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

至於來不來那就不是陳敬雲所能左右的了,如果他們真要這個膽量來福州,那麼陳敬雲養起來也無妨,反正有着伯利恆合同支撐的話,養幾條船還是不成問題的。至於所謂的政治風波陳敬雲是無所謂了,反正大家現在都快撕破臉皮了,不差這麼一點小事。

薩鎮冰道:“有司令這句話,我就先提他們謝謝司令了。”

說完這個事後,一邊的宇文濤手中已經遞上了一份厚重的計劃書:“司令,根據我們和伯利恆方面的合同,我們海軍處已經擬定了初步的海軍重建規劃!”

陳敬雲接過規劃書後,一邊翻開來看一邊道:“你說說!”

這海軍重建規劃雖然說是海軍處規劃的,其實也就是薩鎮冰和宇文濤兩人一起弄的,畢竟這事還屬於機密,普通海軍官兵不可能得知,而另外國民軍海軍處裡頭還缺乏足夠的人才,這些發展規劃之類的事情還只能由薩鎮冰和宇文濤來搞。

宇文濤朗了朗嗓子道:“根據我們和美國簽訂的伯利恆合同,我們大約可以得到五千萬元左右的建設資金,其中一千萬是用於擴建馬尾船廠以及海軍用槍炮廠的建設,而因爲馬尾船廠和槍炮廠都歸屬於福州兵工廠,所以這方面的具體事務由福州兵工廠方面負責。而我們海軍處則是根據剩下的四千萬元制定了一個購艦計劃!

依照目前福州艦隊的規模以及考慮到未來中國海軍之發展,海軍處規劃的購艦計劃以訓練艦、培養人才爲主。

預計訂購一艘一萬噸的一等巡洋艦,裝備八寸炮四門,預計採購單價爲八百萬元。訂購兩艘五千噸的二等巡洋艦,預計採購單價爲四佰萬元左右,訂購兩艘三千噸的三等巡洋艦,預計採購單價爲三百萬元,訂購四艘兩千噸的偵查驅逐艦,預計採購單價爲兩百五十萬元。

總採購金額將控制在四千萬元之內,如果順利之後,將可以把福州艦隊打造成爲一支具有基本遠洋作戰能力的艦隊。”

陳敬雲看着手中的計劃書,對海軍處的想法多少也有些瞭解,第一點就是錢因爲是美國給的,而且其中的四千萬是限定了必須在美國購買軍艦,所以說這些錢必須全部用於購買軍艦,不可能留作用於維持海軍的經費。但是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對比1912年的美國海軍軍費大約在一億兩千萬美元左右,這份海軍計劃的資金足足有兩千五百萬美元,看起來是不少了,可人家美國海軍是每年都上億美元啊,而這陳敬雲手裡的兩千多萬美元用了就用了,可不是每年都有,可以說是一次性買賣,即便後續美國還想要繼續扶持,也不可能繼續大規模的提供無抵押貸款了,再說了,就算是無抵押貸款那也是要還錢的,按照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基本不太可能在沒有大規模發展工商之前就大規模的擴建海軍的。

怎麼講呢,這就是一錘子買賣!造艦也是一次性,不可能每年都給那麼多錢去造艦。

陳敬雲看罷後道:“海軍處的規劃我看還是可以的,只是這造艦規劃我們這邊自己弄也做不得數,還得看看美國那邊的意思。畢竟我們是買他們的軍艦,得他們先有了才能確定下來!”

不過陳敬雲剛說完呢,那邊的薩鎮冰就道:“司令放心,我們在制定規劃之前就已經和美國那邊交涉過,主要船型是參考美國海軍那邊的,他們也發來了大體的數據和價格。當然具體情況還需要雙方再協定!”

陳敬雲點頭道:“嗯,這事你們海軍處看着辦!”

說到這的時候,陳敬雲又是想起了航母,可是航母這東西還太過遙遠,現在飛機還不成熟估計還得過幾年再說,不過既然知道了以後航母是主力,那麼現在就該圍繞着航母戰鬥羣去建設海軍了。陳敬雲對航母其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知道航母編隊是需要極高的航速的,所以這造艦的話就必須選擇高速戰艦了。

所以斟酌了後道:“我看了看,你們上面的規劃裡頭軍艦的船速似乎過低了些,才二十多節,我給一個大體的要求,那就是遠洋機動艦隊的航速應該要保持在三十節,就算達不到這樣要求但是也不能差太遠。”

也是怕他們理解不了,而且也不能和他們解釋航母這些東西,所以乾脆道:“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一段時間裡,我們都不能和日本人硬拼的,這正面打肯定是打不過的,既然打不過就得跑得過啊,到時候依靠航速可以來一個敵進我退,我退我進嘛!”

其實這思路並不新奇,基本上也就是高速巡洋艦編隊的路子,之前薩鎮冰和宇文濤規劃戰艦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不過這年頭的戰列艦航速還停留在二十多節,就算是戰列巡洋艦多數也只有二十七八節左右,所以說不用三十節的高航速就已經足夠甩開敵人的主力艦隊了,所以他們的規劃書裡對航速並沒有要求到三十節以上這樣的高航速。

只是陳敬雲這樣要求,薩鎮冰也只能是道:“好,我會和美國那邊協商的!”

