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

曰軍的平壤防線被突破,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平壤的失陷,更重要的是導致曰軍失去了攔截中國部隊橫掃朝鮮南部的重要屏障,中國陸軍跨過大同江之後繼續南下,根本就遇不到什麼阻攔。.

而原本部署在平壤防線的曰`本第三軍爲了避免和之前的第一軍一樣被中國包圍殲滅,所以是選擇了向朝鮮中部和東部地區撤退,最後和第二軍取得了匯合。

然而這兩支部隊縱然已經取得了匯合,但是這個時候朝鮮南部除了釜山還掌控在曰軍手中外,其他地方都已經被中國部隊拿下,導致曰軍第二軍和第三軍加起來二十餘萬大軍只能龜縮在元山地區。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把他們成功的撤回來麼,而不是讓他們去反攻!”曰`本國內的大本營裡,一大票的曰軍高層爭吵着。

“現在元山地區的我軍還有二十餘萬兵力,完全有能力突破敵軍的阻攔重新攻佔朝鮮南部!”有人也有着不同的意見。

而上頭的裕仁看着這些人爭吵着,和以往一樣不說話。

曰`本國內高層對朝鮮局勢已經是發展了極大的分歧,有些人想要讓朝鮮的曰軍反攻奪回朝鮮,重新和釜山打通聯繫,而有的人則是建議直接在元山進行頑抗,通過元山港對曰劇進行補給。而有的人則是悲觀的認爲朝鮮戰爭已經失敗,當務之金是把元山地區的二十多萬大軍給撤回來,到時候不管是包圍本土還是反攻朝鮮,這二十多萬大軍都是可以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個國家的常備兵力是有限的,曰`本在戰前的常備兵力雖然說是三十個師團,不過這些師團大部分都不是戰時的滿編制狀態,都是一種和平狀態下的編制,戰爭爆發後進行了大規模動員,纔會將這一部分部隊補充裝備和兵力,那時候纔是真正的滿編制。而曰軍的三十個師團中,只有駐朝部隊中的部分師團纔是戰時的滿編制,戰爭爆發後也是優先補充駐紮部隊,所以別看曰軍陸軍駐朝部隊才十五個師團左右,但這十五個師團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是剩下的曰軍陸軍無法比較的。

這種情況實際上不單單曰`本陸軍如此,中國也是差不多,中國陸軍的五十九個步兵師番號中,真正能夠在和平裝備下也保持滿編制的戰備師也就十來個而已,包括那幾個摩步師已經駐紮東北、西伯利亞地區的幾個戰備步兵師。而剩下的三十多個師都是保持在和平狀態下,並不是滿編制。戰爭爆發後才陸續補充參戰的部隊,使得朝鮮、東北地區的部隊增極到滿編制的狀態。

曰`本陸軍現在困守在元山地區的二十多大軍算得上是曰軍僅有的精華部隊了,一旦損失掉幾乎就可以說曰`本陸軍已經喪失了繼續戰鬥的能力。

如果曰`本陸軍第三軍和第二軍覆滅,那麼曰`本陸軍也就只能高喊着保衛本土,用剩下的十幾個師團以及部分臨時動員組建的二線部隊進行國內本土的防守了。

現在曰`本高層對於元山地區的曰軍要怎麼辦也是一時間拿不定注意,而就在曰`本高層猶豫着的時候,中國陸軍的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的大軍已經是把元山地區給死死的包圍了,而且中國的部隊還能夠源源不斷的得到增援,時間拖的越久,就對元山地區的曰軍越不利。

不過爲了避免元山地區的曰軍不戰而退直接從海上撤退,李連陽和徐離善兩個人在商談過後,決定不等後方的援軍抵達,就直接發動進攻,反正後方援軍抵達也需要時間,而己方哪怕現在擁有兩倍的兵力優勢,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拿下元山,這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就打算着一邊打一邊等援軍。

當四十萬大軍開始了大規模進攻後,元山內的曰軍立即那就是受到了極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非但來自於兵力上的劣勢,更來自於後勤補給的不足。

曰`本原本在元山地區只有一個第二軍,而第二軍的兵力實際上也就只有兩個師團多一天,加起來也就五萬人左右,但是第三軍可是有着十餘萬人的兵力,這幾天下來,元山附近已經彙集了曰軍二十餘萬的部隊。如此一來,也就讓元山地區的曰軍的後勤供給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現在的朝鮮南部已經被中國陸軍所控制,自然也就不可能從朝鮮南部獲得補給,現在元山地區的曰軍能夠獲得的補給除了之前囤積的一部分外,就只能夠靠曰`本海軍從本土運輸到元山港。

然而元山港可比不上釜山港,各種基礎設施較差,根本就無法短時間內讓大量的運輸船停靠卸載大量的軍事物資。除了元山港自身的基礎設施較差遭到物資運輸難度較大外,元山港還會面臨着中國海軍的威脅。

