的軍用卡車,數百輛坦克以及衆多的大口徑火炮以及其他的武器裝備。

緊隨陸軍後頭,空軍也是提出空軍將會對現役的飛機進行新一代的換裝計劃,提出了採購三百架f3戰鬥機和一百架b7俯衝轟炸機的計劃。

海軍那邊也是響應了這一號召,提出了海軍第六期發展計劃,採購一大批軍艦,而且爲了扶持國內的其他小規模造船廠,這一次的採購主要集中在中小規模的軍艦上。

不得不說,中國軍方還得感謝這一次的經濟危機,要不然那裡有機會採購那麼多的先進軍事裝備啊。

而在任何時代,武器的採購都不單單是軍方和那幾家兵工廠的事情,不管是飛機還是坦克又或者是軍艦,背後所站的是整個國家的工業,要造一架飛機,不但要有滁州飛機公司這種設計和總裝企業,同樣需要上海動力公司提供發動機,需要江餘礦業提供鋁合金,需要鋼鐵公司提供合金,需要福樂電氣提供無線電設備,需要蕪湖化工提供橡膠輪胎,這是一牽扯到國內幾乎所有工業部門的整合型工程,這一架高達數萬元的飛機將能夠給衆多的企業帶去訂單。

飛機如此,坦克也如此,而代表着一個國家最高軍事工業成就的戰艦就更不用說了,要把一艘戰列艦造出來,幾乎需要國內的所有工業部門爲之奮鬥。

大規模的擴展軍備是一個最有效,同時也是耗時最短的拉動經濟的做法,這種事情陳敬雲在1921年前後的戰後經濟危機時就做過一次,這一次他準備再來一次。

而和大規模擴展軍備比起來,耗資高達十幾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影響更是巨大。畢竟軍事工業對於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來說,是屬於高精尖的行業,所帶動的也都是一些高科技企業。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卻是更能夠爲低收入民衆帶去就業機會和收入,對於拉動內需而言效果更大。

要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交通建設了,交通部在二月份就是宣佈準備延長隴海鐵路,修築從蘭州到伊犁,然後再翻越阿拉山口進入俄羅斯共和國境內。又是宣佈啓動入川鐵路計劃,計劃從武漢開始修築,通過安康後進入重慶,再延伸到到成都。此外又是集中宣佈了多條鐵路支線的計劃,包括南昌到福州、株洲到南寧、廣州到南寧。然後建設東部省份的大量支線鐵路。

這些鐵路所需要的資金除了固有工業發展資金外,還有一部分是臨時投入。

除了鐵路外,還準備在東部繁華地區修築高等級公路,這個公路修築計劃主要是集中在長三角這個經濟重地,也只有這個地區纔有大量的汽車,要不然其他地區修了公路也用不上。

交通之外,農林部還是宣佈了將會進行大量的水利設施的建設,其中包括了數個大型水電站。

幾乎是一夜之間,整個中國都在大興土木,幾乎每個城市都在進行着各種各樣的建設,鋼鐵和水泥裡擠壓多時的產能瞬間被消耗掉,甚至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連接着也帶動了化工、紡織、等其他產業的發展。

爲了拉動內需,政府背上了高達十幾億元的債務,然而這種債務所換來的卻是讓中國擺脫了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就當其他國家依舊深陷在經濟危機不可自拔的時候,中國卻是非但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甚至是重新出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讓衆多經濟學家們驚掉了下巴!

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57章 長樂號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98章 陰謀(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56章 北巡(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72章 牽手賞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94章 大罷工(一)
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57章 長樂號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98章 陰謀(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56章 北巡(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72章 牽手賞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94章 大罷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