這個規劃目前還只是一個初步計劃,具體的船型,具體的造價等等還需要雙方人員詳細的討論,這些事情自然不可能一天兩天就完成,陳敬雲對海軍也不着急,慢慢來就是了。

當八月份和九月份陳敬雲都忙着美國人這一檔子事的時候,袁世凱也是密切關注着國內局勢,雖然報紙上天天都說着共和了,天下太平了,安居樂業之類的,但是實際上國內局勢已經是越來越緊張,四川那邊依舊是亂戰不休,蔡鍔雖然說着明年春節一過就打算北上,但是滇軍的擴軍步伐卻是沒有停下,下屬的一個師甚至進入了四川地區,似乎想要爭霸四川。而廣西的陸榮廷也在磨拳搽掌,到現在也弄出了四個師左右的部隊,而廣東方面也亂七八糟的,本來去了南京的胡漢民在南京政府解散後,又在孫文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了廣東當都督,陳炯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無能爲力,不過兩人的矛盾已經越來越激化,胡漢民雖然當上了都督,但是陳炯明之前一手建立了廣東兩個師,雖然戰鬥力不咋地但是好歹是兩萬軍隊呢,所以還算有些支撐。

盤踞在桂林的龍濟光也虎視眈眈的盯着廣州方向,只要廣州一出現動亂,龍濟光肯定就會率領大軍攻打廣州。

南方各路軍閥不安分,北邊的袁世凱更沒放鬆,一方面是和銀行團積極談判,試圖早日拿到善後大借款,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勢擴軍當中。除了補充辛亥年鎮壓武昌起義時所受到的損失,袁世凱還新招了衆多新兵,並以直隸混成協爲基礎新建了第七師,以江北大營的部分兵力加上張勳手底下的江防軍爲基礎組建了第八師,以河南新軍爲基礎以及從第二鎮中抽調了部分部隊後,組建了第九師。

要知道,袁世凱手底下的師可是四個步兵團和一個五十四門炮兵團的大編制,可不像陳敬雲手下的師那樣只有三個步兵團和一個36門炮的炮兵團。袁世凱的軍械來源多數是來源於日本和德國,相當部分是自造,這點倒是和陳敬雲差不多。

到目前爲止,袁世凱手下已經有第一到第九師,第二十師,第二十三師,然後還有一個禁衛軍改編的第十六師。一共有十二個正規師,除此之外還有相當部分的其他部隊,比如依附派系的毅軍,另外還有在山東編練的第三混成旅,在東北地區還有兩個混成旅。

這些部隊加起來足足有數十萬之數,這兵力是全國之冠了。當然了,北洋軍大舉擴軍的同時,原本的合格軍官也是變的緊缺起來,武器裝備也是變的不夠用了,雖然袁世凱想盡了辦法籌錢購買軍械,但是此時袁世凱手頭上並沒有大型的兵工廠,不能向湖北或者福建一樣自造武器彈藥,基本上袁世凱連步槍子彈都要買,更不用說其他的軍械了,這麼外購下來價格自然是極其高昂的。

在這樣的軍火採購當中,日本人可謂是賺足了錢,由於地方近,加上北洋有着使用日本武器的傳統,所以北洋大規模的採購日本武器。

當大批軍購和銀行團的關係,近段時間來日本也是逐漸傾向於扶持北洋內部的親`日派了,這個從日本人不在提及向陳敬雲提供貸款不再主動向福州派遣軍事教官就可以看得出來。

當陳敬雲佔據了浙江之後,日本人也是怕陳敬雲繼續膨脹下去,到時候就不是說扶持陳敬雲對抗袁世凱了,而是扶持袁世凱對抗陳敬雲了。日本人需要是雙方之間的一個平衡,一個能夠讓日本謀取更大利益的平衡,任何一方強大都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

現在中國暗地裡局勢緊張,但是表面上卻是一片和氣,袁世凱甚至在九月份正式邀請孫文北上,共商國事,孫文也是笑呵呵的答應了。

孫文還邀請蔡鍔和陳敬雲也北上,可是陳敬雲笑呵呵的說自個生病了不去,蔡鍔那邊也是說要等年後再說。這要是去了北京,能不能回來就得打個問號了。再說了,陳敬雲現在也沒那個閒工夫去北京走一趟,因爲和美國方面的合作關係,除了衆多機器設備以及海軍方面的軍艦外,另外還購買了相當一批的火炮,雖然美國貨比日本貨要貴一些,但是陳敬雲依舊購買了兩個團的七十五毫米口徑的炮兵團,然後又購置了一個營的一百零五毫米口徑野炮,這近百門炮下來又是好幾百萬。

既然都準備買兩個炮兵團了,那麼也就得再組建兩個步兵師!

1912年,袁世凱在擴軍,陳敬雲也在擴軍,蔡鍔也在擴軍,其他軍閥也在擴軍,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軍備競賽。雖說和西方的軍備競賽比起來不足味道,但是也是極大的刺激了遠東地區的軍火價格,雖說還沒有翻倍呢,但是少說也漲了兩三層之多。

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917章 F5對P51(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章 密議(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055章 分析(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859章 生和死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38章 f12對f80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73章 白雪紅梅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75章 伏擊戰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30章 問與答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
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917章 F5對P51(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章 密議(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055章 分析(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859章 生和死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38章 f12對f80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73章 白雪紅梅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75章 伏擊戰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30章 問與答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