元山港位於朝鮮東北部,東臨曰本海,距離中國在曰本海沿海地區的重要海軍基地海參崴只有五百五十公里左右的直線距離。

雖然說中國海軍部署在海參崴基地的海軍力量並不強,只有兩艘舊式巡洋艦和四艘舊式驅逐艦,這一批軍艦都是早年向美國購買的軍艦了,艦齡已經高達十七年之久,早已經是退出了中國海軍主力陣容,並分散到各重要海軍基地中作爲守備艦隊使用,此外就是還有一批輔助軍艦了,這些軍艦成爲了中國海軍在曰本海以及鄂霍次克海的唯一存在。

由於對馬海峽被曰`本所掌控,一旦和曰`本開戰的話,基本上海參崴方面的海軍艦艇是單獨作戰,所以海軍特地以這些艦艇組建了第四海防艦隊,嫡屬於第三艦隊,專門負責曰本海海域的作戰任務。

以第四海防艦隊的實力,想要掌控曰本海的制海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海軍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進行一定程度的沿海地區作戰還是可以的,甚至開戰後也冒險靠近了宗谷海峽以及津輕海峽進行佈雷作戰,不過整體成效不大。

和後世裡海參崴爲蘇俄或俄羅斯的重要海軍基地不一樣,海參崴自從被中國所掌控後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這裡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並不缺乏優良的港口,旅順、青島都是中國在北方地區的優良軍港,而中部和南部離的太遠就不用拿出來說了。加上由於海參崴所面臨的曰本海幾乎都被幾條海峽所包圍,而這些海峽幾乎都是被曰`本海軍所掌控,一旦和曰`本交戰的話,那麼部署在海參崴的艦隊就只能困守曰本海。

所以中國海軍沒有在海參崴部署太多的主力艦,只有幾艘老舊軍艦而已。

然而儘管實力弱小,但是在海軍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進行沿海地區的作戰還是可以的,開戰以來,海參崴的第四海防艦隊已經數次沿着海岸線南下朝鮮西部海岸,一方面是給第十三軍提供艦炮支援,另外一方面也是打擊曰`本往元山港口的海上運輸。

現曰本的元山港成爲了曰`本在元山地區的二十餘萬大軍的唯一後勤補給港口後,第四海防艦隊更是連番出擊,當然和護航的曰`本海軍主力艦隊交戰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第四海防艦隊卻是在元山港口外佈下了衆多的水雷,要知道海參崴的第四海防艦隊又是位置的關係,所以在海軍內部的任務分配中,是希望第四海防艦隊能夠對曰本海的數條重要海峽進行封鎖,而這種封鎖自然是依靠水雷,所以第四海防艦隊裡的佈雷艦可不少。

第四海防艦隊的水雷封鎖給曰`本海軍的海上運輸造成了極大的麻煩,沒有多久就是炸沉了一艘護航的驅逐艦以及多艘運輸船,迫使曰`本海軍從國內抽調排雷兵力到元山港進行排雷。

這元山港口的物資吞吐量本來就少,現在被中國的第四海防艦隊怎麼一搔擾就更讓曰`本陸軍所能夠獲得的物資數量下降了。

除了物資的獲得不多外,實際上元山地區內曰`本所面臨的威脅遠遠不止海軍和陸軍的威脅,同時他們還得面臨着中國空軍的威脅。

這一次戰爭中,表面上看起來空軍的飛機並不耀眼,而有限的一些耀眼戰績也是海軍航空兵所取得的,空軍的作戰大多集中在朝鮮戰場上空,擔負的任務是奪取朝鮮上空的制空權,爲陸軍提供空中支援。

而曰`本陸軍航空兵的實力較弱,在朝鮮戰場上一直都是處於下風,被中國空軍牢牢的壓制了下來,這戰爭的進程中,空軍雖然出力不小,但是都不太顯眼。

就和這一次的元山戰役一樣,空軍幾乎每天都是出動了兩百多架次的飛機參戰,數天前更是一天內出動了四百多架次的飛機對元山港進行大規模轟炸,大規模的轟炸在行動給曰`本陸軍帶來了不少傷亡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炸燬了衆多的曰`本軍事物資,使得了曰`本第二軍和第三軍能夠獲得的物資進一步下降。

空軍和海軍都在爲了元山作戰而配合着陸軍,而陸軍自然也是不可能閒着,數十萬的大軍已經是相繼展開,並朝着元山地區內的曰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這一次,李連陽是鐵了心要把這二十來萬的曰軍消滅在元山,徹底奠定這場戰爭的勝利。

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351章 蔡凝(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461章 方大山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53章 戰損(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59章 生和死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19章 桃花情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208章 空襲(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003章 兄弟(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
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351章 蔡凝(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461章 方大山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53章 戰損(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59章 生和死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19章 桃花情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208章 空襲(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003章 兄弟(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